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宇振(界首市科学技术局)
界首市地处皖西北边陲、豫皖两省交界处,国土面积667.3 平方千米,人口83.4 万,是安徽省9 个县级市之一。20 世纪八九十年代连续多年位居安徽经济十强县(市),90 年代末,由于国企改制失败等原因,经济一度跌落谷底,最困难时财政收入仅1.13 亿元,2012 年4 月被确定为省级贫困县。与安徽其他县域一样,界首在创新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缺科技创新资源、缺重大产业基础、缺科技人才优势、缺科技金融支撑的难题,制约着发展进程。为了破解发展困局,界首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全域创新理念为引领,坚持开放+创新路径,不断深化与市外大院大所的产学研合作,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2 年,全市研发投入占比(2.7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7.9 件/万人)等科技核心指标均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52 家。先后获批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上榜中国创新百强县、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百强县,连续5 年进入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前10 位。
针对企业科研痛点,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界首深化产学研合作,开展协同创新。
成立全省首家市委科创委,统筹全市的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要素保障。连续5年举办科技创新大会,破除“唯价值论”的科技创新功利思想,“崇尚创新”的发展理念逐渐形成。坚持科技创新奖励不与产值税收贡献挂钩,以科技创新成果为评判标准,使广大创新创业者无后顾之忧。在创新政策制定方面,让企业参与涉企、涉创政策制订,建立独具界首特色的“1+X+Y”政策体系。真金白银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近年来,界首市每年兑现的企业科技创新奖补资金都在3500 万元左右。先后有10 位院士被聘请为界首市科技发展顾问。
坚持开放的资源观,把离岸科创中心作为对接长三角等先发地区高端资源的重要平台,积极在上海、深圳、北京、合肥等地建设离岸科创中心,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界首是全省首个在上海设立离岸科创中心的县(市)。目前,上海、深圳离岸科创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北京、合肥离岸科创中心建设正在加速推进。上海离岸科创中心成立以来,已入驻19 家企业、2 家办事处,举办了“智汇界首 创领未来”2020年中国长三角青商峰会系列活动、期货服务助力再生产业发展暨2020 年再生铅产业发展论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发展论坛等活动20 余场次,成为界首企业对外开放的窗口、整合资源的平台、展示形象的阵地和离岸孵化的基地。
先后举办了院士专家界首行,绿色工业过程国际峰会,富硒、纺织新材料、铝产业创新峰会,供应链金融高端峰会等一系列活动,承办“创客中国”绿色工业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邀请国内外院士及顶尖专家,齐聚界首话创新、聊发展、绘蓝图、谈协作,打通政校企合作的通道。企业与全国60 多家高校科研机构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超过500 件。
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步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形成科技成果转化良性循环。
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柔性引进高校科研机构人才及团队近400 人,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截至2022 年底,累计建立院士工作站8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4 家,加快前沿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如吉祥三宝高科纺织有限公司依托俞建勇院士团队的技术支撑,不断在功能性纺织新材料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开发了抗菌防螨产品、仿鹅绒结构高保暖絮片、防水透湿纳米纤维制品等功能性纺织新材料产品,其中仿鹅绒结构高保暖絮片被列入国家2022 年冬奥会重点研发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
深入开展“五个遍访”,引导企业与国家级科研机构、重点产业投资机构、行业内知名企业家、国家级行业协会和“五上”企业等密切对接,让企业创新有动力、发展有目标、对接有门路。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联”活动,深入走访调研企业,梳理技术需求清单,组织企业参加“江南大学- 阜阳市企业2022 年技术需求对接会”“科技创新成果‘进园入县’专项行动”等对接会,对接省内外高校院所,集聚创新资源,突破技术瓶颈。
引导本地企业家进一步解放思想,摒弃短期功利性倾向,大胆与高校院所、院士专家团队采取市场化的合作模式,充分挖掘团队合作背后的科技成果和创新资源。企业为进站博士提供实验中试场地、设备和资金,院士专家团队以技术入股,有效激发科研人员的干劲,企业也获得了稳定的研发队伍。这种市场化的合作模式进一步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质量。比如华信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合作的院士团队提供必需的办公、科研条件及经费保障,并给予院士团队人员在界首工作期间500 元/天的生活补助。同时,还明确了在国家及省市相关科技奖补资金中,拿出40%的资金用于华信院士团队科研人员奖励。在这种激励模式下,华信先后研发出新产品叶酸硒片、多种维生素钙硒片等新产品,实现了互利共赢。
把服务科技创新的重点从“老三样”(高企、专利、项目)转到“新三样”(科技人才、科技平台、科技金融),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完善创新生态。
成立全省首家院士专家服务中心,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专属服务、特色服务、直通服务,为产学研合作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建立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四大领导班子与企业、人才交朋友、结对子,畅通联系沟通渠道,不断提升服务人才的能力和水平,使高层次人才愿意带着科技成果来界首创新创业。目前,成功促成包括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在内的14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团队项目落户界首。
搭建高质量的园区平台,以高新区为载体,构建以1 个科创城赋能5 个科技园、以5 个科技园辐射9个双创园的“159”空间发展格局。搭建高质量的产业平台,成功创建国家高新(火炬)产业基地5 家,实现主导产业国家级产业平台全覆盖。搭建高质量的创新平台,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24 个,其中科技创新、质量品牌等服务平台达25 家,实现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的全链条孵化。
界首设立5 亿元的产业引导专项资金和1 亿元的创新引导资金,在全省率先设立2000 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形成政银企风险共担机制。成立全省首家安徽省科技融资担保公司界首分公司,筹建科技银行,初步形成了投、担、贷、保、补的科技金融体系,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