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萍娜,黄志锋
(泉州师范学院 商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校肩负的重任,为当前我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进程中提供重要的智力和人才支撑。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转型、多元化办学格局的形成,高等院校更应明确其办学层次和办学定位,特别是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不仅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满足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还将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等教育水平的第一要素,亦是高校服务社会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学的发展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只有找准位、定好位,才能有所为、有作为。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对处于激烈竞争时期的高等学校来讲,如何在人才培养上更有作为,进一步地提高教学质量,办出学校特色,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校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运用其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应用于其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并为社会创造最大效益的人才[1]。从知识结构来看,应用型人才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应当是以运用知识的科学体系为主,主要任务是将其所掌握的知识体系应用于相关的社会实践并产生效益。从工作职能来看,其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其所受教育掌握的科学理论知识服务于社会实践。这就意味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当聚焦于与具体的社会生产劳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应当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而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都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目前学界尚未有统一的定义。从字面上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高等院校的育才模式。早在1998年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同志就曾对这一概念作出过阐释: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高校为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相应设置的人才培养规格,相应采取的实现目标的培养方式。此后,经过学术界和教育界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对这一概念的认识逐步清晰。即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科学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理论传授为基础,以应用技能能力为核心,以服务社会经济为方向,由行业协会、高校、企业等多方主体共同为学生设置的系统化教育教学活动和运行方式及相应的评价机制的总称。简而言之,它主要包括“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两个基本问题。
近年来,教育部加强了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宏观指导,通过发布相关教育教学改革的文件,在全国高校中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并在一些高校中开展试点工作,从而为我国社会经济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可以看出,经过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已经明确。在此条件下,“怎样培养人”就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高等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核心是解决“为什么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三个方面。当前学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课程设置方式、教育教学活动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制度等五个方面。关于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潘懋元等[2]认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在理论规范指导下,将理念转化为实践并与实践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实操能力、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与提升,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潜能。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既强调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又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韦文联[4]则从能力本位的角度,指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与行业需求有效衔接,其人才培养规格、课程内容、教学过程等应与行业企业的岗位要求相适应。翁伟斌[5]则强调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兼顾课程、教学等方面的系统改革。课程建设方面,学界普遍认为,课程建设主体不应仅包括学科专家、教师等,还应当纳入企业代表、学生等群体[6]。课程设置上要进一步提高专业实践的比例,课程内容要能反映行业趋势和企业需求,课程考核应侧重于实践应用能力,并更大程度地引入社会力量和企业的参与。教学方面,应侧重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手段改革,强调培养学生能力的发展[7-9]。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10-12]。在保障制度建设方面,主要聚焦于政府政策以及学校教学改革[13-16]。
当前学界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颇丰,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基本取得共识,普遍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应覆盖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制度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框架体系。但现有研究更多地聚焦于表象,研究深度有待深入,对于地方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才能更好地契合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涉及相对较少。而且,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实践过程表层化和形式化等问题,导致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匹配度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面向企业人才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国内高等教育领域的学者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尚未形成共识,争议的分歧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构成。但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本质的认知上还是普遍取得共识,学者普遍认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应立足并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满足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依此设置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文献检索结果,我们认为适应新时代高校改革和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由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撑条件四项内容组成。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设置应有利于培养目标的达成。培养目标应从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现实制定,充分突出学生的实践技能。师资队伍应突显双师型团队建设,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支撑条件应着力于专业实践环节,通过校内外相关的实验室或实践基础开展专业实践。
培养目标是高等院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培养目标包括知识培养、能力培养以及素质培养,分别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17]。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应立足学校自身定位,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和企业现实的人才需求、学生的学习潜力与个性发展,注重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锻炼。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以提升职业岗位适应能力为导向,培养内容应能彰显技能的实践性,注重实操技能,实现理论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强化、动手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练、用三个环节的有机结合,真正落实务实致用的人才培养基本准则[18]。
课程体系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与传统本科教育差异极大,其课程设置主要聚集于应用型、实践性人才的培养。在课程体系中,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等环节各占一定的比例,通识类课程主要聚集于基础性和综合性知识;专业课程突出专业类知识,传授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面向职业或岗位的专业知识;实践课程则彰显学生未来就业所需的岗位操作技能。整体课程体系设计将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作为课程设置的基础,注重学生将掌握的专业理论基础熟练地应用于实践工作中的能力的养成,并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发展趋势和企业人才需求变化而不断进行完善,适时推进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在充分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学生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的基础上,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深化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在教学方法选择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专业知识的传授,通过案例或启发式教学,以情景模拟和沉浸式方式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对于职业素质的培养,则重点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通过互动式教学法、实训实习、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式,注重学做结合,学以致用,增强未来学生就业时将专业应用能力转化为岗位能力。当然,随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应用创新能力、职业岗位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教学方法也应做到实时革新[19]。
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特别是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素质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合格的授课教师不仅要有与专业相关的学历、职称,还需具备与专业结构相适合的专业能力。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储备,还应有较为丰富的、可供教学传授的行业实践经历或经验。实践教学是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实践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实践实训课程体系、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和产学研实验科研基地则是学生检验其理论学习成果的重要平台。学校实践教学体系以教学实践基地和产学研实验科研基地为载体,推进实训教学内容、模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从而为企业培养适合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创造条件。
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支撑条件4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支撑、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目标以行业企业对人才实际需求为中心而制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处于核心地位,决定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内容。教学方法是实现既定培养目标的手段和途径,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支撑条件为人才培养的开展提供平台支撑,保障人才培养模式各个环节的顺利运行。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移动网络设备已经普及,手机应用软件已经能够为人们提供所需的大部分信息服务。财务信息化服务由于缺少相应的移动端模式,致使财务处理局限于PC端、报销流程半自动化、数据缺乏共享,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发展和师生对财务事项办理的需求。
1.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总体要求 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着力构建集“基础理论、实践技能、职业素质”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从人才培养方案上求“变”,切实深化产教融合。根据服务产业岗位或岗位群的需求设置专业方向、规划学科专业布局、优化课程结构,按专业方向设置课程模块,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动手能力均能适合企业用人标准;提高实践教学占比,贯彻个性化培养方案,提高学生学习选择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需求[20]。强化与地方行业企业的合作,形成“政校企”“校校企”等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协同育人目标。
2.加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论证 学校应从自身的办学定位出发,明确“厚基础、宽口径、能创新、适应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目标,引入行业协会、企业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和修订,深入企业一线展开专业调研,深入访谈交流,将企业一线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要求充分反映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中。根据各个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着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明确规定学生职业技能要求,精心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课程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科研活动”“实验”与“实训”等实践环节,开展丰富多彩且具有特色的校内外实践教学活动,实现校外实践教育与课堂课程教学相互补充。
3.推进课程体系的科学设置和建设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合理设置各课程模块的比例、学时和学分总量。坚持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合理编排的原则,确保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水平;坚持理论知识、技能能力、专业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升的原则,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调整,拓宽学业口径,给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权。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强化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根据服务产业的岗位或岗位群的需求设置专业方向,按专业方向设置课程模块,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都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构建符合岗位需求的应用型课程体系。课程建设中,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导向,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把学校的优秀课程和合格课程的建设同精品课程建设结合起来,开展精品课程立项建设,并把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落实在教学实践上。
1.进一步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高等学校教育传授学生的内容,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支柱。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适时推进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在日常教学中,应按照“新”和“精”的原则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尽可能多地融入产业发展优秀成果,落实到教材上,落实到课堂中。核心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活动开展,不仅要注重传授理论原理知识,还应包含能体现行业、企业、市场发展热点和趋势的创新性知识。通识课程教学的开展,诸如大学英语、计算机等各类类似工具性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课程的实用性。选修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则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确保学生能接触到与本专业相关知识、技能。
2.持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这就离不开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在授课方式上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加强课程教学的实践,即要注重基础理论的教学,更要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应用理论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采用诸如案例教学、启发式和沉浸式课堂讨论、情景模拟式的课堂教学等方法,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赛事、课外实践、企业实训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以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多样式的实训、实践活动,使学生尽快掌握教学内容并形成技能。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重塑新型的师生关系。通过互动言传身教地传授学习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增强适应能力提供良好条件。
3.深化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 当前,人才培养成效的评价主要采取终结性考试方式,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相关证书为主。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已无法真实反映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适时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反映人才培养质量正当其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中,可以考虑引入行业协会、企业参与,建立并完善行业协会与政府、企业、高校等共同参与制定的质量评价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政府政策支持、绩效考核、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考核的内容应以学生能力为核心,考核权重适当向创新精神、团队协作、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等指标倾斜,强化学习过程考核,把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情况作为评定指标,真实反映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4.狠抓“应用型实践”环节,推动产学研相结合 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在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等环节,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将岗位需求融入课程教学中。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协调,借助各地方政府搭建的产教融合平台,加强应用型高校和产业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各主体的资源优势,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与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强引企驻校、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办学模式,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实践更加贴近企业实践[21]。
1.积极融入政府倡导的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积极地与政府开展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相关举措有效衔接。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视角积极融入政府的教育综合改革;根据教育部提出的“面向21世纪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意见”,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和优势,开展诸如探索建设企业学院的研究与实践,拓宽校企合作平台。紧密联系当地的优势产业,对接区域产业布局,形成“双向服务,三方受益,产教融合,共建共赢”的办学新机制。建立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动态调整机制,促进高校根据产业需求及时有效调整专业设置。
2.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建设和培育力度 高校的发展规划应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加强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联系沟通,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和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政府出台政策扶持、行业协会定期发布行业内人才需求、企业使用人才、学校适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学校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与实力,并以建设各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专业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学校整体专业建设[22]。着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模式、方法、手段及队伍、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3.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 充分结合各地区域经济特色,借助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依托各地高校的相关院系,积极吸引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参与,构建以政、行、企、校协同机制,高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23]。充分发挥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和地方行业企业资源优势,实现校地联合、产教融合,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引导高校协调多利益主体关系,力争形成政府主导、高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逐步突破制约高技术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政策壁垒、资源壁垒、区域壁垒等,逐步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合作机制,深化校企产教融合,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1.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比例 建议地方政府负责引领规划、落实落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相关政策工作。出台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大力推进青年教师导师制,切实提升新进教师和青年教师教学教改水平;设立面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项资金;推动专业优势学校与知名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共建“双师”培训基地,引入行业企业能工巧匠共同培养“双师”人才。通过科研、社会服务、技术开发等方式带动一批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科研开发和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提高专任教师实践能力。
2.强化督导指导,进一步增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配套的落地性 地方政府应加快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设立市“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总台帐,明确各有关单位职责分工,定期督促反馈进展情况;筹建产教融合领导小组以负责具体业务指导,探讨引进第三方机构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开展绩效评估工作;打造一支由专业教师、行业名家、企业专家、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组成,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 教师队伍,在产教融合中壮大“双师型”队伍,依靠既善教学又会技术的教师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作。
3.强化宣传动员,进一步营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 结合自媒体、网络营销、活动推广等形式,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浓厚产教融合推进氛围。开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经验与优秀案例宣传专栏,推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好做法、好举措、好经验;丰富拓展高等教育活动周内涵,开展系列师德宣传活动讲座;给予企业教师更多参政议政机会,在企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推选过程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蓝领”教师,进一步提升“双师型”教师社会地位。
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24]。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符合国家经济社会、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和地方高校以及学生发展与就业的多重需要。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对人才数量与质量的预期,这是高校承担的一项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这就需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从科学的培养方案修订入手,针对社会、学生等需求,积极完善教学理念,通过多种教学模式有效实现人才培养效果的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