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公益创业与地方双创耦合研究

2023-01-25 15:46左迎颖刘益嘉湘潭大学艺术学院
现代企业文化 2022年30期
关键词:双创公益企业

左迎颖 刘益嘉 湘潭大学艺术学院

自“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战略以来,高校创业培养体系逐渐成熟,建设创新创业学院,设置创业课程为必修课,开设创业班聚焦培养创业团队,并通过“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结合奖励、保研机制,激励学生提升综合实践能力,试炼创业项目。其中,“公益创业”成为平行于盈利创业的另一种创业形态,它以“非盈利、公益性”为特征,也成为高校双创培养中从“创新”到“现实创业”的一种过渡性创业形态。

链接“乡村振兴”国家战略,高校如能精准对接地方双创企业,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帮助乡村企业解决微观领域中的技术、战略、企业管理、市场拓展等问题,将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及劳动教育融合,既能提升学生扎根地方服务、参与乡村服务的意识,扶持协助乡村企业成长的同时,在双方耦合过程中为地方社会培养、储备乡村双创人才,产教学创研中产出社会价值。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地方双创企业发展现状

乡村地方双创企业主体涵盖村干部为领导者的集体合作式经营组织,家庭、宗族关系为聚合的生产型组织,具备一定知识技能的大学生村官以及返乡创业者,创业动机以自觉创建为主,以村落资源产业为起点,项目缺乏前期调研实证和核心运营团队,具有经营组织规模小、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经营管理水平偏低的共性。

(一)规模零、散、小,立足于特色产业品牌化发展

乡村产业聚焦农副产品、传统手工艺产品、民俗及衍生文化体验式服务项目等。农副产品主要为当地生产类农作物,包括粮食、水果、茶叶等,在技术、销售渠道方面,对集体公共平台依赖程度高。手工艺产品生产制作周期长,产品本真性强,缺乏现代设计能力,产品较难实现创新表达,缺少固定、长期订单。经营的民俗文化体验类产品依附于所处的文化生态,创业形式具有投资成本较高,收益回报慢的特点。由于缺乏资金、专业团队和有效资本入驻,拓宽市场并打造成更开放的商业品牌难度较大,提升产业附加值、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弱。

(二)协同意愿强,期待外来力量赋能

乡村缺少区域性的专业规范的综合经营管理组织和创业配套扶持型组织,农村创业者多单兵作战,产业、企业之间多依靠熟人关系相互链接。村部组织团队编制有限,日常工作行政管理事务饱和,精力有限,无法承担商业经营组织管理的指导性功能,引流丰富的社会资源难度高。村组织及创业者都期待外来智力、资本、人才资源,在协调、整合在地产业资源,建立科学、友好的共赢机制,为乡村提供硬件和软件支持。

(三)双创能力缺乏系统性专业指导

所在地各类相关行政部门以及平台型企业会定期组织专家开展创业培训,但由于地方双创者受教育程度偏低,缺乏专业学科背景,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度不高,短期培训事学习对现实实践指导的应用性不佳。乡村内部较难形成创新创业经验交流的共享氛围,面对微观的经营问题,双创人员需要精准的系统性创业导师。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公益创业培养的机遇与趋势

国内高校创新创业培养主要依托学校统一设定的公共性创新创业课,课程考核方式多为模拟创业方案设计。在读期间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组建创业团队,在第二课堂与创业教师开展集中式实训,聚焦式、分层次组建团队孵化创业项目,递进增长创业能力。从现实情况来,高校项目聚焦于创新层面的偏多,孵化的创业项目开放程度较低,缺乏实质性的市场化盈利能力。每逢毕业期间,创业团队面临周期性迭代,孵化的创业项目可持续成长能力弱。高校创业培养需要与社会现实需求融通,以特定领域的具体问题为导向,引导学子由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创业起点,进而聚焦特定行业,在个案项目磨炼中逐步精准定位和持续性运营创业项目,聚焦发展方向并累积丰厚的创业成果。

针对当下乡村振兴中的现实发展问题,高校创业团队可与乡村创业企业对接,定位于以助力乡村发展,参与乡村产业兴旺的公益双创项目。区别于其他的组织形态,高校在智力支持、技术开发、人才供给等方面能够为乡村提供软性支持。对于学生来说,参与乡村社会的商业形态,与真实的开放性现代商业环境相比,所处的产业领域聚焦,乡村产业竞争程度相对较轻,适合学生在创业学习进程中,学理融合、渐进试炼双创实践综合能力,同时领悟国家战略要义,产出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高校学子数字经营能力填补地方双创企业所需

当代大学生数字化水平整体素养偏高,从日常学习到休闲娱乐,对线上经营有丰富消费体验历程,通过创新创业培训,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并与自身数字化应用的优势结合,能补充地方双创企业的在现代经营理念、数字营销手段和经营人才的短板。在高校教学中设定针对乡村企业创新实践专题,帮助特色企业打造标杆型现代商业品牌,达到以品带行、以企带村的作用。

(二)在乡村双创项目中丰富高校双创教学内涵

在新四科背景下,高校学子需持续拓展知识边界,通过跨学科综合实践能力,持续提升人文素养,在创业学习中,教师通过组建跨学科专业团队,指导学生将双创知识与专业知识融通,与思政、劳动紧密串联,培养“关切农村发展、理解农村文化风貌、懂得农村产业发展”的创业型人才。课程中融入文旅农项目的劳作体验环节,在亲身试炼中,撰写田野报告、开展实证调研、创新商业模式,改变单一型创新思维,将传统乡村特色产品与乡村文化生态融合,并转换为符合现代城乡需求、内涵饱满的综合体验式消费产品服务,双方协力探索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路径,拓展科教新命题。

(三)高校创业教学资源贯通校地双创人才培养

双创教学中,教学团队邀请乡村企业方介绍项目情况,展示乡村创业特征,通过项目诊断、专业解说、案例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创业的基本规律,研究乡村产业的特殊发展路径,协调、链接地方双创企业人员与高校创业团队协同,开展双方合作实践。高教的创业资源有效输入到地方双创企业,教师团队为地方双创企业提供实务战略咨询,系统为地方企业进行创业培训,相应深度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综合科教实践能力。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公益创业与地方双创耦合路径

公益创业是一种以创造社会价值,触发、带动社会发展的特殊创业形态,通过“公益心态+商业手法”,打造能够面向开放市场的产品服务,旨在解决社会性问题的特殊创业形态。高校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要求,靶向培养锤炼实践能力、产出社会效益的公益创业团队,在与地方双创企业的实务合作中,创新高校双创培养模式,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公益创业形态,激励学生亲身参与国家战略的乡村服务中,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一)以课程为链接的专项公益创业服务

创业教育必须通过优质的课程落地,在特定专业课程、创业课以及社会实践属性明显的课程中设定乡村创业项目的实务专题,导入乡村企业发展的痛点问题,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转化为服务效能,协助乡村企业发展,都是推动高校公益创业团队与乡村企业的良好合作链接点。针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相应匹配不同类型的乡村创业企业的关键性问题,将问题方案与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考核评价等关键要素紧密融合,形成完整的系统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发挥课程效能。以打造优质的金课、思政示范课为目标,驱动专业教师开展校企合作,教学创新机制能激发课程教师关注并参与教学乡村服务中,以教创成果增强课程的育人价值。

(二)以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平台的“公益+科教”纵深协同

相关专业学院可与乡村创业企业对点建设创新创业培养实践基地,在暑期由学院专业教师团队、思政教师共同指导学生集体开展田野考察,通过一定周期的调研与实践,从乡村整体生态为视角,挖掘、评测特色产业,撰写可持续发展报告。返校后由学生自主申请或遴选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小组,细分乡村各创业具体项目,分头指导学生完成具体服务内容,多个项目协同、互补,整合打包为具有落地性且可营收的社会服务成果。

通过与乡村企业共创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申请项目基金可作为学生公益创业项目的启动资金,也为运营、落地提供有力的政策和资金保障,以具体学院为单位孵化的高校公益创业项目,既能保证对点协作的持续性,也能深入探索“专业+乡建”的人才培养路径和科研创新命题,长效填补乡村双创企业的智力、人才需求。纵深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项目,协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学生逐渐成长乡村创业企业培养后备人才,在之后的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独立创新能力,自主结队,锤炼个人的创业能力,在多个同类型案例中,磨炼对乡村产业的熟悉度,逐渐构建出公益创业的形态,后续通过科研项目申报,完成实习实践、学年论文、毕业设计的同时,为乡村企业提供延续性运营服务,自身也成长为乡村企业中的优质策略性经营人才。在校期间的培养,影响年轻大学生毕业后参与乡村建设,发挥生力军作用,依托学院的教学资源,扶持大学生由公益创业项目转变为可持续打造更具标准化、示范性的乡村创业型企业。

(三)以学校双创学院为资源集合平台的“公益+”项目认领合作

学校双创学院作为创新创业培养的主要部门,发挥创业实训、项目孵化、行政支持等管理和协同作用,征集、整理校外周边地区的乡村创业企业需求信息,集中开展初期调研考察,鉴定、甄别企业项目,分类整理与创业公共课程教师团队沟通并课程中发布命题,设定项目奖励制度,通过课程考核优秀者可将课程考核结果作为申领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前期成果,获批项目基金,支持对点开展合作项目,并配备创业导师和公益创业配套硬件资源。乡村需求信息同时向校内公开发布,由学院教师、学生团队认领,设定创新创业专项课题教改等奖励机制,激励教师们在专业课程开展双创竞技活动,鼓励课程教学中使用协同式、竞技式、实案实做等教学方法,根据企业需求建设考核关键点。对于完成较好的学生团队,给予政策性倾斜,直接认定为创业项目,给予配套创业基金,支持项目完整落地,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成果可直接作为公共创业课的学分。双创学院通过导入地方乡村企业项目,能够实现在地共同优化创业生态的生态,为地方双创发展提出可操作性的方法和路径

(四)校地融合的多板块结对公益帮扶协作

以学校对点帮扶乡村的项目为契机,细分乡村中一二三产业,由学校党委牵头各学院,围绕农业的生态功能、生活功能、文化功能和教育功能等内容,由各学院分头深度开发,拓展第二产业的项目类别,延展第三产业的链路,发挥高校内部各学科、专业的优势,精准对接关联项目,产学研教用深度融合,学院之间形成协同共振,通过全校资源的整合,打造乡村振兴的合作个案。支持师生团队孵化以战略咨询、设计规划等为服务内容的高校公益创业团队。将乡村服务项目与双创教学紧密融合,在公益创业教学过程中,创新手段、方法,助推教学主客体转换,强调责任和效益相融,共同探讨培养中的多元参与机制,优化学校、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的协同培养框架,达成完善教学团队在高校公益创业全生命周期过程的培养参与方式,拓展线与面的教学实践内容创新的目标。

(五)长期委培式“公益扶持”合作

高校公益双创与地方双创耦合是一个系统结构,包括基本结构、运行方式、互利形式,如何把握系统机制各要素,并配以科学、实效并能够形成双方内生创新力的结构和运行模式,以期达到实现“公益双创能力提升”与“地方双创增效”的结果,必须建设上端模型构建、中端教学体系优化、下端战略协同共享的模式,横向可开展委培式“公益扶持”合作。可借鉴非遗领域高校研修班的形式,基于县域产业发展需要,由县域党委牵头,根据生态的不同类别企业对点与相关高校合作,以项目品牌化为导向,建立协同机制。打造资源流、创新流、推广流等融合共享的互利发展机制,在高校培养、对点指导乡村企业的专任导师,给予“地方人才”等荣誉,激励高校创业学者助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并形成协作双方的内生动力。高校教师期间探讨高校公益创业与地方双创共同成长的价值标准、绩效评估方法模型等,相应打造战略咨询类的高校公益创业组织。

公益创业既是高校双创培养的创新路径,也是体现高校育人成果的教学形态。公益创业作为创业的特殊形式,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扎根祖国大地,开展红色筑梦之旅。作为创业形态,目标始终是要转化为确切的社会价值的,因此,如何有效的发挥公益创业组织的特殊优势,必须建设完整的培养体系:宏观上,建立有关乡村振兴战略的“高校-政府”“学院-地方乡镇”“专业-产业”“师生教创团队-企业”培养框架,推动公益创业教育与地方产业发展“同向同行”,中观上,根据“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专业实训课+特色创业课堂”体系,实行全链条式的教学设计,推进高校公益创业教学与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同频共振”,微观上,高校公益创业扶持地方双创企业融合,实现协同机制、手段、路径的再创新,强化“同轴共转”。

猜你喜欢
双创公益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公益
公益
公益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