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野下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2023-01-25 01:23张晶栾雨凡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36期
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张晶 栾雨凡

摘 要: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但在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影响下,我国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刻不容缓。推动经济绿色发展要在充分理解和吸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不断探索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打造新时代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绿色发展理念;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36-0144-03

收稿日期:2022-11-18

作者简介:张晶(1973-),女,吉林省吉林市人,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栾雨凡(1998-),女,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哲学研究。

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是党和国家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原理,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的经验总结,体现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影响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1]为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指明了方向。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野来看,为什么要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如何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从世界经济形势来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建设工业化向生态化转型已经成为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两次工业革命在促进世界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许多不可逆的破坏。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不是自然的主宰,人与自然并非对立的关系,而是共生关系,然而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注定了环境问题无法自发地通过市场机制得到解决,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存在诸多挑战,世界各国都急切地需要新思想、新理论、新做法来作为引领,实现经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从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水平来看,作为新兴的工业制造大国,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2],生态足迹快速增长,由此出现了各种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阻碍和制约也越来越明显,以往粗放增长、要素依赖的发展模式已经使自然界不堪重负,经济转型刻不容缓。

从实际需求来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飞跃式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开始对优美的生态环境提出一定的要求,不只要吃喝穿不愁,更要空气新鲜,水质清澈,环境宜人。因此,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客观要求。

基于以上种种客观因素,发展绿色经济成为我国新时代下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必须在尊重生态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二、绿色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和发展

在20世纪世界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境况下,马克思和恩格斯便發现了隐藏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危机,在探讨人与社会问题的同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阐述,为我国的绿色发展理念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绿色发展”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核心内容,位于“五位一体”理念的核心位置,立足我国实际国情,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和发展,为我国推行绿色低碳经济、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

(一)绿色发展理念继承发展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理论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马克思认为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是人的“延伸的手臂”,人绝不可以也没有能力在自然界中恣意妄为,否则必会受到自然的惩戒和报复[3]。根据时代特点和现实发展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把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看成是尊重自然环境的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同时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以新的时代内容,形成了以“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进步、经济永续发展、人民生活美好,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理论的新时代新解读和解决当前经济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论基础。

但是与此同时,马克思与恩格斯并没有忽略掉人类在自然环境中以及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马克思认为,人类在自然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类不仅仅是完全消极被动地接受自然的“馈赠”,人类在面对自然时还具有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这也是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人类能够以认识和尊重大自然为前提,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甚至可以创造出自然界本身所没有的新的东西,以满足自己的发展需要。长此以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转变为人与人的关系,环境危机根源也慢慢转移到了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危机。

马克思将生态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这为我们解决生态环境危机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我国开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探索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办法、实现社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绿色发展理念继承发展了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原理,并结合我国国情以及日常实践工作逐步形成的,集中体现和发展了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两山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对立统一,因此我国在面对环境治理问题时要时刻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从而突破环保与发展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将生态环境中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以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进一步强调“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4]。

20世纪工业革命时期,西方国家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看不到自然生态对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最终得不偿失,教训惨痛。马克思指出,“那里在分析W-G-W(商品—货币—商品)时,第一次出现了物质变换。”在“物质变换”的劳动范畴里,马克思批判了传统观念中的“人与自然主客二元对立”,提出了人在劳动的过程中,可以与自然之间架构起同一的关系,同时又把人与自然事物的变换看作一个双向的过程,而非人对自然主宰、改造、索取的单向活动。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齐头并进,自然物质是实现商品扩大生产、商品形式不断升级创新、增长社会经济财富的内生资源和内在要素。

三、新时代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需要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协同发展,共同发力。

(一)统筹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我国的发展重心和发展的迫切需求都在经济上,在这一过程中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以及人为灾害频发等问题是难以避免的。而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影响下,面对经济永续发展的新要求,我们应提高生产生态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绝不走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从环境污染问题的源头开始,综合治理,联防治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开发、利用生态资源,从而实现生态资本的永续利用,推动社会经济永续发展。

统筹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要求我们努力寻找新的可循环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大力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和清洁生产。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下,资源要素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山西煤矿产业在这一发展模式的驱动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今,由于环境被破坏、资源浪费甚至枯竭,我国经济增长持续乏力,国际市场需要持续疲软。绿色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出现正是为了有效破解资源环境的现实困局而提出的,而这一发展模式对于知识、技术、制度等要素的充分发挥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要重视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绿色生产,不断推进知识、技术、制度等要素同各类产业的深入融合,以此提升产品附加值。

(二)重视绿色科技创新,以创新要素推动绿色发展

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自古以来就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之所在,无论是历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还是当代的信息技术革命,科技创新都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核心能量,为经济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新动力。因此,要实现经济发展绿色转型、推动绿色发展,我们就必须高度重视绿色科技创新,以创新要素推进经济向绿色化发展。如今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社会经济要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可持续发展,依靠技术进步与创新是必然选择。从当下的经济形势来看,不论是大型国有企业还是中小型、民营企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重构发展动力机制的问题,基于高污染、高耗能、高投资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式生产模式早已不再适用,无法继续固守以要素驱动产业发展的传统模式,否则将必然被行业及社会发展大势所淘汰。

绿色科技创新首先要做的是对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这也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最主要途径。新能源区别于传统的化石能源,是通过新技术加以开发和利用的可再生、无污染能源,比较常见的新能源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可燃冰以及制氢技术等等。能源消费是维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柱型产业,但是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污染排放,自然环境越来越难以承受并开始对人类进行“反噬”,是如今经济安全性、社会稳定性的主要威胁之一。

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作用。数字经济是指在大数据、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虚拟网络为互动场所,相较于传统的技术产业价值链,数字经济能够更好地突破地理距离、时间差距上的限制,消除经济发展中的差异,具有跨时间、跨空间共享,互联互通、高渗透性、快捷性等本质特性。以互联网为桥梁,数字经济将产品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串联起来,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信息搜寻成本,成为绿色经济效率提升的关键动力[5]。

除此之外,针对生态环境问题,我们也要不断吸收、借鉴国外的优秀发展成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对外开放,引进国外的先进新能源技术、人才资源。同时,协同打造能源技术科技园,实现区域能源技术的协调发展,通过新能源产业集聚实现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高水平、可持续发展。

(三)强化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教育宣传

首先,政府应充分认识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深刻认识到政策支持在我国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并且及时根据生态环境问题的新发展、新变化制定新政策。推进发展绿色经济,是对各级政府工作的一次全新考验,因此能否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完成科学超前的谋划,从而使生态治理落实到位,实实在在、合理有效地执行下去,都是对政府预见力、执行力的一次考验。

其次,政府要加大对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应及时改变传统的绿色经济项目补贴重建设、轻运营的政策支持模式,使大中小企业不再是依靠政府补贴才能维持绿色发展,一旦失去或补贴力度不足就马上“打回原形”,相关政策应研究出台绿色经济终端补贴政策,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在政策支持对象方面,应当加大对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重视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在推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最后,政府应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宣传力度。相关政策不应仅针对生产方而制定,消费一方的消费方式也从侧面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方向。也应该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教育和引导人们形成绿色生活方式,要充分利用大数据、自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同时在线下张贴宣传语、宣传栏,涂鸦宣传墙等方式,以保证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人群都能将增强绿色发展理念,提倡绿色生活真正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提高民众的绿色环保认知水平,以消费端促进社会经济绿色发展进程,为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贡献力量。

结语

在经济增速放缓,现有发展格局面临挑战的新时代背景下,要摒弃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统筹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绿色科技创新,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作用,加强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教育宣传。推动我国经济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是当今我国国情的迫切需求,也是我国人民的迫切需求,绿色发展刻不容缓,我们不仅要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双碳目标的新时代背景下迸发出的强大理论力量,更要立足我国国情,不断探索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社会领域。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94.

[2]  余佶.生态文明视域下中国经济绿色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浙江安吉案例[J].理论学刊,2015,(11):53-60.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22.

[4]  谭长峰,周向军.“两山论”对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21-28.

[5]  李晓华.数字经济新特征与数字经济新动能的形成机制[J].改革,2019,(11):40-51.

猜你喜欢
绿色发展理念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
低碳经济的理论的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新能源视角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高职院校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有效途径
绿色发展理念下建筑给排水及采暖通风空调安装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