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事务中心 曹俊杰
按照“一人一档”的总体要求,建立“专人管理、规范建档、内容详实、更新及时”的档案化管理制度,对换届后的村(社区)实职干部进行全覆盖建档,为今后村(社区)干部的教育管理、考核监督和激励保障提供客观依据。
为切实加强村(社区)实职干部管理力度,掌握了解班子成员的思想工作动态、人员调整变动等情况,内江市正积极推进村(社区)实职干部档案化管理制度。结合当前村(社区)实职干部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实际,浅谈几点看法。
(1)村(社区)实职干部档案管理还不够规范。应参照机关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档案管理标准,按照“一人一档”的总体要求,建立“专人管理、规范建档、内容详实、更新及时”的档案化管理制度,形成村(社区)党组织、乡镇(街道)党委、区(县)组织部逐级审查机制,对村(社区)实职干部档案内容材料的真实性进行严格把关,并作为换届依据。要建立标准化档案室,档案入档后,资料补充、档案查阅需走严格的程序,避免档案材料涂改。
(2)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档案的形成、资料的审核、保管、转递、借阅、补充材料、内容保密、专管监督过程都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为档案管理规范化提供依据。
(3)用好用活村(社区)实职干部档案规范化管理制度。干部档案应该为村(社区)实职干部的教育管理、考核监督和激励保障提供客观依据。村(社区)实职干部的档案管理既要像机关干部档案一样趋于规范化,又要根据村(社区)实职干部的特点进行管理。比如脱贫攻坚、村(社区)青年后备干部培养等重点工作所涉及的干部人群,应将其档案和相关的工作材料归入档案,作为工作评定的依据。村(社区)实职干部档案管理规范化,要达到通过查阅档案了解干部情况、找准干部特长,进行人岗适配调度,为农村建设明确人才清单。
(1)提前谋划,“四定”建档。村(社区)“两委”干部集中建档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参照机关事业单位建档标准,按照“个人信息能认定、过往经历能判定、工作绩效能评定、现实表现能确定”的“四定”原则,在村(社区)范围内开展材料收集整理工作,将干部履历表、年度考核结果、学历及培训、入党入团、奖励处分、任免材料等重要信息材料纳入归档清单,确保“全面准确、一人一档”。
(2)求真务实,“三番”审查。在归档材料全收集的前提下,立即开展“自审、初审、定审”的“三番”审查,以《村(社区)干部履历表》为核心,重点审查归档材料之间的逻辑性、一致性、连贯性,进一步提高档案信息质量。由本人对归档材料进行自审提交,签署真实性承诺书;由村(社区)支部、区域综合党委进行初审,要求本人及时补充佐证材料;由党群办与本人当面逐一核实,对材料存在异议的情况,通过查阅历史文件、寻访相关知情人士,综合进行判定,并形成说明材料予以归档。实现干部履历表与档案材料“一一对应,严格一致”,以对个人、对组织、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确证归档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规范性、完整性。
(3)规范制度,“双重”管理。对村(社区)“两委”干部档案实施双重管理,由党群办立卷、移交,档案室保管、更新,双方共同参与、协作管理。在档案室中列有专区,配置专用计算机、复印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和防磁柜、除湿机、空调、灭火器、温湿度计等保管用具,安装监控探头、防紫外线窗帘等防护设施;同时引入机关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档案保管、库房管理、查阅利用、安全保密、档案移交、岗位责任制、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等七项“关口”制度,对村(社区)“两委”干部档案借阅登记、保密安全及档案设施维护等作出明确规定,做到专人专管,及时更新运转,全面推进档案管理精细化、制度化、规范化。
(4)久久为功,“一体化”运用。建立健全“党建+档管”一体化运用长效机制,坚持党建引领,以实践运用促进村(社区)“两委”干部档案管理常态长效。在村(社区)“两委”干部届中评估工作和派聘村党支部书记调整工作中,有效利用干部档案作为依据,通过查阅档案,对照现实表现,形成综合评价,供党工委班子研判,取得了良好成效。着手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通过科学引导、物尽其用,在评优评先、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选聘、职务任免、离任补贴和落实有关政策待遇时,充分运用档案作为有效依据;同时为分析研判“两委”班子结构、培养后备干部队伍、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支撑,实现以档案管理推动党建工作信息化、数据化、一体化。
村(社区)实职干部档案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唤醒村(社区)实职干部初心、促进村(社区)干部职业化、筑牢党在基层的根基,有利于解决基层党组织中长久存在的村(社区)干部管理不规范、信息摸底不彻底、村(社区)干部职业荣誉感缺失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