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巍
我国历史上的城市居住区经历了五种形态,分别是闾里制、里坊制、街巷制、邻里单位制和社区制。著名的福州三坊七巷建筑群落形制为里坊制,它以南北向的南后街为中轴,在东西两侧排列十条坊巷。西侧为光禄坊、衣锦坊、文儒坊,东侧为郎官巷、塔巷、黄巷、宫巷、杨桥巷、安民巷、吉庇巷。坊巷之间巷陌相通,形成网格般布局。里坊制早在北宋时期就已逐渐消亡,因此,三坊七巷被誉为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在全球化的时代进程中,在国际化和趋同化的语境下,我国城市中的建筑已经出现大量同质化的现象,一味模仿西方现代建筑语法而缺乏内涵的城市建筑比比皆是。笔者认为,中国传统建筑作为城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三坊七巷古厝就是其中典型的范例,以这些带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视觉印记和地域性特征的传统建筑为研究对象,对油画创作的中式表达和探索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围绕传统建筑,特别是以福州三坊七巷建筑群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油画创作中传统建筑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式的探索。
坊巷里的建筑空间布局,严格按照礼制规范和形制,在儒家观念的影响下形成了一套严谨的空间秩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示化阐释。笔者在对三坊七巷进行文化历史与形式图案分析后,将马鞍墙、飞檐翘角、弧形拱门这三大元素作为三坊七巷的主要符号,进行符号化的图式创作。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认为:“美必然地、而且本质上是一种符号。”[1]175在他看来,艺术是一种符号的创造活动,而符号包含可感知的物理世界和不可感知的意义世界。作为艺术活动创造者,艺术家创作的目的则是对符号的创作与追寻。三坊七巷里的这些民居建筑,都采用了唐末典型的分段筑墙形制,设置有高高的封火山墙。由于封火山墙形似马鞍,呈流线起伏状,两边的飞檐翘角则提升了建筑的律动感。这种形制的封火山墙在当地称为马鞍墙,是福州传统民居的重要符号。
三坊七巷占地面积将近40公顷,目前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有270座,从远处眺望十分壮观。笔者在古建筑题材油画创作中,通过符号的提取和转译对客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感性表现。如作品《坊巷春秋》(图1)表现的是三坊七巷建筑群,笔者以层层叠叠的马鞍墙线条符号进行排列组合,对三坊七巷既有宏大体量的提炼,又有开阔视野的展现,旨在突出其建筑特色,同时营造出建筑群的气势效果。在构图上,将建筑各个部分的细节元素置入其间,使画面整体依赖于符号,又能通过细节元素衬托建筑主体,服务于整体布局。例如,在画面中,笔者让古厝建筑犹如层峦叠嶂的山脉一样,一方面烘托出其宏大的气势,另一方面突出其建筑的外观特征,使其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质,并在外形轮廓上作一定的归纳,如同跃动的音符一般,呈现出有节奏的韵律。笔者以其中一条巷子的倾斜布局将画面一分为二,但又不僵硬,巷间民居的红灯笼强调和凸显了该条巷子的中间位置。而不同的绿植花卉穿插于块面化的屋顶之间,打破同质的色彩和沉闷的空间。在同一建筑群中,笔者从几种不同角度的建筑结构的铺陈出发,使同质化的建筑民居呈现丰富的造型特点。马鞍墙的弧形线条打破了高大山墙块面和屋顶大块面形成的沉重感,并通过长短不一的马鞍墙弧形符号的平行组合,构建出视觉上的纵深感,使作品整个画面达到自由而舒展的效果。
图1 《坊巷春秋》 540cm×140cm 2021年
从构图审美的角度而言,古建筑的建筑形式通过封闭的直线和开放的曲线构成一定的程式化美感。在三坊七巷传统建筑群里,除了具有强烈地域性特征的马鞍墙,最常见的建筑特点还包括飞檐翘角,出现于民居里的亭、台、楼、阁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其特征是四角沿着坡角向上翅起,弧线翘伸,若飞举之势,给人以轻盈的动感之美。飞檐翘角相较马鞍墙,弧度更大,动态感更为显著。而在各大坊巷入口,巷陌相连之处,更常有拱形石门。从马鞍墙、飞檐翘角到拱门,其弧线曲度越来越大,渐趋形成更加聚拢和局部的视角,即弧度更大,取景框内容纳的景物反而越少。这些弧形具备了苏珊·朗格对符号的定义,它们既具有形式上的相似性,在逻辑结构上亦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苏珊·朗格认为:“那些优秀的绘画、雕塑、建筑,还有那些相互达到平衡的形状、色彩、线条和体积等等,看上去都是情感本身,甚至可以从中感受到生命力的张弛。”[2]24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艺术家提取的客体符号和画面的笔触,汇聚了艺术家个人的学识、修养、认知、感受、思考、精神指向等因素,是其个人情感的输出载体,能直观反映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并将艺术家的精神追求在完整的作品体系中充分地诠释。伴随着绘画材料的不断迭代、艺术形式的变革以及艺术观念的演化,油画艺术诠释艺术家内在精神指向的表现手法愈发多元。作品《时光深处的静庐》(图2),笔者同样采用符号的抓取,通过古厝建筑几个独具特色的细节,结合富有中国画布局中取势、布势的构图方法,或平稳、或险绝地展示出三坊七巷古厝建筑中扣人心弦的形式美感,同时也反映出历史嬗变和时代发展的交融,画面唯美、静谧、深邃。此外,笔者还以九宫格的方式,将九件独立的作品置放在一个画框内,让独立的表象性符号进行组合与重构,以放大影像叠印的空间,形成独特的意蕴,并延伸图像的象征体系。这也是笔者对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关系的个人化思考。
图2 《时光深处的静庐》 180cm×180cm 2018年
传统建筑如何演绎,是城市题材油画创作中的重点所在。笔者认为,一味追求色彩和光影效果,而忽略传统建筑的文化精神是不可取的。因此笔者关注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与形制,将这些表象性符号融入作品当中,使笔触、光影与色彩为建筑主体服务,运用观物取象的手法将油画图式与中国文化传统意蕴融为一体。而笔者从传统建筑中提炼出的这三个符号元素,是南方传统建筑的精华所在,其抽象化的表达则为白墙黑瓦的南方传统建筑增加了新的诠释角度和内容,使油画作品中对传统建筑的表达超越结构、布局、笔触、光影,强化了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特点,走向更深层的叙事。
贡布里希对风格与自然的关系曾做出如下表述:“每一种风格都专注于对自然的忠实描写,没有任何干扰,但是,每一种风格都有自己的自然概念。”[3]在早期的西方油画创作中,光影向来是画面的核心,它能更好地表现出物体的结构和立体感。到了莫奈笔下,他开始对同一主题进行反复表现,向观者传达出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光线下的景物在自然光下的可能性。这是莫奈对自然的描写,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众所周知,三坊七巷的马鞍墙是典型的白墙灰瓦,倘若过于忠实客体,容易形成画面的沉重感和压抑感。作为视觉艺术的主要元素,色彩与色调在画面构成形式美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色彩所能够体现出来的形式美感,是不同的色相及其在不同色调中的配置,丰富多样,而又能够巧妙地统一于整个画面之中。
而笔者采用了暖色调的表现手法,在《三坊七巷》系列作品中,无论是白天的坊巷风光或是夜晚的坊巷街景,均加入了黄色调的运用,这不仅仅是为了表现日光下或灯光下的建筑色彩,更融合了中国传统色彩文化。我国先人在阴阳和五行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五色学说。而儒家文化思想更是赋予了红、黄、绿、白、黑五色礼制内涵。三坊七巷系列作品中,通过符号的组合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拉伸了画面的广度,在视觉上降低了建筑的高度,使之有平远之意象,而暖色调的融入形成诗意的表达,为观者带来宁静的心理感受。笔者在跨文化探索的基础上,深挖地域文化特色以及建筑所含的文化意蕴,在油画笔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精神指向的表达,使油画语言呈现出显著的地域文化和传统精神,加深观者的感知力和认同感,并形成普遍性的艺术认知效果。这是笔者对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关系的另一种个人化的思考。
随着审美意识的提高,城市建筑题材油画作品的表现重点从物象本身转移到情感的传达。在西方油画创作中,色彩是进行情感传达的重要载体。明亮的色彩能产生愉悦积极的感受,而灰暗的色彩产生沉重压抑消极感受。这是色彩所具备的心理属性。色彩承载着艺术家的情感投射。在艺术家情感传达过程中,色彩的表现不再强调客体的真实再现,而是不自觉地发生变化,融入艺术家的情感与想象,更加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使表现客体更加鲜活。在三坊七巷系列主题的油画创作中,笔者以暖色调为主,是根据自己对古建筑的独特理解和三坊七巷的文化属性做出的归纳和概括,形成对黄色调的独特认识,意在传递出温暖的感受。
“‘伦理的’衍生自‘精神气质’……我们谈及某种社会的精神气质时,指的是统辖其自身活动的精神。对建筑的伦理功能,我指的是它帮助形成某种共同精神气质的任务。”[4]平行排列组合的山墙曲线,在构图上形成了景观的连续性时,辅以暖色调的笔触,既烘托出建筑群的历史感,同时在客体表达中形成一种时代精神的视觉隐喻,赋予建筑新生的气象,传递一种与向上的力量和与时代融为一体的意境。这也是笔者对光色在中国传统建筑题材上的实践以及在画面上寻求中西艺术和谐统一的可能性的探索。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中国传统建筑历史悠久,在其发展过程中与传统文化互相交融、相互渗透,集文化和哲学于一体,包含有严苛的礼仪秩序、“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自然山水的意境和诗情画意的浪漫追求,既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又蕴含着时代的脚注。
三坊七巷里的民居建筑面积较小,并没有足够大的空间来营造如江南苏州一带的园林景观,因而形成了“花厅”这一微缩园林小景的独特场所。三坊七巷的宅第中,各家花厅均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它们在有限的空间局限性中造园建景,将亭台楼阁、假山鱼池、水榭石桥、花木回廊与白墙灰瓦巧妙组合,形成一个以山水为核心的完整而丰富的微缩园林之景,如衣锦坊的水榭戏台、光禄坊的光禄吟台、文儒坊的陈承裘故居、黄巷的小黄楼、郎官巷的二梅书屋、宫巷的林聪彝故居、塔巷的王麟故居等。这些园林多由宅院主人参与设计,因此各具特色,寄托了这些文人雅士的审美理想与情怀,无不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和“巧夺天工”的造景手法,使有限的空间呈现出深远立意,赋予了园林无穷的韵味和诗意的语言。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院子里的亭子并不以传统完整的形式出现,而是建成一座半亭,倚着院墙而建,体量纤小,却巧夺天工,与小院格局十分相称,飞檐翘角颇为轻灵,可谓神来之笔。这也是三坊七巷传统建筑群的一大特色。
在描绘这些园林一角的作品中,笔者采用园林造景手法之一“借景”的方式,进行构图布局。以作品《小黄楼里的风景》(图3)为例,笔者仰借蓝天,俯借池塘,邻借白墙,应时而借繁花绿树,应场景而借现代人物,作品的叙事采用建筑体系中的跌岩起伏的游动路径,进行空间布局,将所有元素有机且巧妙地组织在一个整体的空间里,在构图上强调整体性、连贯性和视觉上的平衡。例如,素雅流畅的曲线形山墙与繁复锋利的嶙峋假山线条进行巧妙组合,在视觉上呈现黑白对比和轻重对比;飞檐翅角的曲线尖角与山墙的平直厚重形成对比与平衡。这样既丰富画面元素,又不刻意写景,跳脱出建筑题材的狭义的范畴,将中式建筑融入到自然中,体现出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践行,通过对各元素的不同色彩和块面的重新阐述,形成对比统一达到和谐的效果。
图3 《小黄楼里的风景》 100cm×160cm 2016年
在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中,经过百余年的艺术实践,艺术家的创作题材逐渐变得丰富,变得多样,变得更加自信,从中可以看到他们对架上绘画艺术本体的不懈思考和努力。写实的、浪漫的,叙事的、抒情的,具象的、抽象的,人物、风景、静物,各种风格各种体裁争奇斗艳,体现了中国当代油画达到的艺术和学术高度。以中式建筑为题材的油画创作同样体现出这种趋势,画家们以油画的丰富色彩和酣畅的笔触,再现了我们生活的时代、我们置身的自然和我们的澎湃激情。本文从坊巷探秘、光色传情和园林觅趣三个维度结合个人城市题材油画创作对中国传统建筑题材油画创作进行了深度思考。笔者遵循儒家思想的精神内核,深入挖掘古代建筑礼序法度规范和道法自然的精神思想,从传统中式元素中提炼出代表性符号,以具有西方文化特质的油画笔触书写、传达东方精神意象,强化建筑群的微观表达,试图呈现这些具备历史性和地域性的建筑文化特点,演绎城市题材油画创作的现代性和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