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关系视域下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2023-01-25 23:44向惠民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36期
关键词:发展路径乡村振兴

向惠民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梳理了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脉络,系统分析了城乡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正在稳步推进,这一战略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从城乡关系视角来推动乡村振兴,对新时代乡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探讨城乡关系的建构演进,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分析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的困境,并提出具体的发展路径,以期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

关键词:城乡关系理论;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091.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36-0028-03

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三农”问题在全党工作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党对于“三农”问题有了新的看法和观点,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城乡关系是近代中国发展进程的重要议题,处理好城乡关系对城乡融合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乡关系的建构演进

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城乡的统一、城乡的分离与对立、城乡的融合。

(一)城乡的统一

在原始社会时期,受限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农业劳动与手工业劳动没有明确的界限,城市与乡村混沌一体,处于“城市和乡村的一种无差别的统一”[2]状态。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恩格斯借鉴摩尔根对古代社会的分期,描述了从蒙昧时代到野蛮时代的发展历程。在蒙昧时代,人类以采集天然生产物为主,开始创建自己的语言,在从蒙昧时代迈向野蛮时代的过程中,人类开始利用工具进行简单的生产,其中,火的使用是人来迈向文明的标志。工具的应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的开拓和人口的增加使早期部落逐渐发展为具有防御能力的城堡,城市雏形开始出现。从蒙昧时代到文明时代的过程中,手工业逐渐出现,农业与手工业开始分离,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城乡关系也从统一走向分离。

(二)城乡的分离与对立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之间的关系演变是由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农业劳动和工业劳动逐渐分化,城市与乡村也逐渐分离,“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3]这种分离也是人类社会由“野蛮时代”迈向“文明时代”的开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3]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城乡差别日益扩大,具体表现为产业和地域的差别日益明显。农民在土地所有者的压迫下失去土地,不得不流向城市成为产业后备军,乡村人口不断减少,资本与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但是城市无产阶级却在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下一贫如洗。城市与乡村的矛盾由分离转向尖锐的对立,并表现为城市对乡村的统治或“农村从属于城市”[4],“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相对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5]产业和人口的失衡使城市与乡村出现了截然不同的问题,大城市出现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城市病,而乡村则出现了“空心化”、经济衰退、农民社会主体老弱化等问题。

(三)城乡融合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融合是城市与农村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城乡对立是一个历史范畴,城乡关系的演变与当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当社会生产力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也必然反映在城乡关系中。“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3]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弊端将阻碍工业和农业的前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促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废除私有制,城乡融合才能取代私有制主导下的城市与乡村的分离对立。消除城乡分离和对立的必然要求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大工业在全国尽可能平衡地分布”[6],并将农业和工业生产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促进城市与乡村的优势互补。“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3],我们需要“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7],只有废除私有制,才能使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只有消灭剥削阶级,才能消灭城乡对立的阶级基础,从而使城市与乡村走向融合。在《共产主义原理》一书中,恩格斯指出:“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未来的社会不是固化城乡的分离,而是实现城乡融合,达到城乡融合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最高境界。”[8]城乡融合的最终归宿是“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3],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这一价值取向。

二、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

(一)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城乡理论。一方面,城乡关系的融合虽然离不开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但科学技术也深刻影响着城乡关系的走向。农村要缩小与城市的差距,要以先进的生产力特别是发达的科学技术作为其发展的战略支撑,只有以科技为依托,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走高质量的农业生产道路,要实现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改造,需要大工业和人口在全国均衡分布,优化城市和农村的产业结构与空间格局,将各自优势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乡村繁荣的目标,这也是乡村振兴内在要求的体现。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城乡理论的价值归宿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通过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迈向共同富裕,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乡村振兴战略是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在新时代的实践和发展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党的工作重点由乡村移到了城市”[9],但仍重视农村的统筹兼顾阶段;到以城市为中心,农村服务城市,农业服务工业的城乡二元对立阶段;到以经济建设为支撑,推动农村和城市改革以协调城乡发展的城乡良性互动阶段;再到以工业带动农业,城市辐射乡村的城乡统筹阶段。只有从实际情况出发优化调整不同时期的城乡关系,才能推进城乡的共同繁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三农”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存在于当前的城乡关系中。党中央在总结乡村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变化,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城乡融合发展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它不仅改变了乡村在城乡关系中作为从属地位的定位,将其置于与城市同等或较城市优先发展的位置,还帮助农村挖掘内在发展动力,提振农民主体地位,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建设现代化的农村。

三、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的困境

(一)农业现代化滞后,农村产业低端化

长期以来,以自给自足为特点的小农经济主导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模式,传统的农业观念根深蒂固。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模式,规模小、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对自然灾害、市场风险难以抵御,也制约了生产要素的投入。经营主体之间分散,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水平较低,不仅缺乏龙头农业企业,企业与农户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联结。同时,受资金和科技的制约,农业的粗放式经营导致农业产业结构难以优化升级,化肥、农药的滥用在农业生产中屡见不鲜,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污染,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除此以外,一些新兴农业产业,如乡村生态旅游、农产品电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仍有待提升。

(二)乡土文化内生动力不足,农村精神文明空虚

城市化的推进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但也冲击着存在封闭性和传承性的乡土文化。城市的“虹吸效应”导致青年人口不断涌向城市,乡村空心化日益严重,留守乡村的老弱妇孺难以担负乡村文化的传承和振兴。同时,城市的价值观念、个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也在不断瓦解着乡土文化,降低农民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农村精神文明日益空虚。此外,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缺失、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文化建设也是阻碍乡村文化振兴步伐的重要原因。

(三)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缺失,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失衡

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有了较快发展,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但仍然存在一些阶段性问题。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基础设施的覆盖率、普及率较城市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青年人口的不断流失加剧了农村的老龄化程度,《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研究报告2021》显示,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农村常住人口比重达到23.99%,65岁及以上的常住人口的比重达到了16.57%[10],农村大量老龄人口面临着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保障供需不足的问题。

四、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用科技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城乡关系的演变,发展农村生产力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与城乡关系的走向密切相关,是“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11]。

第一,要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推进科技的转化和创新。在公共财政支出中,将农业科研投入放在优先位置,鼓励科技创新,设立农业科研创新示范基地,促进农业科技的转化和推广。第二,要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来改造传统农业,推动农业生产向着集约化、绿色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利用好以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突破城乡的空间限制,促进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城乡产业的深度融合,建设智慧乡村,推进产业链的横向发展和纵向延伸。第三,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政府应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扶持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将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联结起来,整合分散经营的农户,以“企业+农户”的组织形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实现农村产业兴旺,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二)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助推乡村精神文明发展

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物质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农民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也日益增长。

第一,挖掘特色乡土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要挖掘本土乡村文化底蕴,搜寻乡村文化遗产,开发地域特色文化,塑造乡村文化品牌形象。将乡村文化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带动乡村特色旅游业,同时也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丰富乡村产业发展的多样性。第二,弘扬优秀乡土文化,提振乡村文化自信。以优秀乡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为引领,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改变农村的精神风貌,增强农村居民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第三,推动乡村教育普及,构建人才培养和引入体系。“农民既是乡村振兴的建设主体,又是乡村振兴的受益主体。”[12]要引导农民积极适应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打造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培养体系,促使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型。政府要制定相关人才引进政策,以政策倾斜吸引青年人才并做好相关保障工作,不仅要吸引人才,更要留住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三)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具体表现。缩小城乡差距,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是实现精准脱贫,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第一,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使公共产品供给向农村地区倾斜,延伸农村公共服务范围,使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实现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的平等化、均等化。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异,加大教学设备投入,鼓励优秀教师下乡支教,培养优秀乡村教师,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使城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乡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医疗环境和水平,构建县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满足农民就医和养老的需求。第二,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弥补农村在交通、电力、供水、物流以及网络等基础设施上的短板,延伸城市公共交通范围并与周边农村地区对接,增加电力网络、信息网络、宽带网络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积,加强供水设施建设,完善物流网在农村地区的布局。政府应发挥带动和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来,构建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2.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1.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0-689.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277.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2.

[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13.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7-374.

[9]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654.

[10]  社科院报告: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严峻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20%[EB/OL].中国新闻网,2022-05-16.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6.

[12]  文丰安,王星.新时代城乡融合高质量:科学内涵、理论基础与推动路径[J].新视野,2020,(3):39.

猜你喜欢
发展路径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