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钰斐,李玉福
( 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淄博 255200 )
博山是位于山东省淄博市的一个小山城,博山除了美食很有名,还有琉璃和陶瓷产业,又号称“中国陶瓷琉璃之乡”。博山地区的陶瓷产业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博山区属齐国地域,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齐国国力强盛、发展繁荣,就曾出现多种类陶器应用于生活中,还有建筑用陶、陶器陪葬品等民用陶器。在所制的陶器上也有了各种各样的纹样,除了实用还有观赏价值,为后来的陶瓷制作奠定了基础。
唐代,国家经济、文化发展都到了高度繁荣时期。因为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也给予了陶器制作最大的支持,使陶瓷制造业进入了高峰期。在宋朝陶器的烧制规模越来越大,制作样式越加繁多,数量也大大增加,规模逐步扩大,博山陶瓷盛极一时。大街南首窑当时已开始烧制“雨点釉”“茶叶末釉”产品,各种陶瓷器物的质地、造型、装饰等都极为精良,大部分是碗、盘、杯、罐、枕、盏等生活日用品,造型朴实厚重,富有变化[1]。同时还出现了造型多样的动物等陶瓷作品,款式越加多样,那时身居高位的官职人员对精美陶器的需求日益增加,对陶瓷器物的质量也是严格要求。所以,陶器制作者更加追逐精细、完美的陶瓷产品,这便大大提高了陶瓷制作能力和造型创新水平,曾出现多种新型器物,并不断进行大规模生产。在这个阶段的陶器制作中,还吸引了众多海外人员的喜爱,尤其对各式各样的茶杯、酒杯等。这为以后博山瓷器出口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在金元时期,人们一直继承着前期陶瓷制作的技艺,制瓷地点越来越多,从窑广、山头等地逐步扩大,由较固定的制瓷圈向外扩展,涉及博山的各个地方。人们看到生产的优势后,从事的人越来越多,琉璃、煤炭等也开始发展起来,博山陶瓷工艺越加精细,陶瓷制作流程越加完善。各个地方的陶瓷产商也开始争奇斗艳,努力寻找各自陶瓷的独有特色。到了明代,博山陶瓷工艺继续发展,从事陶瓷工艺的人遍布每个家庭,生产规模空前盛况,博山已经成为一个陶瓷业发达的小城镇,整个地区发展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除了生产常用的碗、杯子、罐子等生活用品,也开始探索新材料的创新生产,尤其是现在极具博山特色的琉璃产品,在明代已经付诸实践,开始生产创造琉璃特色产品,也算是陶瓷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清代,博山陶瓷又迎来了一次兴盛时期,窑广、八陡、山头、大街南头、福等地区各自形成其独特的陶瓷工艺。比如福山生产的黑红釉大碗,利用当地独有的陶土烧制,极具特色。这时陶瓷生产已经不仅仅是满足自己使用,已经出现了专门卖陶瓷等产品的市,人们可以相互交换、售卖陶瓷产品。陶瓷开始逐步向外传播,售往周边各个区县,提高了博山陶瓷的知名度,为以后博山陶瓷工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在清末时期,博山地区遭受战乱和国家环境的变化,博山陶瓷生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很多技艺人的陶瓷制作产地被破坏,原料短缺,经济发展受阻,只有少数资产优厚的陶瓷人持续进行,这一时期博山陶瓷工艺缓慢发展。
“瓷都古窑今犹在,不见当年烧窑人”……这曾经浇铸汗水的作坊,如今在村子的四周只散落着一些废弃的窑炉,这些古窑炉密集的簇拥在村子里随处可见[2]。之前的博山陶瓷发展风生水起,现如今陶瓷文化也是我国重要的地方文化产业,逐渐被重视起来,国家也有很多政策和举动来保护当地陶瓷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支持我国陶瓷产业的长足发展。
清末博山民窑,用含氧化钴矿物的颜料在白釉产品上绘制蓝色花纹,称为“土青花”,颗粒较粗,呈色不稳定,但是色彩温和通透,显得朴实无华[3]。博山地区曾出现一批青花鱼纹盘,主要出自福山、山头窑址,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陶瓷产品。青花鱼纹盘在当时极受欢迎,主要因为它的瓷质厚实、纹样简单、寓意明确,而且价格低廉、结实耐用。青花大鱼盘用笔简练,博山的画工用当地极具特色的原料,配制出一种略带蓝色调的青花颜料,烧成后的青花纹样或带蓝色,或呈灰白,或发黑发暗,形成博山窑特有的淄博“土青花瓷”。盘中鲤鱼纹样头大身小、极其生动,从粗细不均的线条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画技还不成熟,但是出现了在陶瓷上绘画的萌芽,古拙的绘画技艺也把鱼的各部分表现的清晰有度,眼睛、鱼鳞、鱼鳍都是用笔勾勒,采用大写意的表现方式。博山的土青花鱼盘极具当地特色,开创了一种奇特别致的美,在绘制鱼盘时有的画工会放在转盘上一边转一边绘制,考验画工的用笔和控笔能力,从而形成极其流畅的线条,对于眼睛、鱼鳍等结构适当夸张放大,整个鱼盘更加生动有趣。博山青花鱼盘这种绘画尝试与实践在当今再去观看也可从画面中提取很多精彩的绘画元素。
博山的红绿彩瓷器也是典型的代表,主要是指在光滑的瓷器上展现的以红、绿色为主的彩绘形式,包含各种中国画题材,涉及山水、花鸟、人物等,还有各式各样象征福气、吉祥的美好图案。在日常用品盆、碗、茶杯、花瓶上均有体现,主要是取博山当地泥土作为原料,做出造型并晾干,上面敷上一层白色化妆土,当时主要采用日本进口的颜料在胚体上进行绘制,以大面积的红色、绿色为主,纹样绘制完成后涂上透明釉,放入窑中高温烧制,烧成的红绿彩陶瓷产品颜色亮丽、生动和谐,胚体和颜色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了经典的博山红绿彩瓷器。在那时人们家中常见的还有经典套五盆,是由不同大小的五个盆子组成,均是白釉彩绘陶盆,上面以红绿色调为主描绘了各种风景人物,人们主要用于洗漱、洗菜、淘米、盛面粉、揉面、存放食物等。各种类型的陶瓷制品和功用,都体现出当地的生活习惯和审美需要,受到博山地区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更离不开对茶具的需求,美观而又实用的茶壶、茶杯会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博山随着生活需要生产了大量的红绿彩茶具,神态各异的造型、灵活多变的纹样在当时极为受欢迎。
博山红绿彩陶瓷工艺的制作分为釉上彩绘和釉下彩绘两种,釉下彩指的是在塑造好的胚体上面绘制好图案,再敷一层透明釉,进窑高温一次烧制而成;而釉上彩是先把陶瓷器物高温烧制好,再在它的表面进行图样绘制、增加色彩感,最后进窑低温烧制成型。也可以两种工艺结合生产,在釉下彩的基础上进行釉上彩绘,最后烧制完成。博山陶瓷工艺各式各样,展出不同的造型和绘画风格,形态各异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究,色彩技艺的绘制值得我们学习和创新,博山陶瓷工艺的千年发展脉络是值得每个人传承和发扬的精神文化。
博山美术陶瓷的发展要传承地域陶瓷文化,延续文脉,强化地域性的特点,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4]。博山陶瓷第一眼看上去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它的“形”和“色”,其独特的造型或艳丽的色彩格外夺人眼球。博山陶瓷的造型一般有茶杯、花瓶、碗、圆盘等,各式各样不拘一格,而“色”又是陶瓷表面展现出来的颜色,包括底层釉色和纹样图案,颜色的搭配更容易加强人的视觉体验,不同的色调会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博山陶瓷上的绘画更是结合了中国画中的精妙元素,“诗”“书”“画”“印”四者相结合共同展现在陶瓷器物上,更是丰富了博山陶瓷的意境和韵味。文采飞扬的诗词歌赋、流畅婉转的书法线条配上生动艳丽的画面,在光滑细腻的陶瓷表面展现着,一旁鲜红色的印章更加凸显时代感,使人进入仙境。整个造型加上博山陶瓷的精细工艺,摆放在台面上展现出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经常欣赏具有这种艺术气息的陶瓷艺术品,会潜移默化的提高人的审美修养,感受中华文化的千年历史之韵,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通过观看博山陶瓷工艺作品,提高了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陶瓷产品通过色彩视觉搭配可以形成独特的个性,这也是陶瓷色彩视觉搭配的特点之一[5]。博山陶瓷工艺不仅体现在各式各样的造型上,还有它独具特色的色彩绘画图案。就像博山的红绿彩陶瓷产品,它的主要颜色就是红色和绿色,由其他颜色辅助,大块而又明艳的红色和青翠生动的绿色相衬,红色的张力映衬着绿色的生机盎然,红绿色的搭配引人注目而又生动活跃,画面中体现着浓郁的乡村风土人情。用色大胆,同样在技法上也毫不逊色,题材丰富,几乎涉及了所有中国画题材。陶瓷上图案有山水、人物、房屋等,用笔干练精准、色彩亮丽生动,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陶瓷的独特质感配上艳丽的色彩和精妙的用笔,共同组成了极具特色的博山陶瓷艺术品。观看博山陶瓷工艺的形成和组合,真正体会博山陶瓷工艺色彩与技艺的融合,感受每件艺术品的色彩美感,体味不同色彩搭配的特点,学习灵动的绘画技法,更会激发每个人对博山陶瓷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培养一种良好的创作心境,促使每个人去尝试制作、创新实践。接触博山陶瓷工艺产品可以带给我们灵感,展示独特的地方魅力,使每个人都产生一种心灵震撼,鼓舞大家对博山陶瓷工艺进行创新和传承。
博山陶瓷大多是使用当地的泥料为原料烧制而成,陶瓷的生成对温度要求很高,窑内温度在200℃~1300℃不等,用来烧制不同的瓷器。各式各样的陶瓷产品凸显着不同的制作手法,比如,手捏法、泥条盘筑法、泥板成型法、拉坯法等,都是博山陶瓷常用的制作手法,对博山陶瓷感兴趣的人可以在陶瓷人力大厦体验陶瓷制作,会有专业人员引导并教授陶瓷工艺的制作,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款式尝试制作。学会基本的制瓷手法后,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行创作陶瓷产品,从而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使博山陶瓷不再拘泥于传统元素。感受陶瓷制作的方法,打开一种全新的新思维,增强自我认知,有利于自身个性的发展和实现。亲身感受陶瓷艺术的制作过程,丰富自己的情感和审美体验,一件附着情感投入的陶瓷作品可以激励人,陶冶情操,培养人的审美情趣。陶瓷艺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工艺水平和艺术造诣上,也充分体现在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历史价值上[[]]。学会一项新的技能,既能感受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体会劳动人民经过千年沉淀的智慧结晶。
由于博山地区陶瓷文化底蕴丰厚,有利于用此优势进行文化熏陶和文化传播。通过大量具有博山特色陶瓷工艺产品的陈列,比如,公园、公交亭、酒店等都有不同款式陶瓷的展示,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感受到博山陶瓷工艺的魅力。随处可见的陶瓷工厂,就餐时使用的陶瓷餐具,那都是博山陶瓷文化的象征。利用所处优势建立陶瓷人文场所,营造一种优秀文化感知氛围。营造校园地域文化的学术氛围,将传统文化与设计理念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激发陶艺设计的灵感[7]。尤其是当地的青少年,可以更好的让他们感知当地陶瓷工艺的精致,真正有渠道、有选择的了解博山陶瓷的历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新生的一代,更是把博山陶瓷工艺传承下去和推广传播出去最有可能的一代。地方应该相应的支持和鼓励博山陶瓷的发展,扩大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博山陶瓷的历史和特色,博山陶瓷工艺是世代手工艺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打造属于博山陶瓷的专属阵地,让每一个人都潜移默化的了解和感知博山文化,提高每个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精神。
博山陶瓷工艺作为发展千年的一门技艺,技艺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继承了多种优良制作手法,精益求精的耐心和创新实践的精神值得每个人的学习和传承。博山陶瓷工艺产品从“形”和“色”上树立了一种典范,可以丰富陶瓷视觉体验,提高人的审美修养。从中体会色彩与技艺融合,激发艺术创作心境,促使每个人去尝试制作、创新实践。亲身感受陶瓷艺术的制作过程,丰富自己的情感和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培养人的审美情趣。日常感受陶瓷文化,潜移默化的提高自身中华民族文化自豪感。在以后博山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中,每个人都是工艺的传承者,都有义务和责任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和继承下去,开拓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争取把现代元素与博山陶瓷相结合,技艺的更新和进步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