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之源 六畜之始
——走进原始农业

2023-01-26 13:14晁辛宁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1期
关键词:河姆渡新石器稻作

晁辛宁

(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伏羲蓄养六畜 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农业起源是文明起源的第一大物质前提。在人类最初的数百万年里,茂密的丛林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人们在丛林中采集野果、猎食野生动物。为了满足生存需要,1万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开始走出丛林,打磨石器工具、种植植物、畜养动物、制作陶器,发明了农业,人类从此自己可以生产食物,不再单纯依赖自然,过上了定居的生活。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被现代考古学家称为“新石器时代革命”。

我国原始农业的直观体现是在黄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仰韶文化,以及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原始农业阶段的重大技术突破是驯化野生动植物,而稻谷和陶器的出现,则是原始农业发展的有力佐证。

原始畜牧业的主要对象是猪狗鸡马牛羊。根据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现的动物残骸,学者推测,在磁山文化时代人们就已驯化了狗、猪、鸡,而马、牛、羊是在龙山文化时期出现的家畜。

骨耜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

碳化稻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

这六种动物在我国古代被统称为“六畜”。在上古神话传说中,就有伏羲氏“教民养六畜,以充牺牲”的故事,因此伏羲氏也被尊为畜牧业的鼻祖。六畜概念始见于春秋战国时代文献。《三字经·训诂》中,对“此六畜,人所饲”有精辟的评述,“牛能耕田,马能负重致远,羊能供备祭器”,“鸡能司晨报晓,犬能守夜防患,猪能宴飨速宾”。

都说猪为六畜之首,家猪是原始社会中人们最早驯化的家畜。河姆渡遗址中就出土过猪骨骼和陶猪模型,其形态就属于原始家猪,可见至少在8000年前我国就已经开始养猪了。家猪易于饲养,省时省力,经济价值也十分可观,因此猪在古代成为财富的象征。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早在狩猎采集时代,狗就是人们狩猎的好帮手。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郑裴李岗、浙江余姚河姆渡等文化遗址,都出土过狗的骨骼,足以证明其久远的驯养历史。鸡是由野生原鸡驯化而来的,磁山、裴李岗等文化遗址都出土过家鸡的遗骨,说明家鸡的驯化可以追溯至8000年前。家羊分绵羊和山羊,由野羊驯化而来,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了陶羊头,说明我国北方地区对于家羊的饲养7000年前就已经存在。牛的驯化要晚于猪、狗、羊,作为畜力的耕牛主要分为黄牛和水牛,是农业生产的好帮手。在新石器时代,水牛的肩胛骨就被人们用来制作成骨耜;随着铁犁铧的出现,牛与犁的结合更为紧密。牛在古代社会是主要的生产力,所以历代政府都将牛视为保护动物,甚至牛比人的性命还重要。马的驯化要晚于其他家畜,从出土的遗骨中推测,最晚在龙山文化时期,我国北方已经普遍驯养马了。

六畜各有所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六畜有丰富的内涵,在悠远的农业社会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很不相同,种植业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南北差异,北方主要是粟和黍,南方则是稻。为此也形成了两大种植区,即北方旱作种植业和南方稻作种植业。

北方旱作种植业以黄河流域为主要代表,是一种种养结合的农业结构。黄河流域是世界上古老的农业起源地之一,素有“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之称。这里的黄土质地松软,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并且对于木、石、骨质的原始耕作农具十分友好。在黄河流域的磁山、后李、兴隆洼、大地湾等文化遗址内浮选出土的植物遗存中,有大量黍和粟的种子遗存,证明距今七八千年前,黄河流域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原始旱作农业。特别是在磁山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批粮食窖穴,其中就有大量的农作物粟,并伴有多种粮食加工工具,例如石磨盘、石磨棒。这些石磨盘、石磨棒上有清晰的琢制痕迹,器型也十分规整。通过对石磨盘的微痕与残留物进行分析,表明石磨盘和石磨棒“可能用来加工多种植物”。此外还有石斧、石铲、石刀、石镰等,都是磁山十分常见的生产工具。磁山遗址的发现把粟类作物的起源时间提前了1000多年。

位于黄河中下游的半坡文化遗址中也有大量的粟作遗存。这是由于粟耐旱性强,适合在黄土地生长,且种植方法较为简单,同时还具有产量多、成熟期短、耐储存的特点。在半坡遗址的一只陶罐里,人们还发现了已经炭化的菜籽,根据植物考古学家的鉴定,这是属于白菜、芥菜一类的种子。说明当时的人们除了种粟,也种植蔬菜。半坡村东依白鹿原,南靠终南山,可常年进山打猎;北边是开阔的平原地带,适合于发展农业;浐河之水流经这里,为半坡人提供了大量的水产资源,也是一个绝佳的捕鱼场所。半坡出土了近万件生产和生活工具,就其种类可以分为农具、猎具、渔具、炊具、食具、纺织具;就其材料可分为石质、陶质和骨质。从这些出土的工具来看,半坡人不仅从事农耕、渔猎、采集等,同时还进行制陶、纺织、工具制造等生产活动来维持生存。

南方稻作种植业以长江中下游为主要代表,主要农业对象是粳稻和籼稻。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以及更早的万年仙人洞遗址等,显示我国的稻作起源可追溯到距今1万年以前,这不但改变了中国栽培水稻从印度引进的传统的观点,而且表明长江流域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化的最早发源地。

在当时河姆渡遗址的考古挖掘中,考古专家发现了大面积的稻谷堆积层,平均厚度为40~50厘米,总量约100吨,可供400多人一年的口粮。数量如此之多的稻作遗存,说明早在7000年前,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原始居民就已经熟练掌握水稻的种植技术了。科学家对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部分碳化稻谷进行测试和分析,证实其属于人工栽培的籼稻。这一测定,纠正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有粳无籼”的说法。

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大批较为先进的农具,其中有骨耜、石刀、石镰、纺缚等。骨耜是用鹿、水牛等动物的肩胛骨所制成的,是河姆渡文化的典型农具。其上端厚而窄,是柄部;下端薄而宽,是刃部。骨耜比石器轻便灵巧,而且表面光滑,不容易沾泥,是河姆渡人从事水稻种植的主要生产工具。骨耜的功能类似于后世的铲,是翻土工具,说明了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已经进入“耜耕农业”阶段。“砺石”和“石锛”也是新石器时期的两种农业生产工具。砺石,是一种可以作为磨刀石和石磨的粗石。《山海经·中山经》中记载“又北三十五里,曰阴山,多砺石、文石”。石锛也是磨制石器的一种。长方形,单面刃,装上木柄可用来砍伐、刨土。这两样器物的发现,说明当时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氏族公社已经开始使用磨光的劳动工具。值得一提的是,在河姆渡遗址中,人们发现了两件木质的农具,即木铲和木杵。这里的木杵就是舂米或捣物的木棒,是江南稻作区使用较早、延用最久的一套谷物加工工具。木铲和木杵的发现,对判定石器时代木质农具的地位和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农具的发现,也进一步证明了原始农业从刀耕、耜耕到犁耕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已经发现了成千上万个,分布在从岭南到漠北、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的广阔大地上,尤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最为密集。说明黄河和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世界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畜业,在新石器时代末期都实现了其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种植业领域,中国古代的五谷基本在旱作农业类型中出现;在养畜业领域,六畜也基本在晚商以前出现于旱作农业类型之中。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千百年来,勤劳的中国人在实践中探索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不断从乡土中汲取智慧,形成了厚重悠长的传统农耕文明。

猜你喜欢
河姆渡新石器稻作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鹰形陶鼎
大连地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积石冢研究
点燃七千年的篝火余姚持续锻造河姆渡“文化印记”
新石器时代割体葬研究
稻作村落建设:乡村振兴的新视野
——以宁波市为例
新石器时代的俄罗斯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河姆渡遗址与河姆渡文化
“首届(长沙)国际稻作发展论坛”将于9月在长沙举行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