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彻 河南城建学院
伴随着新时期素质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高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在进行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更是需要进行系统化的体育课程教学,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为社会培养全面提升的高素质人才。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在高校的普及度较高,但是从现阶段乒乓球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上看,却表现出一系列问题和不足,整个教学方式呈现出枯燥化和形式化的特点,多样化改革并没有持续渗透。因此,本文在研究中将主要围绕新时代高校乒乓球教学多样化改革工作展开,通过多元化分析,探讨具体的教学路径,以此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可行性建议。
乒乓球运动之所以现如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普及和推广,主要是因为这项运动本身就存在趣味性和竞赛性特征,在实际进行乒乓球训练的时候,无论是观看比赛还是参与竞赛本身的人都能从中获得相应的乐趣。与此同时,在进行乒乓球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更是要结合球类特征展现出一定的技巧性,通过提升球员的专业能力,从而使他们的体能素养可以得到充分训练。乒乓球入门相对简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想真正精通这一运动方式,必须从多方面着手进行充分训练,从而确保整个运动达到理想化效果,该运动对球员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要求都较强,对相关动作的要求更是有着高标准。它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并决定了整个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和丰富性,高校教师在参与乒乓球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紧跟潮流积极进行方式方法上的优化创新,通过一定的手段确保学生可以精准掌握从事该运动的主要技巧,真正明白乒乓球运动需要注意的规则,在掌握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该运动的学习和训练中去,从而在提升自身身体素养和运动技能的同时感受和体会运动的乐趣。然而从现阶段高校乒乓球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在参与该课程的教学时,普遍存在教学目的不明确的问题,而且有关教学目标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也脱离了实际,导致整个教学手段的枯燥化和单一化。很多教师在进行乒乓球课程教学时,只是对学生进行片面化的指导,要求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了解并掌握某个乒乓球动作的运用,但是却没能从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角度去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学生运动兴趣和终身体育理念的培养和建立更是无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导致整个乒乓球教学缺乏实用性,教学效果也难以达到理想化水平。
学校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教育实践的核心,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新时代的当下对学校体育课程进行重新定位、思考和改革对于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助力“健康中国”“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等目标的完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任何教学的目的都要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体育教学也不例外,相较于其他的课堂,体育教学对于学生效率的提升更不容易显示出来。在多样化的体育教学中,学生能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他们的反应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竞争性的比赛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拼搏精神和团结精神,这些能力和精神的培养也助力了学生的成长,加快了学生学业的进步。除此之外,多样化的乒乓球课堂又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学业压力,缓解了学生的心情,同时也拉进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提高了他们之间的互动性,有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并根据教学情况实时改进教学方案。
乒乓球运动本身对于技巧的要求较高,而且在实际进行训练的时候,动作相对比较复杂,这就导致高校在进行乒乓球训练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难度。以往在参与乒乓球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并未全面分析该运动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比较笼统,通常忽略了整个乒乓球运动对细腻性的要求,只是单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进度开展教学,这就导致整个教学活动流于形式,无法真正促进学生技能的掌握和兴趣的提高。在教学中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忽视,使得学生有关该运动的理解也存在片面性,在参与乒乓球运动训练的时候也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十分低下。除此之外,在细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有关教学重点的设置也存在错误性,未能有效考虑到整个运动训练的实用性,对于乒乓球运动训练中不同动作技巧的面面俱到,也使得整个教学内容变得十分复杂,学生有关相关课程内容的理解也流于片面。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在参与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变革,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细化划分,在此基础上结合整个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更加适当的安排,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真正让整个教学内容变得主次突出,强调整个教学的实用性和实践性,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确保整个教学水平可以实现最优化。
针对现如今高校乒乓球运动训练中存在的方式单一的问题,在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紧跟教育发展变革,加强对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创新优化,利用一切的措施和手段全面提升课程教学水平,确保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这一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突飞猛进,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开始出现在高校教学中,体育教师作为参与教学实践的主体,在参与相关课程内容的教学时,更是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对现阶段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平面化的缺点进行改进和升级,从而真正实现动作讲解和示范的全面化和立体化,为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使学生可以强化自身的肌肉记忆。除此之外,在具体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但应该联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体素养特征,对其进行基本的动作讲解和训练,更是应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给予学生充足的训练机会,通过游戏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最大限度上提升整个乒乓球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可以真正感受并体会到乒乓球训练的乐趣,从而更加自觉地融入课程训练中,使学生可以真正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运动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乒乓球学习成果的主要标准,在实际参与评测的过程中,整个评测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和决定学生对该运动的积极性。从现阶段高校在进行乒乓球训练时使用的评价方式上看,主要采取的是结果性评价,也就是说要求在一学期的学习之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参与评价,它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它在实际运用中却很难反映出学生乒乓球学习的整体变化过程,这就导致整个乒乓球教学容易流于形式,无法真正锻炼学生的运动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除此之外,在进行学习评价的过程中,整个评价活动也大多是通过教师完成,学生自主性的缺乏使得整个评价也存在一定的片面化特点。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在实际运行中,很难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现阶段素质教育以及核心素养理念也相互违背,导致学生的个体发展过程常常受挫,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无法起到积极地帮助作用。因此,在现如今的教学展开中,特别是在对学生进行乒乓球训练的时候,必须从实际出发,加强创新意识,从学生的发展特点出发,对整个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可以在评价的过程中,进行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在一定时期内的训练成果进行阶段性评价,从而反映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变化,对改进和优化教学过程起到一定的指导,只有真正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有效融合起来,才能真正推动学生在乒乓球训练上的全面发展。最后,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不但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还要鼓励学生参与自主评价和互相评价,这样学生才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获得更加全面和系统的了解,对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可以起到相应的促进意义。
对于总是同班同学一起上课,造成班级间无法进行交流、提高,改为统计好报名乒乓球课程的人数,进行随机排号分班,人员的配置在二十至四十人为佳,人员的分配是随机的,增加了学生间的流动性与可交互性,乒乓球能力较弱的同学可能和乒乓球实力强的同学同班,便于一起进步。
对全部学生进行技术考核,评出优、良、中、差,对于优秀、良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能骄傲,取得更大的进步。对于中等、较差的同学,不要批评,而是给予鼓励,不要气馁,教师对于这些学生进行辅导,让好的学生和他们进行练习,使他们每一位同学都不掉队,努力赶上。
对于互联网时代,笔者建议高校丰富网络体育类课程资源,比如在学习通平台上,教师可以提前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视频录制,并提前上传,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观看,教师与学生可以在学习通平台上进行交流问答,同学间也可以随时进行乒乓球知识的专题交流。采用此种方式可以促进了同学对掌握打乒乓球技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其感受到他们是课堂的主体,主动权在他们,而教师是起到引导和督促的作用。
笔者认为实行教学多样化改革,也要注意不是“乱改”,不是越多样越好,而是服务于提升教学效率,拔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无论教学方式怎样变,理应遵循体育教学的纲要,要遵循体育锻炼的普遍客观规律,循序渐进,注重实际运用,懂得变通,不断探寻灵活的新教学方式。营造积极的运动氛围,营造互相鼓励、互相扶持的乒乓球教学环境,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升技战术意识,养成主动求知,善于学习的好习惯,督促学生勤于练习,善于感知,先知先觉,不断在乒乓球课程中取得显著进步,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明白乒乓球课程的意义,发觉乒乓球运动的魅力所在。
现阶段高校在进行乒乓球教学时,特别在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应该切实抓住发展机遇,从多角度着手,积极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优化,调整以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借助多媒体等先进的信息手段对学生进行相关动作和技巧的训练。与此同时也需要将知识理论的讲解和实践技能的教学真正融合起来,加强对学生全方位培养,使学生真正可以通过一定阶段的学习,实现自身技能的优化,提升课程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