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优质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3-01-28 05:19苏欣欣吴丽霞
关键词:帕利哌酮糖脂缓释片

苏欣欣,吴丽霞,王 威

(太仓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江苏 苏州 2154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的精神障碍性疾病,阳性症状(包含幻觉、错觉、思维混乱等)、阴性症状(包含焦虑、抑郁、攻击暴力等)是其常见的临床症状,其中包含有思维、情感、行为、知觉等多方面的异常,且在多数患者发病时可同时存在认知功能的损害,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严重影响。现阶段,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其中奥氮平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多巴胺和5-羟色胺起拮抗作用,选择性减少间脑边缘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放电,从而稳定患者情绪,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有研究显示,长期服用奥氮平,可能会增加患者的体质量,导致糖脂代谢异常,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1]。帕利哌酮缓释片是一种较新型抗精神药物,是利培酮的主要代谢产物,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对多巴胺2受体、5-羟色胺2受体、α1和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及H1组胺受体起拮抗作用,从而缓解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2]。但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整体康复速度较为缓慢,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精神残疾程度,促进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优质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促进患者恢复为主要目标的优质化护理服务,通过心理疏导、用药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从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3]。本研究旨在分析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优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学指标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太仓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2例;体质量指数(BMI)20~27 kg/m2,平均(23.48±2.47) kg/m2;年龄 25~70 岁,平均(41.58±6.23)岁;病程1~10年,平均(5.12±1.16)年。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3例;BMI 20~28 kg/m2,平均(23.45±2.46) kg/m2;年龄 24~70 岁,平均(41.52±6.25)岁;病程1~9年,平均(5.14±1.13)年。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与《中国精神疾病防治指南》[4]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符合者;具有行为异常、思维混乱等症状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5]总分≥60分者;未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或已停药2周以上者;对本研究相关药物无过敏反应者等。排除标准:存在自杀倾向或暴力行为者;心、肝、肾等功能不全者;存在酒精依赖或其他药物依赖史者等。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研究的实施,且患者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与护理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奥氮平片(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688,规格:5 mg/片)治疗,服用方法:口服,2次/d,首次剂量5 mg/次,依据患者疾病情况及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剂量,但最大给药剂量不能超过10 mg/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266,规格:6 mg/片)治疗,服用方法:口服,1次/d,首次剂量3 mg/次,依据患者疾病情况及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剂量,但最大给药剂量不能超过12 mg/次。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月。

1.2.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接受优质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以诚恳友善的态度关怀患者,掌握了解患者具体实际情况,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负性情绪,采用多种形式宣讲关于精神分裂症的一些知识、干预方案措施等,使患者了解自身状况,鼓励患者参加娱乐活动,改善消沉情绪。②用药、饮食护理。耐心劝说督促患者遵医嘱服药,关注患者用药后的疗效,给患者讲解用药注意事项,有异常情况及时调整。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制定饮食计划,对于拒食患者可以进行集体用餐,对于无法自行进食的患者,进行喂饭。③生活、社会、职业技能训练。训练患者起床、进食、服药等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自主生活能力。定期组织集体活动如阅读会、体育活动、游戏等,让患者参与其中,并开展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患者职业技能,增强患者回归社会的信心。④家庭干预。嘱咐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尊重、鼓励,并了解患者在家庭治疗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对其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后期随访给予科学指导,督促患者和家属定期复诊。

1.3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参照《中国精神疾病防治指南》[4]中的相关标准判定疗效,显效:PANSS减分幅度>75%;有效:25% ≤ PANSS减分幅度≤ 75%;无效:PANSS减分幅度<25%。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PANSS评分。于治疗前后采用PANSS评估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其中包括阳性症状量表(7项)、阴性症状量表(7项)、一般精神病理量表(16项),每项根据病情程度分为1~7分,量表总分210分,分值与患者症状改善效果呈负相关。③糖脂代谢。于治疗前后,在患者空腹状态与餐后2 h状态下进行采血操作,采集血液5 mL后,通过离心(转速、时间分别为3 000 r/min、10 min)取血清,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济南泰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型号:BK-600)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以及空腹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④脑损伤指标。采血、分离血清方法同③,于治疗前后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⑤安全性。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腹泻、恶心呕吐、厌食、嗜睡等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以[ 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PANSS评分、糖脂代谢指标、血清BDNF、GDNF、NGF 水平)均经S-W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PANSS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PANS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PANSS评分比较(分, ±s )

表2 两组患者PANSS评分比较(分, ±s )

注:与治疗前比,*P<0.05。PANS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组别 例数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6 32.62±4.73 15.23±2.36* 21.47±3.28 17.35±2.32*观察组 46 32.55±4.27 11.54±2.27* 21.52±3.35 13.77±2.44*t值 0.075 7.643 0.072 7.212 P值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一般精神病理 总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6 37.18±3.25 25.63±2.64* 91.27±8.37 58.21±5.12*观察组 46 37.13±3.22 21.51±1.86* 91.20±8.33 46.82±4.68*t值 0.074 8.653 0.040 11.137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糖脂代谢指标比较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糖脂代谢指标比较(mmol/L, ±s )

表3 两组患者糖脂代谢指标比较(mmol/L, ±s )

注:与治疗前比,*P<0.05。FPG:空腹血糖;2 h PG:餐后2 h血糖;TG: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

组别 例数FPG 2 h P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6 3.87±0.42 4.14±0.79* 6.35±1.16 6.94±1.27*观察组 46 3.88±0.45 4.17±0.76* 6.22±1.13 6.96±1.14*t值 0.110 0.186 0.544 0.079 P值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TG T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6 1.37±0.25 1.63±0.26* 3.81±0.72 4.14±0.76*观察组 46 1.39±0.24 1.64±0.28* 3.84±0.73 4.20±0.79*t值 0.391 0.178 0.198 0.371 P值 >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患者血清BDNF、GDNF、NGF水平比较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DNF、GDNF、NGF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血清BDNF、GDNF、NGF水平比较( x ±s)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发生腹泻2例(4.35%),恶心呕吐2例(4.35%),厌食3例(6.52%),嗜睡2例(4.35%),不良反应总发生9例(19.57%);观察组患者发生腹泻1例(2.17%),恶心呕吐1例(2.17%),厌食2例(4.35%),嗜睡1例(2.17%),不良反应总发生5例(10.8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48,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通常认为遗传、环境、心理等均为其发生的影响因素,精神分裂症大多在青壮年时期起病,病情易复发,治疗难度较大,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奥氮平是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可通过抑制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及拟谷氨酸能的释放,多方面改善患者的精神病理症状;但相关动物实验表明,长期应用该药物,可导致大鼠体内糖脂代谢紊乱,进一步诱发细胞毒性作用,损害大鼠的认知功能[6]。因此,其安全性仍有待考量。

帕利哌酮缓释片为利培酮衍生物9-羟基利培酮,具有血药浓度稳定、起效迅速且患者耐受性好的优势,可作用于机体多巴胺系统,有效抑制亢进多巴胺的活性;此外,帕利哌酮缓释片还是α1和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及H1组胺受体拮抗剂,可以上调低兴奋状态多巴胺系统,从而缓解患者阴性、阳性症状;此外,该药为缓释片,采用了渗透泵缓释技术,可以精准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稳定血药浓度[7-8]。优质护理通过给予患者人性化服务,来充分满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需求,维护患者的尊严与权力,从而延缓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此外,该护理方式还可通过组织集体文娱活动,来鼓励患者重新与社会接触,进而促进病情改善[9]。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PAN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症状,促进病情好转,疗效显著。此外,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 PG、TG、T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两组间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表明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脂代谢影响较小,联合用药后不会加重糖脂代谢紊乱,但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还需临床围绕该药物进行长期维持治疗以进一步研究。

研究报道,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发育和脑可塑性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异常的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存在密切关系,被认为可能参与了精神分裂症的发展过程[10]。血清BDNF、NGF对5-羟色胺神经元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生长等具有调控作用,其水平下降是诱发精神分裂症发生的重要因素;GDNF存在于机体脑细胞内传导信号中,并可激活其传导信号途径,进而起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而发生精神分裂症时,患者颅内神经元可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损伤,从而导致其水平降低。而帕利哌酮缓释片可激活神经元存活信号的传导通路,加强BDNF、GDNF、NGF等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转录过程,促进其蛋白合成,从而提高血清BDNF、GDNF、NGF水平,增强神经细胞可塑性,促进神经纤维修复,减轻脑损伤[11]。此外,优质护理是一项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基础护理等结合为一体的临床护理服务,其通过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宣泄情绪,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从而有助于对神经功能的改善[12]。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血清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优质护理能够有效调节精神分裂症患者机体血清BDNF、GDNF、NGF水平,利于病情恢复。同时,本研究还分析了帕利哌酮缓释片的使用安全性,结果表明,两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加用帕利哌酮缓释片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帕利哌酮缓释片很少在肝脏中代谢,且无需肝脏细胞色素酶的代谢,故而减小了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此外,其很少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因而减少了药物浓度依赖性不良反应及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

综上,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帕利哌酮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可通过调节血清BDNF、GDNF、NGF水平,减轻患者的脑损伤,进一步改善患者相关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但鉴于目前临床对于该药物对患者机体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晰,因此,后续仍需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帕利哌酮糖脂缓释片
胆汁酸代谢与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述
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对照研究
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
n-3多不饱和脂肪酸改善糖脂代谢的研究进展
三七总皂苷缓释片处方的优化
糖脂康平颗粒对糖脂代谢紊乱大鼠血糖血脂的作用
氢溴酸高乌甲素纳米粒缓释片的制备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
孕妇妊娠中期糖脂代谢紊乱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布洛芬缓释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