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对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的认知及中国对策*

2023-02-04 09:09付媛丽史春林
情报杂志 2023年1期
关键词:东北亚智库海域

付媛丽 史春林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连 116026)

0 引 言

“东北亚”这一概念形成于冷战时期,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进行战略博弈的地缘政治产物。“东北亚海洋”北起俄罗斯白令海峡,途经鄂霍茨克海、日本海、渤海、黄海,南至东海。当前东北亚海洋安全环境复杂、敏感且十分严峻,体现在海上生存安全与发展安全关切、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交织,表现为有关海洋权益争端久拖未决、军事力量对抗或将一触即发,堪称海上“火药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迅速崛起并在此驻扎海军基地,由此美国在东北亚海域享有一定的行动自由权限和海上控制优势。近年来中国现代化海军建设步伐日益加快,俄罗斯海上投射能力稳步增强,朝鲜研制核武器势头愈发强劲。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认为其作为东北亚海洋强国的长期角色和主导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因此,逐步加大了对海洋安全事务的关注和干预力度。而域内各国沉痛的历史记忆、激烈的意识形态竞争及诸多利益分歧使有关战略环境持续恶化,导致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难度不断增加。

作为“政府外脑”,智库在美国政治决策中处于权力、知识、人才、舆论的枢纽地位,其以智力密集性、理念前瞻性、思想创新性、政策影响力和公众关注度等能力禀赋,积极参与国家政治体系运作、深度影响有关政府决策。因此,上述有关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的议题,由于关涉美国诸多安全利益而倍受其智库瞩目,且形成了许多认知。然而,针对这些认知动向,国内外学界却鲜有研究。如国内学者马洪喜在《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的中俄关系:美国智库的评估》一文中提到在美国智库看来,中俄两国在朝核问题、对日关系等有关海洋问题上的认知差异可能引发两国紧张关系[1];王俊生在《美国智库的朝鲜半岛问题研究》一文中着重对美国智库有关学者的基本情况和朝鲜半岛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但并未对有关认知进行系统分析[2]。同时,国外未检索出相关研究成果。由此可见,现有学术成果较为片面且缺乏深入的学理分析。对此,本文拟以美国智库相关代表性文献为基础,通过系统研究美国智库对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问题的认知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中国与美国重塑友好外交关系以及东北亚海洋国家高效开展治理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1 代表性智库样本选择及文献分析

美国在东北亚海域拥有诸多安全利益,因此美国智库始终高度关注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问题。本文依据2021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并从中选取5家综合实力强劲且长期从事相关研究的美国主流智库,分别为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CEIP)、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IIE)[3]。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5家智库官网的检索功能,分别输入"Northeast Asia" "Far Sea" "Pacific Northwest" "Maritime Security Governance等作为关键词进行筛查,共计得到14篇代表性文献,分别为Brookings Institution(2份)、CEIP(3份)、CSIS(3份)、Rand Corporation(4份)、PIIE(2份),同时对上述代表性文献的具体分析详见表1。

表1 美国5大智库14篇代表性文献整体认知情况分析

2 美国智库对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的认知

美国智库认为,东北亚海洋安全问题涉及内容纷繁复杂,但治理动因较为充足,且具备一定的操作条件,因此亟需开展治理活动以应对有关风险挑战。

2.1 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的内容

美国智库认为,有关治理内容主要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生态4大方面。

2.1.1政治安全:岛屿与划界分歧

在东北亚,海上岛屿争端存在于多个海洋邻国之间,海上划界分歧则主要包括中、日、韩三国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划界及朝韩北方界线问题,上述分歧关涉海洋领土主权,属于高度敏感的政治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东北亚海洋安全的关键制约因素。

如以日俄千岛群岛主权之争为例,现已成为资源大国——俄罗斯与投资大国——日本在东北亚海域深化经贸关系的最大障碍。日俄两国信任缺失甚至不断加剧,这源于相对于经济价值,俄罗斯更加关注上述岛屿的地缘安全利益。学者尤金·鲁默提到,日俄就上述问题取得突破的前景十分暗淡:一是俄罗斯民族性格强硬,很难主动向日本妥协;二是日本是美国在东北亚海域的重要盟友,而当前俄美外交关系完全破裂[4]。因此,向美国的盟友让步,对俄罗斯来说概率极低;三是俄罗斯与中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而中国与美国、日本目前正处在近乎零和的地缘政治博弈之中,俄罗斯历来将中俄关系视为优先外交事项,因此不可能以牺牲中俄外交关系为代价向日本妥协[5]。

2.1.2经济安全:海洋资源纠纷

东北亚海洋气候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东北亚沿海地区人口数量众多、物资需求旺盛,而东北亚海域面积相对狭小,导致域内有关国家正在面临以油气资源归属争议和渔业资源纠纷为代表的经济安全问题。如以渔业纠纷为例,渔业资源关系到东北亚海洋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具有重要的安全价值。21世纪以来,海洋物理环境的变化及非法捕捞严重威胁着东北亚渔民的生计,加上有关渔业资源大多位于两国、甚至多国存在海上主权争端的海域,导致这些渔民在与其他国家渔政执法力量发生纠纷时场面往往较为激烈,如武力骚扰、暴力袭击甚至人命伤害。举例来看,2014年韩国海军在朝鲜捕鱼船越过双方海上边界后开枪示警,随后引发海战;2019年俄罗斯扣押日本在千岛群岛附近海域捕鱼的渔船并将其船员逮捕。在学者卡伦·亨德里克斯看来,有害渔业补贴是造成上述纠纷的重要原因[6],这使各国渔民愿意冒险违规到争议海域甚至他国海域从事渔业捕捞活动,势必会增加海上安全风险。

2.1.3军事安全:海上力量角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以保护日本、韩国的海洋安全利益为借口,通过驻扎军事基地将整个东北亚圈定在其海军势力范围内并逐步形成海上霸权,由此对域内非盟友国家的海军行动十分警惕且时常表现出不满与敌意,影响东北亚海洋安全,尤其是如今东北亚驻扎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军部队,贮存着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核武器弹药,而各海洋国家外交关系如履薄冰,因此,有关海域一旦出现冲突事件,就非常容易造成多方军事力量卷入的复杂局面,加剧海洋安全紧张的局势。如中日钓鱼岛之争持续多年,每当中国海警与日本海上保安厅舰艇发生潜在物理冲突时,美国就会横加干涉,导致对峙局面逐步升级,再加上美国倾向于将美日同盟视为解决中日海上领土争端的关键因素[7],这就使东北亚主要海上力量的角逐风险很难消除。

2.1.4生态安全:海洋环境破坏

东北亚海洋呈现半封闭状态,海水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加上陆源污染持续加剧、海洋倾废难以制止、海上船舶漏油增多、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等复杂因素,导致有关海域正在遭受环境破坏困扰[8],而目前筹措资金难度较大、有关国家公德意识缺失等又增加了治理压力。Ken Buesseler指出,目前日本福岛核电站附近的1000多个核废水储罐中仍含有许多残留的放射性元素,这些核元素一旦随着核废水排入海洋,将对海底沉积物、海洋生物、海水水质造成污染[9]。2021年日本宣布计划将福岛核电站事故处理后的核废水排放到太平洋后,周边沿海国家都表达了谴责和担忧,但即使遭到国际社会的反对,日本仍执意推进其核废水排放计划。2022年8月,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已正式开工、挖掘海底隧道,计划于2023年春季开始排放核废水。若任由日本排放核废水,除了对东北亚海洋环境贻害无穷,还极有可能使其成为未来国际社会类似事故的负面样板。

2.2 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的基础

在美国智库看来,开展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活动既有法理依据,又有认知共识,还有实践成效,具备实施的基础。

2.2.1法理依据

针对东北亚海洋自然资源与海上领土争端问题,宋艳辉在兰德公司召开的一次会议中建议依照以下国际法律予以解决[10]:一方面,从《联合国宪章》来看,第2条要求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其国际争端,避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同时规定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另一方面,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来看,第279条提到:各缔约国应以和平方式解决任何争端;第283条指出:如果缔约国之间发生争端,争端各方应迅速通过谈判或其他和平方法就解决争端一事交换意见。

2.2.2认知共识

在美国智库看来,东北亚国家在面临共同的海洋安全威胁时,大多曾表达过合作治理有关问题的意向或愿景,有时还能达成治理共识。如莱尔·J·莫里斯指出,中日在东海争议海域部署的军事力量及组织的巡逻活动大都低于可能引发大规模军事对抗及回应的阈值,这源于两国深知引发热战不符合任何一国的安全利益。因此,基于高额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成本考量,在可预见的未来,中日两国应该不会就争夺海上岛屿主权爆发海战,这就为两国妥善解决有关问题奠定了认知基础[11]。

2.2.3实践成效

截至目前,东北亚有关国家在海洋资源开发、有关协定签署、科学文化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实效。如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后,G7国家随之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日本虽然也加入上述制裁并公开表示反对战争,但仍继续与俄罗斯开展了位于北海道以北——俄罗斯萨哈林岛的联合石油和天然气项目。Taisuke Abiru分析指出,日本作为岛屿国家,能源高度依赖进口和海上运输,而与俄罗斯的能源项目终止将会给日本带来诸多安全问题。如日本一旦退出上述天然气项目,就需要从现货市场购买液化天然气,不仅采购成本大幅增加,而且难以保证供应量的稳定持续[12]。由此可见,这一决定显示出日本对俄外交态度的转变,对解决其他海洋安全问题也将发挥建设性作用。

2.3 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的挑战

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虽具备一定的实施条件,但仍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2.3.1战争遗留问题阻碍治理实施

目前东北亚有关海洋安全治理挑战,主要是受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殖民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及美苏冷战相关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

第一,岛屿争端问题。如以中日钓鱼岛之争为例,1895年日本在甲午战争后逼迫清朝签署《马关条约》将其割占;二战后中国依据《开罗宣言》等有关国际法律将其收回;20世纪50年代美国无视有关国际规定,擅自将其纳入“托管”范围,并在20世纪70年代将所谓的“施政权”“归还”日本。自此,有关海上和外交冲突及引发的紧张局势一直持续至今。但实际上,中国在历史、地缘、法理等多个层面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都享有不可争辩的主权。对此,Edmund J. Burke将其争端归因于以下3点:一是钓鱼岛横跨海上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重要;二是钓鱼岛近离中国和日本,是监测这两个国家的重要区域,情报价值突出;三是钓鱼岛周边海域自然资源丰富,经济潜力巨大[13]。

第二,海上界线问题。如以朝韩“北方界线”(Northern Limit Line, NLL)为例,1953年朝鲜战争在接近北纬38°平行线处结束,朝韩签署的停战协议规定,双方由此撤军两公里,形成非军事区。但由于海岛蔓延、海岸线参差不齐,双方未能就上述问题达成共识。不久由美国领导的联合国指挥部却单方面划定了所谓韩朝海上边界——“北方界线”。对此,韩国坚持将NLL视为韩朝事实上的海上边界,而朝鲜以上述划界方法缺乏国际法依据为由不予承认,自此两国常常在周边海域发生冲突。对此,James Pearson分析指出,该海域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同时上述划界差异还涉及海中5个岛屿的主权归属问题,因此很难协调[14]。

第三,战争创伤问题。日本在殖民朝鲜半岛、侵略中国的过程中,对当地民众造成的历史创伤、形成的心理阴影,是导致中日、韩日、朝日海洋外交关系长期紧张的一个原因。如韩国在二战期间惨遭日本侵略,因此始终怀有强烈的历史情感和心理补偿需要,希望日本能够拿出诚意制定正式道歉与合理赔偿措施,终结战争时期以饱受摧残的“慰安妇”事件为代表的悲痛历史。但时至今日,日本与韩国仍未协商出双方普遍接受的解决办法。对此,Chris Nelson分析指出,这已经成为解决两国海洋争端的主要阻碍因素[15]。

2.3.2地缘政治博弈加剧治理难度

地缘政治学强调地理空间基础上的政治格局,对国家战略决策及有关行为产生的影响。如今在东北亚,朝鲜半岛及周边海域地缘政治动荡起伏,相关博弈正在威胁其海洋安全。

第一,从朝鲜来看,为了维持政权生存、应对来自西方的制裁,朝鲜领导人持续加大核武器及运载工具的研制力度。一方面和韩国多次发生海上冲突,先后在大清岛附近袭击韩国海军、围绕延坪岛组织海战、发射鱼雷击沉韩国天安舰;另一方面频繁向日本海、太平洋、甚至美国西海岸试射洲际导弹,给周边海域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第二,从美国来看,美国虽然希望朝鲜终止向其盟友国家、海军基地、甚至本土试射弹道导弹,但从未对朝鲜表现出真正的安全关切,这体现在朝鲜如果愿意就上述事宜谈判,美国虽有时愿与之会谈,但很少取得实质性成果;若朝鲜一旦选择对抗,美国就会立即加大制裁力度。而朝鲜向来拒绝顺从,甚至时常升级对抗,导致东北亚海洋安全风险进一步加大。

第三,从中国来看,Stephan Haggard认为,一个拥有核武器且相对稳定的朝鲜对中国最为有利,因为一旦朝鲜周边海域发生军备竞赛,数以百万计的朝鲜难民或将涌入中国,美军也将驻扎鸭绿江,这势必会给中国带来更多的安全问题。因此,中国长期坚持对朝鲜实施援助且对中朝边境有关船舶转运执法较为宽松[16]。但中国的上述行为将在无形之中与美国、日本、韩国产生隔阂,从而加大周边海域的安全风险。

第四,从日韩来看,Sue Mi Terry分析指出,朝鲜上述行为将促使日韩重新考虑发展独立核能力,而这极有可能在意外发生之时引发多方核军备竞赛,给东北亚海洋带来深重灾难[17]。如自1994年朝鲜的钚分离计划在朝鲜半岛引发安全危机以来,韩国海军开始对购买核攻击潜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今为了防止朝鲜在未来借助其柴油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向韩国发射导弹,并在这之前追踪及摧毁它们,韩国在2020年向美国提出了购买建造核潜艇所需的浓缩铀。而此项交易一旦达成,将使实现东北亚海洋安全稳定的目标变得更加困难。

2.3.3各国缺乏信任放缓治理进程

信任是开展安全合作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元素。在东北亚,中国、俄罗斯、朝鲜在美国的联盟框架之外运作,因此上述国家均与美国缺乏信任。同时美日韩三国也并非铁板一块,同样存在信任不足的问题,上述因素叠加导致有关治理实践推进缓慢。

具体来看,第一,关于日韩关系, 2019年中国和俄罗斯的轰炸机飞过竹岛争议海域,日本和韩国在谁有权向上述两个国家发出警告的问题上争论不休,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日韩之间薄弱的信任和外交关系。

第二,关于美日关系,虽然美日同盟已发展成为东北亚乃至全球海域最强大的军事同盟,但部分日本民众认为美国在日本驻扎海军基地的行为是对日本的主权侵犯、领土滋扰甚至变相占领。

第三,关于美韩关系,Chung Min Lee认为韩国始终对美国存在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韩国在安全防务层面依赖美国,因此高度重视与美国的盟友关系,希望借助美国强大的海军力量对抗朝鲜、制衡中国;另一方面,韩国因受其被殖民的历史影响,始终将摆脱对美国的安全依赖、享有海上军事自主权作为其国防事业的终极战略目标。但在其追求自主权的过程中,由于对美国的信任不足,又常常担心被美国抛弃[18]。由此可见,美日韩虽为盟友关系,但彼此之间信任不足,而这将会增加东北亚海上情报共享难度,导致三国难以迅速集合有关力量应对东北亚海上突发情况。

2.3.4有关外在变化影响治理推进

第一, 2020年俄罗斯宪法公投,新法规定禁止放弃任何俄罗斯领土,给解决日俄岛屿争端问题增加了难度。

第二,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朝鲜采取孤立主义措施将其边境关闭。对此,瓦西里·卡申表示,朝鲜上述行为对该国经济发展、政权稳定和社会民生造成较大冲击。同时,美国拜登政府若坚持对朝鲜采取“最大压力”的制裁举措,将加大朝鲜引发海上军事冲突的可能[19]。

第三,善于在东北亚各国之间平衡海洋外交关系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去世,矢志推进朝鲜半岛和平事业的韩国前总统文在寅下野,给治理东北亚海洋安全问题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此外,2021年9月由日本自民党右派力量支持上台的现任首相岸田文雄就职后,同美国保持高频外交节奏,巩固了日本作为美国在东北亚海域最重要盟友的身份和地位,同时随着自民党右派不断加大对岸田政府的支持力度,岸田文雄的政治立场由反对修宪、主张对华贸易,转向支持修宪及对华强硬。加上如今一方面日本政府正在考虑通过与美国合作增强海上反击和其他能力来降低中国、朝鲜及俄罗斯对其构成的海上威胁,另一方面安倍晋三的意外去世将加快日本右翼势力崛起和修宪进程,这些对东北亚目前十分危险的海上安全局面无异于雪上加霜。

3 美国智库对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认知的评析

总结归纳美国智库对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认知的研究特点及产生的影响,对于全面把握美方战略视角具有重要意义。

3.1 美国智库对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认知的研究特点

通过分析上述文本性成果,可归纳得出美国智库对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的认知具有以下3点特征。

a.研究场域:基础研究与热点分析并重。美国智库高度重视对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长期性、根本性问题的研究。如在上述研究成果中,对美日韩盟友关系、日俄千岛群岛之争、中美海洋外交关系等基础性海洋安全问题的研究占据较大比例,这有助于美方宏观把握东北亚海洋安全问题的历史脉络及整体治理情况,并有利于其决策。

同时,美国智库对有关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也能迅速反应、及时分析、准确研判并给出建议。如2018年韩国与朝鲜在签署的《板门店宣言》中提到两国愿意采取措施缓解西海紧张局势。对此,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立即开展研究,随后学者理查德·索科尔斯基建议:朝韩两国可以尝试通过建立海军互信机制,减少西海、乃至东北亚海域意外冲突风险[20]。上述建议具有较强针对性和现实操作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所属智库研究成果的政策转化率。

b.研究态度:负面认知与理性声音交织。美国智库对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的认知包含消极评价和理性分析。其中美国智库认为中国始终对美国参与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持敌对立场,如戴维·贡佩特曾以19世纪后期英国与德国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历史参照,认为目前美国与中国很有可能在东北亚海域发生军事对抗。因为在他看来,中国始终将美国在东北亚部署的海上力量视为阻碍中国进入世界海洋、资源和市场的潜在障碍[21]。同时,美国智库对东北亚海洋安全有关事件本身则进行了一定的客观分析。如James M. Acton通过对2011年日本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有关事故开展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得出这一事故完全可以避免的结论,在他看来:该事故一方面是因为福岛核电站在设计之初低估了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安全威胁,在运行期间未遵循有关国际规定且安全防御措施不足、危险预测方法落后;另一方面源于日本当局和工业界缺乏远见、有关部门监管缺失[22]。由此可见,上述态度的差异性体现了美国智库认知的复杂性:虽然研究内容专业有深度,但常常带有反华滤镜。

c.研究视角:冷战思维与霸权意识凸显。近年来美国顽固坚持唯我独尊的霸权主义和集团对抗的冷战思维,在亚洲刻意寻求对立、对抗而非合作、和平,是造成东北亚海洋安全合作陷入低谷、举步维艰的根本因素[23]。如迈克尔·斯温一方面认为中国和俄罗斯海军力量的存在就是为了制约、甚至推翻美国建立的以民主自由为核心的东北亚海洋安全秩序,并以集权和重商主义取代;另一方面认为东北亚海洋能够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安全环境,取决于美国在该海域发挥了重要的安全防务保障、海上争端仲裁及公共产品提供等的主导、支持及威慑作用[24]。由此可见,在美国智库看来,正是美国的霸权行径制止了东北亚潜在的海上武装冲突,同时还带动了区域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将美国给东北亚海洋带来的诸多安全威胁选择了忽视,这体现了美国智库的道德自负本质、冷战对抗思维及海上霸权意识。

3.2 美国智库对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认知所产生的影响

美国智库被称为继立法、行政、司法和媒体之后的“第五种权力”,因此对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所形成的认知将对相关国家立场与决策造成一定影响。

a.影响美国政府决策。美国智库一般通过呈现独立的知识产品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或提出建议,其中负面认知更容易得到政府认可及采纳。如2016年中国辽宁舰自黄海出发,通过宫古海峡进入西太平洋,后经由巴士海峡返回;2019年辽宁舰再次穿过巴士海峡。对此,学者金伯利·杰克逊评论指出,中国此举一是为了控制东北亚海峡交通要道,二是希望将军事力量投射到第一岛链之外,三是试图挑战美国在东北亚建立的海洋秩序[25]。之后,美国政府受此类认知的影响,首先增加了其在东北亚的海军力量部署;其次将上述不满延展至经济领域,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遏制中国发展;最后将海军建设重点从应对海上恐怖主义转移到全面提高海上精准打击能力,以防中国在东北亚海上交通要道获取战略优势。

b.干扰东北亚海洋国家立场。美国智库对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的认知实际上代表了美方的普遍观点,因此美国在与东北亚海洋国家交往的过程中,相关认知会经过辐射和传导,影响到东北亚海洋国家尤其是日本和韩国。这源于以下两点原因:一是美国与日韩的盟友关系、共同的海上安全利益及相近的意识形态会使有关美国智库的认知相对容易被这两国民众所接受;二是美国智库与日韩之间联系十分紧密,便于有关认知的传播。如卡内基基金会的相关论文,会同时发表在总部位于日本的在线刊物《外交官》(The Diplomat)。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对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的认知往往会参考美国智库的有关看法,甚至存在相似之处或保持相近立场。

c.阻碍中国维护有关海洋权益。美国智库对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及中国参与有关治理活动所表现出的负面立场将阻碍中国维护应有海洋安全权益。如2021年日本宣布计划将福岛核电站事故处理后的核废水排放到太平洋后,美国政府立即表示支持日本这一决定,美国此举显然是希望通过采取为日本上述决定发声和背书的方式来拉拢日本并激化东北亚有关海洋国家的矛盾,以此稳固其海上霸权地位,但美国的包庇和纵容态度会使日本加速实施其核废水排放计划,而中国近离日本的地理区位特征,将使中国周边海域难以避免遭受核废水的污染,同时中国有关海洋产业、渔民生计等也将受到影响。

4 中美在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领域的认知比较分析

中美两国在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中扮演的角色及形成的认知具有高度复杂性,厘清其共同点和分歧点,找到其关键点,是提高应对策略的前提与基础。

a.共同点:中美经济建设离不开东北亚安全稳定的海洋环境。

如今东北亚已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随着这一地区中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其整体购买力大幅提高,将在后疫情时代有力刺激东北亚沿海地区乃至全球经济恢复及发展。而中美经济因受疫情影响,都需要借助东北亚体量庞大的经济增长红利加快经济恢复。如自疫情爆发以来,美国政府因为疫情承担了巨额财政负担,加上货币超发使美国正在遭受严重的通货膨胀挑战,由此许多美国资本和企业出于资源禀赋需求和成本压力考虑,都明确表示希望在后疫情时代能够继续进入中国的广阔市场。

同时作为世界第一、二大经济体,中美两国除了经济联系十分紧密,还高度依赖海上运输,因此对东北亚安全稳定的海洋环境都具有切实需求。而东北亚海洋环境面临的诸多安全威胁,域内任何一国都无法独自应对,尤其是中美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多个海洋治理机制成员的共同身份,决定了有关治理活动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中美两国的支持、参与及其合作。

b.分歧点:意识形态差异使中美对治理主导权产生认知偏误。

一方面,美国在马汉海权论的指导下,强调东北亚的海洋安全秩序只能由美国这个单一的超级大国来塑造和主导,尤其是如今中国正在发展成为现代国际体系中第一个具有重塑东北亚海洋安全秩序实力的非西方国家。这在美国看来是自苏联解体以来世界权力的最大转变,其实质是将美国逐出东北亚海域的战略前奏和战术佯攻,目的是推翻美国在东北亚海域建立的以自由为核心的民主秩序。这种意识形态偏见,使美国将中国视为海上敌对势力,时常就海洋安全问题在东北亚与中国竞争。

另一方面,中国坚持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代表的传统东亚文化和“独立自主、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为内核的海洋外交文化作为参与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的指导思想,认为在有关治理活动中,大国有责任引导和帮助小国,而不是借助强权驱使他国处于军事屈从或政治屈服状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美国在东北亚海洋安全局势中所发挥的平衡作用。这就导致以下问题:一是上述恶性循环的危险持续存在,有可能招致中美双方在东北亚海域采取误判行动;二是尽管在东北亚并无直接和明显的海上权益纠纷或冲突,但中美两国之间的治理愿景分歧将很难弥合;三是上述认知差异或将衍变成为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实践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阻碍因素。

c.关键点:增信释疑有助于中美在治理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美因缺乏信任,导致两国力量难以有效整合在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中发挥最大效能。如美国始终将中国视为东北亚海域最强大的战略竞争对手,但实际上,中国自古以来都不存在凭借侵略、威慑等暴力手段寻求地区乃至全球硬实力主导地位的历史记录和控制执念。同时在东北亚海域,一方面美俄军事力量十分强大,日韩同为世界主要经济体,朝鲜拥有核武器,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尚不具备在此谋求势力范围的能力;另一方面,中国参与有关治理活动,主要是为了维护安全稳定的海洋环境并实现共同发展,而非谋求海洋霸权,更无意与他国开展地缘竞争。因此,目前对中美而言,以适当方式增信释疑、重塑友谊,是汇聚两国力量、加速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实施的关键之处。

5 中国参与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的应对策略

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离不开域内国家付出耐心、保持克制、机动灵活及持续努力。中国作为东北亚重要成员,应在科学分析美国智库认知评价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有关治理实践。

a.思想层面:辩证对待美国智库的有关认知。

美国智库对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问题的认知既有合理成分,又含有负面声音。对此,中国应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客观辩证地对待。一方面,对于有益认知,如Marcus Noland曾提到,可借用“南非在放弃核武器后,不仅成功实现了从种族隔离到包容性民主的非暴力过渡,而且还顺利举办了世界杯,经济也得到飞速发展”的例子来规劝朝鲜放弃核武器,以此降低对东北亚海洋的安全威胁[26]。显而易见,上述认知符合客观史实,且对于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因此,中国可号召并组织东北亚相关海洋智库,合力对其开展可行性论证和对策性研究。另一方面,针对负面评价,埃德蒙·J·伯克曾将在钓鱼岛附近从事渔业捕捞活动的中国渔民称为“海上民兵”,认为对这些渔民而言,组织渔业捕捞活动仅为表面现象,深层目的是为了通过在钓鱼岛周边海域形成常规巡逻态势,在不引发战争的前提下实现对钓鱼岛及有关海域事实上的控制[13]。对此,中国既要及时解释和澄清,又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应有的海洋权益。

b.战略层面:与美国构建新型海洋安全伙伴关系。

一方面,态度坚决,传达中国维护东北亚海洋安全的决心。中国绝不允许美国蓄意破坏东北亚尤其是中国周边安全、稳定的海洋环境,坚决反对美国智库对中国参与有关治理活动进行的话语污蔑。如美国在东北亚海域跟踪监视中国军舰的行为,严重侵犯了中国的海洋主权和安全利益,中国除了谴责、警告之外,可联合海空力量予以驱离。

另一方面,加强合作,号召美国参与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共同利益是维系外交关系的根源因素,中美良性合作有助于稳定东北亚海洋安全局势。因此,中国可在坚守底线的基础上与美国深化海洋经贸联系,通过形成利益共同体避免彼此猜疑加剧。此外,中国还可就商讨建立有关海洋安全治理机制、筹措治理资金等邀请美国及其智库参加,这有利于通过形成海洋安全治理共同体缓和中美关系并扫除治理障碍。

c.话语层面:打造引领治理实践的中国叙事。

当前在东北亚,美国及其盟友仍然掌握着设置海洋安全议题、传播有关舆论走向的话语霸权。对此,中国智库一方面可加大力度向国际社会阐述有关涉海争端的基本史实及中国参与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的互助性初衷、包容性特点、合作性本质,塑造中国负责任的海洋大国形象;另一方面应集合政府相关部门、学界、传媒等多方力量在东北亚引领构建以“海洋命运共同体”为核心、融通中外的全新海洋安全治理话语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创新并增加相关政策和理论供给,这既有利于使“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增强东北亚各个海洋国家之间的文化认同感,还有助于中国主导并掌握有关创新性话语的阐释权、减轻相关舆论走向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媒体的依赖。

d.实践层面:积极参与有关海洋安全治理活动。

中国作为东北亚海洋大国,应在不断提高自身治理能力的基础上持续为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提供可靠的公共产品。

第一,凝聚海洋安全治理共识。中国可邀请那些在海洋安全方面享有共同利益的国家就各方关切进行坦诚交流,并在尊重各方合理诉求的基础上推动建立东北亚蓝色伙伴关系,尽可能夯实以和平方式解决有关海上冲突的普遍共识。

第二,完善创新有关治理机制。中国可利用西北太平洋计划等已有制度平台,通过加大资金、人员、技术投入的方式主动下沉到上述机制,并在逐步提高影响力的基础上,牵头组织有关国家完善并创新包含沟通协调、交流磋商、风险管控、战略克制等在内的长效治理机制及相关法律规则。如目前东北亚各沿海国家拥有的海军力量都无法保障在发生海上冲突时获取绝对胜利,但各国享有的军事实力都能使海上冲突复杂化,因此可尝试达成协议限定各国在东北亚海域部署的海上作战武器,这有利于降低海上对抗风险。

第三,全面增强海洋军事力量。中国应加快现代化蓝水海军建设,尤其要重视增强海军在东北亚海域的综合保障能力。此外,针对美国智库对中国开展海上军事演习进行误判的情况,中国还可以通过采取与东北亚多国海军在联合护航、信息共享、协调联络等方面保持顺畅沟通和加强合作的方式来消除猜忌、减少海上冲突风险。

第四,充分发挥智库外交效能。中国应集合现有的智库力量,一是充分利用智库资源科学评估域内各国在东北亚海洋安全局势中扮演的角色并制定平衡各国海上安全力量的共存框架;二是多措并举提升涉海智库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尤其是理论创新、成果外译及传播能力;三是鼓励有关智库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可通过加大学术辩论等公共外交频率或启动涉海智库海外布局,及时捕捉美国及国际智库对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议题的最新认知和战略动态;四是引导官方、民间、高校等多方智库及其他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凝聚更大力量服务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

猜你喜欢
东北亚智库海域
遗落海域
埕岛海域海上独立桩拆除方案探讨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扎实推进东北亚旅游胜地建设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东北亚丝绸之路发展历程考察
古代东北亚民族关系的若干问题
微智库
微智库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建智库,话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