李 宗 勋
2023年是朝鲜战争停战70周年,70年来朝鲜半岛虽然没有再次发生武装冲突,但半岛北南双方的博弈和敌对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即没有建立任何意义的和平机制,至今使朝鲜战争的停战模式不能成为终战——冷战的阴霾依然笼罩。目前,美国以推行“印太战略”、建立新型美日韩三国同盟关系、扩大北约在东亚的影响等措施强力与中国对抗,制造新冷战态势,特别是要再次以朝鲜半岛作为其代理角逐地,不断制造东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因此,总结70年前朝鲜战争的经验教训,揭示和提防以美国为首的冷战思维战略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冷战源于何时?发展于何时?学界观点多样,但其确立于朝鲜战争之后似乎是不争的事实。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冷战的端倪开始浮现,美苏两国均企图通过争夺和瓜分势力范围为其战后赢得霸权地位作准备。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美苏分别在朝鲜半岛南北受降日军,美国独占日本。战争结束仅过两年,美苏两国的关系从积极合作转变为公开对抗,特别是美国在杜鲁门主义下,大有联合西欧遏制苏联的势头。尽管如此,当时美苏两国的对抗还主要限于经济机制和意识形态上,在联合国框架下仍有部分合作和交流。朝鲜战争的爆发,意味着冷战格局的最终确立。这主要表现在这场由多国参与的东北亚大战使原本蓄积的冷战因素完全固化,大规模武装冲突和军事威胁无时不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开始分道扬镳、泾渭分明。
第一,朝鲜光复后,在半岛北部积极倡导通过协商和讨论建立统一国家政权的时候,以李承晚为首的南部亲美势力首先成立了单独的分裂政权——大韩民国(1948年8月),开启了民族分断、意识形态冲突、两个行政格局的先河。他还策划并暗杀了积极主张建立统一国家政权的著名民族独立运动领袖、自己强有力的政治对手——金九先生。总之,李承晚这位所谓的民族独立运动者,不像金日成、金九、金奎植、金抖奉等其他独立运动者那样都曾有寻求建立统一国家的初衷,而李承晚一开始就要建立一个以他为中心的反共国家政体。
第二,战争爆发前夕,朝鲜南部军警不断在三八线附近向北部进行军事挑衅。1949年1月末至2月初,韩国军警跨过三八线攻击朝鲜,并乘机向美国表达了“北伐统一”并请求支援的意愿,但没有得到美国的同意。1949年3月,又发生了韩国军队越过三八线侵入朝鲜的事件,当时还不断传出韩国要发动全面攻势的传闻。1949年7月,韩国军队甚至越过三八线占领了朝鲜一侧的甕津半岛。1949年9月,李承晚再次向美国表示武装北进的决心,(2)[日]糟谷宪一等:《朝鲜现代史》,东京:山川出版社,2016年,第252页。但美国考虑到会引发大规模战争,一再拒绝李承晚的诉求。总之,朝鲜战争爆发前夕,在三八线附近发生北南双方的军事摩擦共达874次之多,其中如上所述,韩国方面的责任也是不小的。
第三,战争发生之前,北南双方政权都不是国际公认的主权国家,且受外部大国的管制。双方政权不是国际公认的主权国家,意味着双方的武装冲突或战争初期的性质属于内战,因而随时发生一方吞并另一方的可能性,这种内战在美国、越南、中国近现代史上都曾发生过,朝鲜战争并非特例。同时,二战结束时美苏两国分别在半岛南北接受日本军队投降,并各自扶持有利于本国地缘政治的当地势力。
第四,美国也是朝鲜战争的始作俑者之一。美国通过在朝鲜南部实施军政托管,直接插手和控制朝鲜南部事务和半岛北南双方角逐事态的发展,并将韩国作为反苏、反社会主义的前哨。1949年6月29日,设立由500人参与的美国军事顾问团以培植半岛南部的新型军队,沿用日本殖民时期的朝鲜人军官和警察,使他们成为反苏、反共、压制进步团体的主力。1950年1月26日,与韩国缔结《美韩相互防卫援助协定》。总之,1949年苏联研制核弹成功以后,美国加紧对苏联的防范和竞争,伺机将对半岛的控制权扩大到半岛北部。1950年6月19日,即在朝鲜战争爆发前夕,美国国务院顾问在韩国国会开院式的致辞中公开指出,只要韩国参与反共产主义的战斗,美国定要对韩国的行动进行道义和物质上的援助。而美国的这一切步骤及战略又大大助长了李承晚政府对北部蠢蠢欲动的政治野心。
朝鲜战争与历史上其他战争最大的不同特征是:敌对双方通过拉锯战相互占领对方的势力范围,并试图在较短时间内用自己的政治模式改造占领区的社会构造,进而造成了无尽的精神消耗、心理仇视、思想混乱和利益骤变。
历史上似乎没有像朝鲜战争如此惨烈、悲壮、残酷的战争。朝鲜战争期间的军民伤亡人数至今没有准确数据。据日本著名专家和田春树先生估算,战争使半岛北部人口减少272万人(包括离散南部人口),南部人口减少133万人。(3)[日]和田春树:《朝鲜战争全史》,东京:岩波书店,2004年,第462页。也就是说,战争在这块面积不到2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造成军民伤亡约350万至400万人(其中死亡人数近100万人)。美国著名作家哈伯斯坦指出,美军在朝鲜战争中死亡3.3万人,负伤10.5万人。(4)[美]大卫·哈伯斯坦:《最寒冷的冬天:韩战真相解密》(台湾中译本),台北:八旗文化/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第34页。近年中国官方也具体公布了志愿军的阵亡人数,即19.7万人。(5)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292页。由于美军B29轰炸机连续进行地毯式、无差别的轰炸,民间的伤亡率远远超过军人,“三千里锦绣江山”完全遭受战火的摧残。当时的B29轰炸机从日本的横田和嘉手纳基地起飞,对没有制空权的半岛北部城市进行连日轰炸,使平壤、清津、咸兴、兴南、元山、沙里院等地几乎被炸成废墟。
朝鲜半岛同族之间相互仇杀,甚至出现兄弟之间或父子之间面临自相残杀的悲剧;半岛多山、林深、路窄,难以展开集团化作战和利用现代装备的速战速决,因此,大多数战役是攻夺阵地的鏖战、恶战、消耗战,战斗异常艰难,双方的战斗难解难分。以汉城、平壤为代表的南北城市被双方军队反复攻占或收复,在意识形态矛盾和复仇心理的作用下,造成无数平民死亡、大量百姓背井离乡、家族离散。此外,百年不遇的零下40度极寒天气也使军队大量减员。战争常处于不断胶着、频繁拉锯和旷日废时的状态,即便幸存的将士们也要承受着身体极限及心理精神上的沮丧、恐惧甚至是绝望。双方一时难以决出胜负,都希望早点停战,可在处理战俘问题上又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和矛盾,因此,又造成大量无谓伤亡和停战的拖延。
战争原本在1951年的6月至10月间有望结束。1951年6月,在战争处于难解难分、胶着的状态下,时任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利克首次提出休战建议,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表示同意进行停战谈判;中国政府考虑到国内极度困难的经济状况,赴朝“保家卫国”的作战目标已基本完成,也表示了赞同;需要大量军队补给、重整旗鼓,以求遏制联合军猛烈攻击势头的金日成也通过广播表示可以休战。按照最初的休战方案,停战的军事分界线定在双方军队占领地的临界点位置,因此,两军都想在停战协定签署之前尽可能多占地盘。特别是由于双方在交换战俘问题上分歧太大,会谈终以失败告终。当时战俘交换问题相当复杂和棘手。战争期间不少韩国战俘被编入到朝鲜人民军部队中,北部政府认为这部分战俘不应交还给南部政权手中;而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中也有不少来自国内战争时期收编为解放军的原蒋介石部队的军人,这部分人中有要求“自愿遣返”台湾的,而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盲目主张战俘何去何从应完全由战俘的本人意愿决定,无视国际法中关于战俘的基本原则,致使持续数月的休战会谈不仅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反而使双方的军事冲突愈演愈烈,又造成了更多生命与财产的损失。
进入1953年1月以后,随着美国艾森豪威尔新政府的成立、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病逝以及中国赴朝作战的代价巨大等局势的形成,处于胶着状态的停战会谈的重启有了新的时机。会谈于4月6日重启,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6月初在中国和朝鲜在战俘问题上作出让步、休战会谈处于尾声之际,韩国领导人李承晚却极力反对会谈,甚至在和谈过程中还单方面违反战俘协议,故意释放持反共立场的战俘27 000人,在战争后期造成了巨大的混乱,严重拖延了停战协定的签署进程。面对这种棘手的问题,美国只好通过与李承晚签署战后支援韩国经济和留守军队共同执行防务方式,换取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的最终签订。
战争结束以后,朝鲜半岛南北两个政权最终成为势均力敌的两个主权国家,并在1992年均成为联合国的成员国。朝鲜半岛继三国时代、后三国时代的分裂历史后,又以三八线为界形成南北分断格局。这种格局自二战结束以来已持续78年之久。与之前其他分裂的历史时期不同,这次的分断不仅造成了两个政权的敌对、意识形态的对立,更增强了双方的仇视。同时,双方重新燃起战火的危险无时不在。
这场战争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朝鲜半岛上有1 000万的离散人口、产生10万个孤儿。几十年来,包括直系亲属在内的离散家族不仅不能相见,连书信往来都不可能,以致无法确认家人的生死。2000年以后,尽管南北双方共同组织过20多次的“离散家属团聚”活动,但这只能满足极少数离散家族的短暂团聚。第一代离散家族的幸存者都已90岁左右,与亲人相逢的机会已微乎其微。离散家族的这种人间悲剧是朝鲜民族在文化心理上饱含“恨”的情结和哀怨记忆的重要因素。
战争的不良后果不仅限于朝鲜半岛本身,还深深地影响了整个东北亚地缘政治的全面转换。中国作为唯一能够出境与美国进行军事抗衡的新生大国,成为举世瞩目的第三世界的主体力量。日本虽然间接卷入朝鲜战争,但这场战争是其从孱弱的战败国变为经济大国的重要契机。美国在朝鲜半岛南部又建立起新的军事基地,同时分别与日韩构建旨在牵制苏联、中国和朝鲜的军事同盟,最终成为东北亚地缘政治的主导者。
1953年7月27日,交战双方终于以各自都不太情愿的结果草草宣告休战,休战即停战,双方经过一年多的艰难、漫长的谈判过程后,终于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朝鲜停战协定》的中方文件全称是45个汉字:《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一方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另一方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通常简称为《朝鲜军事停战协定》或《朝鲜停战协定》),意味着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宣告停战。在三八线附近板门店举行的停战协定签字仪式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首席代表南日将军、联合国军首席代表美国哈理森中将分别代表交战双方共同在协定书上签字,签字仪式是在没有任何礼仪甚至在没有目视的情景下进行的。然后,参战的各方司令官以后续程序在各自大本营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官彭德怀在开城、朝鲜人民军司令官金日成在平壤、联合国陆军上将克拉克(李奇微的后任)在汶山分别签字,只有当时的韩国领导人李承晚作为当事国的代表始终没有在协定书上签字。李承晚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极端反共人物,他始终坚决反对和谈,妄图以武力统一朝鲜半岛。
《朝鲜停战协定》最基本的内容是,交战双方仍以二战结束时的三八线为南北军事分界线,并以此线为基准双方部队各后退2公里作为非军事地带,宣告战争处于休战状态。因停战之前,双方直到最后时刻都在展开你争我夺的残酷拉锯战,所以作为南北军事分界线的所谓三八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曲线——西起礼成江和汉江入海口乔桐岛,经开城以南的板门店和中部的铁原、金化,东至东海岸高城的明湖里,全长248公里,将朝鲜半岛拦腰截断。在世界战争史上以这种方式休战,并使休战模式持续70年之久,导致半岛单一民族长期处于分断、敌对状态的历史悲剧是绝无仅有的。停战70年来,朝鲜半岛虽然没有发生战争,但也没有实质性的和平,大多数情况下仍处在军事紧张状态中,成为后冷战时期唯一对峙、危险、恐怖的地带。也就是说,70年来朝鲜半岛一直没有形成替代停战协定的任何形式的和平机制,虽然期间也出现过一些和平的希望和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曙光,但因美国一直实施对朝敌对、施压、制裁、假接触等政策而终成泡影。
国际社会曾试图以《旧金山对日和平条约》(1951年)的方式来解决朝鲜战争停战后的半岛和平问题,所以在1954年举行了相关各国参加的瑞士日内瓦会谈。这是自《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以后第一次由参战各方重新坐在一起商讨半岛和平问题的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国政府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周恩来亲自以首席代表身份参加此会,并提出以朝鲜人民自主选举的形式推进半岛统一的合理方案。但由于受到美国的各种阻挠,持续2个月的谈判没能达成任何共识,最后无功而返,半岛和平及统一问题又失去了一次绝佳的机会。20世纪90年代初期,世界冷战结构基本解体,两霸格局及两大阵营彻底终结,德国借此时机顺利地实现了东西统一,而朝鲜半岛依旧未能走到一起,不幸的民族敌对和国家分断历史仍在延续不止。
此后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和中国政府都为半岛的和平稳定进程和实现半岛无核化进行过不懈的努力。2000年,韩国总统金大中实施了开创性的对朝“阳光政策”,首次召开了南北首脑会议,开启了民族和解与国家统一的半岛和平进程。2003年至2007年,由中国政府积极主导和协调的“六方会谈”,为探讨半岛无核化及建立和平机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韩国卢武铉政府时期对朝实施实质性经济合作,取得了开通南北铁路、建设开城工业园区等具体的经济合作成果。2017年,文在寅入主青瓦台后,积极主张半岛事务应由南北双方自主解决,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先后签订了旨在消除半岛军事冲突隐患、奠定构建和平机制基础的《4·27板门店宣言》和《9·29平壤共同宣言》,并促成朝美首脑在新加坡签订旨在消除敌对、建立正常关系的《6·12美朝联合声明》。在此基础上,文在寅极力倡导朝鲜战争相关各国共同签署旨在象征意义上的终战宣言,对此中国与朝鲜都积极响应,美国也没表示反对。国际社会深受鼓舞,开始讨论签订终战协定的可能性,不少人乐观地估计《朝鲜停战协定》将迈向终战协定,认为敌对战争格局将迈向长期、有效的半岛和平机制只有一步之遥。为实现这一关乎民族全面和解、彻底终结朝鲜战争停战体制的美好理想,2019年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本着“分阶段、行动对行动”的对等原则,首先在朝核问题上作出较大让步,乘坐60个小时的火车赴越南河内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最后的谈判。而就在这举世期待的关键时刻,又是美国彻底撕开了它伪善的假面具,耍伎俩、挖陷阱的嘴脸昭然若揭,迫使会谈破裂。这一切均说明特朗普一开始就没有什么诚意解决半岛终战问题,与文在寅、金正恩的反复周旋纯粹就是欺骗半岛领导人,是他擅长使用的、为自己预设的政治及外交秀。金正恩认为自己的诚意被美国无尊严地耍弄,同时认为文在寅一味迎合特朗普,扮演了毫无效果的中介者。从此,朝鲜根本不相信美国,收回所有前述各种合作文件中的承诺,切断了一切业已开通的与美韩的对话渠道。
目前,朝鲜半岛局势不但又回到南北间、朝美间敌对的原点,而且伴随着拜登政府和尹锡悦政府的新冷战思维及其对朝不断升级的武力威胁,迫使朝鲜也要以牙还牙,誓死要以“核遏制力”的超强硬对强硬,朝鲜半岛再次笼罩在战争危机下,停战变成终战是否又要遥遥无期?
在东北亚历史上,朝鲜半岛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常常成为重大历史事件及战争的策源地,即朝鲜半岛处于东北亚的地理中心地带,其周边是中、俄、日三个传统大国,狭长的半岛既与中国、俄罗斯接壤,又与日本隔海相望。因此,不论是663年在朝鲜半岛西南部发生的白江口之战(唐罗联军对日济联军之战)、1592-1597年的壬辰战争、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905年的日俄战争,还是现代史上的朝鲜战争,无不以朝鲜半岛为大国相互角逐的舞台和军事要冲。目前,东北亚局势异常紧张,美国似乎仍以朝鲜半岛为突破口激化中韩、中日、日朝之间的矛盾,以达到消耗中国、牵制中国的最终目的。不过,美国应慎行这种新冷战思维,否则后果将难以想象。时至今日,总结朝鲜战争停战70年来的经验教训,以下几个方面值得令人深思:
第一,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仍最有利于美国。战后秩序给美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并使其一直保持世界霸主地位,成为全世界仰慕的富强国家。进入21世纪后,美国虽然相对低迷,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仍可能是引领世界的唯一霸权者,美元贸易优势、世界金融中心地位、强大军事威力等都无可撼动。但美国自特朗普政府以来,为遏制中国,实施所谓“美国优先”主义,极力推行与WTO等世界多个组织和机构脱钩的逆全球化路线,看似不想成为世界引领者和“老大”,实则不然。拜登上台以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视中国为美国长期的、最危险的挑战国和战略竞争对手,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制造台海、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对中国步步紧逼,全面破坏了后冷战时代以来世界难得的持久和平与共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好局面。现在的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增强实力,但无心推行挑战现状的“修正主义”。中国不走国强必霸的西方传统发展路线,不过如果美国一意孤行,不可逆转地继续在各方面卡中国的“脖子”,极力限制和打压中国,中国人民是绝对不会答应的。其结果是美国不但保不住战后秩序的“主宰者”地位,反而会成为其自身急速衰败的分水岭。同时,请美国不要蔑视朝鲜领导人“年轻气盛”的胆略,不要低估朝鲜人民要么维护主权和体制的尊严、要么与美国“同归于尽”的坚定意志。
第二,现代中朝两国的军事力量与70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朝鲜战争期间,美国除了在重型武器、海空军及后方物资方面绝对优于中国以外,中美间最悬殊的军事差距是当时美国已拥有核武器。即便如此,中朝两国也并肩作战,沉重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而现在的中国,不但拥有核武器,且海空军力量及数字化尖端武器前所未有;而且中国雄厚的经济实力能够支撑大规模战争的物资储备;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体制及现存的超强凝聚力也是战胜美国的优势力量。朝鲜虽然国土不大,人口不多,但可称得上是世界军事大国,拥有号称100万兵力的强大军队、威力超强的长射程火箭炮、相当娴熟的导弹技术和为数不少的潜艇。特别是朝鲜近年宣称拥有核武器,如此看来朝鲜的核威慑力并不是只用来恐吓美国、日本、韩国的传说。此外,美国与西方越是步步为营挤压中国,武力干涉台海事务,将朝鲜半岛局势引向战争边缘,中国越会联合俄罗斯以自保,朝鲜越是不受任何“制裁”打击敌人。顺便提醒一下现在韩国的尹锡悦政府,如果朝鲜半岛再次燃起战火首先遭遇灭顶之灾的是整个韩国人民,因为现在的美国已不是二战时期重“道义”、朝鲜战争时期讲“义气”的美国了,韩国大概率会成为美国在东北亚操弄强权的牺牲品。
第三,美国应从朝鲜战争中汲取惨痛教训。1951年5月,美军在朝鲜遭遇中国人民志愿军猛烈打击后,美国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就曾放出一句名言:“如果把战争延伸到中国,那就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6)《批评朝鲜战争,美国五星上将连说四个“错误”,国会全场震惊》,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823/23/5109282_494350658.shtml。参与朝鲜战争的克拉克也在后来的回忆录中不加隐讳地自叹道:“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胜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美国著名作家大卫·哈伯斯坦在其反映朝鲜战争的巨著《最寒冷的冬天:韩战真相解密》中也多处提到,从朝鲜战争回国的美国将士们都为他们在战争中的劣迹感到羞愧不已,政府和媒体更是对这场惨烈战争进行轻描淡写,与对待二战凯旋将士们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他还说:“对中国人而言,这是一次值得自豪的成功,也是这个国家在新历史中写下的璀璨篇章”。(7)[美]大卫·哈伯斯坦:《最寒冷的冬天》(台湾中译本),台北:八旗文化/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第665页。政治学及历史学界,一般将朝鲜战争视为敌对双方都没有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胜利,互有胜败,打成平局,最终以停战的方式勉强收场。但客观而言,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坚强意志击退了在武器装备和物质条件方面处于绝对优势的、号称世界最强大的美军,并圆满完成“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出境作战任务,不得不说真正的胜利者无疑是中国人民,进而对中国亚太战略、地缘政治史及中美关系都产生深远的意义。因此,对朝鲜战争,美国需要再次审慎吸取教训,勿使朝鲜半岛再生战端。
第四,美国正在预谋的美、日、韩新型同盟关系注定要失败。“拜登政府对华政策带准冷战的特征,对华战略竞争既包括价值观与制度层面,也包括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同时“与特朗普相比,拜登政府对华政策更加重视同盟和伙伴的作用”。(8)吴心伯:《塑造中美战略竞争的新常态》,《国际问题研究》2022年第2期。因此,拜登政府成立以来,作为其“轴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22年开始加紧构建新型的美、日、韩同盟关系。从2023年开始,美国正加紧主导美、日、韩三国新型军事同盟关系的构建。在此之前,美国分别与日、韩建立了军事同盟关系,而日、韩间始终没有建立军事同盟关系。因此,拜登极力劝诱日、韩两国尽早解决双方遗留问题,早日建立包括军事、芯片供应链在内的同盟关系,以此克服日、韩在安保方面的相互不信任和消耗,确保集中力量遏制朝鲜、围堵中国。韩国尹锡悦总统上台以来,大谈共享价值同盟国的合作,蔑视社会主义国家体制,在美国的怂恿下,不顾广大国民的强烈反对和国家尊严,加快推进与日本建立军事同盟关系的进程。日本早就希望成为“正常国家”,暗自认为构建新型美、日、韩三国军事同盟,是实现这种夙愿的绝佳时机,三方的军事同盟关系一旦形成,日本自卫队不但可以通过“集体自卫权”名义出兵协助美国或韩国,而且也不排除在与第一敌对国朝鲜发生军事冲突时,在没有韩国的许诺下直接出兵朝鲜的可能性。在全球化程度已相当发展的今天,当代的所谓军事同盟国关系大多重在形式和理念,不会像二战时期共同抗击纳粹和军国主义的“同盟国”关系那样,更不会损害本国的核心利益而盲从同盟国共同利益。正像法国总统马克龙在2023年4月初访华回国后的一次讲话中说的那样,“与美国有同盟关系不等于就是美国的‘跟班’”,意在即便是北约成员国也都以自己的国家的利益为先。何况中国是日本、韩国两国最大的贸易对象国。总之,美国打造的新型美、日、韩三国同盟的如意算盘最终是不会得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