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创新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

2023-02-06 09:53顾晓安李慧婕李文卿
经济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门槛房价人力

顾晓安,李慧婕,李文卿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规模经历了四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当前处于从粗放式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需要寻求能够提供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党的十八大提出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地位,十九大再次强调中国要坚持走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效率,还可以通过产业链及竞争效应提高行业全要素生产率(Kogan,2017)[1],促进资源集约和环境保护,提高经济发展 的 质 量 和 水 平(Schafer,2014;Sengupta,2014;吴传清,2019)[2-4]。结合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变的迫切需要,创新驱动无疑是破解当前经济转型难题的关键。

另一方面,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的创新能力仍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中国的创新指数位于第14名,在瑞士、瑞典、美国等经济体之后。制约中国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是创新投入。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对促进地区创新水平的提高,以及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之后我国研发投入平均增速在10%以内,但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我国研发投入增长率出现明显下降,尤其是研发人员投入的增长率仅为1%。随着“去库存”战略的实施,导致当年房地产投资及居民房贷产生新一轮爆发式且持续性的增长,众多一、二线城市房价再创新高。有理由推测,在房地产业高回报的吸引下,社会资本涌入房地产行业,增加了生产性企业将资金投入高利润的房地产行业的倾向,挤占了实体经济部门的创新资本(Chen和Liu,2015;余泳泽,2017)[5-6],而高房价同时也会对创新人才的行为造成影响(吴晓瑜,2014)[7]。再观察房价上涨影响创新投入的具体机制路径,房价上涨的趋势下,是否存在对创新资金的挤占或创新人才的负向激励,通过抑制创新投入影响中国整体技术创新活动(王诗勇,2020)[8],最终不利于经济发展,这个问题值得关注。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6)指出,房价上涨的泡沫风险是影响区域经济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9],而2019年我国的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已经达到了35%,部分银行该占比超出了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上限,房地产贷款过度集中不仅加剧了潜在的金融风险[6],更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已有研究大多单独讨论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或联系其他因素进行研究,例如产业结构(李政,2015)[10]、基础设施(何宜丽,2016)[11]、金融发展水平(张海军,2019)[12],但少有考虑到房价上涨的背景,联系房价上涨对创新投入的影响探讨在不同的房价水平下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是否存在差异。此外,大多数文献讨论了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但较少文献检验了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少有将房价设为门槛变量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尝试在讨论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基础上,考虑房价上涨的因素,分析不同房价水平下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并进行区域异质性分析,以期对以往研究进行完善和补充,丰富已有的研究内容和结论。

一、文献回顾及机制分析

(一)创新投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及研究假设

研发是创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增加创新投入,合理配置创新资源(严成樑,2013;陈新光,2015)[13-14],促进地区创新水平的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Alessandro,2008)[15]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投入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李政,2015)[10]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Saint-Paul,1991)[16]。

1.产业结构优化效应。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动力,企业及各研发机构的创新投入能够不断更新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通过产业链促进上下游产品的创新,不断催生出新的产品,发展出新的产品部门及行业,带动地区乃至国家的产业发展。根据以罗斯托为代表的观点,经济发展本质上是部门发展的过程,部门结构产生变动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其中部门即代表产业。可见创新投入是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同时,将创新资源在不同产业间进行合理配置,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创新投入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

2.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往往基于技术进步以及生产创新等,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及新经济增长理论,无论是外生的技术进步或是内生的技术创新,都是经济发展或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根据熊彼特创新毁灭理论,在企业进行创新研发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生产率,提高竞争力,还可以吸引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企业流向高生产率企业,不能推出新产品和生产率落后的企业则会面临淘汰,通过企业间的竞争淘汰原则,可以进一步促使行业内其他企业也进行技术创新,由此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得到提高,从 而 推 动 经 济 发 展(Acemoglu、Cao,

2015)[17]。

3.经济增长对创新投入的反馈机制。不可忽略的,经济增长也能够对创新投入的提高产生反馈作用。一方面,经济不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新投入对其的促进作用,说明增加创新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很可能存在依赖关系;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意味着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利润率的提高,这使得企业进一步增加自身的技术研发投入以产生正向循环。除此之外,经济增长意味着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也使得政府对技术研发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综上,创新投入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而区域经济增长反过来对创新投入的提升也具有反馈效应。创新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创新投入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图

值得注意的是,从投入到产出需要一定的时间及积累,创新投入并不一定对区域经济增长表现出前后一致的线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受到时间积累的影响,也可能被其他因素干扰,本文结合房价因素对创新投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进行分析。本节首先提出假设1。

假设1:创新投入的增加能够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二)房价上涨影响创新投入的作用机制及研究假设

1.资产泡沫的信用缓解效应和挤出效应。(1)信用缓解效应。依据资产泡沫理论,房价泡沫会对经济产生信用缓解效应(Chaney、Thesmar,2012;Miao和Wang,2014)[18-19]。房价上涨带来企业固定资产的升值,提高了企业的资产质押能力,从而缓解了信贷约束,提高了企业增加创新投入的能力,促使企业技术创新,进而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2)挤出效应。高房价产生的资产泡沫会对企业的创新投入产生长期的挤出效应(王文春,2014;张杰,2016;余静文,2015;Bleck,2018)[20-22]。房价上涨使得房地产业资金回报率增加,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资本天然的逐利性使得其向房地产业过度集中,造成了其他行业投资短缺的状况(Saint-Paul,1991)[16]。这些产业中的企业资金成本因此上升,不利于企业进行高效的资源配置。其次,房地产业的高回报率也会增加生产性企业主动投资房地产业的倾向,使得这些企业减少创新投入,因此,持续高速增长的房价不利于企业的创新投入增加,从而抑制技术创新活动。

2.创新人才规模结构及行为选择。房价上涨对创新人才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创新人才规模结构及职业选择两个方面。(1)创新人才的规模及结构。创新人才是影响地方创新人力投入的关键因素,人口的规模与结构构成了区域创新所需人力资本的基础。首先,房价上涨推高了人的生存成本(李广昊,2019)[24],在房价快速上涨而收入缓慢增长这种不匹配的预期下,降低了人才的个人效用水平,阻碍了人才向城市的集聚,即对城市创新人才的规模产生了负向作用。但房价上涨对人才的挤出不是绝对的,房价较高的城市往往能够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故高房价在促使低端劳动力向低房价区域流动的同时并未降低该地区对高素质劳动力的吸引力,也有可能促进了地区高竞争力人才的流入(李超,2015)[25]。其次,由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口创新能力不同,相关研究表明年轻人口与地区创新能力正相关(黄茹等,2014)[26]。而年轻人相对来说收入更低,其中拥有房产的比例也更低,这意味着房价上涨对年轻人群的挤出效应更强(陈斌开,2014)[27]。(2)创新人才的职业选择。房价的过快上涨会影响到创新人才的职业选择行为,在中国的婚姻市场上,住房基本属于必需品,高房价导致人们需要将更多的资源用于买房,降低了其选择高风险创业的可能性(Li、Wu,2014;吴晓瑜,2014)[28-29],不利于地区的创业活动。

3.土地财政收入效应。房价上涨导致土地财政收入的增加(高然,2017)[30],财政收入通过政府的财政补贴以及基础设施等途径影响到地方创新投入。首先,财政收入的增加促使地方政府增加财政科技支出或补贴,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成本,并鼓励企业进行创新行为(陈琛,2017)[31],从而提高了地方的创新绩效,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发展;其次,财政收入改善辖区内的基础设施条件。研究表明,基础设施的改善可以提高地方的产业集聚程度,产业集聚的正外部性对企业的创新投入存在正向影响,同时基础设施的改善也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从而提高利润率,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回报更为可观,这进一步提升了企业提高创新投入的倾向。

综上,房价上涨通过资产泡沫的信用缓解效应和挤出效应、创新人才规模和行为选择以及土地财政收入效应影响创新投入,作用机制如图2所示。

图2 房价上涨影响创新投入的作用机制

房价上涨会通过信用缓解效应和土地财政促进创新投入的增加,而通过挤出效应和对创新人才行为负向激励抑制地区创新投入,房价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很可能是非线性的,分析如下:在房价处于较低水平时,房价上涨对创新人才的负向激励不显著,而信用缓解效应和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却随着房价的上升而增加,于是创新投入也得到了增加,此时房价上涨对创新投入可能表现出正向影响。当房价上升到某一水平后,信用缓解效应受到管理者寻求地租和高房价带来的投资欲望升高的影响,此时随着房价升高带来的资产升值,并不能同比增加管理者对企业创新的投入,而是在房地产行业高回报率的吸引下,增加房地产投资,于是房价上涨对创新投入影响呈现出随房价升高而边际递减的特征,高房价的负面影响凸显。

合理推测,在房价上涨的过程中,房价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存在差异,所以本文在验证房价与创新投入的关系时,也将房价水平作为门槛变量进行实证分析,探究房价对创新投入的影响是否产生变化。

假设2:房价上涨将对创新投入的增长产生非线性影响。假设2a:随着房价水平的上升,房价对创新投入持续造成正面影响,但正向影响逐渐减弱;假设2b:随着房价水平的上升,房价对创新投入的影响由正转负;假设2c:随着房价水平的上升,房价对创新投入持续造成负面影响,且这种负面影响逐渐增强。

(三)不同房价水平下创新投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差异及研究假设

前文分析创新投入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但房价上涨也会通过各项途径影响到创新投入,合理推测,在房价上涨的趋势下,创新投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在不同房价水平存在差异,即存在房价的门槛效应。

1.创新资源扭曲效应。在房价上涨的过程中,逐渐出现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资本回报率不平衡的现象,影响了创新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配置。由于资源的分配存在最优解,创新资源配置的偏离导致资源的使用效率偏离这种最优解,使得创新投入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受到抑制。一方面,房价上涨使得房地产业资金回报率增加,资本天然的逐利性使得其向房地产业过度集中,造成创新资金短缺,即创新资源配置偏离。另一方面,有研究表明,在房价上涨的背景下,企业将本应投入研发的资金用于了其他投资,使得创新补贴无效,不利于企业进行研发活动,降低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Guan和Yam,2015)[32]。也就是说,名义上创新投入的增加,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流入创新活动,导致创新投入失效。

2.技术创新竞争动力抑制效应。当房价上涨到一定程度时,由于高房价给房地产业带来高昂的经济租金,吸引了投资者的强烈关注。房价越高,则越多的企业家参与到寻租活动中,进而扭曲企业家的行为,导致企业的经营目标发生偏移,企业进行技术研发以及企业间互相竞争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根据熊彼特的观点,技术创新通过影响企业竞争力,企业之间进行创新竞争导致“创造性毁灭”,从而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并提高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而房价上涨通过抑制这种竞争效应,从而阻碍企业利用研发投入进行高效的技术创新活动,约束技术溢出,创新投入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显著下降(陈斌开,2015;余泳泽,2019)[33-34]。也就是说,房价上涨会产生技术创新竞争动力抑制效应,使得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功能受到削弱。

综上,房价高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创新资源扭曲效应,以及技术创新竞争动力抑制效应,从而影响到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由此得出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在不同房价水平下的差异机制如图3所示。

图3 不同房价水平下创新投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机制

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受到房价上涨的影响,即在不同的房价水平下,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可能是非线性的,由此提出研究假设3。

假设3:房价水平升高到一定水平后会对创新投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产生负向调节作用,削弱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即创新投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房价的门槛效应。假设3a:随着房价水平的上涨,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减小。假设3b:随着房价水平的上涨,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不再显著。

二、实证回归结果及分析

(一)模型构建

为了验证提出的研究假设,实证研究房价上涨趋势下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构建如下模型。其中式(1)和式(2)的被解释变量为创新投入,核心解释变量为房价;式(3)和式(4)的被解释变量为区域经济增长,核心解释变量为创新投入。

在公式(2)中,房价(hp)既是核心解释变量,也是门槛变量;γ为待估门槛值;itZ表示一系列控制变量,γ为门槛值,iu表示个体固定效应,εit为残差项。I(·)为指示函数,含义为当括号内的条件成立时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与虚拟变量的意义类似。

在公式(4)中,创新投入是核心解释变量,区域经济增长为被解释变量,房价是门槛变量,同时也作为解释变量;γ为待估计的门槛值;其余变量的含义与公式(2)中相同。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实证方法对面板数据的要求,文章研究的时段确定为2003—2019年。研究所用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科技统计年鉴》,部分缺失数据通过地方统计年鉴或内插法进行补充。

1.被解释变量:区域经济增长(PGDP),用实际人均GDP来表示。由于统计年鉴中没有直接公布GDP平减指数或实际GDP,只有GDP指数,即实际GDP增长率。所以文章以2000年为基期,运用各省(市)基期的人均GDP数据以及各年的实际GDP增长率计算得出文章所需的以2000年为基期的实际人均GDP。

2.核心解释变量:创新投入(RD1&RD2),包括经费投入和人力投入两个维度的数据。具体指标为R&D经费内部支出(RD1)以及R&D人员全时当量(RD2),其中R&D经费内部支出使用以2000年为基期的价格指数平减后的数据。

3.门槛变量:房价水平(hp/hpi),房价(hp)和房价收入比(hpi)。其中房价收入比在稳健性检验中使用。房价(元/平方米)通过商品房销售总额除以销售面积得到。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的房价收入比=商品房单价×面积/(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户人口),本文假设一套住房的面积为80m2,同时以上海市的各年平均每户人口数据来表示家庭人口情况。

4.控制变量:本文实证模型的被解释变量,包括创新投入及区域经济增长。通过对相关研究梳理,发现影响创新投入及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众多,所涉及控制变量如下:

滞后一期人均GDP(tgdp):为了减少内生性的干扰,将被解释变量滞后一期加入公式;固定资产投资水平(invest):运用2000年为基期的各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存量数据(张军,2004)[35]以及各年平减后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量数据,通过永续盘存法计算得出各省份各年以2000年为基期表示的固定资产投资存量数据,再做人均化处理;高等教育水平(edu):采用本科在校学生数/年末常住人口总数来表示高等教育水平;消费水平(prc):使用以2000为基期平减后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来度量;对外开放水平(exp):使用人均出口额表示,根据当年的美元汇率算出各年对应的人民币数额,再以2000年为基期的消费价格指数做平减得到本文使用的人均出口额数据。通信水平(pat):使用各省份邮电业务总量来表示;产业结构(ins):使用(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增加值)/总产值来表示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fdi):使用外商投资总额来表示;财政科技支出(pst):考虑到政府的科技支出是影响创新投入的重要因素,有必要将科技支出作为控制变量,使用各省份财政支出中的科学技术支出来表示。

其中,区域经济增长作为被解释变量时,由于核心解释变量为创新投入,创新投入与财政科技指出存在内生性,此时控制变量包括上述提到的除财政科技支出之外的其他所有变量。创新投入作为被解释变量时,控制变量包括:教育水平、滞后一年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水平、财政科技支出、外商直接投资。

(三)描述性统计及平稳性检验

表1 描述性统计

表1显示了所有数据的统计特征,可以看到数据的标准差都在2以内,说明数据出现异常波动的可能性较小;且经过对数化处理后,数值更加平滑,有利于本文后续进行实证回归分析。

其次,对于经济数据而言,变量经常存在时间趋势上的一致性,回归分析会造成伪回归的结果。同时为了避免解释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而对实证分析造成干扰,本文采用单位根检验及共线性检验以保证实证结果的有效性。检验结果如表2和表3。

根据表2的结果,所有变量都至少通过了一种单位根检验,这表明所有变量数据均通过了单位根检验,可以用于后续实证分析。

表2 单位根检验结果

如表3所示,依据经验规则最大的VIF,即max{VIF1,...VIFk}不超过10。核心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的VIF均低于10,通过了经验规则,表明本文的实证模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3 多重共线性检验

(四)回归结果分析

1.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基准回归。根据假设1,区域经济增长为被解释变量,创新投入作为核心解释变量。表4报告了基于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3—2019年的基准回归结果,其中第(1)(2)列报告的是㏑RD1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回归,第(3)(4)列是㏑RD2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回归。

根据豪斯曼(Hausman)检验结果,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更具有说服力。鉴于此,本文对表4的线性回归结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表4 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线性回归结果

(1)核心解释变量弹性系数分析。创新经费投入(㏑RD1)对人均GDP的弹性系数为0.0195,且显著性水平为1%,即创新经费投入每上升一个单位,会使得人均GDP增加0.0195个单位,说明创新经费投入能够显著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这表明在创新驱动发展的今天,资金投入仍然是促进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继续加大创新资金投入可以有效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的进行,有效保证创新企业和机构的研发经费投入,对于促进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人力投入(㏑RD2)对人均GDP也存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促进作用,即创新人力投入每上升一个单位,人均GDP可以增加0.0088个单位。这表明创新人力的投入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说明区域经济增长不仅要关注经费投入,也要重视创新人才的投入,创造优质区域创新环境、为创新人才提供生活保障以及科研环境,以吸引创新人才。加强创新经费投入以及创新人员的鼓励措施,推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吴老师看了看他的作文:“你的创意很棒!不过我想对你说一句,你本来就是一个好孩子。”猫猫高高兴兴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要再添一句,”他咬着笔杆,“我还希望发明一种棒棒糖,让所有的大人们都能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

(2)控制变量弹性系数分析。房价上涨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且显著性水平为5%,这是因为房价上涨促进了区域消费及投资,资产价值的上升扩大了社会信贷,信贷扩张带来的投资乘数效应也能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但即使如此,高房价的泡沫风险以及高信贷的信用风险也需要时刻关注,高房价的风险效应不能及时地反映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中,所以数据显示房价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时需要保持谨慎态度。

滞后一期人均GDP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当年人均GDP造成正向影响,说明上年度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对下年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这表示保持经济的稳步增长以及区域经济的稳定是有必要的。教育水平、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对外开放水平等控制变量均能够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可见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动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而消费水平的弹性系数显著性水平不够高且数值较低,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消费内需不足,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有限;出口额数据是我国产品竞争力的有力体现,保持对外开放的方针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此外,外商直接投资和通信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虽然实证检验给出了正向影响的结果但并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没有带来核心技术,导致我国外商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够显著,其次可能是因为我国邮电行业存在人才匮乏,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弹性系数为正,但并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还有待提高,也可能是因为本文使用的产业结构指标比较单一,无法全面体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质量,所以导致了并不显著的回归结果,产业结构不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在此不进行着重讨论。

2.房价对创新投入的回归分析。根据假设2,房价很可能对创新投入造成非线性影响,所以本节的实证分析主要分成两个部分,即线性基准回归以及非线性门槛回归分析。房价对创新投入的线性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其中第(1)(3)列是固定效应模型,第(2)(4)列是随机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

表5 房价对创新投入的线性回归结果

(1)核心解释变量估计系数解释。根据第(1)列㏑RD1与㏑hp的回归结果可知,房价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负向影响R&D内部经费支出,即房价上涨会抑制创新投入在经费层面上的增长,估计系数为-0.1319,说明房价每增加1个单位,创新经费投入将减少0.1319个单位。根据第(3)列㏑RD2与㏑hp的回归结果,房价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R&D人员全时当量造成负面影响,抑制创新投入在人力层面上的增长,估计系数为-0.1277,说明房价每上涨1个百分点,创新人力投入将减少0.1277个单位。

由此可见,房价水平的升高会显著抑制创新经费投入以及创新人力投入的增长,表现为创新投入的增长不足,假设2c得到部分验证。根据前文分析,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房价水平的上涨,企业将减少创新方面的投入,转向房地产业,资产升值的信用缓解效应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创新人才规模和行为选择也受到高房价的负向激励,使得房价上涨对创新投入造成负面影响。

(2)控制变量估计系数解释。高等教育水平、财政科技支出、滞后一期人均GDP、产业结构能够显著促进创新投入的增加。首先,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推动区域创新投入水平,尤其是人力资本水平的上升,这说明教育水平能够有效提高劳动力素质,教育使得地方创新人才集聚。其次,随着地方政府对企业科学技术支出的增长,给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而且一个地区科技支出水平的提高也可以更加有效地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和人才集聚,推动地方创新投入增长。再次,人均产值的增加能有效促进年度创新投入的增长,证实在一定程度上追求人均GDP的增长是有意义的。最后,二、三产业产值占比的提高有利于创新投入的增长,这是因为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生产要素和资源流向高生产率产业,促进了这些产业的创新投入的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阻碍了创新投入在资本投入方面和人力资本方面的增加,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我国当前的固定资产投资集中于房地产等行业,而不是高新技术型产业,难以推动创新投入的提高。另一方面,因为外商直接投资在选择进入时没有带入核心技术,而往往会倾向于选择劳动力成本较低产业,反而不利于创新投入的增加。

根据机制分析及研究假设2,房价对创新投入的影响也可能存在非线性影响,所以本文将房价设为门槛变量,表6是门槛效应检验结果。

由表6可知,房价对R&D内部经费支出只存在显著的负向线性影响,而不具备非线性特征。而房价对创新人员投入存在显著的双门槛非线性影响。本文进一步对具体的门槛值及其置信区间进行估计,结果如表7所示,表8为房价对RD2具体的门槛回归结果。

表6 房价对创新投入的门槛效应检验

表7 房价对创新人力投入的门槛值估计结果

根据表8的回归结果可知,随着房价门槛值的依次跨越,房价对创新人员投入的弹性系数从-0.2507下降到-0.2838再到-0.3047,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稳健。这表明随着房价水平的升高,房价上涨对创新人员投入的抑制作用持续增大,结合前文中房价影响创新投入的机制分析,房价上涨导致生活成本提高以及创新人才风险抵御能力下降,抑制了地区创新人才集聚并改变了部分创新人才的职业选择,从而对地区的创新人力投入产生了负向激励,即使部分地区高房价的同时也意味着更高水平的城市基础设施以及现代化服务,但高房价导致创新人才从事研发职业的行为选择受到抑制。

表8 房价对创新人力投入的门槛回归结果

3.不同房价水平下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根据假设3,房价很有可能对创新投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造成调节作用,即房价门槛效应,所以本文继续引入门槛模型进行分析,即创新投入作为核心解释变量的同时,将房价设置为门槛变量,探究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在房价上涨趋势下的非线性影响。门槛效应检验结果如表9所示。

由表9的门槛效应检验结果可知,当创新投入指标为内部经费支出时,没有通过单门槛模型检验,即不存在门槛。当创新投入指标为人员全时当量时,存在单门槛效应。房价门槛值及其置信区间估计如表10所示,表11为具体的门槛回归结果。

表9 房价门槛效应检验

表10 房价门槛值估计结果

通过表11的门槛回归结果可以发现:当房价的对数低于门槛值8.1064时,创新人力投入(㏑RD2)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0110,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即创新人力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人均GDP将提高0.0110个单位。当房价的对数高于门槛值8.1064时,㏑RD2对LnPGDP的弹性系数为0.0060,且不再显著,即此时创新人力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前者是因为创新人力投入有效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则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显著促进地方经济增长。随着房价的提高,高房价产生了资源配置扭曲效应,并抑制了企业间进行良性技术创新竞争的动力,因此,创新投入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受到削弱,从而产生随着房价门槛的跨越导致创新人力投入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不再显著的结果。

表11 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房价门槛回归结果

三、区域异质性分析

(一)房价门槛效应的地区差异分析

根据上文的实证结果,本文发现房价水平处于不同的区间时,会对R&D人员投入产生不同的影响,并且R&D人员投入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会受到房价门槛的影响,基于此,本节根据门槛值归纳总结了房价上涨趋势下不同地区创新投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

根据门槛回归结果,结合房价的3个门槛值,可以将房价划分为4个阶段:小于8.1064、8.1064~8.4490、8.4490~8.6657、大于8.6657。房价处于不同阶段时,房价对创新人力投入以及创新人力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估计系数特征的变化如表12所示。

根据表12可知不同的房价区间内各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下:

表12 房价上涨过程中各估计系数特征变化

房价水平处于第一阶段(㏑hp<8.1064)时,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0110,房价水平处于第二、三、四阶段(㏑hp>8.1064)时,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0060,并且变得不再显著,即当房价跨过门槛值8.1064时,创新人力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受到削弱,不再对区域经济增长造成显著的正向影响。

当房价水平处于第一、二阶段(㏑hp<8.4490)时,房价对创新人力投入的弹性系数为-0.2507;当房价水平处于第三阶段(8.4490<㏑hp<8.6657)时,房价对创新投入的弹性系数为-0.2838;当房价水平处于第四阶段(㏑hp>8.6657)时,房价对创新人力投入的弹性系数为-0.3047。随着房价水平的提高,房价对创新人力投入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结合上述分析本文得出结论:在样本期间内,在房价上升过程中,首先,房价上涨始终对创新经费投入和创新人力投入造成负面影响;其次,随着房价跨过第一个门槛值,创新人力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由显著的促进效应转变为不显著;最后,随着房价水平继续跨过第二及第三个门槛值,其对创新人力投入的抑制效果逐渐增强。也就是说房价上涨会通过阻碍创新人力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以及抑制创新投入的增长两个维度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这证实了房价的上升不利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必须控制房价处于合理水平,才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房价上涨首先使得创新人力投入的经济效应丧失,而后随着房价门槛的进一步跨越,创新人力投入受到房价上涨的进一步抑制。这是因为,一方面受到房价上涨的影响,创新人力投入受到房价上涨的挤出效应越来越显著;另一方面,市场对于创新投入的产出效果是敏感的,当企业或者研究部门意识到创新投入的产出没有达到预期,这些主体也会有意识地减少研发岗位的供给。因此,在跨过第一个门槛值后,还存在房价第二及第三门槛值的结果。

本文进一步对各省份的房价门槛值跨越情况进行统计,得出如下结论:

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的房价在样本期间内逐年依次跨过3个门槛值,其中北京和上海在样本期始就超过了门槛值1,并且在2005年的房价超过了最高门槛值。只有河北省、辽宁省和广东省在样本期末没有跨过最高门槛值3;中部地区各省份的房价跨越门槛值的时间较东部地区更晚,其跨过门槛值1的时间都在2010年之后,并且没有省份在样本期间内跨过最高门槛值3,而跨过门槛值2的也只有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和湖北省4个省份,且集中在样本期末;西部地区各省份的房价门槛值跨越状况与中部地区类似,即没有地区在样本期间跨过最高门槛值3,并且与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跨过门槛值1的时间更晚,跨过第二门槛值的省份比例更少。只有重庆,云南,西藏和陕西四个地区在样本期间跨越了第二门槛值,占全部省份的1/3。

综上可以发现,全国各个省份的房价水平均在不断提高,截至2019年,所有省份已经跨越门槛值8.1064,此时创新人力资本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再显著。东部省份中除了河北省、辽宁省和山东省,其余省份均已跨越门槛值8.6657,说明东部地区绝大部分省份的房价水平已经超过最高门槛值,在当前房价水平下,不仅最大程度抑制了创新人力投入的增长,也令创新人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不显著。我国中西部省份大部分尚处于“8.1064~8.449”的区间,中部的黑龙江、安徽、江西,西部的重庆、云南、西藏、陕西以及东部地区的河北省、辽宁省和山东省处于“8.449~8.6657”的区间。

(二)分区域线性回归结果及分析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创新投入强度远低于东部地区,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呈现出较大的区域异质性。在将样本进行分区域划分之后,由于面板数据的年份大于横截面的样本个体数,导致门槛效应不显著。而前文已经基于全样本的门槛回归结果详细分析了房价门槛的地区差异。因此,本文进一步分区域实证研究采取固定效应分别对东部、中部、西部3个子样本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结果如表13及表14所示。

表13 分区域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回归结果

如表14所示,中西部地区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回归结果与全国样本基本一致,创新投入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存在明显差异。一方面,创新经费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从东向西递减,说明加大创新经费投入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效果非常显著。

表14 分区域房价对创新投入的回归结果

另一方面,东部地区创新人力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结合全样本的回归结果推断,创新人力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受到高房价抑制可能突出存在于东部地区。本文进一步对房价影响创新投入的分区域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东中西三大地区房价对创新人力投入的抑制效果强于创新经费投入,这与全国样本的回归结果比较类似。其中,中西部地区房价对创新经费投入及创新人力投入的弹性系数均为负值,且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并且西部地区房价对创新投入的抑制效果强于中部。值得注意的是,东部地区房价上涨对创新经费投入不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结合前面现状分析可知,东部地区的R&D经费投入占全国比重最大,这是因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且更注重R&D经费支出,导致东部地区房价上升并没有显著对其产生负面影响。这一结果具有一定的政策意义,在东部地区房价属于全国最高位的情况下,创新经费投入并没有收到其抑制,说明房价上涨对创新经费投入的抑制作用是可以避免的,东部的实际状况值得中西部地区借鉴。

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虽然房价上涨会影响企业由于逐利而将资本转投入房地产行业,可能一定程度上挤出了创新经费投入,但庞大的资产泡沫带来的信用缓解效应极大提高了企业增加创新投入的能力,并且房价上涨通过土地财政这一路径加大了东部地区地方政府对创新活动的支出力度,最终导致东部地区房价上升并没有抑制创新经费支出。另一方面,由于东部地区房价上涨更高,推高了创新人才的生存成本,房价快速上涨与收入缓慢增加的不匹配抑制了部分创新人才向东部地区集聚,同时高房价也对创新人才进行高风险创业的可能性产生负面效应,影响了创新人才的职业选择,房价过度上涨阻碍了东部地区创新人才的增长,创新人力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受到抑制。

四、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上述研究结果是否稳健,本文采用对相关指标进行替换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具体是,用房价收入比(㏑hpi)替代核心解释变量房价(㏑hp)进行检验,并重复上述线性回归和门槛回归过程(回归结果略)。由于稳健性检验中创新投入作为被解释变量,房价的门槛效应不显著,所以本文在此就创新投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房价门槛回归结果进行讨论。可以发现房价收入比(㏑hpi)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抑制创新经费投入(㏑RD1)和创新人力投入(㏑RD2),再结合门槛检验和门槛回归结果(回归结果略)可以发现:以㏑hpi为门槛变量时,㏑RD1、㏑RD2与㏑PGDP之间都存在房价的单门槛效应,当跨越门槛值后,㏑RD1对㏑PGDP的估计系数由0.0238缩小为0.0186,㏑RD2的估计系数由0.0104转为0.0041,且不再显著,说明随着房价收入比的提高,创新经费投入以及创新人力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都受到抑制,可见稳健性检验的结果强化了前文的分析。

除此之外,稳健性检验中各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未发生显著变化。总体来看,稳健性检验结果与前文的实证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本文的研究结果是稳健的,本文的主要结论成立,即房价上升不仅抑制了创新投入的增长,也阻碍了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五、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研究了房价上涨趋势下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根据已有研究和观点,结合创新投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与房价影响创新投入的作用机制,对不同房价水平下创新投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差异进行分析及推测;并利用我国2003—2019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

1.创新经费投入以及创新人力投入均能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而房价上涨会抑制创新经费投入及创新人力投入的增长。其中房价对创新人力投入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随着房价门槛值的逐步跨越,房价对创新人力投入的抑制效果逐渐增强。

2.创新人力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房价的单门槛效应,随着房价门槛值的跨越,创新人力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从显著的正向作用转变为不显著。此外,稳健性检验显示创新经费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也存在单门槛效应,创新经费投入对区域经济的促进效果受到高房价削弱。即房价上涨会通过抑制创新投入的增长以及阻碍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这两个维度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3.根据实证得出的3个门槛值对各省份2003—2019年的房价进行四阶段划分及统计,发现三大地区房价水平在样本期间均不断提高。截至2019年,全国所有省份房价都已经跨越门槛值1,此时创新人力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不再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值得关注的是,东部省份中除了河北省、辽宁省和山东省,其余省份均已跨越门槛值3,在当前房价水平下,不仅最大程度抑制了创新人力投入的增长,也使创新人力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不再显著。

4.分区域的研究发现,中西部地区与全国样本的回归结果基本保持一致,但东部地区存在明显不同,体现在东部地区创新人力投入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受到明显抑制,但房价上涨没有挤出创新经费投入,结合全样本及中西部地区的回归结果可知,创新人力投入受到的抑制突出存在于东部地区。

(二)对策建议

本文发现房价上涨会通过阻碍创新人力投入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抑制创新经费投入和创新人力投入的增长这两个维度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房价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加强创新经费与研发人员的投入。营造激励企业研发、创新人才从事研发行业的大环境,以充分发挥创新投入的引擎作用。注重经济增长与创新投入之间的反馈作用,地方政府的财政科技补贴政策,要同时设定对相关企业进行详细的调查及补贴跟踪机制,防止企业将名义上的科技补贴用于其他短期回报率更高的项目,导致创新投入与实际的创新产出脱钩。各地要重视运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进行科学研究,引导研发人才在就业时进入技术创新研发的企业和部门工作。此外,注重教育资源投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吸引高质量的外商投资,合理配置区域创新资源,以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

2.严控不断高涨的房价。高房价对创新投入的抑制效应阻碍了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防止房地产业吸引过多的科研人才,避免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和机构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缓解区域房价泡沫对实体经济研发投入的挤出效应。此外,高房价带来的泡沫风险是区域四大经济风险之一(IMF,2016),高房价带来的经济风险值得关注。完善房产税政策,例如采用随持有房产套数增加而提高的税率,或根据给定标准的人均住房面积设定逐级递增的税率,以在保持刚性需求的购房者权益基础上,抑制房地产投资行为,引导社会资金更加合理地配置。

3.建立完善的金融体制,防范房地产部门与金融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在房价上升的高回报率吸引下,其他产业可能因此面临更大的融资约束,可以对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设置一定的门槛和限制,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设定房地产贷款限额等措施。

4.充分考虑地区差异性,制定符合区域特征的调控政策。从全国层面来看,房价上涨抑制了创新人力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从分区域的研究结论上看,东部地区应着力于缓解高房价对创新人才的负面影响,例如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管理,降低买房刚性需求。此外,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应该加大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创新经费投入的支持力度,例如给予金融发展优惠政策,从宏观上缓解中西部地区企业的信贷约束。

猜你喜欢
门槛房价人力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盛松成:什么才是中国房价持续上涨的真正原因?
两大手段!深圳土地“扩权”定了,房价还会再涨?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防范未然 “稳房价”更要“稳房租”
网络作家真的“零门槛”?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停留
2016房价“涨”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