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战略视角的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2023-01-24 04:14王玉香
关键词:双一流师资队伍一流

王 莹,王玉香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江苏 南京210000)

1 引言

2015年10月,国家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双一流”发展战略及构想,并指明了总体建设目标与具体任务,这是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历史性跨越的重大战略[1],充分展示了国家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也成为地方高校推进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地方高校要确保“双一流”战略的有效实施,必须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以形成强大的人才支撑,使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更大地提升。因此,加快推进师资队伍的建设进程,将是地方高校践行“双一流”战略的目标和方向。

2 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高校近年来在专业与学科建设、教学质量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瞩目成就,这些都得益于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带动效应,因此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对地方高校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 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国高校如果想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那么它培养出来的必须是一流人才[2]。在国家大力提倡“双一流”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会。这就需要高校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全面增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持续长远地发展。这既是“双一流”教育发展战略有效实施的充分体现,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

2.2 高校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

教师队伍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与保障[3],也是提升地方高校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只有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能力都得到全面提升,才能提高师资团队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正如梅贻琦先生所描述的,大学的名望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新时期地方高校教师对自我成长与发展都非常注重,其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学校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及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注重学科和专业建设,实现多学科的有效融合,才能促进一流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综合性发展,有助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同时加快推进高校教学改革进程的步伐。

2.3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地方高校要实现“双一流”发展战略,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掌握最前沿的学术动态,为大学生传授最新的学科与专业知识,使学生拥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因此,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引进与培养拥有一流学科地位的领军人物,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团队,有助于引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3 “双一流”战略下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

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也是国家“双一流”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高校要把握发展机遇,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机制,推动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

3.1 彰显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正在向着人口强国的目标迈进,其间由“大”变“强”的关键点就是教育。当今许多国家都愈发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与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为使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不断赶超世界一流,国家投入高等教育的经费不断增加。加大对地方高校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持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强化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打造素质高、能力强的师资队伍,这不仅有利于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也很大程度提高了地方高校美誉度与知名度,学校的办学实力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明显增强。

3.2 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在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人才的竞争愈加激烈。高校有责任承担起培育人才的使命,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架桥铺路,为建设教育强国砥砺前行。一流的高校离不开优秀的学生与杰出的教师,高校开展教育与教学、科研与学术、理论研究与实践等活动,都是为了培养更多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高校搭建的教育、科研与实践平台,正是为了更好地给学生提供快速成长的环境和条件,以形成规模化的人才集聚效应[4]。因此,重视与提升地方高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利于学校留住专业与学科带头人,并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加快实现人才强校战略,既能助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更能加快地方高校跻身一流大学行列目标的早日实现。

3.3 夯实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基础

高校教师作为高知群体的一部分,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夯实学科与专业基础,开辟坚固的专业领域阵地,打造高水平的学科梯队与团队,离不开高层次师资队伍的建设,这也是“双一流”战略有效落实的必经途径。近年来,地方高校遵循“双一流”建设理念,借鉴先进国家实践经验,打破常规性办学模式,不断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发展环境,借助区位优势,进一步拓宽地方高校专业与学科教育的发展平台及视野,按照专业标准严格要求,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汇聚优质资源优化学科结构,带动学校一流专业与一流学科的建设发展,将“双一流”教育理念真正落实。

4 “双一流”战略下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

4.1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双一流”建设对高校发展至关重要,建立健全“双一流”建设指标体系,加强文化、队伍、课程等多个方面的建设,需要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特别是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实现多学科的融合发展,这些必须在良好的学校政策、必要的组织保障下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然而,部分地方高校由于所处地域、办学规模及学校影响力不足等,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加入,特别是学校办学历史较短的非优势学科,缺乏学科发展平台及话语权,更难以吸引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加之地方政府提供有效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不足,使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与部属综合性高校相比,地方高校整体发展财力资金有限,有的只重视新兴专业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对传统学科的支持力度明显偏弱,有的青年教师因经费不足,难以得到更多的外出访学、留学的机会;加之学校没有构建教师成长发展的长效机制,不能为高校教师提供清晰的可持续发展晋升通道,造成师资队伍建设难以稳定发展。

4.2 评价机制存在偏颇

教学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学校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对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情况做出合理的评价,以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现阶段,许多地方高校不能客观公正地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进行全面评价,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不能根据不同教师的个人成长规划及个性化教学特点做出合理的正确评价,激励机制与评价机制不健全,导致教师受科研指标与各项考核干扰过多,对教学能力的增强有所忽视,无法实现人才培养的长远发展策略。

4.3 师资结构不尽合理

当前许多高校都在将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着力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彼此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那些办学水平高、学科优势强、发展前景好的部属高校,在教师人才竞争中具有更大优势,更容易争取更多的高素质师资;而相对弱势的地方高校,由于办学规模与综合实力缺乏竞争力,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重重。同时,有的地方高校为了补足教师年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的短板,希望在短期内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在外部人才引进方面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本校教师的培养却有所放松。特别是对地方高校来说,不少学科导师带出的硕士或博士直接安排在学校当教师,师资学缘结构单一化特征较明显,学科特色弱化,教师发展动力不足;还有的高校部分学科出现了明显的人才断层,没有充足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形成有效衔接。

4.4 师资队伍国际化不足

师资队伍国际化是加快“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要求,同时也为高校提供了发展的契机[5]。为了促进“双一流”教育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然而,我国地方高校在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善的机制吸引足够的国际化一流人才,国际化意识与创新研究明显不足,国际交流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几年,“一带一路”倡议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发展机遇,并推进其在全国范围内各大高校的实施,为地方高校吸收国际一流人才提供了完善的平台,与国际教育接轨的进程在不断加快。但因地方高校所处地域与经济发展水平受限,学科建设平台有待突破,加之国家扶持力度有限,难以吸引国外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发展,教师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不足,无法与国外同行建立深度合作,在现有师资中海归教师数量不多,与一流高校相比差距较大,还不能真正实现师资队伍国际化。

5 “双一流”战略下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路径

5.1 强化政策支持

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必须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这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方面需要教师不断努力学习,提升个人素质;另一方面还需要学校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与特色兴校的师资观,促进与实现全体教师专业与学科的深度融合。一是学校应根据自身发展战略,结合教师的个性化特征,制定相适应的科学培养计划,并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充分展示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基本职业道德精神,以推动高校的师德建设。二是建立健全校内外教师培养体系,构建更加完善的合作发展平台,创新教育人才引进模式,采取有效的人才引进策略,以充分满足高校现阶段的专业教育发展需求。三是实现高校专业教育培养平台多元化,为教师培养提供更多的渠道,让他们从传统教育实践体制中解脱出来,并加大现代信息化建设力度,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更有利于“双一流”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

5.2 完善评价机制

地方高校通过建立教师人才队伍的评价制度,对教师教学工作采用科学的分类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实现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质量指标提升,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而且能够使教育理念得到有效落实,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一是更新现有的教学理念,进一步优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让教师形成积极向上的教学观,根据新的时代发展要求,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二是设计多元化教学评价指标,形成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特别是重点加强教学能力提升方面的评价,可以通过教学能力、教学反馈、学生成绩等一些具体指标予以反映,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充分发挥“教学相长”的积极作用。三是在设计评价指标过程中,让师生积极参与进来,通过共同探索与实践,更深入地领会教育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以促进多元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以取得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5.3 优化师资结构

在地方高校学科发展中,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奠定坚实人才基础的保障。一是采取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要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和释放,另一方面要搭建优质教师队伍建设平台,加大外部人才引进政策力度,采取教学经验交流、学术研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多种方式,为学科发展储备充足的人才。二是厘清教师流动与稳定之间的关系,优化师资年龄与学历结构,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强化教师的岗位责任管理,使师资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在保持教师队伍稳定的基础上,还应促进校与校教师之间的合理流动,为创新能力较强和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从而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大力培养青年教师,深入了解他们的现实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政策支持,加快高水平人才发展平台建设,形成一套完善的青年教师激励体系,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晋升渠道,让他们拥有更多的归属感与满足感,使更多教师投入到高校“双一流”建设中,以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更强的优秀教师团队。

5.4 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

地方高校在实现“双一流”战略进程中,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程度越高,国际化视野越开阔,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就会相应提高。一是师资队伍引进需要立足国际国内市场,通过开展引智培养项目,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物、一流科学家吸引进来,让他们作为学科带头人带动高校的学科建设,从而使学校优势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得到全面提升。二是高校要提供更大的学术交流平台,加强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对话,为那些发展潜力较强的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与交流机会,同时与国外高水平研究机构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让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充分了解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成果,使学术视野得以进一步拓宽,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三是建立健全国际化课程体系,注重加强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将国际化水平渗透进各学科内,制定规范的国际化课程管理制度,以国内外合作的方式提高办学效率和水平,促进中外的国际学术交流,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6 结语

地方高校在“双一流”战略目标指引下,应当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强化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优秀教师培养力度,打造与培养更多有理想信念、执道德情操、修仁爱之心、崇渊博学识的优秀教师,让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涌现更多的优秀教师团队,成为我国教书育人战线的旗帜和楷模,为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贡献应有的力量。

猜你喜欢
双一流师资队伍一流
2022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关注一流学科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河南省本科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