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霞(南京晓庄学院财务处 江苏南京 21117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和地方对高校的财政资金投入越来越多,同时对高校的财务管理、预算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均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出具体的要求。预算绩效管理是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开展单位整体绩效目标管理、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的有效手段,而预算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绩效评价,可以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绩效管理中、单位履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导向原则提出整改措施,进而提高高校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增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提升预算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一)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概念。在编制财政预算的同时,均需编制整体预算绩效目标,整体预算绩效目标编报应依据单位的职责任务、年度发展目标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反映部门履职、履职绩效、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内容,填写整体绩效目标表,整体绩效目标设置应重点反映预算的使用效益,做到科学化、全面性、明确性、可量化。未申报单位整体绩效目标的单位,财政预算不得通过审核,财政部门在批复当年财政预算的同时,批复整体预算绩效目标。
预算绩效评价是指根据财政部门批复的整体预算绩效目标,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统筹考虑单位履职业务活动,对收入的合规性、全面性、合理性,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以及部门履职效能、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等进行客观、公正的测量、分析和评判。
(二)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重要性。
首先,通过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有利于提升预算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在预算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围绕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任务,全面考核由预算执行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效益和效果,将可靠的、有价值的参考数据信息提供给每个预算管理方法步骤中去,有利于做出更准确的预算管理决策。
其次,通过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有利于优化高校资源配置。在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增大、财政紧缩背景下,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尤为重要。通过预算绩效评价,能够合理控制高校资金使用,避免资金浪费,将资金运用在更合理工作环节中,优化高校资金支出结构,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最后,通过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有利于提升公共教育服务质量,推动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高校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师生和家长,师生满意、家长满意是做好一切工作、衡量高校发展的根本标准。绩效评价注重产出和效益,突出责任和效率,是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的重要举措。增强师生和家长的认同感,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制度。X学院按照财政要求每年对单位整体预算绩效进行自评价。X学院设立专门的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主要包括领导班子和财务处、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作为专门履行预算绩效评价职能的决策机构;成立预算绩效自评价专项组,主要由财务部门牵头实施,各归口管理部门和学院配合执行,必要时会聘请中介机构工作人员和校外专家等,作为预算绩效评价的执行机构。X学院预算项目实行归口管理,在执行各预算项目绩效评价时,由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部负责各类教师培训类项目;人事处负责人员经费和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科研处负责全校科研经费、学科建设项目;教务处负责教务经费、专业课程建设、全校实验室运行保障、全校实验室建设项目;国际交流处负责因公出国项目和大学生海外交流项目;后勤管理处负责办公家具购置、维修维保经费、物业费等项目;国有资产管理处负责办公设备购置、办公设备维保、政府采购项目;学生工作处负责学生奖助金、学生管理类项目。
(二)预算绩效评价的内容。预算绩效评价对象包括所有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项目、单位整体绩效和政策执行情况等,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评价以单位整体预算支出与产出的关系为主线,围绕部门年度工作规划、部门管理、履职产出和履职效能等方面开展评价,衡量单位的整体实施效果;二是与重大预算项目评价结合,以单位整体角度对当前的项目进行梳理,重点关注项目立项、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项目预期目标实现等,分析项目的产出和效益,评价项目设置必要性和合理性,提出预算安排的意见建议,促进单位更好地发挥职能效用。
(三)预算绩效评价的基本思路。根据X学院本年度工作任务及目标、内控管理、履职产出及绩效、社会影响力等,综合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标杆管理法、趋势法等评价方法,评价工作专项组通过现场勘察、数据收集、文献梳理、调研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和核实,利用收集的信息和资料,对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对标比较、权重打分、专家评审等方式进行独立、客观的打分,将重点工作任务实施、完成效果与工作目标分析对比为依据,对单位设置整体绩效目标的科学性、实现绩效目标拟采取措施的可行性、实现绩效目标投入资金的效益性、实施后的可持续性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单位整体绩效执行的优、良、中、差等次。
(四)预算绩效评价的流程。为全面、客观、公正的实施整体预算绩效评价,评价工作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前期调研,确定评价方案。沟通了解评价单位基本情况、运行机制、单位职责、年度工作任务等情况,查阅配套出台的政策文件,获取对单位整体全方位的了解,形成评价总体思路,设计评价工作方案和工作流程。第二阶段,评价准备,下发评价任务。根据各业务部门职能、预算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向各职能部门分配预算绩效评价任务,准备预算绩效评价基本数据、材料。第三阶段,现场核查,收集评价资料。按既定工作方案确定的评价思路,围绕单位职能、年度工作任务及工作目标、单位内部控制、监督管理以及工作成效采集评价资料,通过实地考核、填写基础数据表格、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第四阶段,数据分析,完成绩效报告。根据绩效评价的要求,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完成绩效指标评分,得出评价结论撰写报告,同时与各业务处室、学院保持充分沟通,确保评价工作有理有据、客观公正,形成最终的绩效评价报告初稿。评价报告初稿征求各方意见、预算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后,形成正式报告。按照财政部门要求,上传预算绩效管理系统,报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对单位提交的自评价报告必要时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在单位自评价的基础上,组织开展财政绩效重点评价,负责落实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整改要求和自评价结果应用。
预算绩效评价有效性的关键是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是否合理,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预算绩效评价的关键步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构建时应符合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相关性、代表性、实践性、可比性原则。
X学院整体预算绩效评价以预算资金管理为主线,以履职情况为核心内容,统筹考虑资产管理和业务活动运行,从“部门决策”“部门管理”“部门履职”“履职绩效”四个维度来设计指标、评价标准以及指标权重等,形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衡量单位整体及核心业务实施效果。
(一)部门决策和部门管理类指标。“部门决策”和“部门管理”两个维度设置的指标为共性指标,一般由财政部门指导设定。“部门决策”主要从决策机制、中长期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部门预算编制四个方面设置明细指标;“部门管理”主要从预算执行、收支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控制、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管理和预算绩效管理七个方面设置明细指标。
表1 部门决策和部门管理类指标
(二)部门履职情况指标。“部门履职情况”维度设置的指标为单位个性化指标,主要根据单位履行的职能设置。X学院为市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事业发展的远景目标是建立完备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建成省内一流、国内外知名,对区域发展有重要贡献的大学。根据职能分类,充分调研各学院、业务处室的年度业务目标、中长期业务目标的基础上,从教学管理、学科建设、科研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六个方面设置指标,在设置明细目标时,主要考虑各学院、业务处室重点工作完成的数量、质量、成本和及时性等。
表2 部门履职情况指标
(三)部门履职绩效指标。“部门履职绩效”维度设置的指标为单位个性化指标,由各学院、业务处室和单位整体履行职责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效益和效果,主要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五个方面设置明细指标。详见表3。
表3 部门履职绩效指标
X学院预算整体绩效评价结果应用遵循客观公正、科学高效、全责统一、奖优罚劣的基本原则,建立绩效评价结果整改机制、与政策调整挂钩机制、向社会公开机制,特别是要加强与预算挂钩、与考核挂钩、与问责挂钩,强化绩效管理结果应用。
针对在预算绩效评价报告提出的问题以及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反馈的意见,明确整改措施,确保建议有回应、问题有对策、整改有效果。向社会公开机制,即X学院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在财政部门规定的网站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公开的内容为单位的预算绩效评价报告。与预算挂钩,即在安排下一年财政预算时,对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业务部门,结合工作需要予以充分保障;对评价结果较差的部门,适当压减预算规模。与考核挂钩,即在校内各部门、学院年度综合考核时,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考核的一部分。与问责挂钩,即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造成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并造成重大损失事项,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