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背景下《工艺品设计》课程专创融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3-01-28 07:06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40期
关键词:专创工艺品课程

余 炜

(南宁学院 广西南宁 530200)

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大力拓宽就业渠道,注重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增强创业带动就业作用”。在创新创业新格局下,亟需找到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点,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的同时,提升大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需要结合“艺术、技术、商品”三者的产品,工艺美术既是一种艺术创造的思维活动,又是精神物化的生产活动,将现代艺术与技术进行高度结合,最终谋求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工艺美术品之间的相互协调。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专创融合的概念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2021]35 号)中提出明确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校校、校企、校所协同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一批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示范课程”。而专业是每一名学生将来职业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就业或者创业,专业的主导性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专创融合是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下提出的教学模式,它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计划、专业课程和教学全程,是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的必然要求,是专创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工艺美术专业《工艺品设计》课程概况

工艺美术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广泛领域,包括雕塑、陶艺、纤维、金属学等专业知识,属于制造类学科和设计类学科的交叉领域。其中《工艺品设计》是工艺美术专业必修课,承载着工艺美术作品的创新产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机械化大规模生产逐渐取代手工业劳作,传统手工艺发展面临困境,工艺美术教育也面临着社会变革和工业技术革命的挑战,《工艺品设计》课程需从传统的“师傅授艺,徒弟学艺”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遵循应用技术型高校“应用型、开放式、新体验”办学理念,结合地域文化背景成为当前时代发展、回应社会期待的新命题、新方向、新改革,培养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需求的创新型、技术型人才。

三、《工艺品设计》教学现状

《工艺品设计》教学本质上是针对传统工艺品艺术特征和审美特征再创造的教学,当代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诉求的提升直接推动了设计学科的探索和发展。但从当前应用技术型高校教育教学实践来看,《工艺品设计》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理念偏差

传统工艺品的表现主要在于工匠主观的创造发挥,普遍的教育模式是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并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而现代工艺品设计是一个庞大的程序工程,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考虑产品的性能需求,还要综合考虑审美、功能、材料、消费心理等多方面内容。从现阶段的教学实践来看,《工艺品设计》课程和其他学科相互独立,学生在进行设计知识和技能学习时并不能理解互通,导致最终完成的设计无法充分展现审美、功能等信息,成为了不具市场需求的无用品。

工艺产品的开发与设计终究是要以市场及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因此对课程目标设置时,不能仅仅传授学生设计知识和技能,还要紧跟市场要求,将市场教学融入日常工艺品设计教学之中,实现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深度不足

《工艺品设计》课程不仅包含各种各样的技法,还包含多种多样的理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院校的教学过分侧重于学生造型训练,对于设计理念的教学较少,甚至有学生到毕业时仍不了解设计的概念,容易培养出动手能力较强,但缺少理论基础的设计人员。

以工艺品设计为例,在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功能性、消费需求、材质、结构特点等,从而明确该工艺品的设计定位,在设计理念的支撑下进行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功能赋予、艺术加工等,由此可见理论基础的重要性。

(三)缺少落地项目实践教学

《工艺品设计》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综合应用型课程,学生想要完全掌握,不仅要大量积累理论知识,还要经过系统性地训练。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院校受限于场地、设备、师资等情况,未能较好的落实实践教学,很多学生在走上岗位前缺乏实践操作经验,无法满足企业对于工艺美术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教学中,需加强项目实践教学环节,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实践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经验,以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需求。

四、基于地域文化背景下教学模式改革优势

从传统认知上来看,《工艺品设计》是技术学科和艺术学科的融合,同时兼具了理论性、技术性、艺术性三重特征,在内容上极为广泛。如何在有限的课时要求下完成庞大的知识传输和技能训练是《工艺品设计》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

在为皇家及贵族服务的官窑瓷系统中,具象美术处于主导地位。而在民窑及清末发展起来的文人瓷画系统中,意象美术处于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意象美术在陶瓷美术作品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现代民间青花为广大陶瓷爱好者和收藏家所追捧,不求形似而求笔简意全的观念成为多数瓷画家的共识,陶瓷巿场及拍卖会上"珠山八友"及当代陶瓷美术家的文人瓷画作品价格扶摇直上,这一切都说明意象美术作品在陶瓷美术作品中的份量己今非昔比,为人们所愈来愈重视。

“专业+创新创业”学科融合的思想为《工艺品设计》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行思路,能够将零散的、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结合地域文化进行项目实践,探索市场需求,挖掘社会资源,是《工艺品设计》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具有以下益处:

(一)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为学生设计工艺品提供灵感。

文化底蕴是工艺品设计的支撑,学生将地域文化融入工艺品设计不仅能够争取消费者的认同,设计的工艺品更容易占据市场。此外,地方文化中也有很多能够应用于工艺品设计的艺术要素,这些都可转化为工艺品设计的灵感。

(二)提升课程容量,提高课程质量。

地域文化融入《工艺品设计》课程能够有效提升课程的内容容量,提高课程的广度、深度,学生在进行设计技术学习的同时能够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均具有益处。

(三)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文化传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内容,将地域文化融入《工艺品设计》中,可以通过课程载体对地方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从而实现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作出贡献。

五、构建《工艺品设计》专创融合课程体系

如何推进地方文化在《工艺品设计》课程中的融入?如何构建专创融合的《工艺品设计》课程体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确立循序渐进的教学目标

专创融合的《工艺品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不仅要兼顾设计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以地域文化产业为导向的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培养学生规划设计、寻找市场机会及团队协作的能力。

过去《工艺品设计》教学目标大多围绕“技术”展开,对地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基于此,课程教学目标进行了从理论知识、服务技能到实践技能和创业能力的循序渐进目标设计,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理解工艺品的定义和相关理论基础,掌握工艺品设计的程序,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地域文化产业项目的操作流程与服务技能,最终能够识别市场痛点,对项目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这也是创新创业思维的集中体现。

(二)“专创融合+地域文化”项目式多元化教学方法

专创融合的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工艺品设计》的课堂教学应以地方产业项目式驱动为主,将OBE 教学法贯穿在课程教学中,以案例式、访谈法、团队式等启发式教学方法为辅,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结合,由此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其中,项目式驱动主要以南宁红陶产业或者广西旅游工艺品项目为依托,学生择其一,以团队的形式进行项目实践。以工艺品设计流程为主线,通过“创意设计”、“样品开发”、“商品开发”三段式项目驱动,在实践中寻找市场痛点,进行项目和产品的程序设计,模拟企业产品开发流程和服务流程,从而体验真实的工艺产品项目运作过程,推动课程内容的学习进程,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如图5-1所示)。

图5-1 《工艺品设计》OBE 项目驱动教学方法

其他辅助的教学方法,可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如收集本土工艺品案例进行分享,聘请行业名匠或企业家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工艺品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通过问卷调研与访谈法让学生了解消费者、企业管理者、工匠的需求,培养学生掌握行业状况、了解市场需求的设计思维;课程中可通过团队,让学生共同完成当地工艺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以《工艺品设计》课程为核心,推进产学研合作

就目前教学现状来看,阻碍《工艺品设计》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的核心在于实践教学的局限性。可以利用产学研结构来落实《工艺品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整合社会资源、企业资源来构建多元化的教学体系。一方面利用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岗位实训平台,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经验的转化,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如组织学生到广西民族工艺品商店进行鉴赏与学习、鼓励学生到地区工艺品制造企业进行实习等;另一方面以课程体系为中心,密切校企联系与合作,鼓励学生就业后到合作企业进行就业,从事工艺品设计相关工作,从而弥补当前市场环境性工艺品设计的人才空缺,实现教育向人才的高效转化,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四)完善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建立教学资源库

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加强《工艺品设计》的基础教学,扎实学生的理论基础,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效掌握工艺品设计的理论,以此为基础展开实践教学和技能实训,逐步实现理论知识向应用技能的转化。

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多元化,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工艺美术专业的资源优势,建立教学资源库,提供教材、案例库、规划文本、实践教育基地、行业企业管理人员、线上教学视频等资源供学生学习、讨论和思考,从而实现“互联网+学校+企业+行业”的教学资源共享,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和观察设计产品,更深刻地理解基础理论。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便利性,打造模拟实训平台,让学生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完成工艺品设计的演练与模拟,不断积累实操经验,为其走上岗位做准备。

结语

以地域文化为背景的《工艺品设计》专创融合教学改革是对传统工艺美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它践行了以传统地域文化为基础,以项目为驱动,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建构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新创业综合能力的培养目标,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展现出极强的创新意识与熟练的实践技能,成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寻求特色专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专创工艺品课程
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与实践体系建设研究
专创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专创”融合式教育的实践探索
专创融合视域下旅游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3D扫描和3D打印技术在工艺品开发中的应用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华安玉工艺品雕刻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