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发展影响研究

2023-02-04 02:22孙磊
中国民商 2023年12期
关键词:农村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乡村振兴

孙磊

摘 要:以金融科技为依托,开展普惠性金融服务,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支持,又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文章首先对数字化普惠金融的含义进行了探讨,详尽阐明了我国农村地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分析了我国农村地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主要模式,并指出了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所面临的问题,依此浅谈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战略。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乡村振兴;农村发展

为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有金融政策的支撑,所以,金融支持是重要的“赋能”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制度安排。数字化普惠金融是将数字化技术和普惠金融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金融形态,以快捷、高效和低成本的优势突破了传统普惠金融难以在乡村地区开展的瓶颈,使乡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质量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在推动农业发展及农村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数字普惠金融概述

普惠金融是在平等机会、可持续经营和经济可承受能力的前提下,由金融组织向所有参与人提供的一种高效的融资服务,其中,满足农民、低收入群体、残疾人等群体的资金需要,使弱势群体能够顺利地获取资金,实现脱贫,是普惠金融的最终目标。“数字普惠”是普惠金融发展中的“数字化”阶段,泛指通过使用数字方式推动普惠的一切行为,其中心思想是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普惠性金融服务的质量。数字普惠金融除了具有数字化元素外,还具有与传统普惠金融基本一致的业务内涵,其中包括电子支付、线上小微金融和小额保险等业务项目。

二、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于乡村振兴发展的意义

首先,利用“普惠”数字化模式,能够显著降低金融机构的服务成本。在过去的金融系统中,商业银行为满足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加大设立分散网点的力度,使金融机构的办公设备、人工等费用不断上升。而“数字普惠”则是利用互联网、移动数据等多种数字化的现代科技,拓展乡村和边远地区的金融服务领域,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有效地减少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成本;其次,促进了我国乡村地区融资效益的提升。与传统的农村融资方式相比,各类金融机构对普惠金融理念的认识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在数字化信息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积极开展数字金融服务,可以有效地解决金融服务“治标不治本”问题,构建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的纽带,确保农户随时随地获得专业、优质的金融服务。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农业金融机构发展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数字化普惠金融”是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农村普惠金融领域的一种新型模式,能够突破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以自动化、信息化的手段指导农村生产生活,共同推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三、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模式

(一)传统金融机构促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近几年来,国内各大银行的数字财务服务得到了迅速发展。当前,我国大多数传统金融企业,尤其是国家级商业银行都已经建立了内部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和平台,推动以小微企业和“三农”为核心的数字化普惠金融主体,推动传统银行向数字方向发展,提高了农村和偏远地区居民获得正规金融服务的机会,为今后在乡村地区推行数字化普惠金融业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可参考的信息资料。

(二)金融科技企业促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近几年,中国乡村地区的手机上网速度越来越快,手机用户也越来越多。2014年以来,我国的电商平台率先进军乡村,同时,部分金融科技公司也将目光投向了乡村金融领域。通过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信息流、现金流和物流等大数据,推动新型金融服务的发展,为小微企业及农民提供手机支付、在线信贷及在线保险服务,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最全面、最优质的金融服务。

(三)农业供应链金融促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为有效推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国家将互联网和大数据与传统的农资分销相融合,组成了一种新型的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服务商。该模式利用大数据信息,为农业产业供应链上下游涉农小微企业和农户提供数字金融服务,包括最常见的龙头企业、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机构等。各方通过收集交易信用数据,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此全面了解上下游涉农小微企业及农户的信用状况。该模式不仅可以减轻以往信息不对称和不透明带来的困难,还可以使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融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目前农村和偏远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式大致分为四种:首先通过商业银行牵头,各方金融机构合作建立电子商务平台。通过该系统,可以为农产品产业链上的使用者提供支付结算、网上融资等金融服务,也能为金融主体提供资源、订单、进销存管理等服务,有效提升数字普惠金融的服务效率;其次由龙头企业牵头,对农产品供应链提供融资服务。例如,大北农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构建了农业信用信息平台,以“普惠”形式完善优化乡村数字化金融服务系统。新希望公司为农民和经销商等用户提供了支付和贷款、保险和理财等业务;再次建立以保险业为主的农产品供应链融资模式。为發展地方特色农产品提供融资服务。最后增设农产品供应链融资业务。网络贷款公司利用核心企业所提供的农业供应链上、下游用户的信用信息,建立风控模型,向意向客户电话咨询并发放信贷资金,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必要帮助。

四、当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农村金融消费者对电子金融的认知程度有显著差别。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户的金融知识水平较低,长此以往将极大地制约农户在数字普惠金融中的应用。农户没有掌握银行利率的计算方法,对理财项目缺乏认识,在进行业务操作时无法充分理解合同条款的具体内容,同时对大多数线上理财产品的信任程度较低,对线上理财和借贷业务的认知有限,且利用深度不足,大多数农民只会使用电子支付,导致电子普惠金融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的效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第二,不同区域间的数字化建设水平有很大差别。在经济落后的乡村地区,数字化基础设施与服务仍是其薄弱环节,人们在获取电子信息方面还存在着机会不均等的问题;第三,金融安全方面存在问题。数字化普惠金融为农民提供了方便,但也带来了潜在的金融欺诈、信息欺诈等风险;第四,信用评级的覆盖面相对较低。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组织主要还是以农户为主的个体经济,资金投入少,农村信贷资料较为匮乏。大部分县域企业在贷款前并未在人行的信用体系中建立信用档案。同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内部治理不够规范,信息披露也不够充分;第五,监督机制不健全。技术和金融服务的融合,使数字普惠金融呈现出“混业”的特性,给金融监管增设难度。

五、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策略

(一)完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金融系统趋于数字化,农村基础设施向数字化发展无可避免。一方面,需加大农村地区移动互联网的推广力度,拓宽农村地区的宽带覆盖范围,提高网络基础设施的服务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设置贫困村的网络收费标准,以保证其内部和外部通信顺畅。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地区的5 G建设,让5 G网络得到更大的普及,从而帮助农村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当前数字化普惠金融统一以移动终端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设备为智能手机。经验分析显示,在移动电话用户中,“数字普惠金融”的优势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宣传普及智能手机的应用,对提升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作用显著。

(二)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实体经济发展

鼓励银行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加强个人农户和小农户的信贷支持力度。一方面,从传统的贷款方式转变为以更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式来提供贷款服务。利用网上服务,为农村中小微企业提供更为方便的融资渠道。通过支持在线申请、审批、查询等功能,银行还可以对农村贷款主体的信用状况进行实时、清晰地了解,及时识别潜在风险,并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实时评估,以消除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将金融与科技进行深度融合,扩大金融科技在信贷、保险、证券等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从而使金融服务的层次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此基础上,构建“数字普惠金融”平台,促进“数字普惠”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全面的、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在金融机构能够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鼓励其与科技、法律、信用评估等有关机构合作,集中可以触及农村市场主体、具有较高竞争力的各类数字平台,并将其与不同的场景相结合,开发出与实际需要匹配的功能,提升市场主体的使用体验,保证数字普惠金融全面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联合各方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三)加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本节主要从三个角度探讨如何加速我国农村数字化人力资源的发展,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一是培养人才。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地方银行员工及农民的金融产品宣传力度。通过挑选出优秀的业务骨干和农民代表到金融科技公司和高校进行业务学习与培训,提升他们的数字金融素质和信息技术的运用程度。二是引进优秀人才。政府应该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和科技人员返乡创业和发展,以知识、技術和情怀为核心引进高质量的技术人员,将其作为促进乡村地区数字化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动力。三是留住优秀人才。有关部门应该建立一套符合乡村振兴特点的人才任用制度,让优秀的人才能够长久地留在农村地区,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农村建设中,降低数字人才的流失程度。

(四)提高农村居民金融素养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须使农民认识到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为其提供哪些好处,激发农村居民的内在动机,使其对数字化普惠金融给予更多的关注。第一,有关部门应加大普惠金融数字化的普及力度。可以从基层金融机构抽调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下到基层进行金融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使广大农民对数字化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有更深刻的认识。第二,有关部门可以在基层金融机构设置专项服务窗口,为广大农户提供有关“数字化普惠金融”的各类咨询服务。第三,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户运用数字化金融产品的引导力度,使农户通过数字化金融工具获得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第四,有关部门应重视理财知识的普及教育。可以利用网站或者短视频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常见的金融诈骗套路以及非法集资的方式展现给农村居民,增强农户的警惕意识和辨识能力,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基础。

(五)开发性金融模式融入乡村振兴

建立“促进农村振兴开发性金融工作小组”,加大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力度,是促进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准备工作。第一,做好顶层设计,为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制度保证,并对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推动省市政府层面出台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乡村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以及农村产权及集体土地制度相关配套政策,推动县乡一级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确保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保证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引导建立利益关系的各环节;第二,以规划为先导,保证资金与智力并重。在区域产业规划、项目设计和政策制定等阶段,开发性融资活动无处不在。整合规划与融资方案,打造市场化融资主体,从源头上确保市场化融资的可行性与合规性;第三,在实际操作层面尝试推广,消除操作方面的障碍。开发性融资和政府之间的联系紧密,是推进宅基地有偿退出的重要力量。土地流转与管理、农村集体商业用地进入市场,能够对土地空间进行优化,同时设立乡村振兴基金在建立企业的利益连接机制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上述各相关主体的探索经验可为同类金融机构在实现乡村振兴方面提供先行借鉴意义。

六、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与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密切相关,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大局密切相关,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密切相关。在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通过优化目前的农村信用体系,可以有效地改善农村信用体系中的信贷结构,解决推动“三农”政策过程中出现的棘手问题,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我国乡村及偏远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国家、当地政府及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的协助,联合当地农户解决关键问题,使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功能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秀枝.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02):216-219.

[2]杜小伟,秦影.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研究[J].黑龙江粮食,2023(01):90-92.

[3]程舒然.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22(08):83-85.

[4]周林洁,韩淋,修晶.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基于产业发展的视角[J].南方金融,2022(04):70-78.

猜你喜欢
农村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乡村振兴
数字普惠金融下的互联网个人征信业务探索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数字普惠金融的县域测度
数字普惠金融推动脱贫攻坚的优势分析、具体实践与路径选择
肯尼亚M—PESA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启示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热理性分析
四川省“贫困片区”全面小康发展状况与日标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