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叙龙 晏 希 吴雨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而大学生具有劳动者群体、青年群体、人才群体的三重属性,作为就业重点人群,做实新建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完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既关系大学生个人价值、家庭幸福,更关系国家长远发展、长治久安。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优先战略,也是提升人民幸福感的重要基础,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是高校育人的职责所在。高校就业工作者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做实做细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就业教育全程化、就业指导专业化、就业帮扶精细化、就业服务智慧化,完善高校就业工作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从人才、教育、就业几个章节中再次强调大学生作为我国青年群体的重要部分,在党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与转折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时期我国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都在发生重大转变,做实做细新建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拓宽毕业生就业空间,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帮扶困难群体就业,进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是一种应然。
大学生就业难题是关乎社会稳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根据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2022 年高校毕业生1158 万人,从就业群体来看,大学毕业生已成为新增劳动力市场的绝对主力军。就业问题不仅关系个人发展,而且关系家庭生活水平,更深层次会动摇教育基础的理念,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加,阻碍经济发展。因此,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我们党巩固执政的基础、增进民生福祉的必然要求;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得知,2022 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57.8%,比10 年前提高了27.8%,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普及化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促进产业转型,传统行业中的传统工作岗位加速减少,而反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数量年年攀升,高校师资提升速度和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远不及社会发展需要的速度,专业技术性人才供大于求。科技革命导致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新型产业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又供给不上,因此,新业态企业的扩大需求与适配性人才供给不充分之间也是一对结构性矛盾。
据调查,新建本科院校就业指导教师基本上来源于辅导员和行政人员,这些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行政工作,就业指导即为兼职工作,且教师的学科背景复杂,流动性较大。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就业指导教师从数量和教师精力上来分析就达不到专业化要求,对于学生的学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只能是在个人的粗浅认识和闲暇时间蜻蜓点水式教育,甚至以开班会的形式给予指导。这样的师资队伍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不能达到就业指导现实上的需求,无法针对学生专业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
地方缺乏权威大学生就业服务网络信息平台。现今虽有24365 就业信息平台,但是其就业信息鱼龙混杂,其有效性和针对性不强,其各类招聘信息的真伪由信息传递者进行自我鉴定。绝大多数毕业生都是依靠亲朋好友介绍和校园招聘会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或是通过学校就业QQ群、微信公众号接收公招公考招聘信息后参加应聘。另外,各地没有权威、统一的就业创业政策发布平台,均在政策制定的主管部门网站发布,导致部分政策宣传不到位、执行不及时,导致信息不对称,大学生就业创业群体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政策红利,政策获得感和体验感不强。当前,很多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聚合了各类招聘信息,但各类信息服务平台的招聘信息时效性和实用性没有得到监测和考证,对于用人单位是否真实招聘了应聘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各级各类部门在大学生就业中是否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得不到反馈这些问题,政府、社会、高校和学生都应有知情权,才能良性互动,加强风险预测和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将理念融入就业教育的全过程。首先,在做好学生就业观念引导上需要“因时而进”。在就业选择上,要以时代为坐标,以国家需要为方向,个人的发展要与国家的需要整体发展相结合。大学生的个人价值与国家价值紧密联系,个人价值的实现需要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强大支撑,时代越是进步,国家越是强大,就更能给个人价值实现提供自由发展的强大舞台空间。其次,大学生就业需要“因势而需”。大学生要把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土壤,大学生发展应当以社会的需求为行动指南。部分大学生只从自我需要出发“不妥协”“不将就”,不考虑当期的社会实际需求,只从单方面出发,无法与社会需求找到共鸣点,这就需要重新自我审视、自我调整。再次,大学生就业需要“因事而化”。大学生就业需要把自我实现与艰苦奋斗联系起来,在实现美好职业目标的路上必须通过艰苦奋斗,才能到达美好的目的地,就业创业都不是一劳永逸,在未来未知的路上必须通过曲折历经艰险。同时,艰苦奋斗的强大动力来源于对美好职业目标的追求,面对复杂多变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更需要理性认知个人的职业目标。
地方高校实施就业教育全程育人,就业教育必须全程化,贯穿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过程,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第一课堂和《就业创业能力训练》第二课堂分为高、中、低三个阶段,就业教育内容涉及就业指导教育、生涯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在大一和大三阶段进行《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应在参照教育部下发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培养定位及学科专业特性,统筹规划,明确课程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来保证第一课堂的建设效果。在大二阶段应配备学业导师和职业导师来帮助学生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反向设计、正向施工,根据职业目标来不但提升个人职业核心素养,鼓励学生到所学专业的行业、产业、企业一线去,通过社会实践、生涯人物访谈来了解行业实际工作内容,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及需求,在行业中自我发展的可能路径,将理论所学与实践所感充分结合,提高就业准备度。进入毕业年级后更应该加强求职实践,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模拟求职提升个人求职技巧,通过实习和顶岗增进对职业岗位的认知与训练,提高个人就业力。
生涯教育是就业指导的关键环节,新建本科院校应建立特色生涯工作室,将就业教育第一课堂覆盖全员的学习,与第二课堂的针对性就业指导无缝对接,进行共性的多元化职业指导。大多数同学已经能够明确职业方向与就业目标,但是仍有同学存在生涯疑惑,甚至有部分个性特征突出的同学由于不善于表达与交流,无法解决生涯难题而表现出焦虑、脆弱、自卑,从而缺乏积极就业的动机,为未来就业造成不良影响,需要“一对一”针对性指导,锚定职业目标,解决学生个体差异难题。通过对学生开展职业测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与自我探索,提高学生自我调解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找到合适的自我定位。再通过提供职业信息,包括专业就业信息、面试技巧,来丰富学生的现实就业能力与对社会的认知,树立职业信心。学校应针对不同群体学生“因材施教”,例如针对想升学考研的学生,要了解考研的动机,学习情况、报考的方向等;想考公务员的同学,要让学生了解基层公务员的情况,报考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也应有不同的备考要求;如果是创业的同学,要帮助创业同学分析创业项目,由企业导师和学业导师组成“双导师”开展创业指导;家庭困难的同学要帮助同学申请就业补贴,推荐合适的就业岗位做好困难群体帮扶。
各地应加强统筹协调,打破行业、地域壁垒,搭建具有权威性、针对性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并对该平台实行分类管理、动态管理,把满足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和用人单位招聘需求作为平台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服务。一是该信息平台不应是聚合性招聘信息服务平台,其招聘信息不是简单地检索堆砌,应该是审核真实性发布招聘信息,并对用人单位的信用等级和规模有标识。学生则是通过全国学籍信息库联动学生信息,实现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双方的信息可信可靠可用。二是信息服务平台有专门针对无工作经验的招聘对象设置大学应届毕业生招聘专栏,其用人单位应按行业、单位性质、工作地点进行细分,增强信息服务平台的针对性。三是各类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该平台都应及时发布并由专家解读,高校毕业生可通过“一网打尽”的方式对公招公考、政策性就业项目、企事业招聘信息及时了解,有的放矢地做好就业准备。
推动就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精准就业体系,需要从技术上破解“人等岗”与“岗等人”的难题,通过精准算法、大数据画像和智能推荐等技术,将供给侧的高校毕业生信息与需求侧的用人单位岗位精准匹配和有效对接,提升就业信息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以“互联互通”为原则,推动“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用数据治理、用数据创新”的就业服务反馈机制。一是加强招聘全链条监控,实现信息发布、信息点击、简历投递、招聘反馈流程化作业,供需双方都利用就业信息服务平台进行反馈,推进政府、社会、高校、企业之间良性互动,以数字化促进就业工作提质增效。二是充分利用就业数据统计分析,对高校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形成及时反馈,从而对人才成长规律、学校学科专业布局、就业与产业的匹配情况形成整体报告,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科专业调整、招生计划安排等提供决策支持,推动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三是政府、企业、社会、高校和学生通过平台的反馈报告了解现实情况,增强风险预警预判能力,准确识别和预测就业风险,强化政策储备、援企稳岗、就业帮扶等全面提升就业风险应对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