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背景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以H大学为例

2023-01-30 13:21
财政监督 2023年2期
关键词:放管服财务大学

●周 橙

一、高校财务“放管服”改革意义重大

2015年,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放管服”改革。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放管服”改革被正式提出。同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50号),拉开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序幕。202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1〕32号,以下简称32号文)印发,标志着“十四五”第二轮改革的启动,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更为有力保障,科研“放管服”步入深水区,迈向新阶段。

高校是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高校财务“放管服”是高校“放管服”改革的核心,也是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关键,对激励科研人员多出高质量科技成果、提升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推动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二、信息化建设是高校财务“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手段

尽管高校财务“放管服”改革已取得积极成效,但新问题也不断涌现:持续增长的报销经费与有限的财务人员的矛盾、师生多样化的需求与刚性的财务制度的冲突、现行记账式财务与高校内涵式发展亟需的管理型财务的错位。现阶段大多数高校已经初步完成财务信息系统开发,如网上预约报销等,解决了部分问题,但高校财务信息化主要以记录和反映事后财务信息为主,部门间数据孤岛林立,管理制度与信息化融合较浅,高校亟须以深度的信息化实现高效的智慧化财务,答好新时代财务“放管服”答卷。

“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加快信息化发展建设信息中国”单独成篇,信息经济飞速发展,会计步入信息化、智能化阶段已是大势所趋。高校大力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技术打通“放管服”政策和改革举措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全面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财务支撑正当其时、正逢其势。

三、研究现状

(一)高校财务“放管服”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对于高校财务“放管服”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科研经费“放管服”政策的解读,如张爱民和郭长水(2022)就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出台的32号文进行全景式解读,阐述了其与32号文出台之前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的对比变化点;二是在32号文出台之前,对高校推行“放管服”的实践探索,如韩蕾和胡冰(2019)概述了32号文出台前科研“放管服”改革系列政策,并以Z大学为例,探讨了“放管服”改革实践;李雄平、韩天然和李迪心(2022)简述了“放管服”的内涵、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

(二)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现状

一是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宏观经济的研究,具体而言指新一代IT技术将扩展会计应用范围、促进会计管理活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丰富会计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如刘锋(2021)在回顾IT技术在会计中应用的三次浪潮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会计系统的概念,论述了智能会计系统实现路径;范文林(2020)提出新技术不断应用于会计领域,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会计信息化对企业价值提升的研究;三是在大数据、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组织实施会计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和方案,如王阿乐(2021)以北京大学为例,阐述了财务信息化的总体架构、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科研经费“报销繁”的方式;杨涛(2021)等以重庆大学为例,介绍了该高校智能财务系统建设方案;唐志朋(2019)等以同济医院为例,提出了《政府会计制度》在医院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会计信息化建设,并介绍了同济医院实施会计信息化的措施和经验。

由此可见,“放管服”改革和信息化的发展分别对会计领域的影响已逐渐成为高校财务研究关注的焦点,但针对最新32号文出台后高校财务“放管服”环境下财务信息化建设鲜有研究。

四、“放管服”背景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一)顶层制度设计是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前提

信息化建设实质是管理理念和观念的映照,信息化始终是一种手段,信息化建设应以落实管理制度、实现管理目标为核心,制度设计和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直接决定信息化建设的效果,所以顶层制度设计是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在落实财务“放管服”过程中,高校应聚焦“最后一公里”,清理旧文件,加快修订与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不符的制度办法,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业务办理流程,为落实“放管服”改革、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奠定制度基础。

(二)创新服务理念是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先导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强调优化服务,关键需要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方式,建设让广大师生满意的财务服务体系,更好提升财务管理效能。创新服务理念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先导,信息化建设应助力财务服务升级。高校财务应借助信息化手段提供优质的财务服务。对于广大师生,应秉持“最多再跑一次”原则,充分运用“线上进行”信息化手段便捷师生;对于学校事业发展,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搜集、整理财务数据,为学校发展决策提供高价值的财务信息。

(三)规则内嵌是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设计理念

财务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执行力强弱直接反映了财务“放管服”改革效果和财务管理效能。高校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通过信息技术,将制度、规则和流程融入信息系统,促成财务业务办理从“线下”转移至“线上”进行,实现“信息跑路,人不跑路”。由于将制度规则嵌入系统,财务人员和师生不用熟悉各类繁琐的流程,财务平台可以根据系统设置完成业务的自动审批和流转,大幅提升业务处理效率和质量。

(四)业财融合是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高校财务管理涉及学校各类经济活动,需要各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和配合。信息化建设应助力“业财融合”,高校各部门可进行数据交互,实现数据共享。“业财融合”的关键在于构建业财融合平台,从而减少职能部门、院系间数据信息人力传递,实现数据线上实时获取,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五、“放管服”背景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案例

(一)H大学概述

H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大学,学科设置齐全,工程类学科优势突出,始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努力加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科研经费种类多、数量大。2012至2021年,学校年度总收入连年快速增长,收入从44.05亿元增长至110.44亿元,年均增长率将近11%;科研收入从12.31亿元增长至27.36亿元,累计达184亿元,增长122.3%。庞大的经费体量不可避免导致“报销繁”等财务问题凸显。

2015年,H大学开始探索借助信息技术解决“报销繁”问题,落实财务“放管服”。2021年32号文出台后,H大学继续深化“放管服”,深度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开展了“制度+技术”的深刻变革,全面梳理完善制度体系、全面整合升级系统平台,让制度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引、用信息化建设为制度贯彻执行提供保障。财务信息化建设整体是一项系统工程,科学、合理、完善的制度设计为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信息化建设全面映照管理制度并确保制度的落实,包括完善制度体系、智慧网上报销、智能线上审批、业财融合平台和智能财务服务五个方面。

H大学财务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H大学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

(二)具体方案

1.完善制度体系。H大学以深化“放管服”为导向,在32号文出台后,在全国高校率先开创性制定《H大学财务信用承诺制实施办法》,同时制定(修订)了配套的科研经费管理等相关制度文件,不断优化科研经费管理体系。

(1)开创性制定和实施财务信用承诺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35号)强调加强信用监管,提倡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42号)指出: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是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重点工作。32号文第二十二条指出:强化项目经费监督检查,对项目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在科研经费管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失信情况,纳入信用记录管理,对严重失信行为实行追责和惩戒。

H大学顺应新时期加强社会信用和科研诚信体系建设是新时期的要求,以此为契机,坚持自律与监管并重,建立和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管理机制,精简业务流程,推行信用承诺,开创性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制定和出台了《H大学财务信用承诺制实施办法》,优化财务生态并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财务生态环境。财务信用承诺制是财务监管制度的重大创新,是全面落实“放管服”的重要制度保障。其监管机制是事前承诺、事中控制、事后评价、信用评价结果应用的闭环管理机制。制度实施过程中,将标准格式的信用承诺书文本嵌入财务系统,负责人签字承诺即可。

H大学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证明事项多、审批环节多、相关签字多等报销繁问题,通过推行财务信用承诺制,创新使用项目负责人承诺取代相关证明材料,减少财务事项事前审批环节和收集相关依据证明的琐碎事务,让“承诺”代替“证明”。切实让科研人员和广大师生从繁琐、不必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升财务服务水平。同时,H大学加大监管力度,建立财务信用等级评价体系,根据财务信用高低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从“重视事前审核”转变为“加强事后监管”。根据文件办法,围绕财务信用评价体系,从费用相关性、业务真实合规性、提供资料有效性、经济事项发生环节完整性、报销时限及时性和审计和督查等方面进行信用评价,实施信用承诺制:对经济业务进行抽查和专项稽核,建立财务信用档案并根据信用等级差异化监督,通过稽核问责在充分尊重科研人员自主权同时切实增强科研人员和广大师生责任意识和自我约束力。

财务信用承诺制监管机制如图2所示。

图2 财务信用承诺制监管机制

(2)系统修订规章制度。为落实32号文扩大科研人员自主权、完善科研项目经费拨付机制、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创新财政科研经费投入与支持方式、改进科研绩效管理和监督检查六大要求,H大学财务处在校领导的亲自部署指导下,在全校广泛征求意见,集中举办会议研讨,会同科研主管等相关部门对学校科研经费管理相关制度进行重新梳理和修订,进一步优化科研经费相关间接费用、结余资金、劳务费管理,规范预借科研经费票据、支出调账行为等,最终制定和修订了系列管理制度。

H大学最新制定和修订的相关制度如表1所示。

表1 H大学落实科研“放管服”改革相关制度汇总表

2.智慧网上报销

(1)智慧网上报销系统是解决高校“报销繁”问题的根本途径。报销核算业务是高校财务重要职能之一,然而,传统核算模式下存在着明显弊端。目前,H大学经费总量繁多,且体量呈连年持续增长的态势,导致财务人员核算业务量巨大,进而导致会计核算不够及时和精准。此外,H大学各类经费制度多样,不同业务有着不同的报销规定和流程,这决定了报销业务具有专业性和一定复杂性,师生由于不熟悉复杂的制度,提交的原始单据不合规导致“退单”量增加。面对由此导致的“报销繁”问题,H大学迭代开发了基于规则内嵌的智慧网上报销系统。实际开发过程中,H大学全面升级现有财务办公平台功能,以规则内嵌为核心思路,反复迭代开发出规则内嵌的智慧网上报销系统,着力解决规则多、流程繁、时效低等影响师生报销效率与体验的问题。

(2)H大学迭代开发规则内嵌的智慧网上报销系统。具体而言,H大学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全面升级和开发智慧网上报销系统。新版智慧网上报销系统的开发以规则内嵌为核心思路,集成了最新制度体系内容,保障制度高校执行。H大学在网上报销平台中,将报销业务进行细分成10种类型,设置了接待费、外籍专家费用、外汇额度、培训费、国内业务会议费、国内管理会议费、在华举办国际会议费、国内差旅费和国际差旅费共9个报销模块,对于物质和服务采购业务,统一设置了日常报销模块。同时,在完善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全面梳理制度内含的规定和流程,最后将制度、规则、流程、审批标准等嵌入对应的报销模块。

用户登录网上报销平台填写报账单时,系统可以根据师生上传的信息,智能筛选项目类型,自动显示需准备的有关材料,自动判断交易金额、时间、内容是否符合规定,通过内置的电子票据夹功能管理发票,自动识别发票信息并鉴别发票真伪。如果出现报销不符合规定的情况,用户将不能进入“下一步”的界面,系统将自动弹出对话框做出相应提示。规则内嵌的智慧网上报销系统将传统由财务人员审核的关口由线下前移至线上,实现“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师生无需熟悉各类繁琐的业务规则,只需根据报销业务类型登录相应模块,在系统的引导和提示下即可完成报销预约。

(3)H大学智慧网上报销系统上线运行效果显著。H大学智慧网上报销系统的上线广受好评,师生普遍反映“新系统一目了然,跟着新系统提示走就可以,不再担心退单,不用来回跑,省时省力”。系统上线后“退单”率明显下降,“报销繁”得到大幅度缓解,财务核算效率和质量明显提升,财务核算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H大学智慧网上报销系统功能模块如图3所示。

图3 H大学智慧网上报销系统功能模块

3.智能线上审批。高校财务业务办理离不开相关责任人签字审批。传统线下审批需相关负责人对纸质材料确认后亲笔签字,有的情况下需要多名负责人审批,因申请人与审批签字人容易存在时间与空间错位,造成审批过程缓慢、耗时耗力、效率低下。将传统线下审批环节移至线上,实现签字审批线上流转,可以解决因时空地域等因素限制造成的签字不便、漏签等问题,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H大学目前已实现网上报销平台与校园网平台对接,针对部分财务业务审批事项,在校园网上办事大厅设置线上审批流程,变传统亲笔签字审批为线上数字签名,使传统的人工审核签字操作全部移植到线上进行,解决传统线下审批因时空地域等因素造成的签字不便等问题,减少冒名签字的可能性,提高业务处理规范性和效率。系统可以依据规则对用户填报信息自动判断,如公务接待事前审批中人数、金额是否超标等,并按照设定流程自动将需要审批的信息传送到有关责任人进行审批,加速审批进度。整个审批流程结束后,用户只需将审批表打印出来,就可以作为办理财务业务的有关负责人审批材料。目前,H大学已上线实验室材料类物资验收、公务接待事前审批、自驾车/租车出差审批等20余种业务。

4.业财融合平台。业财融合具体而言是指组织的业务和财务管理融合。高校财务工作不仅仅是账务核算,更是参与学校各项事务的财务管理活动。业财融合有利于打破高校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提升财务管理效率。面临高校资源有限的实际形势,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同时了解高校财务和业务情况,才能做出科学合理财务决策,实现资源配置使用效益最大化。

(1)信息化建设是构建业财融合平台的重要途径。信息化建设为实现业财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和重要途径。依托基于“大智移云物”的现代信息技术,将高校科研、人事、资产、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采购管理系统等业务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联通,形成业财一体化平台,实现业务数据实时传递、获取和共享,促进学校各部门数据资源高效整合和利用。通过构建业财一体化平台,财务活动和业务活动相互对接,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大幅提升,财务服务质量和财务管理效率得以提高。

(2)H大学业财融合信息化建设。H大学借助信息化手段深化业财融合,解决了账务系统和业务数据的关联问题,将原本分散的、重复性强、标准化程度高、附加值低的会计核算业务转移到单位内部控制中,消除信息孤岛,提高管理水平,增强集中管控。目前,H大学实现了资产、科研、采购管理等系统与财务系统对接。

其一,资产和财务系统对接。资产系统发起的资产业务可以及时推送至财务系统。用户可直接在财务系统中提取资产信息,完成资产入账。资产和财务系统的对接,是以设置“中间库”的形式,定期交换资产与财务对账信息,保障两个异构系统数据安全,实现账务系统自动提取资产数据、生成会计凭证,促进财务资产一体化管理。

其二,科研与财务系统对接。科研项目管理往往包含项目申报、项目执行和项目结题三个阶段。而项目的申报、执行和结题往往伴随着经费上账、经费使用、结题决算资金流。H大学将科研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充分对接,使财务系统能对科研项目的立项、执行和结题能全程跟踪,实时获取科研数据并进行账务处理,科研经费管理更加高效。

其三,采购与财务系统对接。采购与财务系统对接,财务系统可直接获取采购交易数据,大幅提高采购业务核算准确性和效率。H大学已实现“电商快采”平台采购、“耗材易购”危化品平台与财务系统的对接,用户在“电商快采”平台完成非资产类物资采购,或者在“耗材易购”平台完成危化品材料采购后,财务系统直接提取数据核算,生成会计凭证。

5.智能财务服务。H大学充分运用信息化建设手段,优化财务服务,全方位提升服务学校决策、机关部处、院系和广大师生的水平和质量。H大学智能财务服务主要包括上线学校企业微信财务服务专栏、升级财务办公平台、上线会计凭证影像化系统和开发智能问答机器人“H小财”,畅通财务信息查询、财务政策宣传、财务流程了解渠道,给广大师生提供更智能、更便捷的财务服务体验。

第一,上线企业微信平台财务服务专栏。H大学上线企业微信“财务服务”专栏,企业微信突破时空地域限制,使用户可随时随地查询财务信息、财务政策和办事流程。同时,在专栏中设置财力看板,反映学校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情况,为服务学校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财务信息。

第二,升级网上财务办公平台。H大学在校园网财务办公平台上,全面升级和拓展了网上查询、收入申报、统一支付系统等功能,实现有关业务线上办理和自动处理。

第三,上线会计凭证影像化系统。H大学上线凭证影像化系统,对原始凭证进行凭证影像化处理并进行电子存档,会计凭证查询从传统线下纸质查询方式转变为线上检索查阅,提高凭证查询的便捷性和会计档案管理水平。

第四,开发智能问答机器人“H小财”。为加大“放管服”财经政策宣传力度,方便广大师生了解财务业务办理流程,H大学开发了财务智能机器人“H小财”,“H小财”是智能问答机器人,24小时不断线,可随时随地回答师生咨询的财务制度、流程等问题,及时解答广大师生的财务困惑。

六、H大学财务信息化建设实践总结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自32号文出台以来,H大学全面部署,深入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一是内部控制体系更加完善。H大学修订制度,梳理流程,并创新制定财务信用承诺制,最终形成《H大学财务管理制度汇编》《H大学财务内部控制建设手册》,为财务内部风险控制筑牢制度基础。H大学内部风险控制体系更加健全和完善。二是财务管理效率显著提高。H大学在完善制度体系的基础上,用技术驱动变革,开展智慧网报、智能审批和业财融合信息化建设。以“规则内嵌”为核心思想的智慧网上报销系统的上线为财务报销赋能,推动传统人工审核向系统自动审核转变,每笔原始单据平均处理时间从5天降为1.5天,单据处理速率上升,核算差错率同比减少16.5%,核算效率与质量大幅提升。智能审批和业财融合使部分事项审批、数据获取更及时、准确。财务管理效率显著提高。三是财务服务质量不断提升。H大学借助信息技术,多平台、全方位优化财务服务,真正实现了“信息跑路、人不跑路”。智慧网报、企业微信、“H小财”机器人、凭证影像化的运用给予师生在财务报销指导、财务信息查询、财务业务咨询方面更方便、快捷的体验。师生关于财务疑难问题数量渐渐减少,关于财务服务更有“获得感”,财务公共邮箱开始收到“感谢信”,财务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未来,伴随着更加科学的制度的出台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H大学财务信息化建设将依托技术,进一步扩大智能审批、业财融合范围,围绕智能报销无投递、RPA财务机器人、手机智能一体化报销等推进,逐步实现财务智能化,努力在助力H大学科学决策、推动H大学内涵式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放管服财务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国家发改委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