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远,张董敏
(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我国实施的一项伟大措施,是我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政府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规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原则、方式等,突出了农民参与合作社的自愿性,民主思想是合作社的主导思想之一,影响着合作社的内部管理和经营[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可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
山东省寿光市是我国蔬菜产业的“硅谷”。寿光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借助自身优势,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蔬菜专业合作社,打造了寿光蔬菜品牌,给寿光模式注入新的内涵,为寿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为乡村振兴贡献着寿光力量。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许多学者深入研究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问题。刘向华(2016)[3]主要研究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必要性、盈利能力、融资服务、产生历程、绩效分析等方面。曾艳等(2021)[4]以乡村振兴视角研究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何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现有文献关于合作社理论层面的研究较多,有关于具体实践的文献较少。因此,文章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研究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与困境,提出了可行路径,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借鉴。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推进产业振兴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前提。
首先,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提供农业理论指导和技术培训,可以帮助农户实时了解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的优点,并且通过统一购买和销售,减少成本,提高收益,促进产业发展。
其次,合作社将产品与生产相结合,产生了新的规模经济效益,实现产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
再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需要资金、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的支持,但这些都由农民自由支配,只有通过整合这些资源,才能促进产业发展。合作社将集中整合分散资金、劳动力、土地等资源,促进规模扩大和产业链延伸,提高了农民的市场竞争力,进而推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合作社可以调动社员主观能动意识,积极参与乡村生态宜居建设。合作社推动农产品标准化和绿色化,形成品牌效应,结合高标准农业土地管理与规划,优化、控制当前节水灌溉系统和化肥农药的使用剂量,保护乡村环境。合作社在产业生产过程中安全监测与控制土壤、水力、空气等自然因素,促进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构建产业绿色生态系统。合作社在组织带动、约束行为、协同治理等方面起着突出作用,积极利用合作社的组织优势有助于实现人居环境整治的目标,让广大农户群体共享改革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中生态宜居的战略要求。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新时代的人才,需要有新创意和新技术。
首先,合作社通过结合当地资源开发了多功能、多元化的乡村产业,催生了农家乐、旅游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新业态,使工作岗位多元化,吸引了更多优秀人才回乡就业,并为返乡就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从而可以留住人才。
其次,合作社结合农村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培育一批热爱农业、了解农业的技术骨干农民,以及有新思维、会管理的产业管理者,将人才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再次,合作社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定期开展围绕合作社发展专项研究和建议,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帮助解决困难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助推乡村振兴。
如表1 所示,2020 年寿光市地区生产总值为786.57 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为106.33 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为326.94 亿元,同比增长2.7%;第三产业为353.3 亿元,同比增长3.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5∶41.6∶44.9。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寿光市建成投用山东省最大的蔬菜种植资源库,成功举办第二十二届菜博会、春秋两季种博会,被确定为《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的国家级蔬菜种业创新基地,标志着当地蔬菜种业发展成功入围国家战略。
表1 寿光市相关农业发展指标(2011—2020 年)
同时,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高效运行,3 个产品入选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两项行业标准获得农业农村部批准发布,全产业链标准在7 省50 个基地落地实施,“寿光标准”正在加速走向全国。寿光市建设运营智慧农业装备交易中心,农业物联网应用率达到80%,成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共建先行县。寿光市当选首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将承担起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现代化农业的重大使命。
寿光市是全世界四大蔬菜区域优势中心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蔬菜之乡。寿光市借助当地优势,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成为带动当地发展最具活力的经济组织,在助力社员获得产业化经营利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5]。2020 年寿光市新增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86 家,通过“三个创新”工作方法,呈现出质量高、模式新、经营好的特点,寿光市洛城街道斟都果菜专业合作社、寿光市众旺果蔬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2020 年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目前寿光市有330 家合作社注册了商标,培育国家级示范社5 家、省级示范社3 家、潍坊市级示范社75 家、市级示范社150 家。
寿光市充分发挥各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村党组织的政治组织优势与合作社的经济产业优势相结合,大力推行“党建引领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实现村集体、村民双增收。洛城街道东斟灌村党支部、稻田镇崔岭西村党支部等领办的“果菜销售、土地流转、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整合散户经营,运作新型经济模式,探索出一条村社互动、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主导、党建引领等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
2018 年盛黄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目前社员有106 人,该合作社是由村党支部领办成立的。据该村党支部书记黄春海介绍,基地中心占地约44 hm2,拥有现代化温室大棚336 个,合作社涵盖蔬菜加工包装、农资储存、蔬菜质量检测等多种功能,种植蔬菜品种有茄子、尖椒、圆椒、五彩椒、黄瓜、西红柿、丝瓜、冬瓜、吊瓜等多个产品。
目前茄子、黄瓜、丝瓜等蔬菜已经上市,在10 月初可以大量上市,日产量可达到100 t。农户现在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查看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大棚通风,大大减少了劳动力,并且提高了蔬菜品质和经济效益,吸引了大批年轻人返乡创业。合作社成立以来,整合农村蔬菜生产,实现了合作社与村集体以及群众之间的团结互助、技术共享、共同发展,探索了一条“党建引领合作社+农户”的新型组织形式,为乡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带动作用,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提升了党支部为民服务的能力,已经累计投入600 多万元用于改善居民生活用电、用水,实现了全村亮化、绿化、硬化等民生实事工程,方便了村民生活,赢得了村民信任,增强了村庄凝聚力,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寿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蓬勃发展的同时,缺乏人才、资金等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人才方面,合作社缺乏有组织管理能力、专业知识的带头人,社员大多为本地农民,其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以至于合作社无法高质量发展。为了推进城乡结合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大量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并且出于考虑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很多年轻人会迁移到工作城市生活,直接导致农村人口减少,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资金方面,现阶段合作社规模实力普遍较弱,银行抵押贷款比较困难,缺乏银行认可的担保资产,合作社新老社员存在“惜贷”问题,使合作社发展无法获得充实的资金[6]。由于人才、资金的缺乏,合作社缺少发展动力,无法创新发展,无法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等,影响了产业规模扩大和产业链延伸,扼制了合作社发展的上升空间。
蔬菜合作社作为寿光市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政府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补贴政策导致资源配置不匹配和专项资金监督困难等问题[7]。一般来说,补贴政策是引导合作社满足一定的要求后就可以获得,是一种宏观调控手段,有着明确的目的性,进而导致合作社在选择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预,很多合作社为了获取补贴资金,从事并不了解的产业,导致政策失效和资源的浪费。专项资金缺乏监督力度,部分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可能并不是为了带动乡村产业的发展,而是为了获取项目补助资金,合作社在得到资金后,并不会按照项目计划去分配资金,而是将补助资金挪作他用,难以发挥好补助资金的扶持效果。
内部决策机制不民主是治理我国合作社的主要难题,2018 年《合作社法》规范了合作社的组织行为,要求合作社保护成员的合法权益。
调研寿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现,合作社大多由当地的大户、公司、企业以及基层领导等主体牵头创办,不可避免地对合作社有一定的控制力,而且合作社各种管理制度都是在其主导下制定的,导致大部分社员在工作中没有话语权[8]。并且一些农民虽然加入合作社,但是很少参与内部决策,大部分农民对合作社出现的问题根本不知情,并且部分社员认为自己的意见无关紧要,放弃提出意见的权利,完全没有融入合作社管理中。因为内部管理不规范和监督机制缺失等,导致大部分社员丧失了参与权和决策权,民主管理最终只是流于形式。
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比较成熟,是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发展的重要载体。虽然合作社发展较为成熟,推进了乡村产业的发展,但是在遇到自然灾害风险、市场风险、经营管理风险等风险时,规避风险的能力还是有所欠缺[9]。自然灾害风险是合作社面临最普遍的风险。
2018 年寿光市受台风“温比亚”影响,连降暴雨,遭受了1974 年以来最大的洪灾,“蔬菜之乡”一夜之间变成汪洋,房屋被淹没,大棚被毁,家禽被冲走,导致大量蔬菜、水果被水浸泡腐烂,失去商品价值,农民损失巨大。
2019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寿光市作为“全国蔬菜之乡”,备受全国各界关注,寿光市各乡镇都采取了严格的疫情管制措施,封村封路,城镇企业停工或延迟复工,导致蔬菜严重滞销,部分合作社缺乏应对突发风险的能力,没有及时找到销售渠道,给农户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缺乏应对风险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建立合作社的积极性。
在人才方面,分批开展合作社骨干人员培训,鼓励一些有条件的合作社聘请专业管理人员,并且与高校、科研所合作。需要完善人才引进机制,通过激励政策和手段引导人才回村就业,致力于建设合作社,注重引进专科毕业生、本科毕业生等有知识的青年人加入合作社,争取每个合作社至少有一名大学生。要定期培训社员并考核社员的专业水平,推广最新的生产标准,提供统一的文化管理和技术咨询,统一标准和要求,严格按照质量标准生产,提高合作社产业的组织化能力。
在资金方面,政府相关部门支持银行、金融机构出台创新金融服务,对农户提供金融贷款业务放低抵押条件,例如允许将合作社土地承包权、房屋等一些固定资产定为属于合理抵押类别,提高合作社贷款的可获性,有助于解决合作社生产经营中的资金问题。
2021 年4 月29 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对国家、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规范履行相关职责。
首先,政府应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健全合作社建立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公开透明。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专项项目扶持力度,整合相关资源,避免资源配置不合理。
其次,政府应完善合作社的财政补助金审批制度和监督体系,例如补贴政策预审批、及时检查、责任追究等方式,严格审批制度和监督体系,避免浪费资源。
再次,完善监督部门的跟进机制,跟进了解合作社在获取补贴资金后使用是否符合补贴要求,以防止异化合作社攫取国家政策福利。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初衷是为社员服务,与其他集体所有制企业以及一般盈利组织不同。为了杜绝合作社内部不民主,合作社必须严格遵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行为、登记程序,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在合作社决策时,落实“一人一票制度”,切实保障社员的合法利益。合作社除了接受全体社员、监事会等组织监督以外,还要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并且完善合作社章程制度,以合作社章程为管理基础加强内部管理,开展经营活动。监事会监督日常管理活动时,如果发现不符合管理章程的情况,要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
合作社的发展关乎每一位社员的权益,必须要制定全面的风险防范机制,帮助合作社抵御不可抗力的外部风险。
首先,合作社要针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购买相应的保险,尽可能转移和分散风险,进而降低社员损失。
其次,合作社建立统一、科学的信息网络系统,及时发布准确的农业信息,使社员能够及时掌握相关政策、市场供求变化等信息,帮助合作社科学决策。
再次,合作社应开拓发展思路,规避自身风险,推进产业全面发展,提高合作社市场竞争力,降低市场风险,增加社员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