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婕
(青岛银行 山东青岛 266000)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双碳”目标将为我国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投资结构方面带来深刻变化,也为绿色金融发展带来广阔空间和发展动力。商业银行应充分抓住绿色发展这一重大机遇,尽早建立以“双碳”目标为导向的绿色发展战略。
绿色金融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抓手,为满足“双碳”目标带来的巨大绿色资金需求,商业银行通过推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ESG投资等产品,持续向绿色低碳领域提供资金支持,加强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的代表性产品,也是目前我国绿色金融最早实践的领域和最为成熟的规模化产品。银行业以绿色信贷为抓手,发放投向绿色交通、绿色金融及战略性新兴等领域的贷款。截至202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59000亿元,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合计106600亿元,占绿色贷款的67%。由此可见,银行作为绿色信贷的投放主体,正在不断加大绿色信贷的投放规模,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双碳”目标的达成、中国经济的绿色转型和绿色生产方式的形成需要大量的资金保障,但是绿色项目由于本身的属性普遍面临着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市场程度较低等问题,面临着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困难。目前,绿色产业项目债券作为更加长期和稳定的融资来源,可以帮助绿色产业项目减少期限错配的风险,并且相当一部分绿色债券已经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审核认证,在监管政策的支持下,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央行数据显示,2021年境内绿色债券发行量超6000亿元,同比增长180%,余额达11000亿元。绿色债券未来将在引导并调动社会资本投向绿色领域、为我国“双碳”目标注入市场活力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ESG是关注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投资理念和评价标准,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实施,理财产品全面实现了净值化,底层资产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反映在理财产品的净值中,因此控制底层投资标的风险尤为重要。ESG理财产品充分践行ESG投资理念,优先投资于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及生态保护等新型绿色环保产业,通过选择优质的标的资产,有效控制风险并为客户带来相对稳定的投资回报。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21年)》,2021年累计发行 ESG 理财产品 49只,募集资金金额超600亿元,存续余额达962亿元,同比增长1.83倍。同时,参与发行 ESG 理财产品的理财机构不断增加,产品系列更加丰富,ESG理财的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的预测,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的能源结构在“加速转型情景”下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预计到2050年,中国电能将占到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的53%,其中92%的电能将由以光伏、风电、氢能、核能等为主的零碳能源提供。截至2021年末,天然气、水核风光电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3%,包括以水电、风电、太阳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行业。伴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和实现,未来仍有比较广阔的市场空间提升。随着电源向新能源的转变,一些电力基础设施相关产业,如特高压工程和储能基地,作为清洁能源配套设施也将投入建设。同时,新能源车产业链仍将是绿色金融政策支持的重点,发展趋势持续向好。
可持续建筑是2021年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新增的新时期国家重点发展的绿色产业领域类别,主要包括以下形式:一是安装高效能设备和电器,通过自动化系统实现楼宇智能运维。二是推广低能耗设计,减少对供热和制冷的需求,同时三大能耗领域中,建筑领域减排潜力最大。当前,我国绿色债券投向绿色建筑领域的比例处于全球较低水平,未来仍具备良好的发展空间。“碳中和”债是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的债务融资工具,被业内视为绿色债券的“升级版”,未来随着政策的加持,“碳中和”债有望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绿色债券子品类。
我国碳金融市场起步较晚,2021年7月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目前已有超过50%的重点排放单位参与了市场交易。发展碳金融是提升碳市场有效性的可行手段,碳金融工具主要包括碳远期、碳期权等交易类工具及碳质押、碳回购等融资类工具等。随着碳交易市场的日益完善,碳金融产品体系也将不断迭代创新,金融机构将顺应大势、顺势而为地参与碳配额交易。到那时,银行不仅可以直接参与二级市场的交易,还可以在碳融资服务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
利用金融科技支持是我国绿色金融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十四五”规划和“碳中和”战略背景下,数字经济将助力低碳转型效率的提高,解决绿色金融发展的难点和痛点问题。为了实现“双碳”目标,除了传统行业自身的工艺优化、技术升级外,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也将在降低碳排放、改善设备能耗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设备运转效率、提升生产过程管理的精准性,从而实现生产效率和碳减排的双提高。同时,数字技术能有效优化资源配置模式,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数字基础设施,实现各种资源要素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的共享,进一步提高配置效率,实现兼顾转型创新和节能减排的发展诉求。
立足“双碳”目标、推进绿色金融战略既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需要,又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政治责任的要求。商业银行要坚持全行“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强抓战略机遇、深谋远虑、靠前发力,完善绿色金融运行机制,将绿色金融打造成银行市场竞争的新优势。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运用供应链金融的产品和模式,给予绿色产业、绿色项目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不断汇聚供应链金融与绿色金融的强大合力。一方面,可以搭建贯穿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供应链金融。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从上游原材料开发到中游电池制造及下游整车制造和销售是多层次、多环节的产业链环境,可应用应收、预付、资源整合、支付结算各类产品为其提供全流程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发展绿色标识产品贸易融资,如运用票据、保付代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供应链金融工具,鼓励下游贸易商或企业采购绿色标识产品。通过数据洞察分析和差异化推荐、个性化定制技术,基于不同企业绿色技术流、资金流等信息资源,呈现专业的、差异的绿色金融融资服务,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形成贯穿事中事前事后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提高金融服务精准度。
第一,融资租赁具有“融资+融物”的双重特性,与光伏、风电等依托巨大设施的新能源资产,炼煤、炼焦、炼钢等传统产业绿色化升级所需设备的金融需求完全契合,可以很好地解决项目早期大型设备耗资巨大的问题。第二,融资租赁产品业务期限可根据企业的实际资金使用和生产周期进行灵活设计,最长可达十几年,而“双碳”产业特别是新能源电站的投资回报期往往长达十年左右,两者在期限上的匹配度更高。同时,融资租赁强调租赁物风险缓释作用,而“双碳”资产均属于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优质资产,资产流转交易均较为顺畅,变现能力强。商业银行可以组建专业团队系统性开展行业研究,聚焦不同细分市场进行融资租赁模式设计和业务推进,在此基础上,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系统性的绿色金融服务。
根据前文所述,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商业银行应加大对节能型和新能源车型的汽车消费贷款投放,通过给予优惠利率、提供其他配套服务等方式,扩大消费者占比,为银行未来的发展带来优质的增量客户。同时,商业银行应开发设计绿色信用卡,使绿色消费成为消费者可感可知的可兑换权益。例如,对绿色产品消费给予更高的积分奖励,可兑换专项环保产品;结合持卡人的绿色消费行为,如乘坐公共交通、骑行共享单车、购买节能家电等,计算个人碳减排量,并配置相应权益,在鼓励客户绿色消费的同时,达到获客、提升客户黏性的效果。同时,商业银行应开发其他绿色标识产品消费贷,如为个人客户发放绿色消费贷,用于购置有认证标识的绿色家居用品、节能家电产品等,以绿色金融推动客户消费行为转变。
随着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逐步成熟与完善,碳排放权资产具备了普通抵押资产属性,推动了银行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业务的落地布局。与传统绿色信贷业务相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业务创新地采用了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和碳排放交易系统“双质押登记”的风控模式,有效避免了重复质押,保障了质押法律效力。同时,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近期成交均价为估价依据,有利于准确评估押品价值,核准融资额度,提高处置受偿效率。碳回购是指重点排放单位或其他配额持有者向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或其他机构交易参与人出售配额,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照约定价格回购所售配额,从而获得短期资金融通的碳融资工具。商业银行应积极拓展以碳质押贷款、碳资产回购等为主的融资业务机会,竞逐商业银行碳市场竞争新赛道。
商业银行可探索利用科技手段整合如地方大数据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全国碳市场交易所多方外部数据资源,提高绿色项目识别及环境风险管理能力,简化绿色项目识别流程,从而提高绿色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通过人工智能图谱和大数据特征建模,挖掘人工审核难以发现和预测的潜在风险和隐患,切实提高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和风险管理质效,为绿色金融业务的投资决策、交易定价提供有效依据。通过构建ESG评价模型和数字化应用系统,搭建信贷客户ESG违约率模型,为银行识别、选择客户和进行环境社会风险防范提供重要参考。推进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在绿色金融业务中的推广应用,全方位监测和管理绿色金融业务风险,有效进行风险防范,降低信用风险。
综上,金融机构应把绿色金融摆在更加显著的位置,认真研究市场需求,抢抓绿色转型机遇,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切实履行好自身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让金融成为撬动“绿色发展”的支点,由点及面,标本兼治。同时,注重绿色金融研究和人才培养,树立绿色经营理念,强化全员绿色金融意识,积极开展绿色金融行业研究,定期组织绿色金融业务培训,提高绿色企业、绿色项目的识别和营销能力,打造多元化专业团队,通过跨部门、跨项目合作提高人才素质,为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