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策略研究
——以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为例

2023-01-24 07:53郑美玲杨春荣杜亚辉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理学专业课程育人

郑美玲 杨春荣 杜亚辉

(广州大学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在理学类专业中打造课程思政,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的重要举措。有一种观点认为,理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实施似乎具有某种天然劣势,这种看法是一种误读。因为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认识论与方法论,而且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那么,如何将体现马克思主义观点与方法的思政课与理学类的专业课有机结合起来,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为例,对这一问题提供一种试验性的探索。

一、理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与不足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然而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处于“尊而不重”的地位,虽位列排名第一的公共必修课,但是老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且,在大部分理学类师生看来,与文史类课程相比,理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有天然劣势。如数学作为研究和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客观规律的重要工具,其特点是抽象性、精确性、严谨性,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科学层面和精神信仰领域的教育,在这样的专业体系内很难水乳交融地引入课程思政[2]。理学类专业长期以来以研究“纯粹理性”为特色,专业教师对于课程思政这一新时代下的新要求存在着“知其当为,而不知如何为”的问题,如何在理学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有机统一、教书和育人有机统一,是摆在广大专业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课程思政建设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理学类专业的逻辑性、抽象性、实验性使其自然带有“价值中立”的色彩,部分教师会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将课程思政等同于思政课程,不能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实质上,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加思政”,更不是“为思政而思政”,而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3]。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专业教学呈“两张皮”相互分离的状态,部分老师不能认识到课程思政同样关乎学生的心灵和人格塑造,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和内在的育人本质。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自觉意识不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因素和主力军,但是部分老师认为作为专业教师,教好专业课是第一要义,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班主任的事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事情,“教书”和“育人”相脱节,课内与课外相分离,协同育人的效果就达不到。根据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5]。专业课教师需要进一步增强课程思政建设的自觉意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守教书育人初心,切实履行好新时代教师的本分和职责,积极主动参加课程思政相关学习和培训,虚心借鉴示范项目、优秀案例的成果经验与创新做法,提升自身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用思想铸就学生信念之魂,以德树人,以情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课程思政“三全育人”格局有待进一步完善

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体系要求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每一个班级、每一门课程都要参与到课程思政的建设之中,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但相关研究表明,当前“时时育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的局面还未形成,存在全员育人不到位、全过程育人不完整、全方位育人不全面的问题,距离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仍存在差距[6]。

二、理学类专业课程思政何以可能

毋庸置疑,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重要阶梯,现代社会的一切技术进步都离不开科学,而科学的皇冠则是数学,尤其是计算机科学更是直接奠基于数学。

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包括自然科学的进步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一种常见的错误观点是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对立起来,但科学史告诉我们,科学与人文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因为科学需要奠基于认识论。近代以来科学家对哲学都极为关注,近代的科学家如牛顿、莱布尼茨是如此,现代的爱因斯坦、玻尔、海森堡、惠勒、霍金也是如此。1686年,牛顿在其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序言中指出此书的目的在于通过数学把握自然哲学:“而现代人,抛开实体的形式和隐藏的性质努力使自然现象从属于数学的定律。”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更是奠基于一种认识论。玻尔在《作用量子和自然的描述》一文中描述量子力学的互补论时,阐释了其中的认识论:“所要讨论的认识论问题可以简单地叙述如下:为了描述我们的心理活动,一方面,我们要有一种客观给定的内容来和一个知觉主体相对立;而另一方面,正如在这样一个断语中所暗示的,在主体和客体之间不可能保持任何明确分界线,因为知觉主体也属于我们的心理内容。”

关键还在于,科学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需要不断发展并不断被超越。即便是科学的皇冠数学也是如此,这是因为任何形式化的方式都有自身的局限性。正如维特根斯坦对罗素、怀特海《数学原理》的抨击。此外,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数学家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就证明了在某个给定的数学系统中,总是存在永远不能被证明为真或为假的陈述。正因为如此,著名的科学史学者库恩提出了其自哥白尼革命以来的科学研究中种种不可通约的范式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科学认识论的阐释以及自然辩证法的阐释,正是理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课的理论基础。恩格斯曾说:“纯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的形式和数量的关系——这是非常现实的资料——为对象的。这些资料表现于非常抽象的形式之中,这一事实只能表面地掩盖它的来自现实世界的根源”[7],并称数学为“一种研究思想之物(不管它们是不是现实的摹本)的抽象科学”[8]。这一定义从哲学的高度揭示了数学的思想属性。当前高等教育学科划分复杂,理学专业固然有其复杂的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但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却有异曲同工之处,人们总是试图去理解所生活的世界,诗人用诗歌言志抒情,画家用长卷展其怀抱,数学家用图形和数字泄露上帝的秘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人们总想以最适当的方式来画出一幅简化的和易领悟的世界图像,这就是画家、诗人、思辨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所做的。”[9]自然科学家也好,社会科学家也好,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最终都指向人文关怀,求其放心。今天,科技向善、伦理先行已经成为科学界的共识,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数字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必须要守住的道德底线。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在谈到理工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时指出:“理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0]理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过程,就是挖掘理学类专业的思想和哲学价值,将理学知识有机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道德和文化素养的过程,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形塑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学生不做皓首穷经的知识人,要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新人,自觉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

三、理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

自2019年3月广州大学启动课程思政建设以来,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不断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深入挖掘和丰富数学类课程育人内涵,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示范团队、教研项目、优秀教学案例、示范课堂等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文章试以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课程思政的建设情况为例,探讨如何在理学类专业中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实施。

(一)统一思想,科学认识数学专业与课程思政内在价值的一致性

课程思政,顾名思义,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的育人过程,“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高校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德性,转化为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或能力,成为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11]。课程思政要实现教书与育人功能的统一,就是要打通专业壁垒,统摄所有学科的教育教学,形成所有学科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格局”。理学类专业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专业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成为传道授业,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大先生”,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思想教育、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入每一门课程之中。学院通过开展课程思政集中学习、专家讲座、教学名师研讨、经验总结交流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统一思想认识,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动意识和认同意识,别具慧眼,善于从课程资源中挖掘思政要素,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广大师生中达成共识:数学类专业课程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同样可以在学生人格养成、铸魂育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党建引领,建立完善的组织实施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

课程思政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必须坚持党建引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建构起了“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将党建元素注入课程思政,并使之成为课程思政的强力助推器。学院建立健全组织实施机制,明确了学院党委在“课程思政”中的主体责任,成立学院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由党政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由各系、中心负责人组成,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系部组织落实的全方位工作格局。重点在教师党支部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推动教师党支部站到立德树人的第一线,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课。统筹一流专业建设与推进课程思政,多维度组织培训,定期邀请本学科和本专业内公认的高水平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授和示范。常态化组织院系内部的交流和研讨,着力打造一流课程思政金课。同时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完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和激励体系,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课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对课程思政突出贡献者给予奖励,并在教学优秀奖、课程教学研究、年度考评、绩效分配等方面优先考虑,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三)专家领衔,科学设计和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专家学者、教学名师站到课程思政的第一线,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德行服人,以学识服人,打造高精尖水平的课程思政课堂,为教师提供教学示范,将专家资源转变成课程思政资源,对课程思政的推进起到强大的赋能作用。学院组织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学校黄大年式教师星级团队负责人等一批知名专家领衔,在数学分析、线性代数等专业课和公共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结合数学类专业特征分类设计符合专业特点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打造课程思政“金课”,着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等,激励学生朝着“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努力,并初现成效,学院入选学校“课程思政”示范学院,专家领衔打造了一批教育部产学研协同项目、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示范团队、教研项目、优秀教学案例、示范课堂等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四)推线成面,充分发挥公共基础课在全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示范辐射作用

公共基础课教师受众学生范围广、人数多,借助于公共基础课的影响力、覆盖率,课程思政的建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院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模型与数学文化赏析”等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等各个方面,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具体落实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案设计、教学评价中,旨在帮助全校各专业学生了解数学应用和数学文化,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深入挖掘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注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应用性的统一,在授课中注意介绍老一辈数学家为国家需要转变自己熟悉的方向,克服困难勇攀科学高峰的先进事迹,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预科数学课程中,结合预科班学生的数学基础,将具体的数学知识点与抽象的数学思想与文化相结合,围绕学生的数学兴趣展开课程建设,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自信,坚定科教兴国的信念。

(五)专业为本,深度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

要使课程思政达到春风化雨般的育人效果,必须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挖掘其内生的思想性,不能脱离专业课程内容为了课程思政而牵强附会,避免对学生进行空泛的道德说教。学院将专业理论课程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在新生研讨课、创新研究课、数学分析、学科教育学(数学)、网络安全等专业课程中,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专业课程的温度,让学生在学习基础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在讲解数学分析或线性代数等理论课程的基础上,介绍我国数学家的成果和为科研献身的精神、为国防事业隐姓埋名做名族脊梁的光荣事迹,教育引导学生善于发掘生活中有关数学行业的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在讲解创新研究课等技术课程时,结合国内外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发展状态,用应用数学技术渗透到社会主义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对奋斗、爱国、奉献等概念的深刻理解,积极引导学生加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事业中。在学科教育学(数学)课程中,以卓越教师为师范生的培养目标,结合教师教学技能的训练对学生进行师德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聘请中小学一线名师走进学校与学生面对面,传递爱岗乐教的职业精神,带领师范生走访广州市教育名家和名师,感受名师的成长历程,积极教育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卓越教师。

(六)知行合一,在实践类课程中着力打造具有创新性和保障力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实践类课程是学生检验、巩固和深化理论认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明和创造不仅是理论的突破,技术能力的成熟、工艺水平的精进往往是强大助推器,是创新的孵化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创新是技术实践的副产品。“相对于传统的理论教学,实践类课程更具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12]。这就要求要“因课制宜”,在推进实践类课程课程思政建设中突出实践和创新特质。学院在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引入了企业管理规范,帮助学生熟悉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与网络安全行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其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与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将实践类课程思政建设纳入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之中,在课程设计、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等各个环节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从制度设计、体系构建层面保障课程思政的全面覆盖。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理学类专业课程中需要加强学院层面的引领和支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学科特点,建立适合理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运行机制,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同向同行,相互促进,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实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做到专业知识与观念渗透的水乳交融,使广大师生对课程思政有“同情之了解”,教学相长,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课程质量和教学水平。全体教师应把课程思政作为面向“十四五”发展和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重要工作抓手,久久为功、持续用力,努力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育人格局。

猜你喜欢
理学专业课程育人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宋代书院的理学图书出版与理学思想传播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文理学人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