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初中音乐德育

2023-01-25 00:50刘俊
成长 2022年12期
关键词:戏曲德育情感

刘俊

烟台市莱山区初家中学(山东省烟台市 264003)

音乐属于情感艺术,教师有意识地整合一些德育内容,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和音乐感知,促进学生在核心课程中的素养成长。音乐具有美育的属性,可以通过音乐手段陶冶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在丰富音乐活动中形成主体认知的基础。在教学实施阶段,教师利用教具进行相应的设计,寓教于乐,以美育人,赢得教育主体的主动权。

1 音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作为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音乐与道德教育的结合可以陶冶情操,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在中国古代,孔子认为音乐是传播文化的好方法。秦汉时期,儒家注重礼仪,音乐往往成为各国礼仪往来的重要载体,这也使得在历史的长河中诞生出了许多优秀传统音乐作品,其中所蕴含的礼仪内涵更是成为现代音乐教育实施德育渗透的重要素材。随着近几年素质教育的普及,音乐学科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时至今日,音乐已经成为学生个人学习以及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学科内容。因此有必要正视音乐教育对于学生道德品质培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的音乐教学,除了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对于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实现对于学生德育的有效引导,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音乐艺术本质的方式,针对学生的思想修养水平进行提升。因此有必要充分认知德育和音乐教育之间的正确关系,并在德育渗透的导向下探究有效的音乐教学策略。

2 建立道德修养对构建高效的初中音乐课堂的意义

2.1 加强情感教育培养艺术审美兴趣

在实施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音乐教育本身规律的遵循,首先学校开展教育应当建立在学生的个性化基础之上,表现出对于学生个性差异的充分尊重,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展示提供平台支持,这一核心原则奠定了初中音乐教育的主旋律,并且面向初中学生的音乐教育并不等于专业音乐教育,因此在日常音乐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关注对于学生个人潜能的充分挖掘,确保学生通过音乐的学习能够感受到音乐艺术的美好,并探究生活的乐趣所在。从目前情况来看,许多初中家长对于音乐教育的态度存在一定的偏差,例如十分盲目的要求学生参加各种音乐分类测试或者是比赛,但核心目的是为了确保学生在后续的个人成长和学习中获得加分,并非是为了引导学生去探究音乐艺术的美的享受,这属于严重忽视音乐教育功能的情况,并且也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自然也无法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因此强调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注重音乐情感载体作用的发挥,致力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此为基础,提高学生对于音乐文化的认知以及道德品质。当前所使用的初中音乐教材十分尊重学生音乐审美的发展规律,不同单元都会设计表演与实践、感受与欣赏、活动与创造三个教学板块,其核心目的就在于确保学生能够在音乐课堂上切实感受到音乐艺术之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2 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为了更好的发挥音乐教育具有的德育功能,促进德育在音乐教学中的融入,有必要正确认识音乐的教育功能,除了传递相应的知识和思想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借助音乐艺术形式形成对学生情操的陶冶。目前的初中音乐教材在内容选择方面十分遵循立德育人的原则,注重音乐教育对于学生人生态度的影响,尤其是引导学生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帮助学生养成宽容乐观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借助音乐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等优秀的道德品质。

2.3 传递正能量,激发斗志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需要关注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之后对于初中音乐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渗透德育的背景之下开展初中音乐教学需要以学生未来发展为着眼入手,助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并且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学校是其学习以及成长的重要场地,除了收获知识之外,更能够获得在人格、心理健康成长方面的有效引导,借助音乐艺术的欣赏,来帮助学生感受来自于生活的美好,汲取正能量,同时端正学习态度,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新课程背景之下的音乐教学正面临着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时期,尤其是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确立,又增添了初中音乐教育任务压力。虽然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的改进,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需要深刻认识在此背后潜在的众多问题,例如部分初中音乐教师过于追求形式主义,忽略音乐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为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具有的德育价值等。或者是部分教师只关注教学形式转变而忽略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这些都会影响音乐教学,在立德树人领域的作用发挥。因此在准确认知当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之上,才能够更好的探究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关于德育元素的融入,以此助力初中音乐教学德育功能的实现。

4 音乐教育中如何“立德育人”

4.1 培养音乐学习兴趣,尊重学生个性

新课改之后培养音乐学习兴趣,树立终身学习愿望,成为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为了促进该目标的达成,有必要针对宽松民主和谐课堂氛围进行构建,同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对于学生的积极鼓励,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关于音乐学科的学习信心,确保学生对于音乐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如此才能够保证后续各项音乐德育教学措施的顺利落实,这就要求初中音乐教师需要端正音乐教学态度,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音乐鉴赏技能的掌握,例如可以使用不同歌曲类别的来源以及特征,唤醒学生对于音乐知识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收获更多的音乐知识储备,并通过情感共鸣的方式丰富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师可以在传统教学形式的基础之上,增加使用多媒体或者是音乐形式等新颖教学方式,来保证学生对于音乐知识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维持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欲望。并且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也能够让学生深刻的感知音乐课堂上具有的丰富情感内涵,对于学生的情感想象和体验都有良好的丰富作用,最为重要的是保证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拥有良好的情感体验。

例如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玩“爱国音乐重传”游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爱国音乐。此外,音乐教师应了解学生对音乐的直觉反应是他们对音乐的深刻感知,并鼓励他们用一些表情或节奏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为了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教师需要让他们从音乐的基本元素开始,如节拍、节奏、音色、速度和力量,然后让学生表达自己或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建立自己的音乐感知能力。

4.2 挖掘教材内容,渗透学科育人,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新课程要求初中音乐教育应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涉及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以及整体提升,同时还需要携手其他学科知识以及与艺术相关的各种文化知识共同展开教学,丰富学生对于音乐知识了解的多样性,才能够实现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性。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有必要以当前的初中音乐教材为载体,在学科育人的理念引导下,关注教材内容所具有的德育元素的深度挖掘,除了增强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深刻理解之外,也能够更好地彰显音乐学科的育人价值。

以教学《梨园风采》为例,教材上只是简单介绍该戏曲的创作信息,而教师就应当以此为基础,借助互联网技术展开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例如了解戏曲的创作背景、内涵,或者是以微课的形式让学生自主进行观看,目的在于引导中学生提前了解戏曲的内涵,在正式课堂上以微课播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关于戏曲旋律和内容的直观感受,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形成对于学生思维的积极影响,保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学生对于戏曲有一定程度的理解的基础之上就可以展开德育的渗透,例如以戏曲的内容为基础,让学生讨论戏曲的特点,并分析戏曲所传递出的情感内涵,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准确了解到戏曲的艺术魅力,借机唤醒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兴趣,通过这种自然的递进教学方式,实现初中音乐教学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

4.3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可以发现以往的初中音乐教学在学期结束时,关于学生音乐学习成果的评价指标较为单一,对于学生的实际能力反映并不全面,因此在立德树人背景之下的音乐教学评价应当基于多方面因素共同进行考虑,尤其是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态度以及具体的学习行为,采用过程性评价的,能够更好的反映学生在音乐学中所收获的成长,这自然要求初中音乐教师能够建立科学的教育观,善于使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推动音乐教学的进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注重个性发展,让每个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达的自信心;鼓励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重视文化教育,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弘扬民族音乐,重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必须理解多元文化主义,让学生建立平等和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4.4 积极开展音乐实践活动

倡导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样是促进德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的有效策略,这是因为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关注重点在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主要以音乐知识讲解为主,局限于教材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很少涉及到音乐教学的拓展,这自然会对学生的音乐能力形成限制,同时也会影响音乐德育功能的体现。这也是倡导音乐实践活动开展必要性的原因所在,借助活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也实现对于学生的与素质的培养,例如在学习《梨园风采》时,为了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中国传统戏曲的博大精深,就可以组织以传统戏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互联网或者是其他形式查询传统戏曲的资料,收集传统戏曲经典曲目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并向其他同学讲解自己最喜爱的传统戏曲的特征以及发展历程。通过上述实践活动的方式来丰富学生对于传统戏曲的认知,了解更多的传统戏曲系统,除了广为流传的京剧之外,学生会接触到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的传统曲种,例如粤剧、豫剧、黄梅戏等等,既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够借助传统戏曲丰厚的文化内涵,形成对于学生艺术上的熏陶,提高学生在音乐领域的艺术鉴赏能力。

4.5 让学生成为“创造者”

应该说,在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初中生的主导作用是“学习者”,他们自己的情感无法表达,自己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无法发挥。在其他学科中,它可能更好。在基础音乐教育中,如果学生成为纯粹的“学习者”,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就会很低。在实施道德建设和育人的教育目标时,我们必须首先让学生成为“创造者”,然后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全部技能。例如,当国庆节到来时,老师们可能想参加艺术表演课,而不是通常的音乐课。本次演出的主题也可以是“共建和谐社会”的口号,让学生根据主题组织节目。学生们组织的歌曲《龙的传人》和《爱我中国》不仅好听,而且传播了繁荣民主的精神。同时,一些学生放弃音乐形式,用素描进行表演,将严肃的情感内涵融入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表演,从而深刻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

4.6 强调学生的参与方式改善

为了确保学生对于德育力量的深刻感知,有必要保证课堂教学内容本身的丰富性,注重课本内容和学生学习的有机结合,才能够更好的彰显德育教育效果,例如在进行《大海,故乡》之类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引入古代诗词《静夜思》等等,目的在于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感恩教育下关于故乡真挚情感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更加准确的了解感恩的含义,以此激发学生的道德水平,或者是在进行《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的教学时,考虑到该首歌的歌词通俗易懂并且脍炙人口,对于学生而言学习难度并不高,但是这首歌对你的内涵却是十分圣洁的,通过该首歌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到爱的伟大以及崇高,理解用爱带来和平的重要性,用爱促进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当学生对于这层含义有深刻的理解之后,自然而然能够顺利度过青春期的叛逆行为,对于初中学生特有的焦躁情绪有良好的缓解效果,要求在实施上述教学过程中都能够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保证学生的参与感。例如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切实被歌曲所传递出的情感所打动,通过对爱的感知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谐。

5 结语

总之,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关注德育教育的渗透,能够更好的彰显音乐学科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在课堂上运用新的教学技术,注意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促进德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戏曲德育情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戏曲从哪里来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情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