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建平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023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2014年,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德育》2019年第4期,第4-7页。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统编版教材的出台,基础教育教材大量选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教学层面也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教学。但作为课程评价,高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测评仍处于摸索之中。作为高利害性考试的高考是否能接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测评与耦合,成为验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效度的关键。
语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的基础学科,是中小学生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媒介。本文拟从语文高考测评视角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考测评问题,分析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高考的现状,并据此提出未来的可为路径。
高考作为中国当前最大规模的高利害性考试,也是教育评价改革的“指挥棒”。②于涵:《新时代的高考定位与内容改革实施路径》,《中国考试》2019年第1期,第1-9页。利用好语文高考评价这一“指挥棒”,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的重要条件。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需要对语文高考进行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高考的效果、存在的问题等,都需要通过语文高考评价的诊断性功能来进行检测。同时,由于高考兼具评价与选拔功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若能融入语文高考测评,其也会为基础教育中的教学主体所认可,并引导教学主体开展有效教学。
其次,语文高考作为语文课程体系下“教学评一体化”的关键一环,必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测评。语文高考作为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所习得的语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性测评,具有极高的内容效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理应被语文高考纳入测评范围。
最后,语文高考的核心价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目的是相通的,都致力于“认同中华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评价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第13-16页。《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在高考的设计理念上就将其视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语文高考有责任、有义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测评。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高考,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诉求,也是语文高考测评的目的与必然方向。
语文高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然血脉相连②于涵,赵静宇,李勇:《新高考语文科的定位、功能和考查内容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18年第5期,第11-16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优秀载体。在高考测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高考亟待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试内容;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高考中的呈现样态,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何种形式在语文高考中呈现”;三是如何基于测评的角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语文高考之中。这三个问题构成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高考的基本维度:考试内容、载体形式与测评要求。
其一,考试内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内容定为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三个方面。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载中国政府官网: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最后登录日期:2022年6月23日。这三个方面直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精神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深层的内涵。④庞朴,荣韦菁:《民族性的再认识——关于“文化”问题的问答》,《电影艺术》1987年第2期,第27-32页。因此,语文高考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试内容上应着眼于其精神内涵。不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外延宽广,故本文着重关注精神内涵的传递方式,即语文高考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传递给学生。
其二,载体形式。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的载体形式做出规定,指出语文课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借助七种文化载体形式:汉语言文字与书法、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中国历史爱国名人事迹或典故、中华民族风俗与艺术、重要传统节日与习俗、文化常识与其他文化遗产。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载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102/t20210203_512359.html,最后登录日期:2022年6月23日。这一规定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高考中的应然样态,即通过这些载体形式来测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其三,测评要求。随着考试大纲的取消,我国语文高考命题主要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无论是《课程标准》的“高考命题建议”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第49页。,还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一核四层四翼”评价体系,语文高考命题都指向以下要求: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注重构建情境,设置情境任务;能综合测量学生的多元能力;贴合学生生活,符合时代特征;创新测试形式,控制试题的开放程度与探究性。在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测评时,《课程标准》指明高考语文命题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的选用,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对当代文化问题的思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则强调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旨在“促使学生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动自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第12页。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测评要求上应注意处理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关系。
语文高考卷分为全国卷与地方卷,全国卷包括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新课标Ⅲ卷、新高考Ⅰ卷与新高考Ⅱ卷五类试卷,涵盖27个省、市、自治区,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命题质量良好。为保证研究的覆盖面,本文以2017年后的全国卷语文高考试题为分析材料,从文化载体形式、文化内涵传递方式、高考测评要求三个维度出发,归纳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高考的现状与特点。
传统文化载体形式是传统文化内容的客观表征,是传统文化内容在现实情境中的集中反映。语文高考中的传统文化载体形式存在于试题的材料与要求(或选项)中,依托其中的文化元素来测评传统文化。相较以往,当前语文高考传统文化载体形式丰富,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传统文化各种载体形式均有呈现;另一方面,传统文化载体形式在试题多个板块均有出现。
第一,传统文化载体形式所涉及的古代文学作品、历史名人典故、文化常识、传统节日、传统艺术等,均可出现于语文高考试题中。古代文学作品作为高考古诗文阅读必考的材料,涵盖文言文与古代诗歌,是传统文化融入语文高考的重要载体。文言文阅读材料以人物传记为主,多取自《史记》《宋史》《明史》等史书,主要介绍历史名人事迹,以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化常识、阅读能力与材料的价值内涵。这一取材的偏好,也使得历史名人典故的考查常常包含于文言文阅读中,如《宋书·谢弘微传》(2017年全国Ⅰ卷)、《史记·屈原贾生列传》(2019年全国Ⅰ卷)、《明史·海瑞传》(2020年新高考Ⅱ卷)等材料,以谢弘微、贾谊、海瑞等人的生平事迹来宣扬名人风骨,传递中华传统美德与核心思想理念。
文化常识也常常嵌套于文言文阅读之中,成为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如2021年全国Ⅱ卷第11题考查“衅鼓、庙社、闰月、辎重”等传统文化名词词义,2020年新高考Ⅰ卷考查“辇下、东宫、殿下、追比”等名词词义,以此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了解程度与文言文阅读能力。此外,名篇名句默写板块也包含文化常识,如2020年全国Ⅰ卷将“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一句与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相联系,2021年新高考Ⅰ卷以“三秦”这一地理名词来考查名句默写。书法也被引入高考试题之中,2021年新高考Ⅱ卷以“人”字的书法书写为材料,引导学生将书法与做人联系起来。相较而言,高考对于重要传统节日的考查略少,仅在2021年新高考Ⅰ卷中涉及“闹元宵”的习俗。在传统艺术方面,高考主要对语言文字运用板块进行考查,所涉及的文化元素也较为广泛,既涉及传统戏曲(2018年全国Ⅱ卷)与篆刻艺术(2020年全国Ⅰ卷),也涉及中华画(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与中国传统音乐(2019年全国Ⅰ卷)。
第二,传统文化载体形式在试题的各个板块均有呈现。除了上文提及的文言文阅读、古诗词、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板块,论述类文本与文学类文本也插入大量传统文化元素。论述类文本立足于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学术性探讨,以学术类文章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2017年全国Ⅱ卷)、《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和传承》(2019年全国Ⅲ卷)、《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2020年全国Ⅰ卷)、《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2022年全国Ⅰ卷)等。文学类文本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穿插更为隐性,如《秦琼卖马》中的戏曲元素,《书匠》中的古书修补情节,《放猖》中的节日习俗等。
总体而言,语文高考以丰富的载体形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测评,能够呈现传统文化的丰富意蕴。不过,相对绵延数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而言,当前高考所涉及的文化载体形式在取材面上仍有不足,且内部文化元素呈现不均衡的现象。例如,当前高考文言文阅读多为记人叙事类材料,而少论辩类、杂记类、赠序类等材料。2022年全国Ⅱ卷与新高考Ⅰ卷在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探索引入论辩类材料,开始以《战国策》为取材来源,但仍以叙事为主,这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另外,对传统节日与风俗的考查相对较少。对于语文高考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测评仍需要更为丰富、多元的文化载体来填充,以便全方位、多维度地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实现“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
语文高考主要以信息阅读为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传递路径,从而实现在有限的试题容量中将知识考查与价值传输相结合。在文言文阅读中,这一倾向最为明显。以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文言文阅读题材《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为例,该材料以祖逖的保家爱国事迹为题材,重点突出祖逖的少有大志、爱民如子、家国情怀,该试题要求的五道题的测试点为断句、内容解释、识别内容概述正误、文言翻译、文本细节信息的识别,侧重于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材料来接受传统文化精神内涵。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传递亦是依托信息阅读。以2018年全国Ⅱ卷《当前戏曲传承与创新问题的理论反思》材料为例,该材料讲述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创新,能诱发学生对古今戏曲文化的思考,试题要求分别为补写句子、填入恰当成语与修改病句。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论述类文本本身偏向于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理解,注重信息的筛选与整合、中心意思的概括与信息细节的识别,传统文化精神内涵主要通过论述类文本材料中所叙述的文化元素来传递,如2020年全国Ⅰ卷所选的《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一文,就是通过阐述“孝”这一文化元素以实现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传递。
不过,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如果过多地依靠信息阅读来传递,并不一定能被学生有效接受。一方面,文化精神内涵的接受更加注重一种可体验、可感受的环境氛围,需要“感悟—动情—反思”的学习情境及一系列的体悟过程。①张宏,朱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场域变迁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22年第2期,第131-138页。而在高考场域中,时间的紧迫与考试的高利害性,往往会让学生更多地着眼于试题要求,关注所考查的知识点,而较少关注材料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文化精神内涵的接受生发于对当代文化问题的思考,而非简单的信息阅读。以2022全国Ⅱ卷作文为例,该题引入《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情节,却将写作要求指向“移用”“借鉴化用”“情境独创”上,使得该题与《红楼梦》关系不大,甚至某种程度上曲解曹公之意。②南方都市报:《全国甲卷作文题刷屏!作家闫红:题目跟〈红楼梦〉没多大关系》,载腾讯新闻网:https://xw.qq.com/cmsid/20220607A0C1ZJ00,最后登录日期:2022年7月3日。理想状态下的传统文化测评,应当是基于传统文化材料,解析并借鉴文化精神内涵,解决当代文化问题。因此,要想学生很好地接受传统文化内涵,既需要传统文化材料与试题要求的适切配合,也需要关注传统文化解决当代文化问题的价值。
构建从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的认知路径,是知识通向素养的必然要求。③余文森:《论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机制》,《课程·教材·教法》2018年第1期,第4-11页。欲要实现真实情境,就必然要将测评的任务情境由学科情境转向生活情境。生活情境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更紧密,更能测量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与在真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命题的生活情境是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的内在诉求,也是语文高考的测评指向。
当前语文高考对生活情境的设置仍处于探索阶段。大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试题在生活情境的设置上仍显不足。从概念内涵来看,生活情境涵盖“生活取向”与“问题情境”两个方面,“问题情境”为命题的背景,为命题提供工具性作用,“生活取向”为命题的特征或取向,规定命题的方向。当前语文高考测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足,也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
一方面,传统文化试题在生活取向上略显不足。命题的生活取向是对现实生活的拟态,是对现实生活要素的抓取与复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之间存在文化距离,这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处于跨文化视域之中。相较能直观感知的城市文化或娱乐文化,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表征往往已经发生变化,以隐性的形态存在于现实生活情境中。构建具有生活取向的传统文化试题,既要考虑传统文化自身的特色,又要考虑其在当代社会的表征。当前高考试题在联结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要素上有所不足,注重介绍传统文化元素,而缺少当代社会生活要素的参与。如2020年全国Ⅰ卷语言文字运用板块介绍的“篆刻艺术”与2020年全国Ⅱ卷语言文字运用板块介绍的“甲骨文”,其文化意蕴丰富,多以文字介绍二者特点,而缺乏其对当代生活的价值的说明,使得学生在面对这些材料时较难将其文化元素与当代生活联结起来。
另一方面,在传统文化试题中,问题情境的搭建略显不足。问题情境源于“需要”,指向于学生在现实生活所要解决的问题或所想要达成的目标。影响“需要”设置的关键在于传统文化的文化距离与教师对“需要”的预设。传统文化的文化距离是客观存在的,而教师对“需要”的预设则是主观可调节的。在当前的命题情境中,学生的“需要”并未得到充分体现,而更多的是教师预设的“需要”。教师所预设的“需要”主要通过材料的选取与设问方式的设置来反映。以2021年新高考Ⅱ卷的文言文阅读为例,该卷以《通鉴经事本末·祖逖北伐》节选文段为阅读材料,四道题的试题要求分别为:“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这些要求反映的是教师所预设的“需要”,而并不一定是学生的“真实需要”。这样的试题没有过多说明文字来丰富问题情境,而无良好问题情境的命题只能指向于“惰性知识”,学生无法深刻理解知识,也无法将知识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之中。①洛林·W·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蒋小平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年版,第33-3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立身之本,是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考语文的现状,笔者提出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高考测评的可为路径。
尽管语文高考已然纳入大量传统文化载体形式,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星罗棋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值得不断探寻,以丰富命题形式、提升命题效度。
一方面,以语文学科为基点,围绕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历史名人典故、传统艺术、传统节日、文化常识等展开对文化载体形式的深入探寻。例如,在文言文阅读中引入论辩类、杂记类、赠序类等材料。在高中教材中,论辩类(《过秦论》《六国论》)、杂记类(《石钟山记》《赤壁赋》)、赠序类(《兰亭集序》《琵琶行并序》)等文章在教材中占有较大比重,教师也花费大量时间教学这些文章,但高考试题却少有涉及。欲要更深入地考查传统文化,应当重视这些类型的文章,发掘其内在文化内涵。此外,当前高考对传统节日的考查略显不足,可进一步吸纳传统节日的内容,将其运用于高考题材之中,呈现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其他文化载体形式相比,传统节日元素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见,且有丰富的文化意蕴与表现形式,也更能穿插民族文化元素,呈现多民族文化习俗,实现民族认同。
另一方面,广泛吸纳跨学科内容,完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测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延与内涵都极为丰富,涵盖史学、文学、伦理道德、宗教、教育、艺术、礼仪、节日风俗、数学、服饰、饮食、医学、建筑、科技等多个领域,且有相应的典籍存在。当前语文高考对于古代数学、饮食、医学、建筑与科技等领域的传统文化元素发掘不足,可以以这些领域内的古代文学著作或活动为选材,如《梦溪笔谈》等笔记体著作或古代马球等体育活动,设置跨学科命题。设置跨学科命题能有效整合知识,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测评的效度,实现学科知识测评向问题解决能力测评的转换。
个体的文化接受与文化互动需要在文化场域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测评亦必须置身于语文文化场域之中,促进文化内涵接受。
首先,深化考试内容与教材内容的联系,选取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入高考试题,构建文化内涵接受的文化场域。语文高考作为课程评价的一环,受限于考试时间与内容容量,欲要实现以文育人的目标,必须联结教材内容。例如,在文言文阅读板块,命题选入高中语文教材部分内容,唤醒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文化体验,并使该体验迁移至新的阅读材料之中。另外,高考在高中课程体系中具有“指挥棒”的作用,高考试题改革能反作用于教学。当语文高考纳入教材内容时,教师会更加关注对语文教材内容的深度发掘,确立“课标—教材”为主线的教学重心,学生也会重视教材内容的学习。在当前语文教材统一、课程内容明确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考测评更应依托教材内容来进行,从而实现文化内涵的深度接受。
其次,注重命题材料与设问方式的趣味性,完善高考评价文化场域,拓宽文化价值传递的路径。传统文化的核心特征在于“传统”二字,在于文化的古今流传,而其能古今流传的原因则在于其内在的审美旨趣能为大众所接受。在高考命题中,选取具有趣味性的文化材料,或增强设问方式的趣味性,是基于学生接受心理的考量,是传统文化传播的话语方式的转变,由高雅化与抽象化转向通俗化与生活化,这样更易为学生所接受。如命题以袁枚的《随园食单》为阅读材料,向学生介绍古代美食烹饪文化,既能考查文言阅读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最后,命题可在试题要求上尝试直接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强化语文高考测评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联结。如2021年全国甲卷选取陈师道的《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一诗,第15题要求为“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将诗的内容与文化内涵传递相结合,引导学生认同曾巩为苍生放弃隐居而选择出山的济世情怀。这类试题既符合古诗阅读的能力要求,又能发挥古诗的文化价值,弘扬传统文化内涵。在进行高考命题时,应更多将知识的考查与文化内涵传递相结合,注重文化内涵的显性传递,或给予传统文化试题单独的板块,或采用直接考查的方式,关注文化的熏染价值,实现评价育人。
构建良好的生活情境命题,要从社会生活拟态与学生真实生活需要出发,发掘隐性的传统文化元素,重构命题取向。
一方面,在生活情境的构建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问题是文化层面中的文化区隔与文化距离。打破这一文化区隔与文化距离,则是突破传统文化接受藩篱的前提条件。基于此类情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从两种路径融入语文高考:一种是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选取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情境中存在的文化节点,以之作为命题点,如称谓、地名等。另一种是关注当代生活中的文化元素,并探寻该文化元素在古代生活中的表征,如饮食、出行等文化元素的古今不同。前者关注的是当代生活中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元素,其背后是中国人数千年的文化认同与文化归属;后者关注的是当代生活已然发展的传统文化元素,溯源其发展脉络,认识传统文化的变迁历程,从而实现文化认同。
另一方面,生活情境的构建还需要注重问题情境的搭建。易克萨维耶·罗日叶认为,问题情境的构建要基于学生的“真实需要”。①易克萨维耶·罗日叶:《为了整合学业获得:情景的设计和开发》,汪凌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16页。传统文化试题中社会生活情境的构建,需要审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发掘传统文化与学生的“真实需要”的关联。首先,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在于铸魂育人,通过传统文化传递中华民族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与中华传统美德,厚植中华文化底蕴,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当前国内经济转型,社会不良思想活跃,各类纷繁复杂的文化乱象频生,青少年更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其次,传统文化教育能培育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文言文的现实价值在于字词的凝练,古诗词的现实价值在于审美能力的训练,文化常识的现实价值在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传统文化试题要关注不同文化载体形式在当代生活中的现实价值,基于其现实价值来命制试题。最后,传统文化是学生接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基石,是面对多元文化冲击所应坚守的文化立场,是多元文化场域中的文化认同。传统文化试题中问题情境的构建,要在文化多元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恪守文化本位,实现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