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轶 云南省玉溪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
基于素质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学校领导不仅要关注儿童时期学生各学科学习基础能力的培养,还必须注重有效培养他们良好的身体素质与个人品质。面对0-14岁范围的儿童时期学生,学校教师要科学合理运用好儿童武术套路训练方法,一方面帮助儿童时期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身体素质,一方面则是能够陶冶他们的情操,并强化锻炼他们的精神意志品质。
在武术实践训练中,学校教师要结合儿童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开展武术套路训练活动,确保武术训练内容与形式能够完全符合儿童时期学生心理特征。首先,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设置好儿童武术训练量。由于儿童时期学生正是处于重要的成长发育阶段,为了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教师不能过于拔苗助长,为他们准备繁重的日常武术训练任务。教师在武术训练量安排工作上要科学遵循“轻负荷、多频率”的训练原则,结合儿童时期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合理控制好他们的日常训练时间与训练量。超负荷的武术训练量不仅会影响到儿童时期学生的健康成长发育,致使他们身体出现受损情况,还会降低整个武术训练教学质量效果,难以达成预期制定的武术训练教学目标[1]。由此可见,学校教师在实践运用儿童武术套路训练方法时,要注重适当减轻武术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其次,教师要定期组织儿童时期学生进行力量上的科学训练,有效增强儿童时期学生综合身体素质。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时期学生自身骨质较为柔软,虽然说在武术力量训练中不会容易出现骨折等意外情况,但是却容易致使儿童时期学生骨头出现生长变形,引发人体骨骼的弯曲。针对于此,教师要科学采用动力性的武术套路训练内容与方式,避免频繁使用静力性的武术力量训练方法。比如,教师在强化训练儿童学生的下肢力量时,可以通过合理采用跳绳、跳台阶等动力性训练内容,提高他们的下肢肌肉力量。教师不能让儿童时期学生做过多或者过长时间的站桩、功架等静力性训练,这样会影响到他们的骨骼正常发育生长。
根据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我国7-12岁范围内的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们对于各种新鲜事物的接触学习将会有着自身的认知判断。因此,学校教师在组织儿童时期学生进行训练时,要确保训练内容与训练方式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正常健康发展。存在着一些学校教师在武术实践训练教学过程中,盲目追求教学速度,想要让儿童时期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各项武术技术动作要领,并取得优越的比赛成绩。因此,这些教师会采用专制式的训练手段,并加大对儿童时期学生的训练时长和训练量,迫使儿童时期学生对课堂训练教学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这样将不利于儿童时期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如果当部分儿童时期学生在反复训练后还是无法规范准确完成教师演示指导的技术动作,那么教师就会对这么儿童时期学生进行严厉训斥和惩罚,致使他们承受不是该年龄段所能承受的训练任务负担,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长期下来这种高负担与高压力的训练模式,只会让一些学生对武术训练产生恐惧感、自卑感,无法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学习自信心,有效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2]。针对于此,学校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与儿童时期学生进行亲密互动交流,及时全面掌握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训练情况和学习心理特点,结合他们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运用好儿童武术套路训练方法。教师要在武术实践训练中多采用激励手段,对于那些学习基础差的儿童时期学生,教师要经常耐心鼓励他们,并详细为他们讲解演示各项武术基础动作。而对于那些表现优越的儿童时期学生,教师要适当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或者精神奖励,这样有利于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训练氛围,促使每个儿童时期学生都能够热爱上武术运动,形成良好的自主训练学习意识,并以积极心态去面对武术训练。
兴趣作为学生最好的老师,学校教师要想有效激发儿童时期学生武术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保障武术训练教学效果,就必须科学运用儿童武术套路训练方法。变换训练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武术套路训练方法,其实质是指基于科学合理变换训练内容与方式、训练条件与训练运动复合,有效调动儿童时期学生武术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更好适应儿童时期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在传统武术训练教学中,教师更多是以自身作为课堂主体位置,单方面向学生灌输讲解武术理论知识,亦或者讲解演示武术技术动作,让儿童时期学生进行反复模范训练,而该种训练方式无疑缺乏良好的生动趣味性,会导致部分儿童时期学生对武术训练产生抵触厌倦的心理情绪。因此,学校教师需要在武术训练教学中合理引进应用变换训练法,创新完善武术课堂训练教学内容与形式,以此来满足不同层次儿童时期学生对于武术内容的学习需求,有效增加儿童武术套路训练的生动趣味性。比如,教师在组织儿童时期学生进行太极拳训练时,要改变以往集体训练方式,科学采取分组练习、行进间练习以及小组竞争比赛点评等形式,增加太极拳训练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儿童时期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武术训练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训练学习质量和效率。又比如,在以往武术长拳技术动作训练中,教师会要求学生打出快如闪电的出拳动作,而部分基础薄弱的儿童时期学生是难以完成教师布置的训练任务[3]。此时,教师需要改变这种追求训练速度的训练方式,以放慢武术技术动作演示的方式,让每个儿童时期学生能够切实感知到该技术动作的细节要领,并感受到肢体语言动作的运动路线,帮助儿童时期学生提高对技术动作的掌握理解水平。
在儿童武术套路训练中,重复训练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套路训练方法,依据时间的长短具体可以分为短时间重复训练、中时间重复训练以及长时间重复训练。在重复训练法实践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科学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对某个技术动作或者某组技术动作的反复训练,并在每组训练中保留好合理的休息时间,避免训练负荷过高影响到儿童时期学生的训练效果,甚至对儿童时期学生身体造成损伤。基于多次重复训练下,儿童时期学生能够达成技术动作规范运用的条件反射,提升自我技术演练水平。根据儿童时期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教师在武术套路训练中适宜采用短时间与中时间的重复训练法,而长时间重复训练法则不利于儿童时期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短时间重复训练法实践应用中,教师要让儿童时期学生在每组技术动作训练后,休息30-60s的时间。而如果是整套武术运动技术动作的训练,则需要适当延长儿童时期学生的休息时间,控制在60-120s范围内。在儿童武术套路训练中采用重复训练法,学校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1)教师要关注到儿童时期学生的动作规格与技术方法。部分儿童时期学生在重复训练中,由于自身注意力不集中,会容易导致武术技术动作出现不标准、技术方法运用不合理的情况。此时,教师要让发挥出自身作为指导者的教学作用,在一旁及时发现并纠正儿童时期学生的不规范技术动作,促使他们能够形成正确规范的训练标准,灵活运用好技术训练方法,避免出现错误技术动作定型;2)教师要科学采用合理的运动负荷。儿童时期学生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是不太成熟的。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武术反复训练量的合理控制安排,主要包括了重复训练次数、重复训练一次的负荷量以及训练一次后的休息时间等。学校教师要正确认识到采用重复训练法进行儿童武术训练,需要科学建立在儿童时期学生规范掌握运用标准技术动作的基础上,根据儿童时期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体能素质水平,合理控制每次重复训练的负荷量与休息时间,促使儿童时期学生在每次训练中都能够以充足的体力圆满完成教师布置的训练任务,达成高规格的技术动作训练。
在儿童武术套路训练法应用教学中,分解训练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训练方法,其应用流程是将单个武术技术动作科学按照人体肢体或者关键的单环节运动展开有效分解,接着指导儿童时期学生根据不同分解动作展开训练,这样有利于降低学生对于复杂武术技术动作的学习难度,提高他们对于武术教学课堂讲解知识内容的学习理解能力。比如,当学校武术教师在讲解到武术套路跳跃难度中的“旋风脚接马步”动作时,为了能够让儿童时期学生更加高效率准确学习掌握到该技术动作,教师可以通过合理采用分解训练法,科学有效将该武术技术动作分解成多个单个动作展开指导学生训练。“旋风脚接马步”动作可以分解为摆头合臂练习、快速里合摆腿练习、里合腿旋转练习、纵跳旋转和纵跳旋、转接马步练习等单个动作练习[4]。教师只需要依次组织引导儿童时期学生对各个单个动作进行规范训练,最终完成一整套的分解动作训练学习,促使每个儿童时期学生都能够掌握运用好该技术动作。教师在利用技术分解训练法拆分某个复杂武术技术动作后,除了要让儿童时期学生规范演练后某个分解动作,还必须在技术分解训练之后引导儿童时期学生进行一整套分解技术动作的连贯训练,确保他们能够重复训练完成完整技术动作,培养他们良好的运动技术实操能力。
在儿童武术套路训练实践中,学校武术教师还需要善于发挥出单套、整套和超套训练法的作用,逐步提高儿童时期学生的武术运动能力与综合素质。首先是儿童武术单套训练法的应用,其主要是通过利用单段武术动作进行训练,以此来有效巩固提高武术技术动作规格和技术要领。在实践应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儿童时期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课程教学要求,科学按照整套技术动作的分段顺序训练,亦或者从中挑选出某段难度较大的进行重点讲解训练,促使每个儿童时期学生能够高效准确掌握好整套技术动作;其次是儿童武术整套训练法的应用,武术教师要关注到儿童时期学生对于各段动作之间的训练衔接、动作节奏掌握以及体力合理分配等问题,一旦发现部分学生存在着动作衔接不协调、动作节奏发展不稳定以及动作不规范时,那么教师就需要及时帮助学生进行纠正训练,基于单段或者组合训练方式优化改进学生的武术技术动作训练;最后是儿童武术超套训练法的应用,武术教师需要在儿童时期学生能够成功准确打完一整套武术技术动作之后,再穿插加入数个单段动作的联系,以此来逐渐加大武术训练难度,不断提高儿童时期学生的武术综合学习能力。超套训练法的应用教学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提升儿童学生的无氧代谢能力与专项耐力,促使他们在该种训练形式中形成良好的精神意志品质。因此,儿童武术超套训练法是一种具备极强专项性的训练方法,其对于儿童时期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学习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用该种训练方法。
在儿童武术套路训练教学中,教师要想为儿童时期学生创建出良好的训练学习环境,促使他们能够在寓教于乐中健康学习成长,就需要合理引进应用儿童武术游戏比赛训练法,有效增加武术技术动作训练的趣味性,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动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整体教学质量。学校武术教师可以将儿童武术游戏比赛训练法实践应用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比如武术热身环节、武术技术动作训练环节、武术体能专项训练环节,在不同环节采用游戏比赛训练法,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相互竞争学习意识,提升他们课堂训练学习的兴奋度,能够踊跃参与到各项实践训练活动中[5]。在武术热身训练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采取小组足球传球射门竞赛、分组冲刺跑接力赛等游戏比赛形式,调动起儿童时期学生参与热身运动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各个身体部位得到充分放松运动,这样能够避免在实际武术训练中容易出现受伤情况。在武术技术动作训练环节中,武术教师可以通过采取单段、半套和整套演练比赛得分的方式,将学生合理分成不同小组进行武术技术动作的单段、半套以及整套训练表演,并综合采用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打分。对于表现优越的小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而对于那些表现稍弱的小组学生,教师则需要鼓励他们争取下次训练比赛做到更好。在武术体能专项训练中,武术教师可以通过采取快速移动标志物练习、躲避障碍物快速移动练习等方式,让儿童时期学生在竞争游戏中强化锻炼自身的体能素质,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
综上所述,在儿童时期学生武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儿童武术套路训练方法的价值,科学结合儿童时期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特点,优化设计武术套路训练内容与形式,确保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