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泽华,熊丽婷
(吉林化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以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为代表的创新型技术加速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财务会计的升级,同时对会计人员专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智移云”类技术的应用,使得大量的会计人员面临从核算型的财务会计向决策型的管理会计转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大智移云”下企业管理会计会取代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在企业营运中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是在“大智移云”下,通过转型的财务会计能更好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帮助管理者做出最明智的经济决策。
首先,“货币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四大假设之一,即企业的财务报表只能反映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产生这一假设的原因是当时制定的经济环境与技术发展水平决定财务会计只能收集记录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1]。但是在“大智移云”时代下,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非货币性计量数据能够被大量收集成为可能,并且大量非货币性计量数据加入后能帮助企业做出更好的经济决策。在“大智移云”下,无形资产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很多却无法用货币计量,这表明在大智移云时代下,非货币计量应该被完善。其次,在会计核算中究竟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还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我国会计学家认为企业在某些资产的核算方面应当谨慎使用或者不使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以前的信息技术跟不上瞬息万变的市场而使得获得的公允价值不准确、可靠性较差。例如,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时只有同时满足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交易市场以及能够从活跃的市场上得到准确的交易价格和相关信息两个条件从而对公允价值做出合理估计时才能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而企业由于技术缺陷无法从市场上获得充分的信息披露,通常只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能够实时地从市场上获得最准确的数据,从而得到较为准确的公允价值,使得公允价值的应用成为可能。因此,“大智移云”改变了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
传统的财务工作主要包括会计核算、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编制财务报表等,但在“大智移云”的时代下,智能化机器设备逐渐成了人们工作方式的一部分[2]。例如,财务机器人可以代替财务会计完成那些冗杂并且重复性较高的工作。节省了劳动力成本,也提高了效率。而且,传统的财务工作是典型的事后管理,但“大智移云”要求财务工作必须从“事后管理”转移到“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从财务报表的编制等核算型工作转移到利用财务数据分析和管理企业及日常经营决策的工作中,否则不能有效地参与到企业现阶段的管理工作当中从而无法为企业长远发展贡献力量。因此,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迫在眉睫。
传统的财务会计人员在手工做账的情况下会由于疏忽犯一些低级性错误,这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也需要手动录入凭证中的信息,这些失误同样也存在。但随着财务机器人在企业中的应用,可以自动扫描凭证,自动录入票据凭证信息;大数据有助于有效地管理控制系统和预算编制过程。这导致企业不满足本企业的会计人员只会简单记账,所以对具备扎实的财务基础并且还具有战略判断和管理决策能力的高水平管理会计人员的需求日益渐增[3]。企业若想得到长远发展,其财会人员必须学会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财务数据价值、实现资源最优分配、提高管理水平,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规避财务风险。所以,必须加快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
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使得财务数据能够在互联网上相互流通,通过这些新兴技术企业能够获得有价值的财务数据来帮助企业运营发展,能够有效地降低财务会计提供财务数据所发生的交流成本。这不仅使管理会计获得财务数据的方式变得便捷,也保证取得的财务数据具有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等特点。不仅如此,采用统一的规则和标准处理数据,有利于数据的相互流通,相互转换,这些都为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提供了可行性[4]。
人工智能替代了财务会计之前录入凭证票据等重复性高且既费时又费力的工作,极大地提高了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5],使其在分析、预算、预测、决策和控制等高质量的管理层面的工作中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同时随着这些新型技术的发展,高校也应随之进行教学改革,给企业输送管理型人才。“大智移云”下,不管是在高校里主修管理会计方面的人才还是企业的财务会计都为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提供了人力资源,所以缩短了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进程。
在本质上,财务会计人员在接受相关专业教育时仍侧重于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上,而对于强调跨界融合,培养财务会计管理决策方面的能力“火候不够”。在参加工作之后,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大多数财务会计人员已形成属于自己的固定工作模式及工作理念。因此想要在面对“大智移云”所带来的行业影响时及时转变观念,实现转型,这是极困难的。如果财务会计人员不能迅速适应改变,转变工作观念,就难以在之后的财务工作中掌握主动权从而变得被动。并且停留在过去的财务工作理念及工作模式很可能会成为他们转型路上的绊脚石,阻碍他们前进的步伐[6]。这是“大智移云”下对财务会计人员在主观思维层面下的“战书”。
“大智移云”下要求企业财务会计除了具有财务思维和掌握财务会计理论知识等财务能力外,还应该具备管理创新思维以及基本的管理会计理论知识等“非财务能力”。这也是单一化的财务会计能否转型成“多元化的管理会计”的关键之处。具有灵活性和综合性的管理会计在实务中可以帮助企业完成预测分析、做出决策、实施控制等一系列活动从而保证企业的长久发展[5]。但我国现行的管理会计体系远不如其他国家,并且企业财会人员并未接受系统的管理会计理论方面的学习使其在理论的应用上存在很多不足,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地实现升级转型,企业也无法完善管理会计制度体系和绩效考核制度。
“大智移云”时代下,很多企业出现了一种财务部很少参与到企业业务工作中的现状,这种现状导致难以实现企业财务与业务的融合,使得企业财务会计对企业自身的业务往来并不熟悉,阻碍了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还有不少公司莽然转型,在转型时,未能根据企业自身的文化制度和内部的实际构架情况做出调整,导致财务工作无法得到后续支撑。另外在企业财务内部构架调整的过程中,混淆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职位界定[7],这也同样地阻碍了财务会计的转型。
如今,信息化技术对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财会人员应该及时地转变传统的工作观念以及方式方法,努力构建信息化网络思维。“大智移云”的发展引领着财会人员走向财务共享。财务共享模式的建立让传统的财务会计失去了其原有的优势地位。财会人员应该摒弃原本观念中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那部分,充分认识到一些新型技术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国家政策的变化,积极主动地汲取新的工作理念、工作模式、管理方法,努力学习掌握并学会运用新的信息技术,在整个科学技术全新的浪潮中顺应发展[8]。除此之外,财会人员应该构建信息化管理思维,利用好财务共享平台,实现业财融合,更好地促进企业的优质发展。信息化管理思维要求财会人员利用信息化技术挖掘财务数据,最大限度利用信息资源挖掘有价值的财务信息,积极地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分享财务信息,逐渐走向企业业务的前端。转变工作理念,建立信息化管理思维,在“大智移云”这股浪潮下加速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升级转型。
在“大智移云”下如何加强财会人员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学习和应用[9]。首先,主动性地学习是学好一切的关键,这种“学好”不仅体现在知识层面更体现在应用层面。所以企业财务会计在主观观念发生转变之后,主动地加强自身对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的学习并积极地应用到企业实际的经济业务应中,不断地锻炼自身的管理水平。其次,除了财务会计主动地学习管理会计知识之外,在被动层面上企业应当加强对管理会计工作等方面的宣传工作、组织一些财会人员学习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增加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认知[10];要求财会人员拓展自身的视野,不要仅停留在财务的层面上,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到财务与企业的经营业务、人力资源、资源配置以及经营管理之间的“藕断丝连”,培养他们融汇跨界跨部门的能力;鼓励财会人员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决策。不管是主观方面的学习还是被动地接受学习,企业都应当为财务会计创造“实习”机会,为财务会计更好地向管理会计转型“添柴加料”。
在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应当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推崇新型技术的学习与应用,构建财务共享平台从而实现“业财一体化”[11]。还需要调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对于管理工作基础比较薄弱的企业,可以单独地设立一个管理会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并行,企业需要对这两个部门的职能做好分配。此外,企业还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业务需求制定相关的会计管理制度,以便更好地落实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工作。
“大智移云”不仅给会计人员带来了机遇,也给整个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变革。基于强大的数据支撑、一定的人力资源保障下,企业财务会计走向了向管理会计转型的道路。而且构建管理会计思维、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的应用,能够积极地促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但在转型过程中,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制度来促进转型,而不是横冲直撞地直接转型,这样企业才能够得到长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