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培(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智库”(Think Tank),又称思想库、智囊团,是参与政府决策过程,进而影响政府决策结果的咨询机构[1]。智库具有独立性、专业性和服务性等特性,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智库建设普遍存在遍地开花、重复建设、产品单一、定位不准、职能不清、效率不高等问题,但这也为今后我国的智库建设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图书馆与智库关系密切,图书馆应借助丰富的信息资源、专业的服务经验、庞大的馆员队伍等优势条件,积极参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体系,创新性地开展管理科学和技术研究,为用户提供卓越的管理知识、信息、咨询和智力资源开发服务,智库将是图书馆工作创新的一个新方向。随着我国新型智库建设的推进,图书馆智库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结合相关研究,梳理我国图书馆智库研究现状,认识智库主题演进的内在规律,把握智库发展趋势,以期为学者今后研究图书馆智库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笔者于2022年2月10日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与图书馆智库相关的中文文献,检索式为“TI=‘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and TI=‘智库’+‘思想库’+‘脑库’+‘智囊团’+‘智囊库’”,共得到563条结果,去掉通知、广告、资讯等相关度不高的文献后,共获取550篇有效文献。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对我国图书馆智库研究年发文量进行分析,了解研究的总体变化情况。同时,利用Cite Space软件绘制我国图书馆智库研究相关文献的关键词共现、时间线图、突现图,以归纳我国图书馆智库研究的研究主题。
笔者统计550篇文献的发文时间发现,我国对于图书馆智库的研究始于1996年。1996—2014年,每年发文数量在0—7篇之间,2015年开始大幅增加,并于2018年达到峰值(见图1)。究其原因,自2014年以来,我国相继发布了多项推动各类智库发展的文件,如2014年《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2015年《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2018年《关于加快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建设的指导意见》、2020年《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等,为图书馆智库建设指明了方向,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图书馆智库理论与建设发展。
图1 我国图书馆智库研究文献的年代分布
笔者将550篇文献信息导入Cite Space软件,并将Cite Space中的Node Types选为“Keyword”,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2)。通过分析我国图书馆智库研究文献关键词的共现情况,笔者发现我国图书馆智库的研究热点领域包括“图书馆”“智库”“智库理念”“智库服务”“智库建设”“知识服务”“服务模式”“服务创新”“高校智库”“协同创新”等,其中,对图书馆与智库关系的研究比较充分。
图2 我国图书馆智库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笔者将550篇文献信息导入Cite Space软件,设置参数(n≥2),根据关键词共现情况绘制时间线图,可以得出当前我国图书馆智库研究的发展脉络情况:2012年之前,相关研究主题数量较少,关键词不集中,关键词集中分布在2013—2021年。我国图书馆智库热点关键词聚类可以分为服务创新、图书馆、智库、知识服务、智库服务、信息服务、智库理念、服务、学科服务、智库联盟等10个主题,思想库最早出现于1996年[2]。
本文进一步对我国图书馆智库研究的关键词做突发性检测,设定突现时限为两年,最后得到11个突现词(见图3),信息服务、决策信息、参考咨询、智库理念、智库馆员等是近几年增长势头强劲的研究主题。
图3 我国图书馆智库的突现词
4.1.1 对图书馆与智库关系的认知
对当前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可知,我国对于图书馆与智库关系的认知大概有三种观点:①图书馆完全独立转型成为智库机构;②图书馆应当具备智库职能,部分业务转化为智库服务;③图书馆可以凭借独特的情报优势参与我国特色智库建设。图书馆参与智库活动是一个渐进性、单向性、有限性的过程,具有横向影响、纵向提升、职能交叉、包含与统一等相互关系[3],因此,本文赞同第二种、第三种观点。图书馆本身并非智库,只是具备智库职能,因而在国家智库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图书馆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组成部分。
4.1.2 对高校图书馆智库的认知
建设新型智库是国家重要战略之一,实现智慧服务是建设新型智库的重要目标,也是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高校图书馆智库建设的必要性在于自身转型与技术发展、“双一流”建设的支持需求、为高校建设与社会文化传播提供保障等方面,其职能定位包含社会服务、智库服务、信息素养教育等[4]。
4.1.3 对公共图书馆智库的认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国家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包括为国家立法和决策服务[5]。公共图书馆智库建设的主体是国家图书馆和各省(区、市)公共图书馆,且省级公共图书馆智库的建设内容主要是围绕区域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而开展文献信息和相关咨询服务,因而邓玉祥[6]认为,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的建设应向创新型、决策型转变,并坚持正确的发展导向,依托国家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大做强,为国家文化建设事业积极建言献策。
我国学者对于图书馆与智库的关系、不同类型图书馆智库功能等问题的研究比较透彻,研究成果颇丰,但对于图书馆智库的本质特征,如独立性、协同性、目标性、专业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且实证研究不足,这一点需要今后多加关注。
4.2.1 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模式研究
当前,对于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模式的研究大多仍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有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关联数据的相关理论、协同创新理论等构建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模型,还有其他多种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模式。张旭等[7]提出主导模式、协同模式和辅助模式等三种智库信息服务模式;林元春[8]提出构建智库型智慧服务模式;刁羽等[9]提出构建高校“新型智库”与“双一流”建设的“协同效应”图书馆智库情报服务的创新模式;王兴旺[10]提出构建面向新文科建设的智库式服务模式。此外,有学者针对服务模式进行实证分析或评价。王雨[11]以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协同创新平台构建为研究对象,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协同创新平台核心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张旭等[12]提出了构建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
4.2.2 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模式研究
公共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是新时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多数研究者都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其理论研究不足,但实践性较强。刘彧菲[13]提出公共图书馆区块链智库服务区域协作应用模式;徐路等[14]提出构建公共图书馆参与智库建设的有效模式;程煜等[15]提出全馆型、馆独型、班组型三种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模式。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背景下,图情机构联合服务效能的局限性日渐显现,图书馆联盟创新发展模式亟待探索,由此,程煜[16]提出构建图书馆联盟网络创新模式。
4.2.3 面向知识服务的智库服务模式研究
面向知识服务的图书馆智库服务模式的宏观研究成果丰富,但实践性的微观研究却有不足。岳敏敏等[17]提出构建与智慧图书馆发展相适应的基于“数据——智慧”决策模型的图书馆分布式知识服务框架;黄务兰等[18]提出构建信息生态视域下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模式;朱波等[19]构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机制。
4.3.1 图书馆智库建设策略研究
贾旭楠[20]提出高校图书馆智库建设可行的发展策略,即提高智库建设意识,整合自身资源优势,抓住国家政策机遇,为政府、企业等组织提供优质的决策支持服务。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还存在智库建设定位认知有待提高、智库建设质量有待提升、智库建设机制有待形成并完善、需要解决科研与智库相脱离的问题等不足。因此,有学者提出:图书馆智库要充分利用已有制度安排中的各类场所与平台,充分利用图书情报的专业优势,秉持智库建言资政的问题导向,在国家和地区公共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治理中发力,要使存量与增量巩固决策能力稳步增长、集中分散统筹决策攻关与服务创新、多元一体构筑科学决策效能新格局、坚持混合思维推动智库联盟可持续发展,图书馆智库要明确定位、注重能力积累与资源储备、建立信任与合作机制等建议[21-23]。
4.3.2 图书馆参与智库建设策略研究
当前,高校图书馆参与智库建设的过程存在建设意识模糊、专业人才匮乏、服务渠道不畅、职能不匹配、特定情报收集能力有限、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智库服务不够、新基建研究欠缺、学科建设较弱以及共享不足等劣势,需要采取措施提升高校图书馆参与智库建设的能力。朱波等[24]提出,知识服务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的创新路径包含搭建用户数据库、建立机构知识库、建设智库成果库。郑敏[25]提出,高校图书馆应通过为校内外智库提供信息资源服务保障,推动智库成果的知识转化与传播,以建设知识平台支撑智库科研与决策等形式参与到智库体系建设之中。王雨[26]提出,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智库建设中的发展路径为:聚焦重点问题和提供定向服务、加强部门合作并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发挥资源优势和建立专项数据库、完善服务模式以提高服务水平、开展学科化服务并保证智库成果质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并强化智库人才支撑。成舒云[27]提出,高校图书馆应以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智库服务为契机,以共建共享为着力点,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全方位思政教育培训、联合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等途径,积极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库的发展。邓支青[28]提出,高校图书馆可通过完善顶层设计、深化核心能力建设、加强大数据思维和应用能力建设、促进与智库的协同共享等路径,在要素禀赋、组织建设、成果产出等方面促进智库的进一步发展。
4.3.3 图书馆智库服务策略研究
李盈等[29]以情报感知理论为基础,在智库型服务工作流程中融入用户需求感知、态势感知、情境感知、信息感知,研究各服务环节的重点感知内容,形成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感知能力提升路径。倪燕等[30]从新基建的研究视角出发,提出建立以智库用户为中心、定位于智库服务、敏捷的思维模式、协同创新与发展的四维向度,深化智库服务研究。同时,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策略也包含具体的业务工作。丁玉东[31]建议高校图书馆采取找准自身定位、培养专利人才、深化协同合作、加强特色资源建设、注重读者教育等措施,把智库建设和专利服务相结合,为高校的科学治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服务。王烨[32]提出在新型智库建设背景下完善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建议,其内容包含实现服务精准定位、建立健全组织运行机制体制、多角度拓展服务内容、打造新型信息化智库产品共享平台等。西晶[33]提出,高校图书馆应以用户需求、公共利益、校企合作为发展导向,在知识咨询服务等方面寻求创新。还有研究认为深化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的策略包括:提高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质量、提升学科化服务水平、开展学术沙龙等创新服务;构建文献信息共建共享协作网络;优化馆藏结构,为智库建设提供资源保障;打造专业化服务团队,为智库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增强阵地作用,为智库建设提供空间功能拓展服务;以智库需求为导向,打造图书馆优质信息资源等[34-35]。公共图书馆智库信息服务产品可划分为信息专报、政务舆情、数字化服务平台、两会服务产品以及专题咨询/课题研究信息服务。王婵[36]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优化策略,内容包括:细分用户市场,加强需求分析;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挖掘产品深度,增加信息附加值;建设图书馆特色智库型产品等。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对我国图书馆智库服务的策略性研究主要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开展系列研究分析工作为主,研究成果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和宏观制度,存在策略性内容叠加、重复论述现象突出、创新性建议不够、实践指导性不强、缺失全面而深入的探讨等问题,需要学者予以重视。
智库研究与智库实践相互映衬、互为依托,研究主题与研究内容的变化能在较大程度上反映智库的建设情况。
4.4.1 国外图书馆智库建设实践对国内的启示
徐路等[37]通过分析《图书馆和联合国2030年议程的实施》和《澳大利亚图书馆与信息协会(ALIA)支持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对我国的图书馆智库建设提出建议:积极响应国际图联倡议、制定中国式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目标、制定图书馆参与智库建设的战略规划、开展“嵌入式决策咨询服务模式”等。胥文彬[38]通过对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中心、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等图书馆智库服务现状进行梳理,认为我国图书馆智库建设须重视智库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优化资源检索、完善参考咨询服务体系、提升智库服务能力。廖洪辉[39]通过分析美国国会图书馆智库服务的立法咨询、政策研究、研讨培训三种模式,建议我国图书馆可以从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职责定位、专业服务等方面借鉴相关经验。魏蕊等[40]系统调查了美国国会图书馆四大部门的立法决策服务,从组织、资源、成果、应用和影响四方面分析其基于立法决策的智库服务策略,提出对我国图书馆智库建设的启示。王玉霞等[41]介绍了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图书馆面向本校智库发展研究所和科学政策研究所开展的智库服务,总结出对我国图书馆智库建设的启示。梁宵萌[42]通过对美国高校图书馆智库馆员服务的调查,讨论了智库馆员潜在的职业发展路径:基础馆员—智库业务专员—智库专家。
4.4.2 国内图书馆智库建设实践
陈楠[43]以陕西省图书馆为例,提出制定发展规划、与政府建立沟通反馈机制、组建优质高效的智库团队、重视数字资源建设、构建智库平台、整合网络公共资源、开展嵌入式服务等措施以加强新型智库建设。陈振英等[44]总结浙江大学图书馆智库服务取得成功的实践特征,提出建立保障机制、联合外界力量等建议。赵珊珊[45]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图书馆为例,提出通过项目制参与高校智库建设。黄静等[46]提出制定图书馆联盟“十四五”发展战略、制定服务标准、完善动态管理机制、提高智库服务成果质量、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共建协同创新平台等江苏省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联盟可持续发展策略。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大多关注国内外图书馆智库建设的实践问题,研究视角主要以服务方式、服务方法、服务平台、服务机制和服务模式创新等为导向,进而提出图书馆智库建设的建议,且对于国外图书馆智库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建设实践、经验借鉴等方面,而对于国内图书馆智库的研究则集中于智库服务的可行性分析、功能定位、服务体系的构建等研究方向上。已有研究缺少对于国内外图书馆智库建设的对照分析,实践层面大多侧重个案分析,欠缺普遍指导意义,且研究多停留于理论层面,实地调研与实证研究较少,这一点应引起学者关注。
现有图书馆智库研究中使用的大多数技术、理论和研究方法较为单一、滞后,因此,未来需要持续引入新的技术、理论和研究方法,以促进图书馆智库研究的进一步发展。①引进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区块链、文本挖掘、关系抽取、知识表示等前沿技术,如由于智库研究与数据分析存在天然的关联,因此可关注数据驱动图书馆智库变革相关研究。②优化和创新图书馆智库研究方法。由于当前的研究仍需借助计算机科学和管理科学领域的技术方法对智库服务对象的处理、智库相关利益者关系的描述、资源聚合粒度的抽取等关键问题进行探索,因此需解决算法运行效率低的问题,如利用智能推荐算法提升图书馆智库服务性能[47]。同时,重视大数据环境下的新计量、模型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等中心定量研究方法体系,如文本视角(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以及可视化计量分析)分析智库文本型成果,可为图书馆智库研究、决策分析等领域提供新思路。③注重运用新理论开阔研究视野,如生命周期、知识链、信息链、用户场景、政策过程、多源流等。例如,将多源流理论作为研究框架,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三方面分析图书馆智库建设政策议程设置的动力因素[48]。
新型智库建设背景下,学者应转变思想观念,以不同的研究视角探寻不同应用情境下的图书馆智库研究,丰富与充实其研究内容。①区分图书馆智库应用的不同场景,研究特定领域图书馆智库服务方案,形成智库成果传播转化平台、各类决策借智引智平台、智库与决策的沟通平台,并根据用户的即时情景信息(位置、场合、时间、需求等)提供面向智库需求的场景化服务。②图书馆智库建设不仅应面向国家图书馆、各省(区、市)级公共图书馆、“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党校图书馆等,也应关注中小型图书馆,如馆员智库素养培育、理论模型研究、实施方案设计等均可成为今后的研究方向。③加深不同领域的图书馆智库研究。对我国图书馆智库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上述主题范围,还应包括图书馆智库与教育智库、科技情报智库、传媒业智库、出版业智库等领域,并开展全面、广泛的跨领域研究,促进智库的全面进步和发展。④注重图书馆智库理论的中国化构建,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理论体系及运行模式。
图书馆智库基础研究包括研究背景、概念界定、基本特性、图书馆智库面临的问题、服务评价、智库成果库、智库理念、智库运行机制、顶层设计等。①学者需深入探寻新兴技术环境下图书馆智库的知识创新、服务模式创新、信誉维护与提升等议题,着重分析相关法律和政策、机制、平台建设与管理等,拓展图书馆智库基础研究范畴。如:对于图书馆智库评价,学者应深化智库评价理论研究,提高评价方法的科学性;提升评价主体多元化及协同合作;完善智库数据库建设,对智库成果和绩效进行全面评价;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评价体系[49]。②加强新型智库的案例研究。现有图书馆智库研究多偏重理论,在关注图书馆智库的案例研究方面略显不足,需要学者继续强化图书馆智库案例比较研究,深入进行实践调研,研究某一智库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或研究某一地区智库发展现状、智库对区域发展的贡献等。同时,还应探究我国图书馆智库区域发展差异,平衡不同地区的智库发展进程。③加强机构、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建设图书馆智库联合体。一是要强化政府、高校、地方智库研究机构、图书情报机构、企业等组织间的协调合作,重视与国外知名智库、图书情报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进而创新思维,开阔国际视野[50]。二是要关注图书馆智库联合体出现的动因和发展趋向,以系统化思维总体考量,以推动图书馆联合体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