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国
(1.河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2.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保护生物多样性,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Tom Fisk
2022年12月7日至19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召开。这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一次承上启下、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大会。会议正式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下称“框架”),这是继COP10 大会“爱知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下称“爱知目标”)后,人类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达成的又一个历史性协议,它为今后10 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了新的蓝图。中国是COP15大会主席国,在两阶段会议期间,我国主动担当,不断协调各缔约方观点,引领会议进程,特别是在第二阶段会议进入僵局时,更是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推动“框架”磋商,在本次大会上充分展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领导力”。会议期间,中国的真诚付出赢得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赞扬。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在认真落实“爱知目标”,积极推进本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同时,还从地球生命共同体高度出发利用“一带一路”等多个国际合作机制,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截至目前一共有196 个缔约方,其中包括195 个国家和以1 个整体缔约的欧盟,是全球签署国家最多的国际环境公约。我国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的主席国,大会第一阶段会议于2021 年10 月在我国春城昆明举行,会议最终通过了《昆明宣言》,第二阶段会议于2022 年12月7 日至19 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召开。作为会议主席国,我国在两阶段会议中都展现了强大的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最终在我国的不断协调下,COP15 大会取得了丰硕成果。
COP15 是全球保护生物多样性领域中一场承上启下的重要会议。要理解会议的真正价值,我们首要先要了解“爱知目标”。2010 年10 月,生物多样性大会第十次会议(COP10)在日本名古屋市爱知县举行,这次会议通过了“爱知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该目标为全球2011—2020 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制订了目标。“爱知目标”主要包括5 个战略和20 项行动目标。“爱知目标”为各缔约国制订本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提供了基本指导,也为中长期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奠定了基本框架。
2020 年年底,“爱知目标”的履约周期已到,10 年来各缔约方执行情况如何呢?根据2020 年9 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发布的报告显示:在20 项行动目标中,没有一项被完全实现,仅有5 项目标被部分实现,“爱知目标”在全球范围内的履约和执行情况非常不尽如人意。在保护生物多样性问题上,10 年来人类并未取得根本性进展,这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蒙上了一层阴影。
2010—2020 年这10 年间,人类面临的生态和气候危机愈发严峻,保护生物多样性工作面临更加紧迫的局势。面对“爱知目标”的失败,全球人类迫切需要在COP15 大会上制订新的更切实际、更具可操行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和目标,来引领和指导未来10 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在中国积极协调下,各缔约方在COP15 第一阶段会议上通过了《昆明宣言》,承诺制订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 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加快统筹和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到2030 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2050 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爱知目标”是不可挽回的过去,《昆明宣言》是人类必须牢牢抓住的现在和未来,所以说,COP15 大会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一场承上启下的重要会议。
在COP15 第二阶段会议召开前夕,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了《地球生命力报告2022》。报告显示:由于生境遭破坏、人类无序的开发活动、物种入侵、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以及疾病等多种原因,目前全球野生动物数量正在大幅下降,非洲野生动物数量比1970 年减少了66%,亚太野生动物数量减少了55%,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平均下降94%。全球范围内受监测的5 230 个物种、近3.2 万个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自1970 年以来下降了69%。当前,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必须尽快采取强有力的变革性措施,彻底逆转生物多样性丧失危机。
面对全球生物多样性退化危机,以及“爱知目标”失败的阴影,各缔约方都期待在COP15 第二阶段会议上通过新的生物多样性治理协定,以拯救人类自己。当地时间,2022 年12 月20 日凌晨,COP15 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结束,备受全球关注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获得大会通过,这标志着人类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进入了新的篇章。“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包括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DSI)、资源调动等6个关键性文件。此外,“框架”还设定了4 个长期目标以及23 个短期行动目标。在23 个行动目标中,包括“3030”目标,即到2030 年,使全球至少30%的陆地和海洋得到保护。“爱知目标”曾提出“到2020 年保护全球17%的陆地和10%的海洋”的目标,但实际绝大部分国家并未完成该目标,因此,本次大会设定的“3030”目标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充分彰显了本次大会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雄心壮志。相信该目标一旦得以实现,必将极大地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总的来看,“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实现了三个历史性的突破。
第一个历史性突破是将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DSI)纳入“框架”推进进程,并提出了下一步路线图。众所周知,任何一个生命体都包含大量遗传基因,可以看作是一个基因库,DSI 就是对实际生物体进行DNA 基因测序后以数字方式存储和转移的遗传基因序列信息。目前DSI 在合成生物学、医药学等前沿尖端科技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前景价值不可估量。但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目前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拥有更为丰富的遗传资源,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的需求也更为迫切,而发达国家在DSI 基础设施、基因库数据信息、尖端生物医药科技方面拥有更强优势。发展中国家认为DSI 其本质仍属于遗传资源,发达国家不能无偿使用这些本属于它们的资源,应该建立DSI 惠益分享机制。而发达国家则强烈反对将DSI视为遗传资源,试图无偿使用发展中国家的生物遗传资源。DSI 问题首次被提及是在COP13 大会上,COP14 大会上也进行过相关讨论,但没有达成任何共识。在本次COP15 大会上,将DSI 纳入“框架”推进进程,并提供了下一步路线图,可以说较前两次大会而言,已经是“历史性”进展。
第二个历史性突破是资金调度问题。资金问题几乎是所有会议谈判的重点和难点,本次COP15 大会也不例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应该由谁来买单?一方面,按照“谁破坏谁付费”的原则,应该追寻破坏者的责任并要求进行赔偿和修复。另一方面,全球是一个有机整体,为避免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中的“搭便车”行为,世界各国都应该行动起来共同保护地球生态系统。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目前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他们的保护资金缺口也最大,而这些国家要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因此,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也明确提出,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但一直以来,发达国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问题上行动缓慢,发展中国家苦于资金问题只能任凭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丧失而无能为力。本次大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问题上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绩。“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出,为保证“框架”目标实施,要求全球环境基金在2023 年设立一个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发达国家每年需按协商要求向该信托基金提供资金,帮助和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第三个历史性突破是设定了2050 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长期目标和愿景,这是自1992 年《生物多样性公约》通过以来从未有过的前瞻性远景规划,对鼓舞各缔约方的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在当下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局势下,各缔约方能践行多边主义,从地球生命共同体高度出发,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功。2022 年12 月底,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刊文称:这一协议达成本身就是令人鼓舞的消息,是一个自然保护集体行动的起点,其重要意义可以与2015 年《巴黎气候协定》相媲美。相信,在协议引领下,人类将开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局面。
COP15 大会取得了丰硕成果,给全世界送来了一个大大的惊喜。但在会议前夕,外界对它的关注度和期望值却非常低,原因是2022 年11 月中旬刚刚在埃及举办了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世界主要国家领导人纷纷出席,会议盛况空前,相比之下,COP15 则并未获得世界足够的重视,外媒甚至称COP15 像全球政策的“丑小鸭”一样遭人冷落。然而面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持续退化的危机,中国围绕“这是解决问题的最后机会”这一广泛共识,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外交活动,终于在一个大会结束前达成了一项媲美《巴黎气候协定》的“历史性”协议。
2022 年12 月15 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在COP15 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上致辞。习近平主席的致辞振奋人心,充分表达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雄心壮志,给大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进入会议后半程后,框架结构和核心内容已经在中国不断协调下达成共识,但就框架具体内容,各缔约方还存在矛盾和争议。一是资源调动。资金问题是谈判中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发展中国家认为“爱知目标”之所以落空关键在于他们缺乏资金和技术。世界自然基金会指出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多样性水平更高,但缺乏保护手段,全球每年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资金缺口高达7 000 亿美元,COP15 大会应积极回应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多样性资金需求。二是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一直在无偿使用原本属于他们的生物多样性遗传资源,但由此产生的惠益他们却未得到分毫。因此,他们更认可将数字序列信息视作遗传资源,而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该问题上一直不肯让步。围绕这些核心问题,各国代表进行了数轮交锋但都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谈判一度陷入僵局。
恰逢此时,蒙特利尔天降大雪,阴冷的天气似乎也冻结了会场氛围,就在不少人认为大会可能以无法取得重大突破而结束时,一封来自大会主席黄润秋的致信又一次展现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推动了大会走向成功。在信中,黄润秋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谈判策略,即一名发展中国家部长和另一名发达国家部长“配对”牵头,组成多个部级磋商组。这一创新性的谈判策略在推进“框架”磋商进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会后,各方代表积极评价了中国在COP15 大会中发挥的作用。喀麦隆参会代表塞茜尔•恩杰贝特高度赞扬了中国作为主席国在本次大会上的积极表现,她认为:如果没有中国的努力,本次大会的成果将很难实现。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马尔科•兰贝蒂尼认为:在大会期间,中方不辞辛苦,与各国谈判代表积极接触,不断协调各方观点,特别是谈判后期,中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促成了大会历史性决议的成功。“中国,在本次大会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说:中国不断聚拢各方,推进“框架”磋商,最终使得“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这项历史性“框架”得以制订并获得通过。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刊文称:COP15 大会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新目标达成里程碑式协议而结束,这表明在全球环保进程中,中国能在弥合分歧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在秉承尊重自然、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制度先行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和完善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能力和体系,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我国建成1.18 万个自然保护区,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超过“爱知目标”中所设定的17%的目标。除建立保护区外,我国还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包括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和天然林保护等。2010—2020年,我国造林面积超7 000 万公顷,对地球复绿贡献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在我国不懈努力下,目前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以及74%的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都得到了有效保护,300 多种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正在持续恢复和增长中。到2020 年,我国在履约和执行“爱知目标”方面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爱知目标”的20 项分目标中,我国有13 项基本接近“爱知目标”要求,4 项目标取得阶段性进展,另有3 项超越“爱知目标”。
在做好本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同时,我国还积极借助自身影响力,在“一带一路”和“南南合作”框架下,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就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气候治理等问题展开广泛交流合作,为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生态文明领域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重要领域和内容。以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金融为切入点,我国为带路沿线40 多个国家的绿色转型和环境保护工程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持续增进沿线国家人民福祉。我国与带路沿线国家共同成立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不断加强与带路沿线国家在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发展等领域的合作,助力《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我国还构建了“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汇集了100 多个国家的生物多样性数据,为各国及不同地区间开展生物多样性领域保护与合作提供数据支撑。我国还实施了绿色丝路使者计划,通过专题培训、项目合作等方式帮助带路沿线国家培育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的人才,提升它们的生态环保能力,助力绿色发展。
此外,我国还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帮助和支持。一方面,为加强区域环境政策协同,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成立了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以该中心为基点,通过定期圆桌会议,我国正不断加强与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等澜湄流域国家在生态系统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我国还建立中国—东盟环境合作中心、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与东南亚国家共同开发和实施了多个跨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并在联合科考、重大科学研究、环保政策咨询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积极合作。最后,我国还与非洲国家共同设立了中非环境合作中心,不断拓展中非双方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合作,共享绿色发展机遇。
“框架”达成来之不易,“框架”前景光明远大,但实现过程却并不会那么容易,还需要各缔约方在未来十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积极行动,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否则“框架”就可能会步“爱知目标”失败的后尘。因此,一方面,《公约》主席国、主席团和秘书处应继续与各缔约方进行磋商和协调,推动和督促各缔约方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内容纳入各国政府的中长期生态发展规划中,并鼓励各行业共同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来,为“框架”的有效执行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各缔约国也应从地球生命共同体高度出发,主动行动起来,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融入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激发新的行动动力,用务实行动来不断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再一方面,我们还需要积极动员所有全球热爱动物保护的个人、组织等一切志同道合的力量,共同采取行动保护生物多样性。尤其应重视青年群体、当地社区和学术界的参与意愿,他们能否主动参与将直接决定“框架”目标未来能否实现。最后,未来我们还应继续深刻认识“爱知目标”失败的原因,从中不断吸取政策执行层面的经验和教训,在设定具体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各国发展差异及目标的可达性、可操作性,为“框架”执行铺就坚实的实现路径。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是人类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事业上达成的一项历史性协议。未来,各缔约方应以“框架”为指引,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共同逆转生物多样性丧失危机,保护好地球生态家园,拯救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