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宏伟 山西省晋中市教育局教研室
李朝霞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中学校
景华府 山西省朔州市实验中学校
作为全面、客观评价高中生学业水平、综合素质的国家考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求命题人不仅要有深厚扎实的学科知识,关注学科的发展前沿,还要深入理解课程标准,正确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含义和表达方式,并掌握一些命题的方法。山西省2022 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学科在命题总体思路、测试知识框架与命题规划、题型设置等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实践与探索,并给出了一定的思考和建议。试题既要对学生的地理素养进行科学评估,又要对地理教学起到引导作用。
试题的命制要基于立意、情境、设问三大命题要素,要紧紧围绕“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这一主线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图1
试题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和积极导向作用。
第一,命题要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展示地理与社会的关联。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第二,命题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命题要充分发挥地理学的综合性优势,找准智育与德育、体育、美育的契合点,以相应真实的生活、生产情境材料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第三,命题要落实课程目标。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基于此,命题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人地协调观),增强学生从综合的、空间的、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地理工具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地理实践力)。
命题应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下文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标准,结合中学阶段地理学科的基本要求,重点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地理信息的获取、解读和整合的能力,描述和解释地理事象的能力,以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状况的考查。
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应以必修课程“地理1”“地理2”的学业要求与内容要求为准,参照学业质量标准水平1与水平2的相关表述。命题要恰当把握学生所学模块中的“学业要求”及其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对应关系;从“内容要求”中选择所要测试的内容,以学业质量标准中水平表现为依据,确定所选定的“内容要求”的具体评价任务。
学业水平考试,以考查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状况为首要目标。而评估这种状况需要通过观察学生在一定复杂程度情境下的表现进行间接判断。因此,命题要力求设置相关真实情境。“相关”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情境与考查内容相关,情境开放又不失明确的指向,避免设问和情境之间毫无关联。第二层是情境与考查要求相关,水平1为“简单、熟悉的情境”,是学生有一定的亲身感受的情境;水平2 为“给定的简单地理事象”,是经过加工的、结构化的情境,需要删除大量无用信息,留下解题线索。“真实情境”一般分地理学术情境、生产实践情境、日常生活情境。也就是说,命题素材要贴近现实,与现实生活、生产紧密结合,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情境设计,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命题应立足对地理学科内容的整体把握,避免从过细的、孤立的知识点角度或采用单一的题型进行设问。
在知识考查方面,应以位置与分布、地理特征与差异、地理过程与变化、地理联系等为线索,突出地理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探索技能的应用,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内容,灵活规定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要求,以考查学生思维能力、探究方法与技能运用水平为目的。其中,考查“地理特征与差异”要突出对地理事象特征的分析与综合、抽象和概括,以及对地理空间格局的观察、概括、归纳等学科思维模式、探究方法与技能的运用;考查“地理过程与变化”,要突出对地理空间动态过程的观察、规律概括与趋势预测等学科思维模式、探究方法与技能的运用。
在题型设置方面,选择题以“一拖二”的题组形式呈现,即一组选择题包含两个小问题,而非选择题一般包含两到四个小问题。不论哪一类题型,同组试题的不同设问之间要体现递进、因果等的内在逻辑联系。
试题的编制要在明确评价目的的前提下,做好命题规划;试题对知识点的考查,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注意覆盖面;作为标准参照考试,不追求考试的区分度,难度不宜过高,试卷的总体难度系数应控制在0.7~0.8;试卷结构合理,题量适当。在制定评分标准时,应结合具体试题学科内容,以学业质量标准水平1 和水平2 的相关要求为依据,严谨制定描述性的评分标准。
学业水平考试测试内容以地理1 和地理2 要求为准。在构建测试内容框架时,应该以“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在那里”“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产生了什么作用”“怎样使它有利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等六大核心问题为线索,将地理1 和地理2 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等进行归类整合,从整体上把握地理学科内容的结构性和关联性(见表1)。在明确命题总体思路、构建测试内容框架的基础上,还需做好命题规划(见表2,附文后)。命题规划主要围绕内容标准、必备知识点、情境类型设置、关键能力要求、核心素养、考查要求及学业质量水平等多个维度展开。
表1 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测试内容知识框架
表2
学业水平考试试卷题型主要为Ⅰ卷的选择题和Ⅱ卷的非选择题两部分。
在标准化测试中,选择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题型,它一般包括一个题干和一些选项。题干的重点在于明确问题,而选项则是回答题干设问的答案。地理选择题的情境材料有语言文字、各种地图、表格等呈现形式,所以可以分为读文选择题、读图选择题、读表选择题以及综合情境选择题(文字、地图、表格任意两者甚至三者综合创设情境)。但不论哪一种,学业水平考试中的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择题考试的范围很广,基本的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都可以用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从而保障较广的知识点覆盖面。选择题不仅要考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也要考查学生基本的地图素养和信息整合能力。
非选择题,类型多样,但学业水平考试中所采用的主要是材料情境分析题,地理特色鲜明。这类试题向学生提供与地理学联系紧密的相关情境材料,要求学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推理、综合、论证。学业水平考试以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状况为测试目标。虽然选择题和材料情境分析题都可以实现对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测试与考查,但对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的测试与考查,材料情境分析题要明显优于选择题。为此,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非选择题部分,以落实对地理实践力的考查为命题出发点,共设计有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地理考察、地理研学、案例分析等五种材料情境分析题,同时将部分问题设计为开放性试题,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作答空间,以便反映考生真实的价值取向,同时培养学生立足给定区域,多尺度、多要素、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以进一步落实对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学业水平考试要全面落实课程标准要求。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评价目标,应定位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状况的测试与考查上。在编制学业质量水平考试试题时,应把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要求、学业质量标准细化为较为具体的测试目标,建立科学的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体系。那么,在实际操作中,怎样才能正确地把握命题的整体评价目标呢?如何将学业要求及学业质量标准转化为具体的测试目标?如何准确把控试题的难度以符合测试要求?下面就围绕这三个问题谈几点建议。
在确定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整体评价目标时,应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考量:
首先,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体现。高中地理学科的课程目标、内容、教学与评价,均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主线展开,而学业质量标准是对学生学业成就的整体刻画,其实质是衡量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表现,才能制订出清晰的评价目标。
其次,准确理解学业要求与学业质量标准。地理课程标准中有多个部分涉及学习要求。如“内容要求”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学业要求”解决“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即落实到核心素养上的学业成就;“学业质量”则是将“程度”按照核心素养水平进一步划分为等级。这三者涉及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时也存在明显差异。“学业质量标准”对“学业要求”中描述的总体要求进行了层级的划分。因此,准确把握学业质量标准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才能实现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进行准确的刻画。
在命题实践中,具体测试目标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基本路径:恰当把握学生所学模块中“学业要求”及其与地理核心素养的对应关系;从“内容要求”中选择要测试的内容,以学业质量标准中水平表现为依据,确定所选定“内容要求”的具体评价任务;描述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应达到的具体状态、水平表现。
试题难易程度主要通过情境的类型、设问的深广度等进行把控。
命题的首要目标是考查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状况。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状况,有的不能直接观察,但是可以从学生在一定复杂情境中的表现间接地推断出来。而情境的复杂程度、熟悉程度不同,直接影响试题的难度。在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时,情境一般设置为“简单、熟悉的情境”和“给定的简单地理事象”,对应着学业质量要求中的水平1和水平2。对于命题者来说,就需要对来自大学教材、专业刊物、时事热点、探究实验等素材进行加工,使之成为结构良好的情境。在三类情境中,学术情境因专业性较强,对高中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命题时需尽量采用通俗的表述,将学术情境生活化。
设问的深度、广度主要与选用的行为动词相关,行为动词的不同,可以表达测试任务难易程度的差异。如水平1,常用的行为动词有辨识、简单辨析、简析等;水平2,常用的行为动词有说明、解释、归纳等。水平1 只要求能够辨识生活情境中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的特点,简单分析其中少数几个要素的相互关系,不涉及地理过程及其时空变化。水平2 则要求简单分析多个地理要素之间,人文地理事象及其与自然因素的联系,需要对地球演化、热力循环、水循环、人口分布、城乡空间结构、城镇化进程、产业区位等进行分析。学业水平测验的命题设置为水平2。
总之,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学科试题以检验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状况为目的,在命题思路、方法上与传统试题的命制有很大不同,需要经历核心素养的立意、测试内容的确定、情境的设计及问题的创设等多个步骤,需要命题者全盘考虑、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