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模式在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2023-01-31 02:12:26齐朝华胡风侠
护理研究 2022年24期
关键词:结核肺结核依从性

齐朝华,吴 彤,胡风侠

西安市胸科医院,陕西 710100

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2]。病人由于糖代谢紊乱,体内血糖、血脂水平和血清清蛋白水平发生异常改变,免疫力低下,更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为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繁殖提供有利条件。两病并发时,结核往往起病急骤,发展迅速,患病率较正常人高3~10 倍,两病并发的病人发病年龄以40~60 岁居多[3-4]。患结核的病人,需增加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充足的热量和营养,是保障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但可能导致血糖升高[5]。为防止两者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需要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以保障病人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诊断;可接受药物治疗与护理干预;近期未接受过类似干预。排除标准:认知、沟通障碍;精神异常;依从性较差;合并其他重要器官衰竭,无法接受药物治疗者;干预后无法接受血标本采集、放射线检查、痰培养等检查。选取我院2017 年12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152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6 例,男59 例,女17 例;年龄40~70(50.1±2.6)岁;糖尿病病程2.5~8.5(4.5±0.5)年;肺结核病程1.0~6.7(3.0±0.6)年;55 例为浸润性肺结核,9 例为陈旧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11 例胸腔积液型肺结核,1 例为纵隔型肺结核,其中61 例为糖尿病确诊后继发肺结核。观察组76 例,男60 例,女16 例;年龄40~72(49.6±3.3)岁;糖尿病病程2.0~9.0(4.6±0.7)年;肺结核病程1.5~8.5(3.3±0.7)年;53 例为浸润性肺结核,9 例为陈旧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12 例为胸腔积液型肺结核,2 例为纵隔型肺结核,其中57 例为糖尿病确诊后继发肺结核。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及护理干预 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进行降糖、抗结核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①药物指导:评估病人的整体状况,详细指导药物剂量、使用方法,讲解规律用药的重要性。②饮食指导:发放糖尿病病人饮食健康知识手册。③生活指导:按呼吸道感染疾病隔离,必要时入住单人病房,加强消毒,保持室内通风,温度和湿度适宜,使用过的生活用品统一焚烧处理,家属探望时须佩戴口罩。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①药物指导:根据病人实际用药情况给予药物指导,对于依从性较差或者有明显负性情绪的病人,详细说明药物剂量、使用方法,强调遵医嘱服用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对于心存疑虑的病人针对每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给予说明,结合成功治疗病例进行指导,消除病人疑虑,提升其治疗信心。②饮食指导:按照比例将谷薯类、蔬菜类、水果类、肉蛋类、豆类、乳类、坚果和油脂类食物分配到3 个正餐和3 个加餐中,发放糖尿病病人饮食健康知识手册的同时实施1 周个性化食谱,长期坚持进食低糖、低盐、低胆固醇及高维生素、粗纤维食物,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避免发生酮症为营养干预目标,根据病人个人习惯和饮食喜好,选择适合的食物,避免日常饮食过于单调。在保障血糖水平的前提下,按照病人实际情况计算每日需要的热量,保证营养干预效果,提高机体抵抗力,达到配合结核病治疗的作用。③生活指导,同对照组。④运动指导:进行运动风险评估,为病人推荐适合的运动方式,鼓励病人散步,室内活动推荐上肢运动,运动时间选择在每天3 正餐后30 min 进行,每次运动30~40 min,每周运动6 d 或7 d。

1.3 效果评价 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用药依从性、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情况及血糖水平。用药依从性[6-7]:主动依从指病人能够主动服用抗结核药物、降血糖药物,配合饮食指导、运动干预,完成定期检查;被动依从指病人能够在家属或护理人员督促下完成或部分完成服药、饮食、运动、定期检查;不依从为在家属或护理人员督促下仍不能遵从服药、饮食、运动、定期检查。依从性优良=主动依从+被动依从。记录病人痰菌转阴率。血糖与餐后血糖采取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病灶吸收情况采用胸部X 线检查,病灶体积缩小≥50%为显效;缩小10%~49%为有效;缩小10%以下为无效[8]。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描述,进行χ2检验或Fisher 精确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干预后用药依从性与痰菌转阴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后用药依从性与痰菌转阴率比较 单位:例(%)

2.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血糖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血糖比较(±s) 单位:mmol/L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血糖比较(±s) 单位:mmol/L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例数76 76干预前12.51±1.17 12.17±1.23 1.746 0.083空腹血糖干预后5.25±0.32 6.77±0.81-15.215<0.001 t 值52.179 31.965 P P<0.001<0.001干预前14.73±1.82 14.25±1.83 1.621 0.107餐后2 h 血糖干预后6.42±0.52 9.34±0.91-24.288<0.001 t 值38.273 20.944<0.001<0.001

2.3 两组病人干预后病灶吸收情况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干预后病灶吸收情况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目前,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结核发病率都处于逐年上升趋势,两病并发情况也愈发常见。结核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发病原因与人体免疫力有关[9]。糖尿病病人因自身代谢因素导致免疫力低下,T 淋巴细胞凋亡增加,被感染巨噬细胞的凋亡减少,发生免疫逃逸,对胰腺在内的重要器官产生不利影响,使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易感[10]。脂肪代谢紊乱与蛋白质代谢失调致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促进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同时成为结核感染的有利条件。患结核病后会使糖尿病病人对糖类的反应产生变化,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确诊糖尿病后患结核病往往起病急骤,呈现病灶广泛、坏死明显,易形成空洞等特点,治疗较为棘手。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降低血糖水平,有利于结核分枝杆菌的控制。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人提供规范化治疗方案固然重要,但病人的用药依从性也是提升治疗效果的前提条件[11]。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对控制病情进展、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除了严格的隔离防护、保障安全外,还要给予降糖药物服药指导,讲解定期监测血糖的重要性。糖尿病是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不良情绪影响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病人治疗效果,甚至加快疾病进展,长期心理失衡会导致机体免疫、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因此要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12]。鼓励家庭成员及社会给予病人多方面的支持,帮助病人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通过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减轻不良情绪对病人生理、病理影响。两病并发时,应适当放宽病人饮食限制,摄入总热量要适当高于单纯糖尿病病人;开展互动教育,增强治愈信心,提高依从性,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本研究中,观察组病人用药依从性优良率、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提升病人用药依从性、痰菌转阴率,降低血糖水平,促进结核病灶的吸收。

猜你喜欢
结核肺结核依从性
一度浪漫的结核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26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海峡姐妹(2018年4期)2018-05-19 02:13:00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疣状皮肤结核1例
西南军医(2014年4期)2014-03-03 16: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