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家福
(厦门翔鹭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厦门 361026)
“双碳”目标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亟需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的支撑作用,并切实引导资金流向低碳行业,方能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但当前,绿色金融的提出无论是在政策标准协同还是地方应用实践上皆存在一定的困难,未能对经济发展走向中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撑。其中,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已于2020年12月率先提出绿色金融体系的完善计划,又于2021年1月工作会议中再次提出延续性的决策部署、支撑性的政策框架和协同化的激励机制,可见绿色金融与实体绿色发展密不可分。现阶段,我国在绿色金融方面更多关注信贷、债券、保险等层面,并鼓励“绿色保险”及时补位,成为下一步碳中和绿色金融的支撑重点。因此,从金融领域谋定助力举措将变得具有学术与实践双重含义。只有以金融带动产业,赋能前行,才能真正实现全球变暖日益严峻情形下的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和保护地球的重要诺言。
绿色保险的提出是随着全球气候大环境的变化应运而生的一种新服务产品理念,主旨要义在提倡资源性节约与高效利用层面,望借此达到助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服务目的。截至目前,我国现有绿色保险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资源类、环境类、产业类等险种。其中,最具代表意义且应用最广的还属环责险,此险种早在2013年便实现试点应用,目前多地参保企业已借此获益,这种社会影响直接可映射出绿色保险已展露头角,进入社会大众视野。
而碳中和,更是绿色文明的标志之一,它不是社会一家的单打独斗,而是一场具有广泛而深刻意义的经济社会范畴内的系统革命。若通过对碳中和的溯源,可以探析到“中和”思想的嬗变、人类环境宣言等发展历程,换言之,碳中和的提出亦是绿色理念与法律的不断融合与完善发展的裂变。所以,碳中和不单停留于理念层,更是一个集包容、排他和法律于一体的全新价值观念,尤其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使之愈加被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我国在此亦做出不懈努力,并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提高国家在国际低碳发展中的自主贡献力,同时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中和的“3060”战略,即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将产生的CO2通过光合、循环利用及新技术手段等方式捕获封存,最终达到净零排放的新诉求,以此与国家低碳发展并轨前行。
但是,中国作为世界最大能源生产和消费国,“3060”计划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各领域需积极发力,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以环责险为例,其最早在美国实施,且目前已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国成为解决环境污染和治理等问题的重要抓手。而我国的环责险相较他国虽起步较晚,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至今,通过试点运行积累相应经验,并成功梳理出一系列适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强制、补贴、绿色信贷结合等运行模式,为自身及绿色保险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另外,国务院及相关部委着力发布相关指导意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及绿色保险调节机制。与此同时,保险行业协会也在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倡议书中提出,要长期饱有行业资金优势,为低碳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将行业本身和产业诉求紧密结合,以政策指引为导向,以国家支撑为要义,肩负减排使命,激励绿色前行,继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各行业减排边际成本,提高社会全行业的总效能,最终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集聚经济变化等,在实现“碳中和”的愿景下达到社会总效用的全面稳步提升,进而助力碳中和、碳达峰的“双碳”目标步步落成。
绿色保险作为新兴管理类金融工具,既是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一翼,又是保险行业扎根生态,参与落实国内国际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更是行业结合国家发展的主要脉络,所以目前成为学术与理论界关注的核心。本文则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简要,梳理出如下几点战略要领。
总体而言,保险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不仅受制于保险发展、宣传力度等客观现实束缚,还受制于我国传统理念根深蒂固的干扰影响,所以整个保险行业惠及民众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不足,而这样的思想不仅影响着个人参保,还严重影响着由这些社群组成的企业。现有的企业对保险产投的认知意识和实践应用了解深度不够,并始终抱有“事前不保险,事后想保险”的被动思想,所以这种补救式的局面将使保险发展陷入瓶颈。同时,绿色保险作为新时期发展的诉求产物,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故部分地区或部门对此认知性更是不足,抵触情绪存在,认为参保即企业成本加重的一种表现。对此,提请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社会治理层的观念转变,在全社会范围内努力孵化并培育绿色保险意识的深入践行。同时,积极规划绿色保险蓝图,具体举措如在转变理念层面,重塑社会治理层效力,并努力完善顶层设计,解决绿色保险中现有的定义、责任不清等问题,还应并行研究功能、模式、标准、责任认定等相关政策,同时逐步构建与绿色保险相适配的法律体系,并对潜在企业进行清单式监督管理等,最终参考绿色保险先行的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甄别利弊、摒弃借鉴,激发绿色保险动能,最终全面助力“双循环”重大战略落地实施。
行业理念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不仅具有引领导向的积极意义,某种程度而言,还是一种行业的天花板。而保险行业目前的经营理念多半不够成熟,仍停留于纷繁复杂的乱象层面,主要是由于在现有的多数保险公司市场份额的争夺和保费规模的追求前提下,会连锁性地引发非理性竞争行径,所以对于整个保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和行业形象口碑树立起到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扭局,亟需保险行业自身厘清形势、认清状况,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并努力与政治、经济、民生紧密接轨,加快产业战略布局,以求谋得新的行业增长点。同时,在谋定行业发展理念转变整体布局下,保险行业需率先校准发展方向,基于价值创新蓝海战略,在全行业范围内深度应用高新技术,广泛积累精算数据,不遗余力地努力研发并丰富绿色保险产品,才更有可能拔得头筹、争得先机,开辟绿色发展势态下的增长新空间,借此新理念、新政策、新产品、新融合全面结合、重拳出击,激活绿色保险创新内生发展潜力,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为更好地成为绿色概念发展下的安全优质金融服务,保险行业需打破原有的运行模式,积极寻求新的合作组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绿色金融中的优势作用,坚持总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发展框架。目前,保险行业现有的可行举措已包括建立绿色保险投资基金、建立银保绿色合作机制、完善碳金融服务模式等,继而在绿色建设里程中发光发热、协同前行。而提出转变合作模式也是饱有保险行业资金固有优势的本源,这种本源的优势特点更适合投资长期产业项目,所以绿色保险更能带动全社会范围内更多有效资金流向绿色产业,解决绿色发展中的长期资金所需。同时,谈到合作模式,不难想到目前绿色产业普遍存在陷入资金需求大、周期长且不确定的尴尬境遇,加之部分商业银行现阶段关于开通绿色授信方面的认知敏感度不足,所以保险行业可弥补这一漏洞,并在资源、新兴产业中顺势而为,深度挖掘保险发展潜力,聚焦碳汇资源保障,聚焦环境风险保障,聚焦节能减排保障等,继而通过新视域、新模式夯实绿色金融基础,助力绿色金融前行。
近年来,千行百业一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政治和环境形势,绿色保险要想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亟需突破资源禀赋约束,融入地方布局,深耕产业土壤,以行业内源为主体,以产品质量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体推进,才能撬动低碳经济,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的高质量发展,最终与绿色产业共生协同。
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及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包括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国家部委应明确自身在绿色产业、绿色金融发展中的责任及分工,并推动绿色金融更高立法,统一绿色金融标准,引导绿色金融投向,完善碳核算体系设计、评估及相关激励等。同时,鼓励保险行业探索绿色投融资新渠道、增加绿色金融工具新类型,并有序动员社会资本参与其中,以借助保险的专业风险管理能力来分散绿色项目投资风险。除此之外,针对碳中和的气候变化,可专项提出碳金融工具的开发工程:如完善全国碳市场的统一建设、加快立法的配套完善,纳入更多行业、企业参与其中等;并在制度保障上,做实有效市场价格、饱有较好市场流动能力,发展衍生工具等融资新渠道,进一步提高绿色市场新活跃度,以形成有效氛围,满足行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以“碳中和”为中心进行绿色保险承保制度革新,仍需不间断地进行专项梳理,增加专项新品、丰富保险种类,加快研发步伐,创新碳金融工具,方能切实符合碳中和管理目标。除此之外,还应进一步优化绿色转型和发展的推动机制,如对高、中、低风险等行业产业分门别类,试点推广强制投保和可选择性自愿投保等方式,以推动绿色保险的跟进进程。同时,相关部委需尽快制定绿色保险项目的其他跟进标准,并发散思维,建立健全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保险制度等,借此加大投保企业再保险供给,最终兼顾绿色保险行业发展的“扩面、增品、提标”三原则,创新保险产品,开发绿色低碳项目的企财险类型,最终健全制度、研发新品,使其切实符合碳中和管理目标。
以国家现有的“3060”战略发展目标为指引,引导保险机构之间协同合作,规范不同绿色产品对标体系,可对整个绿色保险行业向低碳领域倾斜有所助益。同时,现有保险机构需实现绿色转型,如设立绿色保险事业部等推动机构合作及大力培育绿色机构组织等举措,方能引导保险资金与投资项目完善匹配,既要实现资金成本安全第一,又要引导保险资金与中长期合理回报适度协同。另外,推动保险类资金的债权、股权、期权、公募、私募等方式直接参与,继而提高保险资金参与渗透率,并切实积极加强其与实业部门,包括农业、地质、气象、水利等部门的联动,持续提高风险评估、防范等专业能力。
从绿色保险行业出发,要想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就亟需放宽保险行业市场准入,给予一定税收、资金等优惠便利,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保险机构的营运成本,从而增强其抗风险能力,最终在支持我国经济低碳转型最优边界上,制定明确的认定标准,有效推动碳密集企业向低碳转型。另外,对于信息公开标准需重新尝试制定,方能规范企业、保险机构和政府等信息主体披露行为和披露频率,确保保险资金专款专用,降低保险企业从业风险,加大保险行业支撑力度。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还需加强环境信用体系建设,将企业环保信息及时推送给保险机构,据此可便于实行差别化定价与行政处罚,以增强保险机构的抵御风险能力,赋能碳中和战略目标加速推进达成。
综上,保险机构要想实现碳中和目标战略助力,需立足当下,提高问题梳理能力,强化收益主体研发创新,并加大社会资金、资源投入等,真正实现政策导向、理念指引、思想集聚、研发创新,方能打破绿色保险行业现有瓶颈,夯实绿色发展的真正话语权,借此在碳中和目标实现中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