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2023-01-24 21:10李亭翠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传统农村文化

李亭翠

(阜阳师范大学,安徽 阜阳 236017)

农村地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如何更好地传承并创新农村传统文化,已经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特别是在乡村振兴视阈下,乡村地区的发展不能只围绕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农村文化产业振兴也是十分重要的课题。随着农村人口结构以及产业规模的快速变化,传统文化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尽管很多专家学者已经意识到农村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经济价值,但是如何针对农村传统文化进行保护性开发以及创新性发展问题,并没有形成具有普遍使用价值的措施与方案。针对这一情况,相关工作人员要给予乡村振兴视角,正确认识传承并创新农村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分析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乡村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1 农村传统文化类型

1.1 风俗文化

风俗文化是农村居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地域性特征的行为习惯以及文学习俗。包括传统节日,例如端午节、清明节、七夕节等,民间传统信仰,例如保家仙、山神、河神等,此外,很多民间游戏以及礼仪活动,例如舞狮、花灯等也属于文化风俗[1]。

1.2 口头传统文化

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无法采用书面的形式记录传统文化。因此,口头传播就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形式。从微观层面来看,口头文化可以分为音韵、俗语以及叙述三类。叙事类民俗的特点是以故事的形式将当地大量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进行组合与编排,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俗语类民俗主要是以通过祭祀、游戏等方式,利用自成体系的专业话术,达到传播民间传统文化的目的,例如各种灯谜、哑谜或者祭祀祝辞等。音韵类民俗是以歌舞的方式表现传统文化,通常情况下,音韵类民俗以当地的神话传统或者宗教传统作为背景,例如萨满舞蹈、潮汕英歌等。

1.3 物质文化

所谓的物质文化,就是将传统文化元素与有形的物质相结合,借助物质传播传统文化,典型的代表包括农村的饮食文化、手工艺品文化、服饰文化等,通过制造、销售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商品,扩展传统文化传播范围。

2 传承农村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

2.1 体制建设不健全

想要在农村地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措施就是要振兴乡村文化,对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进行保护性发掘与继承,确保乡村文化保持其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展现农村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多振兴乡村文化的措施无法落实,无法形成制度性规划。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农村在开展乡村文化振兴活动时,没有制定完善的制度,造成了文化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的浪费[2]。此外,一些乡村在制定文化振兴工作规划过程中,没有结合乡村实际情况以及文化资源特点,照搬其他乡村文化建设制度标准,导致文化建设与当地文化资源无法融合。在执行方面,由于一些文化建设制度与实际情况脱节,使得有些政策制度无法在基层落实。

2.2 传播方式存在局限性

2.2.1 农村传统文化传播路径僵化。受到传播形式、表达途径等因素的制约,很多农村地区传统文化只通过书籍、报刊等方式向外界传播传统文化,这种传播方式效率较低,与当代农民旺盛的文化需求之间产生了巨大的鸿沟。很多乡村尽管成立了乡村文化站,但由于乡村基层干部人数较少,很多乡村文化站员工以兼职的方式开始文化宣传工作。

2.2.2 农村传统文化传播模式单一。农村传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在传播形式方面逐渐稳定,传统文化传播模式的固定与区域地理环境以及语言习惯有很大关联。一些极具特点的农村传统文化,以方言、地理气候为载体,导致其传播范围受限,只能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依靠相对固定的文化传播模式进行传承。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不利于农村传统文化的创新,导致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逐渐与社会发展脱节。例如,相关工作人员对罗山皮影匠人刘师傅进行采访,刘师傅针对当前罗山皮影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当地农村自古以来都有请神了愿的习俗,特别是在筹办喜事(乔迁、升官、升学等)时都会请当地的皮影戏艺人表演节目,如果喜事没有演出皮影戏,第二年会有诸多不顺,在这些传统文化以及思维观念的影响下,罗山皮影艺术拥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随着社会发展,当地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皮影戏受众减少,影响了罗山皮影戏的传承。由于长期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罗山皮影戏手艺人所演出的剧目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令农村居民产生审美疲劳。如何扩展罗山皮影戏群众基础,以及对皮影戏进行创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具体措施

3.1 培养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接班人

3.1.1 传统文化进校园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培养大批了解农村传统文化并具有创新意识的青年人才,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积极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完成传统文化元素与义务教学体系的深度绑定,将传统文化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础知识,提升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3]。实际工作中,教育主管部门要发挥带头作用,整合当地传统文化专家以及优秀教师组成工作小组,通过大量的采风了解各类农村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抽象化概括与凝练,将其融入教材,实现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为了确保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传统文化元素与教材的融合要满足素质教育总需求,以“立德树人”作为教学总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将传统文化元素视为提升文化课教学水平的抓手,避免现代文化、传统文化“两张皮”问题。另一方面,在编撰传统文化教材时,应由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专业人士负责,对传统文化教材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核,统一针对某一传统文化元素的解释,避免出现歧义。例如,在编撰《传统节日文化读本》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核对,比如在介绍端午节来源时,要向学生们系统介绍端午节由来的不同版本,包括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介子推等,让学生们了解更多关于端午节的内容,扩展学生视野,激发其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3.1.2 重视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的融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西方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冲击越发明显,很多青少年对于节日的认知出现偏差,认为庆祝外国节日比较时尚。针对这一问题,国家从宏观层面出发,制定了一系列弘扬传统文化的制度,例如将清明节,端午节与中秋节确定为国家法定假日,通过这种方式让青少年重新重视传统文化以及传统节日。在实际工作中,各地方文化宣传部门也要积极制定传统文化,特别是乡村传统文化传承政策,将传统文化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进行深度绑定。

例如每年清明节的时候,政府部门要开展一系列“纪念先祖”“纪念革命英雄”活动,组织青少年到革命烈士陵园扫墓,借助这一机会向青少年讲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全面融合,通过这种方式激发青少年的集体荣誉感以及爱国主义情怀,加深青少年对于传统节日的了解。

3.2 追加农村传统文化建设投入

各地区农村纷纷开始城镇化进程背景下,需要重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很多乡村存在文化产品短缺、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乡村居民只能通过打麻将、玩纸牌等方式满足精神需求。一些乡村尽管修建了文化活动站、图书馆等设施,但设施未得到妥善的维护与更新,很多设施处于报废状态,使得乡村文化站、图书馆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想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遵循“一村一景观、一村一设施”的工作原则,增加农村传统文化建设投入[4]。

3.2.1 增加资金投入

农村传统文化建设需要以大量的资金作为后盾,政府要发挥带头作用,积极联合社会资本,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费保障机制,通过“以奖代补”“以过代补”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文化建设领域。针对投入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成立管理委员会,对每一笔支出进行严格把控与审批,提升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例如,某乡村基本完成“五通下乡”目标,当地文化管理部门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实现网络信号的全村覆盖,利用信息技术拓展乡村文化站功能,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文化服务新平台。此外,利用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成立乡村电影放映队,在乡村内建设农家书屋,满足乡村居民多元化的精神需求。在此过程中,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让乡村居民能够从多种渠道接触并了解传统文化。

3.2.2 注重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一些乡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文化建设资金较少。基于这一现实情况,相关工作人员要集中使用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在乡村中建设公共文化设施,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代替分散的文化服务站点,让乡村居民能够在相对固定的区域内享受精神文化生活,以较少的投入满足乡村居民精神需求。在建设公共文化设施过程中,要侧重于弘扬传统文化,例如建设乡村公共图书馆时,可以侧重于引入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优秀书籍,例如《古文观止》《文心雕龙》《孔子家语》等,通过这种方式让乡村居民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感以及独特的文学魅力。在此过程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实现人生观以及价值取向的升华,为构建和谐乡村提供帮助。

3.3 农村传统文化活动形式创新

创新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传统文化想要保持活力必须要与时代同步,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确保传统文化能够与时俱进,在不同的时空环境内彰显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想要对农村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丰富农村传统文化内容,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调动村民的参与积极性,让乡村居民能够积极加入文化创新活动,群策群力,发挥集体优势,确保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以及乡村居民精神需求。

3.3.1 结合地域特色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乡村所开展的传统文化活动要以“友善”“忠孝”“爱国”等的价值导向为核心,通过有意义的文化活动,提升乡村居民凝聚力,营造和谐安宁的乡村生活氛围。具体实践中,可以大力推广社火、庙会等乡村居民喜闻乐见,且具有极强互动性与参与感的传统节庆活动,在此基础上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积极融合,创新推出一系列符合当代乡村年轻人生活习惯以及审美倾向的传统文化演出节目,例如社火游乐竞技节目,通过竞技游戏的方式,增强乡村居民之间的互动,以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节目,满足乡村居民精神需求。同时,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构建乡村传统文化线上宣传平台,以乡村文化站、公共图书馆为基础,通过建立 “乡村传统文化交流群”“传统文化传承论坛”,定期为乡村居民推送优质的乡村传统文化资料,加深乡村居民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令传统文化能够真正走入乡村千家万户。

3.3.2 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

以送文化下乡活动为支点,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实施。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立足于乡村实际情况,采用“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打包推送的方式,为乡村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第一,要丰富送文化下乡活动形式,传统的送文化下乡以文化科普、慰问演出等形式为主,与乡村农业生产活动联系不紧密,针对这一情况,相关工作人员要对乡村生产活动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从中提炼出传统文化元素,以此为切入点为乡村居民呈现更加贴近生活的传统文化表演节目。第二,乡村居民可以自发组织成立传统文化活动社团,地方政府文化部门给予指导与帮助,令乡村居民在农闲时间可以自发组织文化活动,展现乡村传统文化活动的“草根性”“乡村性”,确保农村传统文化能够与乡村经济发展紧密相连[5]。

3.4 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想要传承农村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需要在乡村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实现“乡村人人有文化、乡村人人重传统”目标。想要达到这一目标,相关工作人员就要带领乡村居民积极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练习传统技艺,为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础。

一方面,要积极组织传统文化学习活动,以户为单位组织乡村居民了解传统文化基本知识,以及农业生产技能,坚持“以点带面”工作原则,组织乡村中的党员以及村干部进行集中学习,乡村党员以及村干部带动群众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在开展培训活动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邀请当地传统文化继承人以及熟悉乡村传统文化的骨干成员,为村干部以及党员普及传统文化知识,确保传统文化传播具有连贯性与持续性。

另一方面,要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多种路径。大部分乡村传统文化以口头传述的方式传承,这种古老的文化传承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老一辈传统文化艺人的逝去,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无人继承,并且口头传述内容较为随意,不成体系。针对这一情况,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多渠道传统文化传承模式。例如组织“口述历史”活动,利用录音笔记录乡村传统文化,使用语音识别软件对录音内容进行文字转化,并按照物质文化、口头文化、风俗文化等分类,对口述文化内容进行归集整理,形成系统性的农村传统文化框架,提升农村传统文化普及效率。

传承与创新农村传统文化,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相关工作人员要正确认识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通过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创新农村传统文化活动形式、追加农村传统文化建设投入、培养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接班人等方式,从硬件设施、文化氛围、人才储备、资金支持等方面,全面提升乡村传统文化传播效率,确保农村传统文化能够真正发挥其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猜你喜欢
传统农村文化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