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奇妙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听表达创新

2023-01-25 15:06
视听 2022年12期
关键词:卫视河南文化

袁 恒

2021年9月19日,河南广播电视台推出中秋晚会《中秋奇妙游》。晚会延续了之前《清明奇妙游》《七夕奇妙游》中的人物IP“唐小妹”,以唐朝宫廷乐师之女“唐小月”为人物线索,以皮影戏为开端,通过重重考验收集信物,最终实现父女团聚。这场中秋晚会生动唯美地展示了我国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如《戏韵》中的京剧、《豫见》中的河南越调以及河南曲剧、少林功夫等。节目由《序·秋月稷》《豫见》《和》《墨舞中秋帖》等十个节目组成,将“团圆”“祭月”“驱邪”“愿丰收”等多重主题相融合,一些非遗技艺如剪纸、皮影戏、刺绣等也在节目中得到展示。观众在节目展现的千年文化长河中,体会和感知中国人对于中秋的礼敬,对于阖家团圆的向往,对于家人的款款情深。对《中秋奇妙游》的传播路径和创新经验进行探讨,有助于利用时代契机,聚焦当下发展,激发文化生命力,传递和继承非遗的深厚内涵。

一、新媒介技术赋能非遗传播

技术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展示与建构,人类自觉地借助技术展示生存的智慧和超越性的诉求。新媒介技术是指以现代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为基础,能够向用户提供需要的信息服务的手段。新媒介技术是一个发展中的相对的概念,呈现出智慧化、互动化、社会化、融合化的发展趋势。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非遗的生存环境、传播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以往的口传身授、世代相传的单一传播模式受到冲击。非遗借助新媒介技术快速发展的东风,以数字化影像的形态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得以传承和发展。比如,抖音平台引来了“非遗竹编老李”“彭传明”等诸多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入驻,助力非遗在互联网平台传播。河南广播电视台更是以中秋晚会的形式将非遗搬上了大屏幕。《中秋奇妙游》整台节目放弃了传统晚会形式和单一传播方式,借助新媒介技术,以“网剧+网综”的形式,展现非遗之美,呈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魅力、人文情怀与艺术神韵,使得我国更多非遗项目为人们所熟知。

二、传播路径创新

《中秋奇妙游》节目中最亮眼的当数非遗的呈现。非遗(Intangible Cultural Hentage)又称民间民俗文化。作为无形的文化资产,非遗囊括了民俗文化活动、传统表演技艺、传统实践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手工艺制品等实物载体的文化传承空间。①《中秋奇妙游》节目中呈现的戏剧、武术等非遗元素,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和文明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志。中国作为传承五千年的文明大国,非遗多种多样,这是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非遗的传播与传承能够增加世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进中国和其他国家共通的理解,打破彼此之间的文化隔阂。

(一)多元传播矩阵:非遗在新媒介技术下的立体传播

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节目除了在节目编排方式、内容方面创新外,还在传播方式上充分利用了新媒介技术,打造河南卫视专属的传播矩阵。首先,在节目正式播放之前,河南卫视就已经在抖音、微博等平台进行了预热造势。精彩的节目预告引来无数网民的追捧,也让更多人对节目充满期待。其次,在节目正式播放时,河南卫视在抖音等平台进行同步直播。在短短的60分钟之内,有多达7条与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节目相关词条冲上微博热搜榜,其中“中秋在河南卫视看奇妙游”词条有4.4万人次的讨论量、4.4亿的阅读量,“如何评价中秋奇妙游鹤归来兮”词条有3.8万人次的讨论量、1.3亿的阅读量。与微博上持续高涨的数据同时进行的还有抖音平台的短视频推送。在河南卫视每播放完一个节目,河南卫视抖音账号就对该节目的精彩片段进行剪辑、跟进推送,为《中秋奇妙游》节目吸引来不少短视频用户。最后,在节目播放完之后,河南卫视随即对60分钟的节目进行再次压缩,提取节目精华中的精华部分,剪辑成一段总时长为14分钟的短视频,将其投放到豫视频、B站等平台。这样不仅拓宽了节目的受众市场,还保持了该节目的受众黏性,让更多喜爱《中秋奇妙游》的观众回味节目的精彩瞬间。

根据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络视频(包含短视频)用户达到9.95亿,其中短视频用户高达9.62亿,占网民总体的91.5%。②由此可见,网络视频用户,特别是短视频用户,已成为各大平台尤其是传统广播电视节目需要努力争取的重要受众群体。由此,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节目在传播方式上并没有拘泥于传统的“三微一端”,而是对抖音、B站等平台进行大胆的尝试。如此一来,该节目不仅引来大量年轻群体的收看与关注,而且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我国的非遗项目,开始关注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这种借助新媒体技术打造的多元传播矩阵,无疑极大地扩展了传播受众群体,较好地助力了传统文化与非遗的传播与传承。

(二)链式传播:系列节目共振打造文化IP

非遗文化的传播形式在新媒介技术环境下产生局部变异。河南卫视致力打造中国传统节日文化IP,依托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创新节目形式,以“网剧+网综”的形式创作类电视连续剧式系列节目。多期节目链式传播,最大化呈现传播效果,强化中国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打造传统节日系列文化IP。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创新是中国非遗传播的一次新尝试。节目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为基础,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借助5G、VR等高新技术手段营造中国非遗的视觉奇观。非遗不仅具有强大的号召力,还是能够唤起国民情感共鸣的文化符号。中华非遗的传播与发展,一方面要依靠其传承者的宣传,另一方面也要受众主动参与到非遗的传播与建设中来。继2021年河南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出圈之后,河南卫视相继推出了《唐宫夜宴》前传——《端午奇妙游》《七夕浪漫奇妙夜》以及《中秋寻亲奇妙游》,通过这一系列节目的联动,形成链式传播,为打造传统节日文化IP夯实基础。优秀的文化IP不仅能最大限度吸引流量,增强粉丝黏性,拓展媒体市场,还能通过其广泛的包容性与强劲的内聚力,在受众中产生普遍的认同感,引导受众主动与节目互动,反哺“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多节目链式传播,是文化IP成功“出圈”的有效方式,也是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扩大受众辐射范围、增大节目曝光度的有效手段。节目通过新媒介技术助力非遗的呈现,实现立体化传播,打造“中国节日”系列文化IP,推动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立体化构建国民的文化记忆。河南卫视的《中秋奇妙游》节目就是借助新媒体技术将部分非遗搬上了大屏幕,扩大非遗的辐射范围,增强其传播的穿透性,强化观众对我国非遗的认知。

三、艺术创新

随着我国对非遗项目宣传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有关非遗的节目相继出现,其中做得较好的有央视的《非遗公开课》、咪咕出品的《匠心坚守》以及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七夕奇妙游》等系列节目。与传统的电视综艺、纪录片类的非遗节目不同,《唐宫夜宴》和《七夕奇妙游》等节目采用“网剧+网综”节目编排方式,在坚持这一系列节目的风格特点的同时,又不乏创新之处。与之前节目不同的是,《中秋奇妙游》除了采用AR技术,还采用更加先进的XR技术,使视觉效果更加逼真、震撼。而且,与之前的节目相比,《中秋奇妙游》总时长为一小时,充分满足了观众对时长的要求。总体而言,整台节目的艺术创新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场域共情:信息环境下非遗传播的叙事建构与表达

特定场域中,人的行为受其周边环境的影响。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是由彼此相关的众多符号构成。③《中秋奇妙游》的布景由多个客观关系网络构成,主要有圆月、戏台、少林寺、书房四个场域。这四个场域看似相对独立,彼此间却又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为观众呈现出以非遗元素为主的环境。不同的非遗元素符号反映出不同场景的氛围与风格特色:圆月之下,火树银花,击鼓、舞狮、游龙等呈现出一片祥和景象,表达了“皓月长空,鼓舞避疫,愿天下丰谷,四海民安”的愿望。戏台之上,群仙贺中秋:二郎神的肃穆、嫦娥的灵动、福禄寿三星的祈祷,戏服、脸谱、锣鼓,再配以京剧、唢呐之声,将非遗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即便隔着屏幕,观众也会有一种身处舞台现场之感。少林寺内,节目以嵩山少林寺壁画为原型,呈现出了武僧对打的精彩画面,采用“师父,怎么才能练成功夫呢?”“少林寺七十二绝技,苦练皆可入门,只有战胜自我,守护初心,才是功夫之本”这样一问一答式的对话,向观众传达了“欲成功夫,先下功夫”“不怕困难,直面挑战”等信念。这些台词饱含哲理,也是对中国精神的传承。书房之中,有墨客奋笔疾书,有舞者跃然纸上,墨者静,舞者动,动静结合,呈现给观众一幅独具特色的画卷。节目通过这些场景和非遗符号向观众传达中国非遗之美,激发观众对我国非遗的热爱与参与热情,形成良好的传承氛围。观众在《中秋奇妙游》节目所营造的场域中观察和了解这些非遗元素,把自己的情感投入非遗文化中,与非遗元素符号交融在一起,理解和欣赏其美感,达到一种共情的状态。

互联网时代,人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联系,即客观现实、象征性现实(信息环境)、主观现实。在《中秋奇妙游》中,观众所看到的影像、音乐、舞蹈等节目并不是客观现实,亦并非人脑中所形成的主观现实,而是和现实环境产生偏移的“拟态环境”。经过技术人员多重剪辑、加工,节目四个主要场景的设计都运用了非遗元素,通过对演员动作的特写,将舞狮、京剧表演、功夫表演等置于场景之中。通过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的结合,新媒体技术为观众构建了非遗元素的拟态环境。

(二)文化记忆:非遗跨越历史的民族记忆与人民认同

文化记忆出现的形式主要有集体记忆传承、社会记忆等,其研究对象从最初文学作品和仪式的范畴,扩展到文物、书法,且连同非遗在内的许多内容都被纳入学者们的研究视域。《中秋奇妙游》共由十个节目组成,分别向观众展示了舞蹈《秋月稷》、京剧表演、豫剧二胡表演、王献之的《中秋帖》、宋徽宗的《瑞鹤图》、少林功夫等。其中,《鹤归来兮》借用舞者灵动的舞姿,向观众再现了宋徽宗的《瑞鹤图》。这不仅是古人的吟唱,更是今人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认同。京剧、豫剧、少林功夫等多种非遗文化符号,通过脸谱、腔调、人物动作等,建构了跨越标签的民族记忆和国家认同。

京剧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在《戏韵》节目中,河南卫视以一种全新的切入方式,通过对光影声色的娴熟运用,以及对转场剪辑的节奏把控,展示了国家级非遗项目京剧的魅力。镜头不仅展现舞台上戏曲节目的美,还将镜头转向后台,让观众欣赏戏服的精美,解密头饰、厚底靴的制作,突出了文化记忆的传承和京剧艺术所承载的非遗文化。在《戏韵》的结尾部分,各个京剧流派的传人纷纷现身:李万春派武生传承人李丹、荀慧生派花旦传承人索明芳、叶盛章派武丑传承人张青松、谭鑫培派老生传承人李钊、张君秋派青衣传承人储兰兰等,共聚一堂,呈现出五彩斑斓的京剧舞台表演。

《中秋奇妙游》成功爆红的背后,是对中国非遗的深刻解读,通过对新媒介技术的充分运用,唤起国民对中国非遗的集体记忆,具有较强的象征意义,受到观众的欢迎。

(三)虚实场景交换:数字技术营造非遗视觉奇观

通过营造视觉奇观吸引流量,是互联网时代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这里所谓的“视觉奇观”,是指通过数字技术营造日常生活中所看不到的场景。《中秋奇妙游》以唐朝宫廷乐师之女“唐小月”为人物线索,以“寻父”为故事主线,通过特殊的选题、编排,讲述一个具有趣味性的故事。在讲述唐小月寻父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考验时,新媒体技术为观众营造了一幕幕视觉奇观。“奇观效应”可以满足观众对影视作品最基本的感官诉求。而对感官诉求的满足,使《中秋奇妙游》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观众的关注与喜爱。在《墨舞中秋帖》节目中,舞蹈演员在表演的同时,与VR技术下的虚拟背景产生空间上的错位,给观众一种身处晚会现场的感觉,虚拟背景带来的视觉上的错位更令观众震撼。《墨舞中秋帖》中舞者所书写的文字,是我国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的《中秋帖》的内容,全文共22个字。舞者穿梭在字里行间,以身画字,22字书写完毕,舞停,墨止,向观众展现了一幅优美的水墨画。创意太极节目《和》取老君山实景,通过太极传承人的套路表演和虚拟的太极图,与其他场景相结合,转换时空,实景与虚景互动,将太极之劲、太极之美、太极之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少林功夫》节目将中岳嵩山少林寺壁画与扩展现实技术相结合,通过扩展现实技术复活壁画上的人物,通过舞者进入壁画场景并与壁画中的少林武僧过招,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功夫盛宴。这档文化类综艺节目通过新媒体技术打造的虚实交错的舞台,摆脱原有场地的束缚,营造出别具一格的舞台视觉效果,丰富了我国非遗文化的视觉表现。

四、结语

非遗项目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全民族乃至全人类至关重要的珍贵文化遗产。④在新媒介技术语境下,非遗的生存环境、传播模式发生较大的变革。河南卫视通过《中秋奇妙游》等节目探索非遗传播新路径,创新视听表达方式,为非遗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传播与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同时,节目也证明非遗并非静止不变,而是动态的、发展的。借助新媒介技术的东风,非遗可以通过视频化影像再现、立体化传播,进一步提升影响力和传播力,让中国非遗在信息环境下焕发生机,走入国民视野,甚至走出国门。这也是践行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实践。

注释:

①杨璐璐.河南省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以罗山皮影为例[J].法制博览,2022(12):8-11.

②CNNIC发布第50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2-08-31.http://cnnic.cn/n4/2022/0916/c38-10594.html.

③张馨,赵树旺.中国舞蹈影像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以《唐宫夜宴》为例[J].传媒,2021(11):65-68.

④高岩.数字化保护:河南省非遗保护的新路向[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6):85-87.

猜你喜欢
卫视河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谁远谁近?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省级卫视季播下一个竞争点
从2013年电视娱乐节目看省级卫视频道专业化发展现状——以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