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宗萍
兰陵县层山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山东临沂 277734
基层医院的发展密切关系基层人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作为医疗机构的有机构成之一,基层医院也具有一定公共卫生管理职能,而如何有效发挥其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则可对基层医院乃至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1]。但目前我国基层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仍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基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基层人员服务积极性不高、医疗技术水平不高、医疗设备不足等,从而使基层医院公共卫生工作开展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基层医院职能,因此亟待有关部门解决[2]。基于此,本文对目前我国基层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的现状、职能以及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等进行总结与分析,以供参考。
公共卫生管理是指政府为落实公共事物管理职能所采取的管理行为,为公共管理的重要组分之一,主要目的在于防控疾病、保证人们健康,主要内容有建立相应的卫生服务机构、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分配以及筹集卫生资源、提供保健预防与基础医疗服务以及持续协调社会关系、完善卫生保障体系等[3]。公共卫生管理涉及可影响人民健康甚至危及人们生命安全的流感传播、传染病传播、地震等社会群体的各方面。因此有必要及时对其存在的问题予以总结,革新其模式,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持续完善其体制,以确保公共卫生管理更为规范、科学。
作为体制性管理之一,公共卫生管理包含了制度、功能两个特点,其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了药、食监管机构以及医疗卫生事业机构等,不同等级且独立的部门均参与其中并各自发挥职能;公共卫生管理每一层次服务不同对象,目前每一层级服务对象数量、范围均呈增长趋势[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问题,政府也愈加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并持续加大医疗卫生领域投入。到2005 年底,中央财政在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已超30 亿元;自2009—2010 年,中央财政每年在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投入已超200亿元。现如今,中央财政在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中的总投入已超3 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已遍布我国多个省的市、县,全国各地已有超3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部分县级医疗机构为保证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更是广泛开设了基层医疗维护补偿机制。基层医院医疗资源仍然有限,医疗水平、医疗资源与实力雄厚的三级医院等仍有差距[5]。如此,若想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与有效配置,以便其最大程度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内发挥作用,则需首选对其于公共卫生管理上的功能予以明确,再结合定位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此加快公共卫生管理水平,使基层医院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基层医院的管理性质具备内、外双重性,结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等进行院内管理为其对内性;开展妇幼保健、传染病与慢性病防治咨询、计划免疫等相关卫生服务工作,并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预案》为基础对当地公共卫生进行监管为其对外性[6]。若想完善我国基层医院公共卫生管理,需先分析其主要职能,并以此为基础,以现存问题为重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目前,结合其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目前,我国基层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的职能主要有如下几点。
基层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的基本功能就是对公共卫生服务进行管理。医院是我国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内的最基本服务阵地与机构,它的管理质量直接关联区域内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因此基层医院应以期长远发现目标为基础,不断精进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才能使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得以持续发展,能使其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职能得以充分发挥[7]。
基层医院在管控公共卫生事件上的职责与使命极为重大。只有基层医院肩负起公共卫生管控的职责与使命,才能管控好公共卫生事件,进一步精进公共卫生事件管控能力[8]。
为保证人民的合法权益,需基层医院负责监管医院相关卫生工作、新农合等,以有效保障医疗卫生秩序[9]。
在进行健康档案管理时,需要基层医院负责做好当地常住人口数量、疾病控制情况以及妇幼保健、计划免疫等基本健康信息的采集、保存与信息数据及时更新等,并对当地的流行疫病制订相应的防控策略,以最大程度发挥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作用,从而提高当地疫病防控效率。同时,还需要基层医院向当地常住居民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传,期间除了向居民发放健康宣传手册、解答疑虑外,还需要经其他途径比如微信公众平台或是电视等方式扩大宣传力度,以便当地居民对本地典型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有所了解,以此强化当地居民传染性疾病防控观念,以强化基层民众的传染病防治综合能力。
在县级政府带领下,由基层医院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对各项工作进行组织与部署,真正落实年度的工作与公共卫生相关计划等。
在执行政府相关部署上,基层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也能发挥相应作用,即在政府提出新的公共卫生相关工作后,基层医院将第一时间将政府最新工作部署向下传递给辖区内的居民,以此有效宣传、传播政府公共卫生方面的精神等。
基层医院有义务为乡村卫生室提供相应的卫生服务指导等,即由基层医院结合自身技术优势予以乡村卫生所等工作人员相应的医疗技术指导,以强化乡村卫生所人员的职业素养,并规范其从业行为等,包括定期或是不定期予以乡村卫生所工作人员业务指导、医疗技术培训等,并负责及时对乡村当地的卫生信息予以收集与反馈等。
目前,基层医院医护人员数量不多,尤其缺少专业人才,加之有关当地居民的个人健康信息档案管理、当地基础卫生以及居民定期体检组织、辖区内流行性传染病的防治与宣传等工作也需要基层医院工作人员负责,致使其无法兼顾学习,也无法快速掌握更多公共卫生管理知识,导致很多管理工作并无法有效落实,影响民众的健康情况,致使基层医院的公共卫生管理发展受到了阻碍[10]。
受公共卫生经费投入有限甚至不足等限制,大多数基层医院无法及时更新硬件设施,甚至无法储备足够物资,导致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无法从容应对[11]。因此,在进行公共卫生管理上,基层医院相关部门也一直在积极地想办法解决引入建设资金、更新医疗设备等问题,以便使基层医院有效控制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
基层医院受限于医护人员不足、专业技能有限等,因此在面对患者时,无法以最新、最有效的疗法为患者治疗,仍需转诊上级医院,尤其是在面对突发疫情或是其他大规模突发事件时,应对能力有限。
目前,我国基层医院公共卫生基本服务项目主要有疫苗接种、定期体检、健康宣传等基础内容,受多数医院规模小、人员不足、位置偏远等影响,仅能够进行政府部署工作传播等,尚无法进行慢性病预防以及居民健康信息采集与更新、公共卫生的及时监督与管理等工作。
目前,在应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上,基层医院上不具备完善的应对机制,无法对突发事件进行网络监控,更无法经公开且透明的报告予以全面公开、实现突发事件的属地化管理,导致其在处理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时较易出现应对迟缓、指挥无度、信息阻滞等情况,致使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无法得到及时处理。
基层医院需结合相关规定对公共卫生信息资料进行全面的采集,因此专业性较强,但基层医院相对来说专业人员不足,人员专业技能缺乏,致使其无法及时采集、整理、反馈公共卫生管理信息资料,自然也无法及时处置公共卫生问题,不仅不利于基层公共卫生管理效率提高,甚至可导致传染病突发或扩散等[12]。
医院创收是为了确保基层医院正常运转所采取的考核指标,但该指标的出现使得农村的三级网络功能被弱化,致使基层医院无法在监管公共卫生事件与进行公共卫生服务指导上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同时,三级网络管理制度被县区医疗机构弱化后,使得乡镇卫生机构无法进行卫生信息采集,而上述三个级别的医疗机构本应互相协作,因此一旦一个机构出现了问题,就无法保证其他两个医疗机构正常运转,自然无法顺利开展公共卫生管理。
在建设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团队上,首先应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在定期组织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与再教育时,还需要强化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并结合当地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奖惩措施,以促进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培训与学习,以此使其专业技能得以提升[13]。考核相关人员时也应将重点放在医疗救助、突发事件应对上,以此强化基层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此外,应安排好每个人的工作职责,一方面提高其责任心,一方面可使其更重视有关工作职责方面的培训与再教育,从而提高其岗位职能能力,确保其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优势,以此提高基层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团队人员专业技能水平,进而提高基层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综合水平[14]。
政府在监管基层医院公共卫生建设时,除了需要不断投入资金外,还需要监管资金走向,保证每笔投入都被合理用于相关的公共卫生管理中,以此确保公共卫生管理真正发挥其作用。同时,在基层医疗机构具备充足资金的情况下,应持续引进先进的设备,以保证基层医疗机构软、硬件水平。
在行公共卫生管理时,基层医院应持续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以便发挥其功能,以利于基层医疗公共卫生管控能力提高。一旦乡镇等地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层医院也能结合事件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以更有效应对突发事件[15]。此外,还需以居民疾病防控为基础,健全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有效落实健康宣教,定期开展相应的健康培训与宣讲活动,使民众能够积极参与进来,以此提高民众防治疾病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目前,信息化在各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对于基层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来说,也需建立与完善公共卫生管理网络平台,经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完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并对公共卫生服务网点进行设置,对居民健康情况予以及时收集,将政府最新举措、指导意见等经信息平台等方式传达下去,以此强化基层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水平。
基层医院硬结合其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建设现状持续完善其管理制度,并保证制度公开、透明,以提高公众满意度。同时,还需突发卫生事件应对体系、疾病防控体系等的建立与完善,以此使基层医院更具备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此外,还需强化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确保相应事件的信息沟通无阻,并可及时组建相应的应急救治队伍,以此有效处理突发事件。
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水平持续发展,总体医疗水平也明显提高,但在提高基层医院公共卫生管理质量上仍任重道远。有关部门仍需持续关注基层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的现状与现存问题,经分析、总结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上下一心共同努力,经资金支持力度的加大、软硬件设备的持续优化以及基层医院不断扩大自身专业队伍培养,强化其突发事件应激处理能力,持续建设并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做好卫生宣传工作,持续提高医护人员责任感与专业技能,方可使公共卫生管理真正在基层医院实现其功能,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