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奕,郭文惠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用话语从“树立”到“培养”“培育”再到“铸牢”,反映了党和国家对这一命题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融汇了中华儿女的生命基因和民族共识。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探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有助于依托民族文化基因构筑当代文化价值体系。
文化认同由“文化”与“认同”两个复合概念构成,自然牵涉文化与心理两大领域的内容。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有关宇宙、社会、人类自身等一切领域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民族创造了不同性质和类型的文化,每个民族都依托一定的民族文化而存在。所有民族创造的文化构成了人类文明成果,在记录各个民族发展历程的同时推动着民族走向新的历史阶段。“认同”表征了不同群体乃至不同民族的趋向性,反映了特定文化圈层中的人在某种价值观念、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共识。文化认同则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承认、认可和赞同,并由此产生归属意识,进而获得文化自觉的过程,彰显了民族成员共同的社会特征[1]。《中华文化辞典》将“文化认同”解释为“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2]20。总的来说,文化认同就是群体对其国家或民族基本价值的认同,包括对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民族服饰的认同。文化认同是一种基本的“向心性”,具有深厚持久的力量,能够将国家或民族的个体紧紧凝聚在一起,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精神内核。在历史文化长河中,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包容、相互借鉴和相互吸收,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格局,因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折射了全国各族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推动各民族的团结与统一,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中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意识。2014 年,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概念,倡导“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后,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题成为社会各界研究和讨论的重点。2017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3]40。在党和国家的推动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的精神基因”,日益受到学界重视,成为研究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新课题[4]。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凝聚民族力量、促进民族融合的发展新理念,像是隐形的情感之链、价值之链将各民族紧密联系起来,为建设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大家庭确立了精神内核。
就本质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国家,历经多次民族大融合之后,形成了多民族休戚与共、携手奋进的共生格局。在历史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中表现为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御外敌,形成了爱好和平、追求统一的民族性格。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很容易使各民族儿女确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对中华民族内部成员起到航标作用和激励作用,激发他们追求美好生活、建设强大祖国的力量。在这个意义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说是中华各民族在体认彼此生存发展的共性条件与历史基础上,秉持共善价值规范与能动维护意愿的复兴凝聚心态[5]。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大家庭,多民族的融合统一是产生文化认同的历史基础。而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为共同体内成员提供明确的行动指南与价值标准,因此要想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增强文化认同。在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文化认同的具体内容也有所差异,但是其价值内核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价值、理念信仰与历史底蕴成为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精神支柱,也为当下中华文化共同体建设准备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文化认同对于个体、社会乃至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于个体来说,文化认同是引导个人行动的内在标尺和调控力量;对于社会来说,文化认同可以将具有相同价值理念的个体凝聚起来,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对于国家来说,社会成员一旦有了共同的文化认同,民族团结就有了根基,国家稳定与统一就有了保障。
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赓续的血脉,承载着民族历史和精神寄托。几千年来,中国历经朝代更迭。但是,任何朝代都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最稳定的也最富有生命力的精髓,并使之成为将各族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特殊力量,这便是中华文化认同的魅力之所在。正是这种文化认同使不同朝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执政者以求同存异的思想对待各民族文化,在尊重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吸收不同民族文化的精华。因此,在文化认同视域下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能促进我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融汇与创新,而且有利于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化中华文化的内涵,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代中华儿女建构精神家园的深厚土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旦得到增强,就会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支柱反过来对文化认同产生助推作用,有利于形成兼容并包的文化胸襟。一方面,我国各民族紧紧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民族综合体理念,秉承“求同存异,以和为贵”的思想观念,在尊重各自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前提下开展平等自由的文化交流,容易达成文化共识;另一方面,共同的文化基础使各民族有着相似的情感特征与集体记忆,有利于增进民族友好关系,从而在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的同时强化文化认同。
在某种意义上,民族文化的软实力集中体现在话语权上。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都要将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占领舆论宣传的主阵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近现代凭借坚船利炮侵略中国,如今又试图通过文化渗透推行资产阶级价值观念。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们不仅要提防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而且要深入思考如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在某些领域可以转化为硬实力,甚至能发挥硬实力所不能发挥的作用,能为我国屹立于世界舞台提供坚强后盾。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下,中华民族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等内容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坚实基础,而中华文化的魅力就体现在这些带有特殊民族符号与记忆的文化内容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就是文化魅力。培育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激发各民族儿女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合力创新当代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心与创造力,使历史上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新生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一旦得到提升,就能促进各族儿女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深刻认识、科学理解和广泛接纳,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使各族儿女万众一心,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近代以来,中华儿女面对外敌入侵,将个体命运与民族命运紧密关联,众志成城,患难与共,携手抵御外侮,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萌生和增强。当今虽然是和平年代,我们眼前虽然看不到战火纷飞,但是面临着国内外敌对势力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侵蚀。西方思想文化的大量渗透,与我国本土文化发生碰撞和交流,给本土文化包括民族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导致价值观念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这对于“三观”还未成型的青少年儿童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等一些西方不良思想在某些小团体中有所抬头,中华文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义先于利、见利思义”等价值观念受到排挤。中西方文化价值观之间的摩擦与冲突不容忽视,长此以往不仅会阻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而且给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带来威胁。借助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促使人们自觉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为抵御西方资本主义不良思想与错误价值观的冲击提供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使人们面对西方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保持敏锐的鉴别力,自觉甄别其精华与糟粕;能激发人们独立思考和提升其辨析能力,使他们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始终保持头脑清醒;能使人们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尺度审视西方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避免陷入西方意识形态陷阱。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文化工程,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顺应时代和实践变化发展的前提下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在不断提升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面对民族问题时,就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问题相结合,与时俱进地贯彻少数民族政策,走出一条带有中国特色的处理民族问题的发展道路。“以史为鉴,方知兴替”,百年来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证明了这条道路的成功。党和国家将对各民族的关怀浓缩在民族政策中,目的就是保障人民利益,促进民族团结,推动民主政治建设。新中国成立之后,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增强少数民族政治认同以及文化认同,减少各民族因语言、文字不通而无法正常沟通的阻碍,有利于少数民族同胞形成对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认同。要想强化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文化的价值认同,就要坚决贯彻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融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各项利益尤其是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与此同时,还要提倡和促进各民族之间广泛开展文化交流与互融,促进各民族文化的繁荣进步,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文化兴盛中不断得以积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凝炼了中华民族发展的价值标的、理念精髓、行为准则,系统诠释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之维[6]。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就是因为每个时代都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与发展,使其精神内核在稳定中嬗变、在嬗变中增衍。如果想源源不断地获取文化资源和丰富文化认同内涵,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善于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并结合时代所需进行创新性发展。我们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共同体意识价值,秉持取其精华的态度,继承有利于促进当今社会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不断创生新文化;要深入挖掘富有民族特色、反映民族精神的民族文化,响应时代精神的召唤进行解读并赋予新的内涵,以增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与凝聚力;要善于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形成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文化共生机制,增强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本质体现,是人民群众普遍认可的价值理念的高度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社会评判是非曲直和确立行动标杆提供了价值标准,符合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体层面提出了行为要求与思想规范,需要社会的普遍认同与共同遵循。增进文化认同、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样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不仅要注重在民族地区宣传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各族儿女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从日常的行为准则向理想信念的转化,而且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改造文化内容、重塑文化精神,确保文化传播与交流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接纳,使中华民族共同体内的所有主体在文化认同上形成同一种声音。
兼容并包而又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之源,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只有通过增强各族人民的中华文化认同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使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同心同德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