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英语主题式教学改革探讨

2023-01-26 09:20:58杨瑞珍谢海涛艾丽菲拉艾尔肯廖汉超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48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教材内容英语课程

杨瑞珍,谢海涛,艾丽菲拉·艾尔肯,廖汉超

(长沙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2)

在土木工程本科教学中,土木工程专业英语(以下简称专业英语)是一门比较特殊的专业必修课。设置这门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也就是说,学生需要在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在一定程度上运用英语开展专业工作的能力。

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CBI)整合了语言、内容和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发展,其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最早是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沉浸式教学,后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盛行,90年代在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推广[1]。CBI教学理念是将外语作为学习各种学科内容的媒介,使得学科内容成为语言学习的源泉,而语言能力则是其“副产品”[2]。这符合专业英语的教学初衷。CBI教学理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以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英语学习路径,将语言形式与专业信息紧密结合在一起。CBI常见的教学模式包括:主题模式、课程模式、辅助模式等。其中,主题模式教学材料选择源于外语环境的各类主题、话题,它们在教学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本文从专业英语的特点及教学现状出发,探讨利用CBI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程思政水平的途径。

一、专业英语课程特点

(一)既是专业课,又是语言课

专业英语首先是一门专业课,它以英语语言为载体,传递专业知识。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力学、结构分析、结构设计等基础知识,一般在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第六或第七学期开设。课程内容主要是基于专业知识,熟悉英语表达方式,初步具备涉及专业领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了解世界范围内的土木工程发展趋势。专业英语又是以专业为背景的一门语言课,要求学生能够在专业领域范围内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以笔者所讲授的专业英语课程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涉及专业文章阅读、视频分析解读、分组作业汇报展示、书面作业等环节。

(二)既是人文课,又是工具课

专业英语是涉及世界范围内土木工程发展历史和现状的人文课,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视角了解土木工程。作为工具课,专业英语主要承担了获取外界信息的功能,使得学生具备获取用英语语言表达的相关专业信息的能力,同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书面或口头表达。

二、专业英语课程教育现状

(一)教材不完善

1.教材内容不完善。由于教材内容多取自国外教材或科技文章,课文多以西方社会角度来呈现和讨论,导致部分内容不够全面。以笔者所使用的教材《土木工程专业英语(上册)》(第2版,同济大学出版社)的Unit1 Civil Engineering部分为例,只从西方视角介绍了西方土木工程历史,而没有提及我国土木工程发展历史。

2.教材内容量与课时量不匹配。现有教材内容普遍较多,从土木工程发展历史、工程管理、工程力学、结构设计原理,到工程测量、建筑施工等涵盖单元较多,且每个单元文章篇幅较大。而大多数高校的专业英语课程限制在24课时左右,导致课程教授内容零散,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教学形式较单一,效果欠佳

在教学方法上,目前多数专业英语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沿用传统英语教学的“三单”模式,即教学形式单调、教学行为单向,以及教学内容、方法单一[3]。在课时偏少而内容偏多的现状下,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课堂讲授的时间长、效果差,且往往在规定课时内无法讲完教学大纲涵盖的内容。以笔者所讲授的专业英语课程为例,70%的课时以讲授为主,30%的课时以学生展示、互动为主。相比于传统的教师讲授形式,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机会和平台。但由于教材、课程考核形式、教学硬件环境等方面的限制,目前的互动教学形式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有限。

(三)课程思政水平有待提高

为了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将专业英语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必须要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对教学制度进行不断创新和完善,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4-5]。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从认识上,教师普遍认为英语语言的表达使专业英语这门课程与课程思政间存在较大的隔阂和屏障,使得专业英语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开展难上加难。

2.从内容上,思政元素挖掘不到位。由于教材所限,多以西方视角讲述,案例比较陈旧,不利于课程思政的开展。

三、专业英语主题式教学改革

基于以上特点和现状,提出涵盖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专业英语主题式教学。主题式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和任务型教学为理论基础[6],主题式教学模式中教学任务的安排较灵活,主要体现出互动性、语境性、自主性的特点。

(一)教学模式的创新

1.教学主题设计。围绕整个课程的精读课文设计一个主题,以这个主题为中心,确定几个相关的话题,然后根据话题的内涵安排教学任务。主题与话题的选择应从土木工程专业角度出发,扩展、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词汇量,构建学生的专业英语表达图谱。

以笔者所在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具体来说,以土木工程发展历史、土木工程师职业能力与发展、工程力学、结构设计、施工技术、科技前沿六大内容为主题,以4个课时为一个主题时段开展教学。基于智慧教室系统,在每个教学时段设置教师讲授、多媒体视听、分组讨论、作业展示与互动等环节,提高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提高课上课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挖掘以英语语言呈现的我国土木工程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用英语讲中国故事。

2.教学环节设计。以教学主题为核心设计教学环节,如精讲、泛讲、视频学习、分组主题讨论等。

3.教学方法设计。将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学习相融合。首先,要让学生预习教学素材,查找生词,了解和回顾相应的专业知识,并将翻译和理解上有困难的句子进行标注;在课堂上,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讨论讲解。其次,运用智慧教室系统开展课堂教学,增强小组讨论、展示的可操作性,培养学生的专业听说能力。在学生有了初步的专业词汇积累之后,通过展示与主题内容密切相关的音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眼界,锻炼视听能力,同时强化对专业术语表达方法的记忆。此外,还可开展课堂游戏环节,如专业词汇竞猜比赛、对专业图表、曲线、建筑结构等的描述比赛等。总之,专业英语的教学应弱化教师“教”的作用,强化学生主动“学”的作用,教师只起引导、纠正或评价的辅助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7]。

通过主题式教学的开展,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自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实现知识的多元习得。一方面,通过丰富的主题,拓宽学生的学科知识面、专业词汇量和表达形式,帮助学生建立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知识库,学会通过英语了解专业知识和跨学科知识,提高读写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学习、表达、交流讨论,拓展和巩固听说能力[6]。

(二)教学大纲的修订

1.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要切实推进思政元素在课程教育中的融合,就要从每门课的课程教学大纲中进行详细体现。在之前的课程教学大纲中并未明显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未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到重要位置,随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推进,课程教学大纲的重新修订势在必行。

在课程思政元素提炼过程中,应结合专业素养,围绕家国情怀、个人品格和科学观与方法论来展开,为更好地体现“融入”,可以重新整合每一个课程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分解到每一个具体目标中。

2.课程考核方式的改进。主题式教学模式侧重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无法适应此模式。以笔者所授课程为例,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40%。其中平时成绩主要由平时作业、课堂互动提问和出勤率等组成。为适应主题式教学模式,需要提高平时成绩比例,并将各个主题中的课上讨论、作业情况、交流互动等环节量化,并结合期末测验成绩,得出最终评价成绩。

(三)革新教材、丰富教学素材库

目前市场上专业英语教材不少,但教材编写缺乏对专业英语总体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把握,学生在学习专业英语时仍然采用公共英语的学习方法,尽管读懂了句子、记住了单词,仍不能用科技英语去描述专业问题,学习效果不理想[7]。

1.编撰适合主题式教学的专业英语教材,改变专业英语教材是浓缩版的土木工程专业课教材的现状。以若干主题形式呈现教材内容,并加入契合主题的实际案例,在每个主题中提供较丰富的学习、探讨和拓展的内容,实现“有限主题,无限拓展”的目标。

2.在教材内容选取时,注意对历史和现状、原理和技术的全面、客观呈现,多以世界著名结构及我国近年来的著名工程为例,丰富教材内容,为课程思政提供素材。

3.丰富教学素材库。增加文字、多媒体形式的科学著作、科研论文、英文版经典教科书、科技报告、学术演讲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四)教学团队建设

专业英语是一门“小课”,这个“小”体现在课时少、考核方式大多为考查;但同时更是一门“大课”,它结合了英语语言和众多专业课程内容,又是实现“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目标的核心课程。要以立德树人为最终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顺利融入教学过程,既需要教师有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又需要熟悉各个课程领域,并在主题式教学中融入丰富的多媒体和网络化教学资源。特别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拟将专业英语课程设计为多维互动形式,即通过智慧教室的使用,推动课程改革,这就要求多名教师协作,发挥各自所长,共同建设课程,打造优秀的专业英语教学团队。

四、总结与展望

本文提出了涵盖课程思政理念的专业英语主题式教学,从教学模式、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团队建设等多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下一步,笔者拟从以下几方面继续开展相关工作:第一,基于主题式教学模式,继续细化教学方案;第二,编纂与主题式教学相适应的专业英语教材,融合多媒体和互联网特点,提高教材的趣味性和互动性;第三,编撰新的课程教学大纲,推动新大纲的实施;第四,凝聚团队力量,开发基于智慧教室体系的课件和教学资源体系。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教材内容英语课程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地理教育(2022年13期)2022-04-08 21:25:40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