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员科研合作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3-02-04 09:04彭霞熊泽泉杨莉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3年1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馆员意愿

彭霞,熊泽泉,杨莉(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随着科研问题复杂度的日益增加以及多学科知识要素的快速融合,学术交流模式与科研组织形式发生剧烈变化,科研合作成为各学科尤其是跨学科领域学者应对复杂科研环境变化的主流科研方式,尤其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数字人文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和提出,图书情报界的科研合作现象开始出现明显增长。图书馆员的科研创新能力对图书馆的创新服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部分学者开展对高校图书馆员科研水平和科研现状的研究,但对影响和促进馆员科研合作的因素方面还缺乏实证研究。鉴于此,本研究以高校图书馆员为研究对象,对高校图书馆员科研合作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1 研究现状与文献回顾

1.1 图书馆员的科研合作

随着高校图书馆的转型升级,对高校图书馆员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员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业务素质,还要有建立在良好信息素养与技术能力之上的学术能力。而培养馆员的科研能力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馆员职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更是专业化发展的客观需求。学术成果产出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和评价大学图书馆及其馆员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而科研合作对提高研究效率和学术质量的优势则早已被众多研究证实。图书馆员开展科研合作有助于提升馆员自身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且有利于促进图书馆学科发展和服务创新。

目前,已有不少学者采用文献计量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图书馆员的科研合作进行研究,尽管基于合著论文的科研合作测量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目前科学界仍主要以合著论文作为研究科研合作的一种间接的测度方法。对合著论文的分析角度可以分为合作率、合作强度、合著类型、合作网络等[1]。总体而言,国内高校图书馆员的科研合作现状表现为合作率缓慢上升,但总体合作率要略低于国外。如,叶佩珍[2]发现广西高校图书馆员科研合著率由2000年的19.8%增长至2008年的36.9%,总体合著率为26.7%;韩瑞珍等[3]基于CSSCI数据库发现图书馆员论文合著率由2011年的40%增长至2015年的46%,5年的总体合著率为42%;Ramos-Eclevia等[4]统计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各国高校图书馆员在2011—2016年间的合作率为60.8%;Blecic等[5]发现美国高校图书馆员的合作率由2003—2007年的48.62%增长至2008—2012年的53.55%,10年总体合作率为51.04%。

1.2 科研合作的影响因素

国内外在科研合作的影响因素研究存在不少相似之处,本研究将其大致归纳为个人内在动机、外部组织环境以及个体特征变量三个维度。

(1)个人内在动机层面主要是从研究人员感知到科研合作所带来的优势方面体现,如赵君等[6]提出了包括生产动机、经济动机和社会动机在内的3种科研合作动机。其中,生产动机是国内外学者均认为最为普遍的个人动机,即科研合作可以增加成果产出和提高科研质量。除此之外,提高科学知名度和认可度、增进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担科研任务、提供新的见解或观点、拓宽人际关系网等同样也是较为主要的科研合作个人动机[7]。

(2)外部组织环境层面则主要是由于科学研究大背景环境发展对研究人员科研合作的影响。如,Katz[7]、赵蓉英[8]等在总结科研合作的影响因素中提到日益复杂的科学问题、学科专业度和职业度的增加,迎合鼓励合作的科研政策,应对多学科交叉或跨学科研究的需要等宏观环境层面对科研合作的影响。这些外部环境除对研究人员的合作产生促进影响,还存在一定的阻碍因素,包括空间距离、文化差异或冲突等。如Katz等认为阻碍科研合作的原因包括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管理成本以及文化冲突等,且在交通并不便利的过去,空间距离也会对合作程度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合作程度呈现指数级下降[7]。类似的观点在贾茜等[9]的研究中也有体现,即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大,跨地区、跨省区、跨国家的合作比重依次减小。此外,社交距离也会影响合作关系的开展,具有平等地位的合作比不平等合作更容易开展。国内部分学者针对中国学术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背景,发现评价制度中署名顺序要求是阻碍高校教师科研合作最突出的原因。

(3)除个人内在动机和外部组织环境,个体特征也是常被认作影响科研合作的因素之一。如王春雷[10]对广西高校教师科研合作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职称、年龄和学历显著影响科研合作状态。蓝晔等[11]对不同背景特征的教师科研合作意愿是否存在差异性的研究发现,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年龄段教师间科研合作意愿存在显著差异性,但不同性别、不同研究类型和不同职称教师间的科研合作意愿没有明显区别。

上述关于科研合作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主要以院系科研人员为主要研究对象,鲜少有研究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员合作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仅有少量研究以个馆为研究对象,研究馆员合作的影响因素。而高校图书馆员与院系科研人员在工作性质、科研压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影响两者科研合作的因素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拟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从更大样本范围研究高校图书馆员科研合作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高校图书馆员科研合作水平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撑。

2 理论假设与研究方法

在综合已有研究和对国内外有关科研合作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图书馆员自身工作特性,分别从个人内在动机和外部组织环境两方面,选取学术利益、声望名誉、人际关系、组织支持、同行影响、资源可用性以及风险阻碍这7个潜在影响因素,同时将个体背景特征作为控制变量引入分层回归模型中,基于多维度、多角度综合分析高校图书馆员科研合作意愿影响因素。

(1)学术利益。学术利益是指科研合作的学术收益或学术优势,主要包括有改善科研质量、提高科研效率、增加科研成果以及激发科研灵感的程度[12]。冯志刚等[13]对科研人员跨学科合作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当科研人员感知到开展跨学科合作对自己科研工作有所帮助并能获得更多利益时,会对科研合作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由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H1:学术利益对图书馆员科研合作有正向相关关系。

(2)声望名誉。声望名誉是合作者可相互分享其中一种资源。一方面,当合作者具有较高学术地位时,论文发表动机主要是提高其社会声誉,尤其是具有利他动机的合作者更享受在合作中因帮助他人所带来的声望名誉[8]。另一方面,年轻或缺乏经验的科研人员在与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更高的合作者进行科研合作时,更容易因此提高自己科学成果的知名度和认可度[14]。由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H2声誉名望对图书馆员科研合作有正向相关关系。

(3)人际关系。科研合作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科研人员的合作动机还表现在建立新的社会关系或者巩固已有的社会关系方面,如可以通过合作拓宽自己在学术社交圈的人际关系网[8]。国外已有研究表明高校图书馆员可以通过与院系教师开展合作而改善或促进关系,从而有助于学科服务工作的开展,进而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15]。由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H3人际关系对图书馆员科研合作有正向相关关系。

(4)组织支持。近年来,不少科研管理部门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合作的科研政策,这些组织支持的科研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诱导科研人员进行合作的重要因素,具体包括奖励、上级压力等[13]。由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H4组织支持对图书馆员科研合作有正向相关关系。

(5)同行影响。在本研究中,同行影响是指高校图书馆员身边同事开展科研合作的行为会对其自身的合作意愿产生影响。如,加拿大高校图书馆员积极发展图书馆内外的学术社区,在全国高校图书馆培育良好的研究文化,以此促进馆员开展科研活动[16]。由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H5同行影响对图书馆员科研合作有正向相关关系。

(6)资源可用性。资源可用性是指对开展科研合作所需的时间、精力和机会的评估[13],科研活动的复杂性导致很多时候仅凭个人或单个组织难以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故此需要采用合作的方式共享科研资源,以实现科研整体效益最大化[8]。高校图书馆员对周边潜在合作者的研究偏好是否熟悉,其研究领域是否与自身需求匹配,都会影响馆员合作意愿。由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H6资源可用性对图书馆员科研合作有正向相关关系。

(7)风险阻碍。王春雷[10-11]等的调查研究中均有发现制度性因素是当前阻碍科研合作开展的主要原因,即非第一作者的论文在评职称时基本不被承认。而经济利益冲突则表现为当科研合作获得科研奖励时,与合作者之间可能会产生经济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存在[7]。由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H7风险阻碍对图书馆员科研合作有负向相关关系。

(8)个体特征变量。有研究发现科研合作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此外年龄和学科领域也是影响科研合作率差异的重要因素[17]。在之前的研究中,个体特征变量对科研合作行为会产生调节作用,即作为控制变量进行考虑[17]。因此,本研究中的个体特征变量暂不做正、负向影响的假设。在参考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先对个体特征变量进行差异性分析,再选取存在显著性影响的个体变量参与到后续模型分析中。本研究采用分层回归模型方法,可同时考虑多个变量对高校图书馆员科研合作意愿的整体影响,再通过逐步添加个体特征变量、个人内在动机以及外部组织环境变量,对以上理论假设进行模型验证,并对不同维度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3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问卷主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涉及图书馆员的个人基本信息,共10题,包括年龄(Q1)、性别(Q2)、学历(Q3)、学科背景(Q4)、岗位类型(Q5)、职称(Q6)、职位(Q7)、从业时间(Q8)、过去是否有过科研合作经历(Q9已发表合著论文;Q10已参与科研合作项目)。第二部分为问卷核心测量量表部分,主要对图书馆员科研合作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共20题(Q11-Q30),均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形式,“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其中,“Q11:我想要开展科研合作”用于测量图书馆员的科研合作意愿强度。针对学术利益、声望名誉、人际关系、组织支持、同行影响、资源可用性以及风险阻碍等方面共设计19个题项,详细问卷问题见表1。

表1 测量量表(Q12-Q30)

在正式发放问卷之前,首先对本研究作者所就职的高校图书馆进行小范围的预调研,共回收了100份问卷,并随机邀请个别馆员对问卷内容进行意见反馈。之后,针对他们的反馈意见和感受对问卷进行适当修改或删减,包括优化一些测试效果相近的指标、删除个别测试价值不高的指标、调整测试顺序及对问卷措辞进行优化等,个别删减的问卷题项在表1中有标注。

在2021年4月底至8月中旬期间,正式通过“问卷星”平台发布调查,同时利用E-mail、网络社交软件(如微信、QQ群)等途径,对全国部分高校图书馆员发送问卷链接或二维码。此外,还通过获取各高校图书馆官方网站的馆员公开联系方式,一对一联系部分馆员,并请其帮忙转发同事或同行好友。为避免重复填答,将同一设备填写的上限设为1次,剔除掉答题时间少于1分钟或测量量表选同一选项(即Q12-Q30题全选“一般”)的无效问卷,共回收318份有效问卷,后续的研究均基于这318份问卷展开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为高校图书馆员的基本信息统计情况。调查样本年龄主要集中在26—45岁年龄区间,占比74.84%;女性馆员占71.70%,约是男性馆员的2.53倍,这种性别比例与图书馆的行业性质有关;教育程度以硕士为主,占比63.52%;学科领域划分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三大类,分别占比53.46%、31.13%和15.41%;岗位类别以参考咨询类图书馆员最多,占比33.65%;职称方面以中级职称馆员最多,占比51.26%;职位以普通馆员占比63.52%,约是领导馆员的1.72倍;从业时间上,从业超过12年的馆员占比45.60%;33.65%的馆员在过去未曾发表过合著论文,40.57%馆员发表过1—2篇合著论文;有81.76%的馆员参与过科研合作项目,主要集中在1—2个和3—5个项目,18.24%的馆员从未参与过科研合作项目。

表2 样本个体特征描述性统计表

调查样本中馆员合作意愿强度平均得分为3.855,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图1为样本馆员科研合作意愿强度分布。由图1可见,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员对科研合作的意愿处于“愿意”和“非常愿意”的水平,分别占到43.08%和25.16%。有26.10%的馆员对于科研合作保持中等强度意愿,极少部分馆员“不愿意”或“非常不愿意”进行合作,占比分别为2.20%和3.46%。

图1 高校图书馆员科研合作意愿强度分布

4.2 不同个体特征的馆员合作意愿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二分类变量)和ANOVA检验(3组及以上分组变量)对不同个体特征馆员的合作意愿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仅学科背景、合著论文和合作项目对馆员合作意愿产生显著性差异影响(F=3.170、3.710、3.553,p<0.05),而其余变量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为进一步分析组间差异性,若方差齐性,事后多重检验方法选择最常用的LSD(最小显著差异)法,若方差不齐,则选用Tamhane’s T2法进行两两比较[18]。从表3的比较结果中可以看到,具有自然科学专业背景的馆员的合作意愿要显著强于人文学科背景的馆员的合作意愿,发表过3-5篇合著论文的馆员的合作意愿要显著强于未发表过合著论文的馆员,参与5个以上项目的馆员的合作意愿要显著强于未参与过科研合作项目的馆员。比较结果表明过去的合作经验对馆员合作意愿会产生显著的差异性影响,这与贾茜等[9]的研究结果部分类似,即基金项目越多,合著率越高,基金项目所涉范围越广泛,科学合作越紧密,同时也表明基金项目的支持可以有效地促进科研合作。

表3 不同学科背景、合著论文和合作项目的馆员合作意愿差异比较

4.3 问卷量表信度分析与效度分析

为保障后续模型分析结果的稳健性,需要对问卷中的测量量表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本研究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对问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进行评估,α系数越高,测量误差越小。一般认为0.6<α<0.7时,信度尚可,0.7<α<0.8时,信度较高,α>0.8时,信度理想[13]。此外,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检验。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结果见表4,由分析结果可知,各潜在影响因素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603~0.933之间,均大于0.6,表明问卷信度总体尚可。各测量题项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问卷总体KMO值为0.873,通过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p<0.01),表明问卷总体效度较好。

表4 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结果

4.4 分层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本研究采用分层回归模型进行深入系统分析,以探究不同维度的影响变量对高校图书馆员合作意愿的影响程度。在构建分层回归模型时,将高校图书馆员的合作意愿程度作为因变量,将学科背景、合著论文和合作项目作为控制变量,放在模型的第一层;分别将3种个人内在动机(学术利益、声望名誉与人际关系)和4种外部组织环境(组织支持、同行影响、资源可用性和风险阻碍)作为模型的自变量依次加入到模型的第二层与第三层中,进而分析不同维度影响因素对合作意愿的影响效应。

模型整体拟合以及标准化参数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在模型1中,合作论文和合作项目与馆员合作意愿强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学科背景虽与合作意愿负相关但不显著,表明在过去发表合作论文和参与合作项目越多,累积的合作经验越丰富,馆员合作意愿越强。模型2中,合作论文和合作项目与馆员合作意愿强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新增加的学术利益、声望名誉与人际关系3种个人内在动机与馆员合作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假设H1、H2、H3成立,表明馆员感知开展科研合作获得的学术利益、声望名誉以及人际关系越多,合作意愿越强。模型3中,发现合著论文、学术利益、声望名誉、人际关系、资源可用性和风险阻碍等6个变量对馆员合作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其中风险阻碍为负相关,其余变量为正相关,假设H1、H2、H3、H6、H7成立,H4、H5不成立,则表明馆员感知开展科研合作获得的学术利益、声望名誉以及人际关系越多,合作意愿越强。同时,馆员在开展科研合作中所需的资源越充足,则合作意愿会更强,如时间精力和合作伙伴熟悉程度。然而,馆员在合作过程中感知到的风险阻碍越多,合作意愿就会越弱,阻碍包括合作中可能产生的署名争议和经济利益纠纷。

表5 分层回归分析结果

随着每一层回归模型自变量的增加,调整后的R2逐渐增大(0.048→0.355→0.426),说明模型拟合效果不断提高。而在此过程中,个人内在动机变量的加入,回归模型的R2增加最大(△R2=0.310),其次为外部组织环境变量(△R2=0.077),R2增量最少为个体特征变量(△R2=0.057)。分层回归模型的结果表明三个维度对高校图书馆员合作意愿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个人内在动机>外部组织环境>个体特征。通过对比标准化参数可进一步分析每一维度中变量的影响效应。个体特征变量维度,合作论文在3个模型中均存在显著影响,但影响效应逐步减少,而合作项目在模型3中,不存在显著影响,表明发表合著论文的经验相较于合作项目的经验对馆员合作意愿影响程度更大;个人内在动机维度中,3个变量均在模型2、3中存在显著影响,但学术利益对合作意愿的影响程度要强于声望名誉和人际关系;外部组织环境维度中,资源可用性相比较风险阻碍对合作意愿的影响程度要高。

5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了解目前高校图书馆员科研合作意愿现状,并基于分层回归模型,从个体特征、个人内在动机和外部组织环境三个维度出发,探讨不同因素对馆员科研合作意愿的影响。

总体上,高校图书馆员科研合作意愿较强,约有78.24%的馆员表示强烈或非常强烈的合作意愿。个体特征对馆员科研合作意愿的差异性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学科背景、合著论文、合作项目对馆员合作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余个体特征变量,如年龄、性别、学历等均未对馆员合作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基于分层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个人内在动机对合作意愿影响程度最大,外部组织环境次之,而个体特征影响最小。由各变量具体影响效应对比来看,学术利益是最突出的个人内在动机因素,而资源可用性则是最重要的外部组织环境因素,发表合著论文的经验比参与合作项目经验对合作意愿影响程度更大。

本研究基于分层回归模型验证了图书馆员合作意愿的影响因素,对促进图书馆员科研合作和图书馆学术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本研究结果,图书馆员科研合作的优势充分体现在个人内在动机上,尤其是合作带来的学术利益对馆员学术能力的发展和职称晋升的影响最为突出。而外部组织环境作为管理层可调控的影响因素,管理人员可以着重从该方面进行改善管理措施,以促进高校图书馆员科研合作,从而提升图书馆的学术质量和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馆员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提高公共图书馆员素质与读者服务水平的思考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