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浒
“立德树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改革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自实施以来随着在各课程体系中不断融入和深化,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开发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积累了丰富的思政素材和优秀的教学案例,并获得了良好的成效。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工科课程,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工程制图》《施工图深化》、服装设计专业中的《服装结构设计》《工业制版与服装CAD》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实物的重要实践类课程,是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本文以艺术设计类专业工科课程的思政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心理学中的情感认知,探索在数字化背景下课程思政的新形式对育人效果的启发和提升。
艺术设计类专业工科课程是联结产学研一体的重要纽带,尤其是对职业类院校来说,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重要的抓手。此类课程建立在相关专业工程类学科的基础上,是研究如何将设计概念转化为可用、实用、好用的成果转化类实践课程。本类课程基于人体工程学、材料学等专业工程类学科,对于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学习可能较为吃力。究其原因,但相较于艺术设计类专业中的其他专业课程,其内容较为单调和乏味,严谨的参数和规律的变量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看来索然无味,晦涩难懂。随着课程思政的融入,高职中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工科课程开始有所“软化”,原本难懂的工程名词在课程思政中投射到相应具有人文情怀思政点的情感寄托。但相较于当下纷扰焦躁的社会环境对单调乏味课堂的侵蚀,这份改变似乎又微不足道。
另一方面,由于当今青少年的认知习惯已从传统课堂学习认知转型到数字化和网络化。在这样的外环境下催生出许多新颖的学习认知方式。近三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传统的线下教学也陆续转移到线上,教学时间、教学空间和教学模式也相应发生转换。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本来就较弱,浮躁的互联网氛围更容易导致其学习关注度涣散。而作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程,工科专业课程是连接设计概念和现实操作的重要桥梁,互联网数字化时代里,如何升温课堂,通过契合时代背景的技术来为艺术设计类专业工科课程的思政注入新活力,已然成为教师需要继续探索的新着力点。
为了解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科课程思政的教学现状,笔者以任教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班级为例进行了统计,学生共计1300多名,年龄跨度从16-20岁,涵盖《工程制图》《建筑CAD》《施工图深化》等课程。
1.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科课程中思政点的参与度统计
在论证实验中,笔者以网络收集表为数据统计平台,在设计调查数据时,为避免惯性思维造成的数据结果偏差,以非必答的形式将课程中的思政点所涉及的问题穿插于高职艺术设计类工科专业课程内容中。根据图1统计的数据结果,将非必答的思政点问题的回答率和准确性进行比对后发现,在非强制性回答的前提下,课程思政知识点的参与度只有30%,但正确率只有5%。随着年龄层的递增,虽然在参与度和准确率上有所上升,但从参与数量和准确度来看,传统形式的课程思政融入点,依然达不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图1 注意力与参与度曲线对比图
2.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科课程中思政点的有效情感反馈统计
有效情感反馈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就相应的授课内容进行互动的频率和热度的综合表现,其主要用于反映授课内容的内化效果。此部分因数据采集量较为庞大,因此仅以每个年龄段随机抽采一个班级、共计4个班级166名同学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图2中的数据分析结果曲线趋同于上文中注意力与参与度曲线。由此可见,在实际艺术设计类专业工科课程中,传统的课程思政融入方式,其实际育人效果不尽如人意。
图2 有效情感反馈统计
通过以上调查数据分析可见,传统的课程思政融通方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未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通过部分被观察学生的反馈,笔者发现现有形式的思政点与观察对象缺乏共情点,即学生被隔绝在思政案例的人物和事件之外,难以达到“春风化雨”般的课程思政育人目的。想要获得较好的效果,首先要突破学生的情感和思政点间的场域隔离效应,即,课堂中要有共情的产生与联结,能真正做到感同身受。只有真正将学生情感投射在思政点中,才能将思政点转为学生情感的对象,真正产生共情,激活课堂中的思政元素。
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工科课程与该专业中其他课程相比,较为缺乏人文情趣,因此在对学生的共情方面产生的差异对比明显。笔者尝试以心理学中的共情理论对此差异性进行解释。共情是一种经历和身份的置换,是感受对方境遇下的情感分享和回应。共情从感知和形成中可分为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情绪共情描述的是对他人情绪的一种替代性分享;认知共情则是指对他人的行为进行理解,由此预判其行为。两者相互独立、有所偏差却又关联紧密。[1]6-13
情绪作为共情的关键要素,在情感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段人的情绪伴随着其认知获得而表现出不同的结果,这是基于其客观体验的行为反应,也是基于其内在需求和愿望的心理活动的表象特征反应,并会随着其成长而在反应程度上有所变化。
艺术创作本是情感的表白,而设计是存在于实用主义之上的实用场景的自我代入。相较于其他专业,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情感本应在其专业训练的影响下更为丰富。认知共情需要个体始终保持自我同他人表征的分离,并能够灵活整合表征间彼此的关联,进而去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感受。[1]6-13这种感知方式更像是设计的思维方式。设计,本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传递。无论是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还是服装设计都是一种基于认知基础美学上的实用主义再造。所以,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本就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所该具备的基本认知方式。这也促使笔者进一步思考共情发展的成因,更加全面、宏观地了解共情在艺术设计中产生的机制,并将此机制运用于课程思政的教育改革实践中。根据对共情在心理层面和专业层面的产生机制的研究发现,被观察对象所处的年龄段正处于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的交叉点,要促成其共情产生就需要两种共情机制共同协作,这在以人文情怀为主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中是常见的。但针对该专业的工科课程,由于课程自有共情条件不足,目前课程思政融入课程的方式更趋向于传统方式融合,这也是目前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欠佳的原因之一。
如果说在艺术设计类课程中情感认知是共情的内因,那场域的创建就是促进共情内因形成的基础条件。绝大多数被访者认为,艺术设计类专业工科课程中思政点所叙述的内容对他们无异,但因缺乏触发共情的外部条件而无法感同身受,主要原因是思政点的内容与他们的真实认知存在差距,无法帮助他们产生共情。
心理学场域论的代表人物库尔特勒温在对个体所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述中,将行为、目标、需求、欲望、意图、紧张、力量和认知过程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彼此相互依存且动态变化,自成系统。在此闭环中,任何一个要素都能产生对人行为相应的驱动力或约束力。由此可见,个体的主观因素、所处的客观环境及主观化后的客观环境共同构成整体的变量,并通过某个特定的时间对个体行为以及心理活动产生影响。[2]59-66心理环境与个体在功能上共同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场域,即,存在空间可运用物理中的度量概念、拓扑的逻辑和数学函数来处理生活空间中大量共存的、相互关联的、具有相对位置的事实。这样的表述是以跨学科的方式在投射设计的本质,即代入和感受。
基于上述理论,可知心理的变化与周围的环境变化是相互依存,且动态变化的,将概念迁移到艺术和设计的创作上也同样受用。因此,要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仅以认识共情为内驱、以传统课程为场域,较难形成正向反馈。结合现代青少年较容易接受的数字虚拟仿真技术,搭建课程思政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科课程中的场域,获得课程思政的共情场域,以提升育人效果,成为笔者进一步探索的目标。
受疫情影响,近年来居家办公和线上授课等形式使数字转化的受众面进一步扩大。随着数字虚拟技术的发展,虚拟数字技术的使用门槛在逐渐降低。这也为将此类技术运用于艺术设计类专业工科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条件。从艺术设计的创作和创意上,虚拟现实摒除了现实的羁绊。从“立人树德”的角度来观察,虚拟现实为其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通过相应的三维建模技术、动作捕捉技术、实时渲染技术可以将线上课堂的共情与场域的体验无限延伸。虚幻和现实在数字技术的模糊下迁移出特殊的虚拟“场域”,将此运用在艺术设计类专业工科课程思政中,对相应的思政元素进行角色场域创建、环境场域创建和基于前两者的事件场域创建,可以成为新的探索发展方向。
角色的概念,在任何媒介中都容易引起情绪的映射,这正是在艺术设计类专业工科课程思政中可以承担共情的基础。无论该人物真实与否,皆可将其替代为课程中学生共情的主要投射对象,甚至可以投射出对美好人格的向往,对理想自我的追寻和对归属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保证思政元素的真实性,以及更强的场域带入感,所创建的角色必须在轮廓特征上要与投射对象存在重合。以往在技术上追求此交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运用真人实境的扮演方式,即使付出高昂的成本,效果也差强人意,也因此提高了准入门槛。但随着虚幻引擎5(Unreal Engine5)中的MeatHuman的加入,在角色特征复刻上彻底改变了行业模式,所需的只是一张正面照片,就能通过MeatHuman生成符合照片特征的三维实体模型,再通过上传、合成、下载为相应后续编辑软件进行形体和动作的合成,可以快速精确地完成“角色场域”投射目标的虚拟数字人模型。
随着低成本的捕捉技术和虚拟三维场景真实的实时渲染性能的普及,通过以授课内容为结构的叙事性事件的关卡设置,能够轻易地重现思政事件,以动态的教学内容获得学情反馈。以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工科课程《施工图深化》为例,该课程主要内容是通过工程制图的方式,将设计方案以工程可制造、可实现的方式进行表达,是典型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中的工科课程,课程内涵盖施工工艺讲解、施工图绘制、施工规范讲解等,是环境艺术设计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相较于其他艺术设计类课程,该课程的内容较难产生情感共鸣而形成相应的共情和场域。笔者在教学中,以福州三坊七巷的坊巷格局作为思政元素的主轴,以坊巷间的历史人物故居为思政元素点,结合福州特有的传统建筑,如马鞍墙、半亭等标志性建筑为思政故事的环境特征点,进行了全课程的思政元素构建。以林则徐故居为例,笔者通过创建思政主角色的VRM文件,使用RGB摄像头作为动作数据采集来源,在原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用生动的面部动作捕捉表情和丰富的肢体语言,为课程思政的故事元素提供了良好的共情基础,为思政元素的共情提供丰富的氛围环境。在课后的反馈中,学生对此尝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
虚拟实时动态技术和相关的情感投射在艺术设计类专业中的运用远不限于课程思政。虚拟实时动态技术赋能,也使设计应用领域呈现出独特的表达方式。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衣食住行是人们的基本需求,服装的意义不仅在于能驱寒保暖,它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符号载体。服饰的变化和成衣的工艺对应的是社会生产力的表现。相较于服装专业的设计类课程,服装专业中的工科课程也存在相似的痛点。尽管在教学中采用人台的方式模拟实际成衣的上身效果,但由于工业化的同质性,服装的设计呈现和生产实现却背离了量体裁衣的初衷。虽受限于成本,但作为艺术设计类专业,不能止步于视觉符号的转化,而脱离个体差异的基础结构工艺。
艺术源于生活,是一种形而上的求索;设计始于生活,终需回归实用主义。以数字化技术结合课程思政元素重塑生活和环境,在满足课程思政育人需求的同时,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不同维度的体验,在促进创作灵感萌发的同时也提升了思政的育人效果。在疫情环境下线上教学常态化的当下,通过对学生心理特征的分析,从情感需求到育人需求展开探索和思考,结合共情理论和场域理论,利用数字化赋能艺术设计课程的思政内容,可以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