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平台微纪录片的传播策略探析
——以央视频为例

2023-01-25 15:06朱弘扬
视听 2022年12期
关键词:纪录片融合

朱弘扬

媒体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伊索尔·索勒·浦尔在1983年出版的著作《自由的科技》中提出,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而后,互联网的入场不断加速了这一趋势。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自此,在中央的带领下,各大媒体自觉开展媒体融合的新尝试,其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积极“入海”,搭建新媒体矩阵,一边在其他网络平台进行多渠道传播,一边建立自主可控平台。2019年11月2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移动运营商建设的我国首个“5G+4K/8K+AI”新媒体平台——央视频上线。它以短视频为主,同时兼顾长视频和移动直播,构建了“以短带长,以长补短”的立体式传播格局。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微纪录片应运而生。顾名思义,微纪录片的特征在于“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时长“微”,一般在12分钟以内①,这是制作层面上的“微”;二是平台“微”,即主要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传播,这是传播层面上的“微”;三是视角“微”,微纪录片叙事时间有限,主题单义性强,往往从具体事件或人物入手来完成意义表达,这是内容层面上的“微”。央视作为最早尝试微纪录片创作的主流媒体之一,早前输出了诸如《资本的故事》《故宫100》等兼具口碑与传播度的佳作。央视频上线后,依托平台优势,央视进一步发力,在微纪录片的内容表达与传播手段上实现了突破。本文以该平台中的典型微纪录片为分析对象,探究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视域下推进微纪录片传播的策略。

一、内容表达:微视角讲述、多元素交叉、双时空呈现

(一)微视角讲述

视角是微纪录片叙事的切入角度,也称视点、视界、视野。为避免这些术语所蕴含的过分特有的视觉性,文学评论家热奈特提出使用“聚焦”这一术语②,并阐述了3种聚焦方式,即零聚焦、外聚焦、内聚焦。零聚焦是上帝视角般的全知全能型聚焦方式,外聚焦是以旁观者的“冷漠态度”来讲述所见所闻,内聚焦则是从某一人物的角度出发,讲述其所体验的世界,这个人物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随主题或情节需要而变化。不同聚焦方式带给观众不同的观看体验。微纪录片的叙事篇幅有限,没有空闲时间留给情节去“起承转合”,观众的情绪需要由一个较低触点带动起来,因此微视角、内聚焦则成为微纪录片叙事的惯用方式。《听,这里是贵州》采用以歌唱家阎维文为主的第一人称叙事,从他的视角出发,带领观众深入贵州各地的村寨,一起寻找极具特色的原生态民歌、与传承人对话、体验民族风俗等。片中的画外音也出自阎维文本人。在他的解说下,于观众而言比较晦涩难懂的民歌生动了起来,具有了穿透屏幕的力量。《武汉:我的“战疫”日记》采用Vlog的方式,每集由一个主人公讲述他们的“武汉故事”。这些主人公是医护人员、媒体工作者、志愿者、普通市民等不同身份的人,但他们有一个共同身份——武汉疫情的亲历者。在这座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后,它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外界人士的心,亲历者用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告诉外界,这里虽处艰难时刻,但在各方的努力与支援下,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武汉必将重现往日美好图景。不同个体的微视角讲述具体又真实,由此汇聚而成的“武汉故事”极易引发情感共鸣,关于武汉疫情的共同记忆也越发深刻。

微视角聚焦个人,让纪录片得以脱离“阳春白雪”式的说教,显得更加平易近人。但是,对于宏大主题的诠释,微视角、内聚焦可能有失客观,而“他者”的微视角讲述可在一定程度上予以弥补。《追梦中国》汇集来自阿尔及利亚、苏丹、巴基斯坦、坦桑尼亚等多个国家,目前在中国生活或工作的人,分享他们眼中的中国。萨法里尼是曾经的巴基斯坦驻华大使,1968年就来到了北京,比很多当地人都了解这片土地。他经常逛公园、骑中式自行车、吃饺子,早已融入这里,将北京看作是自己的家。来自美国的老肖在云南致力于传播该地的民族音乐,并将其与世界其他风格的音乐相结合。他对云南了解甚多,认为云南音乐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些“他者”的视角向我们呈现别样魅力的中国,从他们口中听到的评价与赞美更具说服力。

(二)多元素交叉

符号是传递意义的载体,微纪录片通过各种视听符号构建意义世界。画面由多种元素汇聚而成,实验性的画面呈现是微纪录片区别于传统纪录片的特征之一。百集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多集辅以动画阐释表达。如第二季中的《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将石像内容转为动画,配合解说,演绎孔子请教老子的具体情节。原本静止的石像生动起来,其黑白主色模拟石像的质感,加上光线与空白空间的巧妙处理,延伸了片子的意境之美。画面是直观的视觉体验,而声音则感人于无形。《听起来很好吃》选取中国最具烹饪技术的菜肴,用声音展示制作全过程,其间没有多余解说词,只靠字幕与烹饪的声音唤起观众的味蕾感受。清洗食材、处理鱼鳞、面粉发酵、下锅翻炒、热油浇盖……种种声音配合师傅们熟练、精巧的制作手艺,与当下网络中流行的“ASMR吃播”有异曲同工之妙。放大食物声音、隐匿解说与字幕、特写镜头加慢放,声觉与视觉元素强强搭配,让美食讲述自己的故事,也让观众感受中华美食之魅力。

解说词是画面的补充,运用得当能够引发观众对微纪录片言外之意的思考。《如果国宝会说话》采用拟人化表达,让静止的古老文物鲜活起来,利用“萌宠”形象捕获了大批观众的心。“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这是《如果国宝会说话》每一集开头的解说词;5分钟的正片过后,解说词又会提醒,“国宝留言持续更新,请注意查收。”开头结尾呼应,让5分钟的科普变成了接收网络熟人留言,互动感十足。解说词中的网络词汇让每一件文物都有了自己的个性,如第二季中的《击鼓说唱陶俑》一集,陶俑自己介绍自己,言语中透露着可爱与幽默。“苹果肌”“大明星”“逗翻”“赘肉”等现代词汇,让影片整体向“年轻态”靠拢,同时诸如“我的生命远比寿命长久”“我的灵魂从未死去”等富有哲理又精练的文案,经由沉稳的男声朗读出来,传递出古老文物的厚重与神秘之感。

纪录片与电影的区别是对搬演的拒绝,但其拒绝的是纯粹的、欺骗式的搬演,适当的合理搬演有利于营造戏剧化的故事氛围。《美术里的中国》每集围绕一件美术作品,串联时代变换与个人命运,提炼美术作品中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展现中国之进。第二集《万松烟霭》通过搬演,展现了黄宾虹登黄山、望月与豪放作画的场面,但搬演者的容貌并未出现,只透过光影与黑白轮廓告知观众“这就是黄宾虹”。对于缺少历史资料佐证的情节,运用搬演是解决方式之一。于观众而言,这种蜻蜓点水似的搬演可以说是中国画中“留白”的存在,起到引人无限遐想的作用。

(三)双时空呈现

麦克卢汉曾言:“媒介即人的延伸。”③他认为各种媒介不外乎是人体感觉器官的延伸。如今,媒介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的感官功能得到了无限放大,人们可以与过去甚至是未来时空展开对话,让那些历史记忆拥有了跨越时间长河的力量。微纪录片作为纪实性的视听影像,在保留与传承历史文化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美术里的中国》第三集《这块巨石里,藏着一整个春天》,先是用彩色画面呈现潘天寿的旧居,后将叙述时间倒回1953年,画面渐呈黑白色。潘天寿的人像也出现在黑白画面间,一番“风云变幻”后,快速镜头又将时间拉回到了现代。在中国美术学院的档案室里,潘天寿纪念馆馆长陈永怡打开1953年的历史档案,向观众说明潘天寿在教学人名单里被划去名字的原因。历史与现实交错,连接过去与当下,双时空的呈现表现出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的深厚底蕴。其次,影片中穿插了大量影像历史资料。这些充满时代感的画面资料交代了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也让人物形象更加完整、立体。《这块巨石里,藏着一整个春天》共12分钟,其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历史资料。潘天寿授课、学生们学习西洋画、农民在田地间劳作、天安门前进行阅兵仪式等场景,将潘天寿的个人命运和时代的变换紧密相连,补充叙事的同时,也增强了内容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双时空不仅指当下与历史时空的共同呈现,还包含对“脚下”与“远方”时空的呈现。《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中的《花树状金步摇》篇,先是介绍本篇主角花树金步摇,牵出其在古代的用途,再展示同馆藏的金步摇冠饰构件,引出韩国、日本出土过的相似物,再延伸至公元一世纪在阿富汗席巴尔甘大月氏墓出土的黄金王冠,通过相似物将这些远方勾联在一起,最后回到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以地图的形式呈现“脚下”与“远方”的亲密关系,构建了一条亚洲装饰美学的交流链。结尾处由单色的历史遗迹转向彩色的现代风景,将各种金步摇置于画面中,寓意美具有穿透时空的魔力。短短5分钟,双时空的呈现让微纪录片纵横古今、立足脚下、放眼远方,体现微言之大义。

微视角讲述、多元素交叉、双时空呈现等手法不是“单枪匹马”地出现,而是得到综合运用。媒体融合视域下,受众思维越发开阔,单一的表达方式满足不了他们的求新求变之心。只有积极拥抱互联网,以融合姿态进行多样态表达的创新尝试,才能让微纪录片充满时代活力。

二、传播手段:旧资源优势整合,新技术资源赋能

(一)旧资源优势整合

媒体融合的目的之一是现实对现有“小、散、乱”资源的整合,对其重新进行开发利用。央视频背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这一容量巨大的资源库,在资源整合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平台在下方的一级菜单栏区域设有“电视”一栏,涵盖了CCTV的各大频道。CCTV9作为纪录频道,全天候播放纪录片,观众在任意时段通过央视频进入该频道即可收看电视直播。《武汉:我的“战疫”日记》在该频道播出时同步上线央视频,并在其他平台的央视新媒体账号上陆续播出。大小屏共振、相互引流,提升了该片的点击率。《故宫100》是央视在2012年推出的百集微纪录片,因其独特的叙事视角、生动活泼的语言等创新点获得了观众好评,也为后续的微纪录片创作提供了示范模本。央视频充分利用对旧有优秀资源的掌握,将诸如此类的微纪录收入囊中,转化为独家内容。除了聚合CCTV的各大频道,央视频给省级卫视提供了二级专区,由这些卫视制作的微纪录片也可在该平台上进行预约点播。

主流媒体创建的自主可控平台一直为人诟病的是开放性不足,使其无法吸引到兴趣广泛的多元受众。央视频保持开放姿态,除了聚集CCTV与各大省级卫视频道,还吸纳其他媒体、个人账号等优秀社会资源,将内容转化为自生动力。一更、二条这类专业型微纪录片的生产账号凭借央视频的平台实现了主流话语的转化。各种二次创作类的视频账号通过对微纪录片的剪辑讲解为自己导流,互惠共利。央视频为民间创作者提供展示自己与创业、就业的舞台,同时持续盘活旧有资源,补充新鲜血液,将自己打造成微纪录片的容量池,逐步实现从“做内容”到“做生态”的进化。④

(二)新技术资源赋能

作为首个5G国家级旗舰媒体平台,央视频汇集了各种前沿技术。就平台而言,央视频的算法区别于其他媒体平台,是融合了用户兴趣与主流价值观的独立算法系统。除了点击量、转发率、评论量等传统算法的衡量指标外,还加入了价值传播因子、动态平衡网络、社会网络评价体系等和正能量相关的指标,并且可以为不同账号级别设置不同的推荐权重。⑤精准把握用户微纪录片观看取向,同时过滤掉低质量、低价值的内容,让真正优秀的创作者被看到,保证了平台优质的内容生态环境。具体到微纪录片的呈现方面,《大美中国·春天系列》多用航拍方式记录人眼看不到的城市美景,用无人机的上帝视角带给观众独特的视觉享受,虽是宏大叙事,但利用新的拍摄视角契合主题。《美术里的中国》利用3D立体成像技术让名家的画作动起来,齐白石的虾和蟹在水墨画中嬉戏,黄宾虹的山水在层层雾霭间若隐若现,徐悲鸿的马在茫茫大地上肆意奔腾……技术赋予这些画作新的生命力,也让观众得以领略这画、这人、这历史里的中国魅力。《如果国宝会说话》引入三维数字扫描、多光影采录、微痕提取等先进技术⑥,让各色国宝焕然一新,再通过特写镜头与4K高清画面呈现,国宝的细节之处尽现眼前。即使是多平台共享的内容资源,央视频也能借助平台的“5G+4K”技术带给观众独一份的视觉畅快享受与沉浸式体验。新技术赋能使微纪录片的艺术表现形式有了更多的可能,也让央视频与同类平台有了明显区分,得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优势。

旧资源优势整合、新技术资源赋能的底层逻辑是融合。作为网络“外编人员”,央视频充分学习和借鉴其他视频平台的经验,对微纪录片进行二次创作,或提炼精华剪辑为短视频,或汇集拼接为长视频,或将横版素材制作为竖版微纪录片,打通长短视频双市场,构建全视频生态圈,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视频观看服务。最终,央视频微纪录片在传播中融合各种手段,又在融合尝试中提升了微纪录片的传播力。

三、结语

2022年2月10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了《关于推动新时代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纪录片要积极进行跨形式创新。而微纪录片作为传统纪录片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变体,是纪录片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可以预见,未来将会产出更多优秀且新颖的微纪录片。媒体融合道阻且长,因势而为、顺势而动是解题之策,不断创新微纪录片的表达技巧与传播手段是关键所在。央视频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融合路上的一大尝试,主动融合新旧资源,提高自身资源的利用率,在具体内容表达上采取微视角讲述、多元素交叉、双时空呈现等策略才是其微纪录片成功突围的经验所在,值得各方创作者借鉴与学习。

注释:

①何苏六,李宁.2012中国纪录片行业盘点[J].电视研究,2013(04):18-20.

②[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M].刘云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5.

③[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5.

④童盈.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开创三个第一,引领三股新风[J].中国广告,2020(01):88-90.

⑤孙振虎,何慧敏.短视频平台驱动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研究——以央视频为例[J].电视研究,2020(07):16-19.

⑥司若,赵静超.融媒时代纪实性视听作品创新模式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03):116-121.

猜你喜欢
纪录片融合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