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凌燕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将消除贫困、增进人民福祉视作自身理想与使命的题中之意。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反贫困的斗争史。
中国共产党把保障基本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反贫困的终极追求。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中国共产党历时百年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在建党百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下,透过历史视野、理论视野和国际视野,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道路的探索历程与经验启示,对迈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解决好我国的相对贫困问题、进一步推动世界反贫困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大思政课的背景下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道路的探索历史有机融入思政课,对当代大学生树立大历史观,培养历史思维,认清国情,深刻读懂中国反贫困形势具有多维教育价值。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从反贫困的视域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史,反贫困的百年历程也是中华民族恢宏史诗中浓墨重彩的篇章,更是历史性地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道路的探索历程,以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四个历史时期来划分,大致经历革命反贫、改造反贫、改革反贫到发展反贫四个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把无产阶级革命作为解决工人贫困问题的根本路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人类社会探索消除贫困问题、建立理想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1921年至1949年间,即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之前,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进程中革命反贫。建党伊始,《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明确将“推翻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半成品等,悉归社会所有”作为自己的纲领,把实现革命政治理想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统一到行动纲领中。土地革命时期,即使是革命战争过程中,毛泽东也强调“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以保障革命战争的物质基础和广大群众生活的满足;颁布《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土地法》,通过解决土地问题,最大限度地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向国民党阐明“救济灾荒,安定民生,发展国防经济”的主张,一方面在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带领人民增收减贫。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作为全国性大党,一方面在解放区推行土地改革,满足贫雇农的土地需求,改善民生;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打击不法经济活动,保障中小资产阶级经济利益,增加工人就业率,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革命的军事压力下,坚持政治革命与改善民生相互促进的思想和实践,争取权利、保障民生,改变人民的贫困状况,为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全国执政奠定了施政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认识到想真正消除贫困,需要调整所有制来解放生产力,使国家完全掌握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毛泽东指出,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才能摆脱贫困,推动各行各业的合作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党的八大正确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把工作的重点转移至社会主义建设,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但是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间,党对贫困问题的认识和思路片面强调变革所有制,且期望通过平均主义实现共同富裕,使反贫困的探索脱离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轨道。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变革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探索中,国家的发展没有脱离解决贫困问题。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改革开放前期,党正视人民的贫困现实,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集中发展经济;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揭示,以及对“共同富裕不等于绝对平均主义”、“先富带后富”的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道路指明方向。随着改革开放深入,经济快速发展,破解新旧体制转化中的贫困问题,党坚持在协调发展中认识与解决贫困问题,并用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的方式,用国家战略反贫困,反“绝对贫困”取得进展,实现了总体小康水平;但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又重新认识到要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反贫困实践的长远目标,通过全方位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求基本消除绝对贫困。改革开放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不仅实现了体制改革,更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大规模扶贫的“漫灌式”反贫困无法切实助力极端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也无法有效防止脱贫后的返贫现象。基于此,党把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把“两不愁三保障”作为脱贫底线保障,精准扶贫,有力防止脱贫后返贫。正是“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促进了“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切实把党承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变成了现实,实现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目标。2021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首次历史性地整体消除绝对贫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道路的探索将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继续向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推进。
反贫困是中国新文明形态中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从革命党到执政党,在反贫困这个重大课题上始终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者,始终把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道路具有摆脱贫困、共富共享的独特制度优势,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启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开启了消除贫困的征程,自始至终都是反贫困的坚实政治力量。马克思认为,只有制度革新才能为无产阶级反贫困创造先决条件,才能促进社会成员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革命反贫困的实践正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遵循了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路径安排,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变革社会制度,真正实现了用制度革新为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进一步反贫困奠定了首要前提。纵观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四个历史时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是反贫困的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党的各级组织始终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确保了反贫困政策的连续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执行力、凝聚力,从政治上有力保障了反贫困事业的进行,这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政党的政治和制度优势。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坚实领导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道路探索中最大的政治优势。
《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反贫和改造反贫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在变革生产关系中广大人民改善民生斗志昂扬;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反贫和发展反贫中,始终不丢下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贫困地区,在体制改革和底线保障中,广大人民矢志不移地向往美好生活。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进程中,无论是革命反贫、改造反贫、改革反贫还是发展反贫,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和温饱问题,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践行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初心。正是基于人民至上的初心,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反贫困历程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依靠、发动和组织贫困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极大地激发了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无论从历史视野、理论视野或是国际视野看,只有真正激发人的主体内生动力,激发人的意志才能创造反贫困历史,才能拓展和创新反贫困理论,才能改变世界贫困版图,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相信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坚持这样的初心和使命,党持续发挥自身宣传和组织优势,有力带动和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集全体人民的力量,最终必将解决好相对贫困问题。
反贫困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决人民的贫困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并且把它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进行部署落实,始终重视贫困群众生存的权利和发展的权利,有反贫困的清晰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改造反贫中,从围绕农民的贫困问题开展土地革命到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国家的发展战略也没有脱离反贫困轨道;改革开放中的反贫困更加系统和全面,但党认识到益贫性经济增长模式也会面临收入差距问题导致反贫效益递减,有计划、有目标的扶贫至关重要。共同富裕的实现就是在这样一步步的战略规划中分步骤、分阶段逐步实践探索出来,也始终是我们反贫困奋斗的最终目标导向,成为努力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道路的探索历程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矢志不移消除贫困,艰苦卓绝追求共同富裕的百年反贫困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百年反贫困史融入思政课教学必要且重要,其中首要问题就是要明确反贫困史融入思政课要实现怎样的价值目标。遵循思政课教育教学规律,应在整合认知、培育情感、培植意志、笃定行动等四个方面把学党史的“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四重价值旨归落到实处。
从认知层面看,思政课教师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道路的探索历程,在党史故事中回望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重温和梳理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历程,正确地历史地分析反贫困艰辛历程中蕴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智慧和历史规律。
大学生在思政课教师的引导下,详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道路的探索历程,顺向叙事、逆向思考,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定能对历史的感性素材进行理性加工,总结概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增长反贫困智慧,积累反贫困经验;结合自己家庭的致富经历,深入分析成败得失的原因,也定能更真切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而形成规律性认识,明确认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道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从情感层面看,思政课教师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道路的探索历程,在聆听反贫困故事中了解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形成过程,这既是系统和全面地重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摆脱贫困的历史事实、梳理历史脉络,也是借助具体的党史故事、生动的党史人物发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追求共同富裕的经验启示和历史规律,进而准确把握反贫困历史的本质。在发现真理的过程中,汲取增强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念;在感悟信仰的精神力量中培育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拥护之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信念。
知之深,爱之切。大学生不了解中国人民反贫困的历程,不知道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不了解反贫困道路探索的艰辛,就难以体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魅力。思政课教师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反贫困史,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进行深层次、跨领域、多视角的剖析和理解,将教学内容挖深吃透,以史育人,才能更好地助力学生把握好反贫困历史知识,培育反贫困的情感认同,补足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精神之“钙”,增强“四个自信”,增进坚定不移听党话、一心一意跟党走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定以实际行动投身实现共同富裕伟大进程的信心和决心。
从意志层面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多重磨砺、砥砺前行,反贫困历程和伟大成就可鼓舞大学生的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反贫困的历史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增强意志。
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历史生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如何把共产主义道德和中华优秀道德融合起来,在改变中国积贫积弱面貌的过程中,在改革中国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自我革新。思政课教师引导大学生努力传承老一辈的高尚道德和艰苦奋斗精神,努力汲取新一代脱贫攻坚楷模人物故事中砥砺品行的精神养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道路探索历程中的共产党人的精神史诗,展现出强大的意志感召,以传承家风为突破口,引导大学生增强意志,从追求家庭致富到投身社会共同富裕,最终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
从实践层面看,大学生在反贫困历史学习中整合认知、培养情感、增强意志,最终是要落实到行动中去的。大学生需要从反贫困历史故事中走出来,走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反贫实践中,跟随思政课教师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研究省情、乡情、家情,在大思政课的视域下对中国的反贫历史和当代重大反贫话题进行合理解释和研讨。借史悟理,借史增信,借史补钙,借史促行,大学生高度认同中国反贫历史和反贫现实,并体现出责任与担当,进而知行合一,自觉地把精神收获转化为追求家庭富裕的美好生活,转化为社会共同富裕的实践价值,转化为国家整体消除相对贫困的新的伟大实践。
学史重践行。大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史只有把所悟所获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践行能力,才能行稳致远,满怀信心地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