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地理“主题式”教学研究

2023-01-31 13:17朱桂平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教育 2022年42期
关键词:主题式课程标准情境

朱桂平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刘子钩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实验中学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从价值观、品格和能力三个维度描绘了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蓝图。笔者以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为理论依据,从路径、视角、模式三个角度开展适合初中地理教学的“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构建了初中地理“主题式”教学模型及变式模型,确定了“主题式”教学策略的三大原则——基于课程标准内容选定主题的原则,基于地理事件、现象创设真实情境的原则、基于学科综合思维设置情境活动的原则,为初中地理“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提供参考。

一、问题的提出

21 世纪是人工智能时代,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世界进入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新技术发展时期,如何应对未来对人才的需求?今天的教师角色又该发生怎样的改变?

(一)新时代的育人要求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因时而变

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给出了明确指引,要优化教学方式,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

(二)地理课程标准修订,教学目标依标而变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 年版)》适用范围不同,但其中学科思想高度一致。表面上是取消了三维目标,实际上是基于学生的学习目标提炼出四个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四个核心素养、三个维度,为学生指明了人生发展的方向。教学须以此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区域教学亟需革新,教学行为不得不变

笔者从2018年9月开始担任教研员,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深入到一线教师的课堂。担任教研员期间,深入区内70 多所中学,从地理课堂的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学生参与度等方面观课200 多节,课后对讲课教师及学生进行访谈,发现现阶段本区域内地理教师教学中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一:课堂引入有情境意识,但情境只用于引入,整节课以教师讲授为主。这一类型的教师,知道在教学中引入情境,他们认同情境能够服务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但由于他们对情境缺乏深入的了解,认为情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仅起到课堂引入、吸引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等作用,所以,他们的教学情境只是在教学开始的时候呈现,后续的教学与情境毫无关联。据统计,这类型的教师占比达90%。

情况二:情境源于试题,试题就是情境。这一类型的教师,教学目标仍然停留在解答试题的层面,认为教学就是让学生正确解答试题。他们采用“以题带教、以题带学”的教学策略,每一节课都精心挑选考查重点知识的试题或者常见错误的试题。他们在课堂上尽心尽力地教学生解答试题,学生在其指导下似乎掌握了相应的读题能力和作答技巧,能够顺利应对各种测试,但事实上学生在测试中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类侧重知识的讲授,缺乏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培养的教师占比达60%。

情况三:学生在课堂参与活动的兴趣不高。教师有情境教学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也引入了情境,但是这些情境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由于没有亲身感受,缺乏共鸣,学生无法进入该情境,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据调查,这类课堂中仅有30%左右的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全员参与度低,导致学生对地理课堂不感兴趣。

总之,时代在不断发展进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应及时更新,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培养什么人”是教师必须回答的问题。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学生的关键能力,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如果不把创新意识融入教学之中是培养不出高素质人才的。“怎样培养人”是教师落实培养人的方式方法,简单的教材重现、传统的试题解答、肤浅的情境问题同样无法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因此,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是每一位初中地理教师面临的挑战。

二、概念界定

“主题”,第七版《辞海》中的解释为“主要内容、中心问题”。地理主题是地理事物最核心、最突出的表征。地理主题有小有大,小到某一单元,大到多学科、跨学科。可依据内容、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划分主题。

地理“主题式”教学是在地理教学活动开展中基于生活实践、融合学术研究、整合教学资源,以问题链串联情境活动,驱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学习,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一种教学活动程序。

三、教学策略研究

本课题以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为理论依据,构建适合初中地理教学的“主题式”教学模式,在不同层次的学校开展三轮行动研究,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和教师教学专业的提升,研究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过程流程图

三轮行动研究是由研究情境创设和情境活动设置原则、“教、学、评”一体化评价、构建模型组成。情境的选择、活动的创设为教与学服务。选择是否恰当、活动是否合理、实施的好与坏由评价来得出结果。梳理同一类型的教学案例特征,找到案例之间的共性,提炼出普适性的教学模式。三个环节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同时为实施效果的检验、对区域的影响搭建了测量的平台。

(一)建构基于地理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地理“主题式”教学模型

本课题组以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2 年版)》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要求,明确初中地理的核心内容,以主题的形式重新组构教学内容,围绕地理主题,构建以“情境体验—探究学习—分享交流—反馈评价”为教学流程的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初中地理“主题式”教学模式

初中地理“主题式”教学模式下实施的教学有四个环节:情境体验、探究学习、分享交流和反馈评价。每一个环节都由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组成,教师行为为学生行为服务,学生行为指向学习目标。在四个环节中,教师行为是层层递进的,从带学生入境开始,经过激发学生思考、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到深化促进知识内化都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学生在这四个环节中,亲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不仅内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为今后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主题式”教学模式从聚焦“教”的教学目标走向凸显“学”的学习目标,变过去的终结性评价为形成性评价,使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学习的评价融合为一个整体,具有操作性强、指引性明确、普适性强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能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二)确定主题选定、情境创设原则

1.根据课程标准内容选定主题

主题可大可小;可单一学科,也可跨学科;可一个知识点,也可一个单元。本课题根据课程标准内容的学科知识体系,结合教材所选案例,从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特征、地理要素的呈现方式选定主题。

(1)以学科知识专题为原则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 年版)》把课程内容划分为四大主题:地理工具、地理实践、认识全球、认识区域。其中,认识全球又细分为三个主题: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表层;认识区域细分为两个主题:认识世界、认识中国。

(2)以学科综合性特点为原则

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是区域地理。其中,认识区域部分有33 条课程标准,根据区域地理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可以选择某一区域最突出的特征为主题。如以中东的石油资源、热带雨林的森林资源等为主题去学习区域地理。

2.问题情境与情境活动的创设

(1)问题情境创设遵循真实性原则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发生在情境中,学习是一个参与情境的过程,是一个基于情境而展开的过程。有利于学习发生的情境应该是一种真实的社会情境、实践情境和文化情境。因此,本课题研究的问题情境创设遵循真实性原则,素材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国内外地理事件、时事热点、科学研究成果等。根据教学内容将素材整合汇编,搭建“情境+问题”的结构,创设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沉浸在情境中学习。

(2)以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设置情境活动

情境活动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为简单的情境活动和复杂的情境活动两层。简单的情境活动,学生只需调动某一知识点或某种基本能力便可解决问题。复杂的情境活动需要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能力去应对和解决复杂问题。通常可从地理事物和现象发展的过程、区域的一般分析方法等方向去设置(见表1)。

表1

(三)推进“教、学、评”一致的评价方式

“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方式,要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结构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以“评”促“学”、依“评”优“教”,将评价作为教学工具,促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成为一个整体。

2018汉诺威林业木工大会(LIGNA.Conference 2018)于12月5日在广州东方宾馆圆满落幕。本届大会吸引了来自海内外400多位家具制造商、经销商、自动化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大会通过主题演讲、峰会讨论、会场展示等多种形式为供应商和家具制造商提供了高效的技术及商贸交流平台。

四、研究反思

(一)教育教学一线实践成果检验,证明初中地理“主题式”教学模式符合课程改革要求

1.促进了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

基于“主题式”教学模式的试验班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学生对“主题式”教学的课堂学习是认可的,对教师设置的情境和情境活动评价非常高:“希望每节课都能以此形式展开学习。”由此可见,“主题式”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提升。

2.拓宽了教师地理专业素养水平提高的途径

以“研”促“教”,在“教”中“研”是教师专业素养水平提高的有效途经。课题组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撰写论文、设计教学案例等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借助广州电视共享课堂、国家精品课平台等方式,以课例的形式在区内外推广和应用,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二)本课题研究紧跟教学改革的步伐,具有创新性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和《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不仅凝练了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还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要聚焦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本课题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修订印发前就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使初中地理课堂从教师主体转向学生主体,研究路径和模式具有创新性。

1.路径创新

本课题研究源于实践,归于实践,服务于实践。通过区内不同学校的实践,促使教师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学习主动性获得激发;推进“教、学、评”一致性,打造区域学科教学特色,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

2.模式创新

“主题式”教学模式紧紧围绕主题,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和设置相应的情境活动,通过问题情境和情境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主要以区域地理教学贯穿整个阶段的学习,是高中阶段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采用“主题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区域地理教学的沉闷,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活力,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堂讨论与参与的热情。因此,教师要坚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主题式”教学模式提升地理科目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助力学生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主题式课程标准情境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主题式课程整合的价值、困境与改进
小学数学和科学学科主题式整合的教学思考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