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城区人居环境建设状况调查与分析
——以南京老城南煤灰堆为例

2023-01-31 02:32刘安琪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12期
关键词:煤灰街巷巷子

李 玟,李 畅,刘安琪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89)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至今,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结构日趋壮大,人居环境建设受到一定冲击,尤其是近几年,“大拆大建、推倒重来”的现象随处可见,同时还伴随着各类“城市病”的凸显,城市内部出现孤立、隔离与不平等的状态,加速了人际关系疏离、人与公共生活脱节。

煤灰堆巷子是南京历史城区的重要聚居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保护价值,但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灰堆巷子出现人居环境恶劣、与外界隔离化、孤岛化等问题。所以需要从人居需求的视角出发,围绕该街巷现存的问题、公共空间分布合理化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分析煤灰堆巷子的发展现状,从而进一步构想、设计改善煤灰堆人居环境现状的策略。

1.2 研究意义

改变人居环境既是为了响应国家的战略部署,也是建设美好宜居城市的重要任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全面针对城市自身资源禀赋状况和人居环境的可承受、认受性,合理宏观指导与调控城市规模,继续优化城市空间规划与形态功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南京作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已进行多次历史性保护与建设,更新、改善煤灰堆巷子在公共空间层面上的人居环境,对促进整个城市的发展、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和幸福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2 南京老城南煤灰堆历史街巷人居环境建设

2.1 区位状况

煤灰堆位于秦淮区中华路的南段西侧。南起糖坊廊,北至小百花巷,长195m。清朝《同治上江两县志》称其为煤灰堆。按照历史档案说法,传说明朝时期一地方梅姓官员家中门前大火,将院子烧成了一片灰堆,因此得名梅灰堆,后改名为煤灰堆。此巷周边配有医疗、教育、购物场所(见图1)。

图1 区位(图片来源:网络)

2.2 存在现象及映射问题

人居环境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发展的热点问题。通过走访与实地勘察,煤灰堆存在着一些不同方面的缺陷,主要为以下几点。

1)街巷环境质量较差 通过走访发现,虽然有放置分类垃圾桶,但效果并没有得到很好改善,街巷的垃圾大多堆积在住户门口以及公共垃圾桶周围。由于街巷历史久远,许多住户存在油烟机抽烟口外置在街巷内侧的情况,导致街巷内的墙壁以及排水口出现油烟堆积并且散发的臭味短时间内无法消散的问题。这些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生活。

2)无衣物晾晒及车辆停放区域 由于街巷可用空间较小,居民大多会在街巷中间横放竹竿或拉线晾晒衣物。这种做法不仅影响街巷环境美观,而且会带来安全隐患。由于衣物悬挂在道路中间,很大可能会遮挡视线,影响骑行者对前方道路状况的判断。根据调查,煤灰堆巷子的居民构成大多以60岁以上的老人和小孩为主,若来不及避让车辆,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3)道路和墙体破旧以及照明设备少 因建成时间久远,道路出现了破损、凹陷等状况,墙体也普遍出现了表面墙漆脱落的情况,掉落的墙漆和路面的石子还有坑洼的地面都没有及时处理,加上街巷内几乎没有照明设施,这对于晚归的人和视线不清的老人来讲都会是潜在的危险。

4)绿化缺失、线缆排列杂乱 经过走访发现,煤灰堆几乎没有绿化覆盖,只有零星的几家住户将盆栽放在了家门口。绿植覆盖是人居环境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好的绿化不仅能装饰环境,更能提升住户的居住满意度。另外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线路的布排,道路中间电缆悬挂的位置较低,电线凌乱地穿梭交织在一起,居民在晾晒衣服时很容易触碰到,安全系数较低。

5)居民活动场所的缺失 煤灰堆巷子的空间有限,且居住的大多数为老人,空闲的时间较长。因为没有固定的社会活动场所,在下午的时间段,居民大部分都是搬着板凳聚集在路边或者家门口进行休闲娱乐活动,这会导致本来就狭窄的道路更加拥挤,对来往的车辆造成影响,存在潜在的安全问题。

2.3 影响因素

针对煤灰堆巷子出现的上述情况,笔者经过实地调查认为,煤灰堆的居住者以原住居民为主,且老年人占据大部分,在街巷生活时间较长,对于日渐累积的一些潜在安全问题没有较高的意识。街巷虽然有固定的负责人,但是居民反馈的道路墙壁修缮以及环境卫生问题并没有得到快速解决,且由于人口结构特殊,大多数居民并不愿意配合改造与修缮,这也是导致煤灰堆巷子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的重要原因。

3 煤灰堆人居环境建设的调研与分析

3.1 调研方法

1)实地调研法 通过对煤灰堆巷子进行实地调研考察,走访当地的居民,通过拍照记录、观察、测绘、访谈等方式,了解该巷子的基本区位情况、存在的问题、居民的一些基本诉求等,从而获得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在整个调研过程中查阅南京老城南历史城区保护规划以及更新等相关文献资料,以确保论文研究有充足的理论依据。

2)文献归纳法 通过查阅关于南京老城南历史城区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国家针对人居环境建设状况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分析、筛选,以整体系统的观点论证所要研究的内容,分析煤灰堆巷子的区位状况、人居环境现状、影响因素等问题。

3.2 调研结果分析

1)根据调研结果可以看出(见图2),大部分居民对煤灰堆目前的状况并不满意。据数据显示,煤灰堆50岁以上居民占比70%,70岁以上居民占比15%,还有一些80岁以上的高龄独居老人。据走访结果反映,家中年轻人不愿意居住在煤灰堆的主要原因就是生活空间太小,不能满足普通家庭的需要。

图2 调研结果(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除居住环境,最大的问题就是车辆无处停放和没有晾晒区域。此次采访的本地住户中,65%的居民针对机动车停放问题希望设置一处集中停放机动车的地点,反对把机动车停在街道两侧;另有30%的住户提出允许机动车不入巷道,因为煤灰堆小巷较为狭小,如果出现双向会车,将会导致交通拥堵,严重影响本地住户的生活环境。在走访的居民中,对晾晒问题感到不满意的人数高达85%,当地的居民普遍意识到将衣物晾晒在电缆边以及道路中间是存在危险性的。

3)绿植覆盖面积少。根据调查结果显示,50%以上的居民希望街巷能有绿色覆盖,但是由于场地有限以及自身种植能力不足,对于种植绿化仅限于小型多肉植物以及容易种植的青菜等。因此在后期改造中,当地居民对于绿化覆盖有着殷切希望。

4)对于其他环境建设提出建议过程中,少部分居民希望能给儿童提供一个专门的活动场所。煤灰堆的儿童不在少数,许多家长通常会在上班或者忙碌的情况下,选择将孩子放在老人家中,由于老人对于儿童的活动轨迹不了解,并且存在看管疏忽的地方。因此,当地居民希望开辟一块专门供儿童学习活动的场所,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学习和活动空间。

4 更新、改善煤灰堆巷区人居环境

4.1 公共空间

住建部2016年专项规划《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与实践》充分考虑到了市民的活动范围和便捷适宜的生活圈,化点成面,重新构造规划出以15分钟步行范围为主要空间尺度,在周围设置市民基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各项功能与服务设施。在大多数居民活动较密集或需要服务的场所建立起公共社区服务站,从而将巷子里的居民与外界联系起来,缓解煤灰堆巷子的隔绝状态,联络起周围的街巷,使其更具活力和生命力。基于调研数据,还有一部分居民希望完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因此,在煤灰堆生活圈内优化原有的基础设施,建立起小广场、微型健身点是很有必要的。

4.2 道路交通

针对道路狭窄、空间秩序混乱、共享单车随意停放等问题,走访了当地的居民,得知煤灰堆巷子的居民对共享单车随意停放占用公共空间的现象感到十分不满,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和步行体验的安全性。对此,应梳理当前共享单车随意停放问题,改善交通路网,打造一个动线明确的步行通道。同时也要构想、布置、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停车系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车辆堵塞现象。改善人居环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有秩序地循序渐进,面向未来,注重创新和实用性。

4.3 绿化

在无法改造房屋空间分布的情况下,当地居民希望从绿化、植物景观方面改善人居环境。现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与之相对应的精神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希望无时无刻都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由于城市用地紧张,煤灰堆巷子的公共活动空间局促,所以可以采用屋顶花园或垂直绿化的方式进行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共空间的合理利用度,改善煤灰堆巷子居民的生活质量。

5 结语

煤灰堆是整个南京老城南地段内历史名巷的缩影,更是我国老城区的代表性街巷,反映出一系列历史名巷的人居环境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展开调研与分析,并提出了改造方法和策略。人居环境的改造和提升离不开可持续发展观,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政府更要落实国家政策。老城区的改造一方面要让历史文化得到保护,另一方面要在改造人居环境的同时,妥善处理好现代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人居环境是值得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寻求解决方案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猜你喜欢
煤灰街巷巷子
王纬华
硅钙摩尔比对准东煤燃烧过程中矿物演变及灰熔融特性的影响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Arabica成都宽窄巷子
煤灰分及CaCO3对鹤岗煤灰熔融性和黏温特性影响研究
边走边唱
雨中的街巷
印象成都——宽窄巷子
游成都宽窄巷子(外一首)
煤灰化学组成与煤灰熔融温度关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