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篆隶墓志盖志额书风及其源流初探*

2023-01-29 10:42汪伊田
江苏教育 2022年93期
关键词:收笔墓志铭篆书

汪伊田

一、宋代篆隶墓志盖志额概况

墓志一般分为志石与志盖两部分。志盖之功用在于保护志石,防止志石暴露在外导致文字受到风化侵蚀,使文字更好地流传下去。志盖一般为盝顶式和平顶式,上刻铭文。宋代墓志除盖式外,还有碑形墓志,其题铭文字一般在碑额部分,我们称其为志额。

宋代墓志存世量较大,限于条件,我们无法一一考察。好在近些年关于宋代墓志的图书多有出版,使我们基本可以了解不同地区所存宋代墓志的大致情况。

《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37册到44册的宋代碑刻中,共有233方宋代墓志,其中有75方志盖,34方志额,1方墓碑,志盖失拓的有61方,仅存48方志盖或志额保留下拓片。37册至42册为北宋时期墓志,多出土于河南、山东等地;43册至44册为南宋时期墓志,多出土于浙江、福建、江苏等地。《宋代墓志辑释》中收录宋代墓志226方。其中北宋墓志占220方,出土于河南、山西等地;南宋墓志占6方,有37方墓志保留有志盖或志额。《宋代墓志》中收录绍兴地区出土的宋代墓志159方,2方买地券,多为南宋时期,北宋时期的墓志仅有8方,其中59方墓志拓片含有墓志或志额。《宁波历代碑碣墓志汇编》收录唐代至元代宁波地区出土的272方碑碣墓志和拓片,其中有41方北宋墓志,108方南宋墓志,41方墓志存有墓志盖与志额。《丽水宋元墓志辑录》收录1949年至2012年浙江省丽水市及其所辖区县(市)出土宋代墓志67方,其中9方为北宋墓志,53方为南宋墓志,现存墓志盖与志额拓片13方。《江西出土墓志选编》中共出土93方宋代墓志,其中北宋34方,南宋59方。由于此书没有墓志拓片的图像,所以仅根据志文中出现“题盖”“篆盖”“篆额”和“篆并书”等内容整理出带有志额或志盖的墓志40方,其中19方志盖,17方志额,4方形制不详。

笔者将从上述书籍中收集到的墓志盖志额拓片,按照年份进行排序,对其书体进行整理,总结出存有墓志盖志额拓片图像资料的墓志233方(表1)。

表1 宋代墓志墓志盖与志额书体数量统计(单元:方)

根据上表所搜集到的宋代墓志,篆书墓志盖志额最多,共有146方;其次为楷书,有54方;再次为隶书,有22方,还有行书1方。

宋代墓志盖志额书体以篆书居多,除去年份不详的墓志,其中北宋墓志中志盖志额为篆书的有120方,隶书5方;而南宋墓志中志盖志额为篆书的有26方,隶书14方。南宋时篆书墓志盖志额数量锐减,与篆书写法复杂导致习篆人较少,篆书的普及面下降有关。但篆书墓志盖志额仍具有一定数量,历代墓志盖志额书体多为篆书,宋代依旧延续这样的传统。且篆书这一古老的书体极具艺术性和装饰性,其神秘的内涵与庄重肃穆的丧葬礼制更为符合。隶书的应用虽不多,但南宋时隶书墓志盖志额数量相比北宋数量增加了许多,可见隶书在南宋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二、篆书墓志盖与志额风格类型

宋代墓志盖志额书体以篆书为主,大体继承了前朝风格,但也有受到本朝“复古”和“尚意”书风的影响,笔画、结体上各有了不同程度上的变异,笔者把篆书风格分为三类进行阐述。

1.二李式篆书

这一类篆字继承了李斯和李阳冰的玉筋骨法,用笔圆浑遒劲,线条瘦硬坚挺。《宣和书谱》云:“识者谓自阳冰之后,续篆法者惟铉也。”李斯篆书多方正瘦劲,李阳冰篆书多圆活婉转,笔者就两者结构与笔画归为同类。徐铉由五代入宋,他在篆书上的造诣极高,朱长文《续书断》评:“盖自阳冰之后,篆法中绝,而骑省于危乱之间,能存其法。”徐铉与“二李”齐名,他所篆《许真人井铭》,笔画圆浑,线条似玉箸,与“二李”所书并无大差异。北宋僧人释梦英所写《篆书千字文》,结字疏朗匀称,笔画圆润,明陶宗仪《书史会要》云:梦英“与郭忠恕同时习篆,皆宗李阳冰。”

此类篆书分为两型:一是以小篆字形为基础。如政和元年(1111年)《宋故蓬莱县君江氏墓志铭》(图1),志盖题铭字形饱满,使转圆润,书写细腻严谨,尽显疏朗之意;嘉定十四年(1221年)《许良圹记》(图2),结体齐整严谨,行笔流畅,线条均匀,篆法规整,直取秦篆之法,通李阳冰书风。除转折处稍显方,其余字形用笔都 与《三坟记》相似。

图1 《宋故蓬莱县君江氏墓志铭》

图2 《许良圹记》

二是字形偏长。如宋政和元年(1111年)《朱矩墓志铭》(图3),整体字形拉长,结构严谨整饬,转折处较方,线条流畅劲道,长线条居多。又如宋政和三年(1113年)《宣弼墓志铭》(图4)字形稍长,上密下疏,显婉通精劲之意,笔画更加蜿蜒,转折处先往内收再向外行笔,已不似秦篆圆转,这也是宋代篆书在继承前朝篆法上做出的改变。

图3 《朱矩墓志铭》

图4 《宣弼墓志铭》

2.装饰意味的篆书

北宋僧人释梦英所写的《篆书十八体诗刻》(图5),出现了许多带有装饰意味的篆书。收笔有似柳叶状,麦芒状,开叉状,圆点状;笔画有似荆棘状,圆形结节状。宋代墓志对鸟虫书和类鸟虫书等这类装饰性书体的应用减少,在本文整理的墓志题铭中,仅发现北宋初期有一方类鸟虫书,为宋乾德二年(964年)《大宋故苗府君墓志铭》,线条长垂略有屈曲,笔画末端均往外弯曲,收笔处较尖。

图5 《篆书十八体诗刻》

宋代士大夫对古器物碑刻的收集和研究以及对金石文字的重视,使书法融入了一些金石笔意。这一风格笔画尖入尖出,具有金石气韵和装饰意味,其字形与三国时期《三体石经》相符,可追溯至商朝、西周刻在青铜器上的钟鼎文。宋元画家郑思肖曾说过:“《汗简》之作,追古法与既泯,流新传于无穷。”北宋初期郭忠恕撰写的《汗简》,古篆笔画中间粗重,两端尖细,结体近金文。这类志额风格便是由此演变而来,形成带有装饰性美术化意味的篆书。宋元祐四年(1089年)《汤君卿妻周氏墓志铭》(图6),线条入笔尖细,中段笔画粗肥,收笔出锋,呈两边细中间粗之态,且弯笔多,字态颇为灵动。收笔爽利果断,颇有力度。

3.欹侧有变的篆书

这一类风格字形不拘大小,不似古法篆书要求匀称齐整之美,字形虽与小篆相似,但用笔更为方拙野逸,线条粗细变化明显,不够圆润匀称,线条末端用笔稍重,有些字形不够端正协调,有欹侧之态。在宋代具有代表性的此类篆书有米芾的《玄圣文宣王赞碑》,其结字不对称,笔画起笔轻收笔重,字形略显笨重,线条坚挺中又带有飘逸之感,恰恰体现宋代书风的意趣和率性,增添了几分抒情意味。宋建隆二年(961年)《大宋故河中护国君节度使相国桓农郡杨公墓志》,字形较扁,大小不一,线条不匀称,结字不够严谨。如“故”字“口”过大,显得左大右小,重心偏移。宋开庆元年(1259年)《罗季山妻吴氏墓志铭》(图7),其笔画不匀称,使转不够流畅,字取斜势,横画均向右上微微倾斜。

图7 《罗季山妻吴氏墓志铭》

三、隶书墓志盖与志额风格类型

宋代以宋四家为首的书法家引领了北宋书风,行草书盛行,但隶书却走向衰落。宋初隶书多以继承唐朝隶书风格为主,而唐朝的隶书中也有取法两汉魏晋,因此这一时期的隶书具有融合性。宋代墓志额为隶书的并不多,大多数墓志处于南宋时期,志额书风多有受北宋时期的“尚意”书风的影响,下面分为两类进行阐述。

1.承袭前朝隶法,中正典雅的隶书

这一类风格大多出现在宋代初期,在笔者整理的宋代墓志中较为少见。宋代初期学隶具有代表性的范本主要为汉代《熹平石经》和唐朝《石台孝经》,汉隶庄重古朴,唐隶多了些许波磔灵动,雁尾收笔干脆利落,既追汉隶之风,又有丰腴爽利之态,后世书家难见汉隶范本,也多学唐隶。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宋煇墓志铭》(图8)就与唐朝《石台孝经》有明显的相似性,其隶书志额线条饱满圆润,气势浑厚,结字整饬,由方入笔,收笔极有节奏,笔力遒劲,形体开张,字势舒展,且有界格,尽显前朝法度。

图8 《宋煇墓志铭》

2.率性多样的隶书

此类隶书受“尚意”书风的影响,结体活泼,飘逸率性,笔画生动流畅,用笔较为娴熟,波磔笔画线条中段较细,雁尾处上挑,更具书写性,有随心所欲之感但又不失法度,体现出跌宕的线条美。北宋的《放商盐颂》碑刻,其横画颇有“一波三折”之感,收笔时上挑,雁尾拉长,体现出书写性和随意性,更加灵动。米芾《绍兴米帖》波磔跌宕,起笔轻收笔重,雁尾厚重,结字有欹侧之势,用笔多爽利。柯昌泗《语石异同评》亦云:“宋代以后金石之学兴,学者多见古刻文字,所作分书,不随时尚,各抒心得,而字体遂不尽同,不复若唐隶之黄茅白苇。”宋嘉熙二年(1238年)《赵崇翇母李氏圹志》(图9)线条浑厚,虽不似《放商盐颂》横画跌宕,但雁尾处的钩挑笔意与米芾《绍兴米帖》的用笔一致,《趙崇翇母李氏圹志》的上挑更为垂直向上些。

图9 《赵崇翇母李氏圹志》

清代欧阳辅《集古求真》云:“宋人隶书,当以晏袤为第一。”宋绍熙二年(1191年)《韩隽卿墓志》(图10)与南宋晏袤所书的《山河堰落成记》(图15)十分相似,其笔画横轻竖重,横画线条中段稍轻雁尾加重,方正舒展中带有篆意,波磔收笔处的上挑极富有动感。宋景定元年(1260年)《黄茂良墓志铭》(图11)志额隶书还有带着楷书笔意,如“府”与“判”二字竖钩笔画的钩就是明显的楷书写法,其收笔较轻连带出一条长线,可感其轻盈潇洒的行笔,颇有潇洒之感。

图10 《韩隽卿墓志》

图11 《黄茂良墓志铭》

四、宋代篆隶墓志盖与志额源流

1.篆书

篆书题铭早在东汉就已出现,东汉墓碑较多,埋幽的墓志较少,碑额通常为竖式两排“某某之碑”样式,以阴刻篆书为主,少数阳刻篆书。此时篆书保留秦小篆字形,但结构用笔更加灵动。魏晋南朝墓碑志额以篆书和隶书居多,志文开始出现隶意楷书,刻画也较为随意。北朝开始,墓志题铭有了较为规范的格式和书体划分。

隋朝的志盖题铭书体多为篆书,延续北朝时期的风格,刻有界格,每个字方正齐整,线条饱满均匀,填满方格。唐代志盖书体装饰性减弱,李阳冰式篆书盛极一时。丛文俊提到:“小篆字体的笔法和线条讲究屈曲回叠,圆转篆引,自秦汉以来都是如此,这是主流,笔法变化可以求拙、求劲、求圆、求直,可用中锋,也可用侧锋。”

宋代篆书志盖保留了小篆的字形,但与隋唐篆书志盖还是存在差别,篆书字形有拉长的倾向,笔画的屈曲也有所增多。此外宋代还出现了青铜铭文类的篆书,笔画尖利,笔画尖入尖出,中段较粗,线条屈曲,装饰美化作用强。

黄庭坚跋《穆氏先茔表》云:“今世作小篆者,凡数家大率以间架为主,李氏笔法几绝,见鲁翁用笔可以酒酌阳冰之篆耳。”可见宋代善篆者较少,且多学其形,而难通其神。宋代善篆者以释梦英、徐铉为代表人物,二人的篆书多取法李阳冰“玉箸篆”。但由于篆书笔画繁杂,实用性较低,尤其在宋代“尚意”书风下,注重展现书家的个人情感及创作的率意自由,篆书这样严谨复杂的写法难以酣畅淋漓地书写,必定影响其发展。

南宋经历北宋灭亡的战乱,政治经济遭到重创,许多书画经典和古籍资料失窃或遭销毁,文化艺术受到了沉重打击。程朱理学对道德秩序的束缚也阻碍了书法发展的进程,思想的禁锢使书法缺少新意,形成一种既突破不了前朝已取得的成就,也无法获得崭新面貌的局面。北宋时篆书式微的情况到南宋时更甚,也同样体现在墓志额中。笔者据已出版宋代墓志图书统计,南宋的篆书志盖志额相较北宋减少了94方,篆书逐渐被隶楷取代,可见宋代篆书日趋衰靡,陷入窘境。但由于碑额志额多采用庄重性强的书体,因此宋代墓志盖志额中篆书还是占大多数。

2.隶书

隋代隶书题铭呈现由楷到隶的过渡时期,有楷隶杂糅现象,字形也较为方正,不似隶书扁平。杨守敬《平碑记》云:“(玄宗)书法丰腴,力矫当时枯槁之病,自此以后,唐人书法又一大变,虽过于浓浊,无喊人劲健之气,而体格波法,无一苟且之笔,不得不谓唐隶之兴。”自玄宗开始,隶书题铭逐渐变得平稳规范,结体浑厚,字形偏扁,结字紧实。宋代的隶书题铭的数量较少,其中志额比志盖数量多,风格主要分为两类,有似唐代的浑厚之气,也有融合时风的灵动之感。

北宋初期多作楷行草,隶书较少,从宋代的刻石及墓志便可看出,宋初对隶书并不重视。北宋初期皇帝对隶书并没有太大的重视,并且据《淳化阁帖》所收录的历代经典法帖可以发现,篆楷行草诸体兼有,唯独没有出现隶书。宋朝初期隶书还未形成自己的风格,主要是承袭前朝隶法。汉代的《熹平石经》是汉隶成熟时期的石刻,属于方整平正一路,成为后世学习隶书的典范。姜夔《绛帖平》就曾提到:“国初以来多作唐体。”由此可见,宋初大部分隶书都是临习唐朝风格。

北宋中后期金石学研究的兴起,汉隶成为宋隶取法的不二法门。“篆正文法钟鼎,小篆法李斯,隶法钟繇、蔡邕。”蔡邕的《熹平石经》最得宋人推崇喜爱。朱长文评价蔡邕:“蔡邕得之于神人。”可见蔡邕在宋人习书中的重要地位。且宋徽宗曾设书艺局,《宋史》载:“大观四年,以算学生归之太史局,并书学生入翰林书艺局,画学生入翰林图画局,医学生入太医局。”可见隶书逐渐被重视,地位渐高,习隶者渐增。北宋末期习隶之风更盛,善隶者颇多,有司马光、蔡京、黄伯思等人。

北宋四家虽都不以隶书为长,但也受到习隶之风的浸染。苏轼评蔡襄曰:“行书最胜,小楷次之,草书又次之,大字又次之,分隶小劣。”黄庭坚说:“余常观汉时石刻篆隶皆得楷法。”米芾也有《绍兴米帖》传世,这对南宋隶书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南宋的隶书水平高于北宋,习隶风气已深入民间,并出现了专门的隶学著作,当时人们多以汉隶为标准来品评时人隶书。南宋善隶者众多,朱熹评黄铢:“其隶书尤得魏晋以前笔意,大抵气韵好爽而趣味幽洁,萧然无一点世俗气。”又有《书史会要》记载:“魏了翁……尝以篆法寓诸隶,最为近古。”有习隶之风和名家书法的影响,民间书法随着书法变化的进程而发展,也体现在了墓志盖志额书法中。

墓志是一种常见的丧葬工具,墓志书法由丧葬观念和社会习俗得以发扬光大,其铭文正式,形式庄重肃穆,借助墓志书法窥探书法的演变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宋代墓志盖与志额书风的探究中,篆书志额占大多数,人们用篆书这一古老的书法样式延续文化内涵,体现出墓志复杂且微妙的意义。宋代篆书墓志盖与志额在延续前朝风格的同时也有一些改变,彰显出时代特色和风格。

宋代书法开创了注重个人情感的潮流,“尚意”思潮随着禅宗思想渗透进当时的文化领域,在书法方面尤为突出,在宋代隶书题铭书法中不难发现“尚意”书风的影响。从探究的墓志盖与志额中我们发现了装饰性书法的衰落,而宋代掀起的金石之风使其又出现在墓志盖与志额中,使书法风格展现出不同的面貌。人们以前朝的典范作为楷模,在延续历史和传统的过程中重新塑造,赋予书法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彰显时代特色,更添几分自然率意,这对今天的书法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

猜你喜欢
收笔墓志铭篆书
第二讲 基本笔画写法
张晓东《篆书国有岁以团扇》
鲁大东篆书苏轼“人生十六乐事”
收笔笔法势和收笔笔法分析研究
软硬兼施(二)
邓石如篆书《唐诗集句》
《尹源墓志铭》考释
墓志铭漫话
墓志铭
清代篆书第一人
——钱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