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地方师范院校“新师范”体系构建研究

2023-01-30 10:41李克军赵博文
关键词:师范院校师范师范生

李克军,赵博文

(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2.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使我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开放化程度越来越高,既为教师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挑战。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提出“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助推“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1],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以上文件的陆续出台擘画了互联网时代教师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路径,也开启了向“新师范”迈进的新阶段。“教育界认为,我国教师教育已进入一个‘新师范’的全新时期”[3],“新师范”教育是“互联网+”新时代教育,“互联网+”让教师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4]。“‘新师范’建设既强调以互联网技术驱动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系统化变革,又重视对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5]在“新师范”建设过程中,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实践中对“新师范”都投入较多关注,但是,师范生培养质量与基础教育的师资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学者们也指出,“表面上教师学历合格率已经达到法定标准, 但培养质量并非令人满意, 甚至出现用人单位对师范生质量下降的判断”[6],“最近几年师范教育机构改革方兴未艾, 而教师专业化水平并未有多大提高”[7]。这些问题从不同方面折射出人们对当下教师教育的质疑和不满。本文认为,“新师范”建设应在继承教师教育传统中力求守正创新,借力 “互联网+”优势顺势而为,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综合改革,构建高质量“新师范”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师范院校办学质量提升,也是该类学校教师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战略方向。

一、“新师范”新在何处

“新师范”之“新”是相较于传统师范教育而言,其“新”从字面意义看是指与“旧”相对的形容词,更是意指行动意义上的“创新”,即在传统师范教育基础上进行的系统性变革和创新。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

(一)“新师范”所处时代之新

“‘新师范’的提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是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新阶段。”[8]党的十九大宣告了中国已经步入“新时代”,所谓时代之“新”, 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体现在矛盾的变化上[9]。新时期,中国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其中就包含了在教育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高水平教师属于优质教育资源范畴,解决教育不公平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能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优秀的老师。此外,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迅速发展,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智能化的广泛适用激发了新业态的兴起和多样化,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这些层出不穷的变化对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无论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已然处于不可逆转的时代浪潮之中。世界教科文组织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把知识与教育视为世界共同的利益,各国间合作也应将其作为共同努力的目的和方式。新时代对教育赋予新期待,对教师自然也提出了新期望和新要求。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强调要将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10]。该意见也预示了传统的教师教育必然要进行改革创新,“互联网+”时代,新师范不仅要承继传统教师教育的优秀传统,更要跟随时代脉搏实现对传统教师教育的创新和超越。

(二)“新师范”所负使命之新

教育的根本在教师,教师的教育质量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更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要从为国家培养时代新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战略视角定位教师教育工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要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同时还要求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与之相呼应,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要求到2035年,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奠定坚实基础。从这一系列文件的精神中可以看出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新时代,教育振兴必先振兴教师,因为他们“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11]。由此,“新师范”建设要围绕新时代对教师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践行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全方位立体化系统化引领教师教育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较高教育情怀、扎实专业基础、信息化素养强、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水平、高素质、高质量的新时代教师,进一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步伐。

(三)“新师范”所持理念之新

“新师范”理念之新主要是指教育理念的转变,由过去的封闭保守、单一化向开放协同、多元化转变。主要包含四个向度:一是培养目标方面,传统师范教育重在教师的职前培养,忽视职后培养和终身教育,强调的是学科和专业基础,忽视教育专业技能培养。“新师范”教育是将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服务进行一体化系统设计,旨在实现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教育的达成。同时,“新师范”教育更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力求冲破传统师范教育经验往复循环的藩篱,顺应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要求培养未来教师。二是教育内容方面,不再囿于传统师范教育的单科知识的输入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的传统课程设置,而是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线上与线下、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方面融合发展。同时,注重师德养成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切实培养师范生的职业认同和社会责任感,努力实现提升能力与人格养成的统一。三是教学模式方面,转变传统师范教育的以教师、教材、教室“老三中心”为主的教学模式,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重视师生、生生互动,探究合作学习,开发虚拟仿真实践项目和情景化、交互式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以信息化助推课堂教学改革。四是学业评价方面,转变传统仅依靠教师为主的学业考核评价模式,将现代信息技术,比如,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运用到评价过程中,可以有效克服传统评价的低效性,同时,通过实时监测,能及时有效地帮助教师掌握师范生的学习状况和质量,从而为优化、改进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等方面提供科学精准的参考。

(四)“新师范”所构体系之新

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师范教育的投入力度,“目前有215所师范院校、500多所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培养,基本形成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12]但从实际调查情况看,一部分师范院校,特别是新升格的地方师范学院无论从办学水平还是办学条件、保障体系等方面仍存在很大改善空间。为此,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提出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构建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新生态的教师教育系统取决于系统良好的内部协调性和外部适应性”[13],“新师范”建设正是契合了教师教育体系的革新要求,从内部而言,需要对传统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变革,将对教师的培养由职前拓展到职后,同时在国家支持引导下构建由高水平综合大学、各级师范院校等构成的教师培养架构;从外部而言,需要适应21世纪以数字信息技术普及应用而催生的“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因为数字时代已经在重新界定人们的生活,泛在学习、终身学习、全球学习的格局已经形成,这些变化都需要在教育领域得到回应,以适应国际变革进程中出现的新趋势、新矛盾、新张力。因此,“新师范”教育体系建设已经被提振到国家战略层面,体现的是我国教师队伍由数量基本达标向质量优化提升的转变,向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进军。

(五)“新师范”所建评价之新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师范专业办学的规范性、专业性和长效性,提升师范专业的办学质量,增强科学引导,教育部特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该实施办法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比对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素养,对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同时将评价结果用于师范专业的教学改进,以持续推动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提升[14]。该实施办法采用了国际工程认证的OBE理念,与国际先进理念接轨,通过分类认证,即对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师范类专业的认证评价,分别给予符合基本要求、合格要求和卓越标准的三级认证标准,可谓是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区别于国内现有专业认证的重大创新”[15]。“新师范”评价之新除了采用新的评价标准和办法,还体现在构建多主体评价和协同培养模式、打造认证文化和强化认证结果对师范专业人才培养动力机制及执业资格之间的内在关联诸多方面。因此,“新师范”的评价就是坚持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研究制订与国际接轨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教学评价标准、专业评估/认证体系和机制,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提升师范专业人才的培育质量和水平。

综上,“新师范”就是践行立德树人时代要求,打造更具高水平、专业化、智能化、开放化、特色化的师范教育。所谓“高水平”,是契合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师范教育,立足追求卓越,以教育学科为支撑,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策略,建设符合国家一流标准的师范专业和师范院校的目标。所谓“专业化”,是对焦师范专业认证标准推进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强化学生学科专业能力和从教技能,培养学生专业道德和专业精神。所谓“智能化”,是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及教学管理深度融合创新。所谓“开放化”,是现代师范教育要从单一封闭走向开放多元,从独立发展走向共建共享,构建权责明晰、稳定协调、合作共享机制。所谓“特色化”,是打造办学特色鲜明的教师教育,更加关注“专业”“职业”与“行业”之间的期望和变化,发扬师范办学传统和优势,将教育部“四新”理念要求贯彻落实到“新师范”之中,培养适应新时代的未来教师。

二、“互联网+”时代“新师范”建设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普遍应用,其影响渗透至各个领域,也逐渐被愈来愈多的教育决策者、教育管理者和高校所认知和接纳,并“逐步转化成冲破工业文明桎梏的时代潮流”[16]。“互联网+”时代,教师教育改革是必然趋势。原因在于:首先,“互联网+”影响教育行业的业态发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内的充分应用,推动教育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现代化转型升级,形成更具活力和智慧的教育生态。其次,“互联网+”大大降低了教育的成本。传统师范教育囿于信息流通缓慢、教育技术落后等多重因素影响,需要高昂的教育成本,也是制约传统师范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互联网+”的广泛推进其结果必然实现“一切尽在互联网内”即“万物互联”[17],教育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得以自由流动,使教育成本自然降低了许多。第三,“互联网+”时代使泛在式学习成为必然,信息获取途径更加便捷高效。教师教育不必“局限在传统的学校和传统的教育系统之内,而要着眼于整个互联的世界,建构一种社会化的大教育。”[18]尽管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教育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但在“新师范”建设的行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从学生角度而言,其一,信息迷航影响学生系统化学习思维模式建立。面对互联网复杂的信息世界,师范生如何具备选择适合自身开展学习的能力也是关键。互联网助力教师教育时,其背后所依靠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个性化推荐技术也有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进而导致学生无法识别出不合理的内容和信息,网络资源也可能会变成“数字废墟”,特别要“谨防大学生在信息超载时代陷入信息迷航的困局”[19]。其二,互联网时代的伦理安全风险问题。人们充分认识互联网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的积极角色,但也应注意到其不当使用也会带来一定的伦理风险。比如,大数据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据可查”,同时也隐藏隐私泄露的安全风险。学生在运用网络技术过程中,难免会有抄袭剽窃他人知识产权成果以及为谋取个人利益侵害他人利益的情形发生。其三,网络依赖导致学生负面情绪增多,焦躁失眠,容易发脾气,不愿上学等症状出现。其四,过度依赖互联网容易出现浅表层学习,过度关注表面知识,长期下去就会影响学生深度思考和深度学习,不利于创新思维培养。其五,未来教师进行智慧教学,能否具备“互联网+”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是胜任根本。未来中小学教师既要掌握并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同时还能在智慧教学中熟练掌握并不断推陈出新“互联网+”教学设计与实施,逐步推进教学创新设计。

从教师角度而言,其一,能否构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师生共同体对教师是一个挑战。个性化学习使传统师生关系受到了挑战。互联网时代使得师范生接触和学习新技术的机会不断增加,个性化学习成为主流,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准确把握每一名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既有学习水平,师生合作才能建立良好的教育生态,需要教师比以往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耐心,否则面对更多学生挑战会成为常态。其二,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对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应用,倒逼教师用更科学高效的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否则,“尽管人工智能不会取代教师,但最关键的是不用或不会用人工智能的教师注定会被未来社会淘汰。”[20]其三,教师能否跳脱传统师范教育模式,适应开放式教育教学模式。开放式教育需要教师能够快速吸收各种资讯并传授给学生,同时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然而,“教师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尚处于浅层次应用阶段,智慧教育与教学举措的深度融合还远远不够,从教师教育的应用范围、层次、教学结构、教学智慧管理等方面来看,也尚未形成大规模、深层次、革命性的应用态势。”[21]此外,基于“互联网+教师教育”智慧学习和考核评价机制未充分建立,教师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有效推动现代教师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

三、地方师范院校“新师范”体系构建路径选择

根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最新统计,我国现有师范院校215所,其中师范大学50所,师范学院72所,师范专科学校93所,本文中的地方师范院校系指除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双一流省属师范大学外的所有本科师范院校,其中有很多地方师范院校是由师范专科学校升格而来的,与重点师范大学相比,在办学历史、办学层次和培养对象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互联网+”时代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需求,地方师范院校应有计划、有组织地构建体现自身特色的新师范人才培养体系。

(一)“新师范”教育的顶层设计

地方师范院校扎根在地方,办学模式相对传统,办学资源相对匮乏,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还存有体制僵化、经费短缺、评价单一的现象,“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轻技能”还很突出,“开放化、智能化、一体化、卓越化、个性化”体现不足。进入新时代,坚持问题导向,建设“新师范”是时代之需,是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全方位转型升级的本质要义。地方师范院校加快“新师范”教育进程,首先需要构建起“一个目标、一种模式、一套质量标准、一系列保障机制”的改革框架,如下页图1所示。

图1 “互联网+”“新师范”体系设计

一个目标。学生的成长在任何时期都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影响的产物。而地方师范院校作为基础教育师资的供给方,更需要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学业教育与培训教育、社会学校家庭三方教育等多维协作的大教育格局,因此在培养体系构建上要植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基因,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全要素贯通。由此,地方师范院校进行教师教育系统化改革,应确立具有“互联网+”时代教师特质的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教合一”的“新师范”建设目标,以改变过去教师教育独角戏的局面。

一种模式。地方师范院校应在教师教育改革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理念、新思想,构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互动,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互融,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互促”的教师教育新培养模式。重点打造高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U-G-S)“三维四段”实践体系,将基础认识性实践、专业应用性实践、综合创新性实践三维度的实践内容,以见习、演习、实习、研习四阶段贯穿教师教育全过程。

一套质量标准。地方师范院校应严格按照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要求,以“五个度”为主线,完善质量监控、质量达成、质量改进三位一体的新质量机制。建立师范生“双跟踪”制度,一是跟踪师范生的生源、志愿、结构、区域等,做“有全方位准备”的师范教育的新教学;二是跟踪师范生的就业岗位、尤其是面向职业发展能力,从而反哺师范教学的新改革;修订涵盖教学运行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加强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

一系列保障机制。地方师范院校通过进一步加强对教师教育师资的统筹,健全专业化、卓越化、开放化、一体化、信息化的师资队伍发展机制;搭建高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U-G-S)教师教育协同发展平台,打造“三位一体”的协作共同体,即校地协作共同体、校校协作共同体、基于“互联网+”的教研协作共同体;充分利用国培、省培项目,实现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建设智慧教室、教育实习远程管理平台、师范生技能测评平台等信息化工具,为深化“互联网+”“新师范”改革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基于互联网+“新师范”教育的实践路径

地方师范院校在顶层设计框架下,可以“互联网+”为抓手,从七个方面推进“新师范”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路径,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互联网+”“新师范”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路径图

1.电子成长档案:助力打造师德养成新模式

师德养成教育是建设“新师范”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师范专业认证的必选项,也是师范生毕业要求中必修的内容。目前,地方师范院校一般都开设了教师职业道德课程,但是普遍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对于践行环节的考核与评价基本流于形式,没有构建“认知类、体验类、实践类”养成课程体系和“计划、实施、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持续提升机制,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践行师德养成教育还处于粗放状态,基本都是对学生片段式信息的采集与评价,缺少对学生内化师德、表达师德、践行师德的成长轨迹记录与评价。

依托网络平台系统,为每个师范生建立电子成长档案,一方面可以抓取和记录日常行为数据,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将课上、课下及校内外接触的有价值有意义的成长经历随时上传与分享,点点滴滴的集聚就可以串起大学四年成长轨迹。对学生的成长记录从纸质文本转为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档案,也带来教育理念和评价方式的悄悄转变,可以为每一名师范生在毕业时提供一张全景式成长轨迹图;也为全体任课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潜在问题,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提供了数据支撑;可以拓展师德养成教育评价维度,真正提升师范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度。

2.信息化教学资源:助力打造互动式教学新空间

地方师范院校通过构建聚焦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等方面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搭建“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为“新师范”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底座;推动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相融合的数字新校园建设,构建融新型空间、智慧教学、智能管理为一体的教学新空间,推动教师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让教与学更智能、更高效、更开放、更个性、更简单。

建设“互联网+基础教育”工程实验室,构建教学资源横向拉通、教学过程纵向覆盖、线上线下融合协同的教学信息化基础支撑体系;搭建完善的、个性化的终身学习平台,推动教师培养培训迈向精准化、人性化、定制化、智能化,实现了流程再造、模式重构;开发教育创新应用项目,通过在校师范生对中小学生辅导,远程批改作业、设计个性化学习方案等活动,提升师范生从教技能。

3.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助力打造教学相长的新课堂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要素的主渠道,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激发与调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而成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在该模式下可以实现教师实时、客观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和学习成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跨越时空的学习课堂,实现“课堂无时不在、学生时时处处可学、师生交流及时”的泛在化学习。

地方师范院校需引导广大教师充分利用线上优质课程资源、课程平台和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进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专门培训,引导教师熟练掌握混合式教学的方法,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各有侧重,既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特点,又要发挥教师在传统课堂讲授中的引导、启发、激励、督促等方面的主导作用,通过线上教学平台的熟练运用,使教与学能够突破固定场域、固定时间的约束,满足学生的多层次、多元化学习需求。

4.信息化教与学评价:助力打造评价改革新体系

教与学评价是检验教与学成效的最直接、最直观的手段,是改进教与学的重要参考。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深化,如何更加便捷、准确地开展基于教情、学情的实时分析与评价,可以突破传统评价历时较长、实效性不强、反馈不及时的瓶颈,对于更好地促进“新师范”教育质量评价极其重要。

基于“互联网+”开展教与学的评测,可以实现全场域、全时空、全方位实时评价和随时提取评价结果。教师通过在课前、课中、课后等环节线上发布课堂测试题,学生做后通过教学平台进行上传,测试结果在系统上会自动生成统计。教师可以根据统计结果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改进课堂学习方案,同时也可以利用教学平台进行提问以及讨论。通过基于网络平台大数据的教学诊断、资源推送和学习辅导等应用,推进了教与学评测从定性评估转向精准评估,从人工评价转向智能实时评测。

5.网络实习实践研修:助力打造教育实习实训的新优势

教育实习实训是师范生从教基本技能提升的重要环节,是专业认证重点考察的环节。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学生数量大和实习分布的地域较为分散,导致指导教师无法对实习学生持续关注,学生一方面无法获得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实习和指导,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难以快速有效解决;另一方面由于实习环境生疏,容易产生孤独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破解以上实习困境已经成为现实,地方师范院校可通过建立教育实习远程管理平台,构建网络实践社区,营造信息化的实习环境,为师范生教育实习搭建互动交流平台,一方面可以实现生生交流分享、指导教师答疑排难;另一方面通过打造网络观摩课堂,让不同年级学生通过对真实课堂教学观摩,从多个角度观察、分析、评价和反思专业知识与技能在课堂中的运用方法,有助于把教育教学理论和实际课堂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也有助于教学基本技能的提升和应用。

6.家校社育人网络:助力打造协同育人的新阵地

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区协同育人机制是落实国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培养师范生的家校社协同育人能力,是落实五育融合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家校社协同育人能力主要包括协同目标分解能力、协同活动设计能力、协同活动中的沟通能力、协同育人活动的实施能力以及协同活动中的教育指导能力。

地方师范院校可整合校内外研究力量,开发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系列课程,开展社区与家庭、课内与课外、学科与综合素养融合的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构建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导,社区为平台的一体化、系统化协同机制;通过理念互融、资源互组、优势互补、人员互学等方式,实现人才共育的目标,打通协同育人“最后一公里”。

7.跨界虚拟教研:助力打造全时空教研新联盟

跨界虚拟教研是一种开放式的跨学校、跨学科教研,是通过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定期开展的线上线下融合、校内校外互通的教研活动。其宗旨就是跨界虚拟教研机制,突破时空局限,实现高校专业教师与基础教育一线名师的实时对话和协同教研,有利于学校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需求的同频共振和同心同向发展,有效解决高校教师难以及时了解基础教育改革新趋势和一线教师职业发展新态势的难题,有利于区域基础教育发展行稳致远。

地方师范院校师资力量薄弱,可通过搭建跨界虚拟教研平台,整合各校的名师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和对“新师范”教育的精准化指导,借助校际教研平台实现真问题、真研究和真应用的目的,从而成为教师及时了解基础教育教学水平和师范生培养效果的前沿阵地。

四、结语

“互联网+”开启了新时代,它给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时代呼唤“新师范”,“新师范”教育的初心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高水平、专业化、智能化、开放化、特色化的师范教育。“互联网+”时代,地方师范院校推进“新师范”改革建设,需要明晰“新师范”的新内涵,明确新目标,重塑新体系,创新新机制,构筑新形态,建立新标准,探索新路径,努力打造一流师范院校和一流师范专业,为国家培养更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师范师范生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