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分的篇章写作练习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2023-01-23 13:31杜春蕾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唐诗三百难题习作

杜春蕾

语文老师都知道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个难题,所以他们无论干什么都不忘琢磨“能不能把学生的作文水平提上去?”,其中琢磨得最多的,就是借助训练“写作的周边”去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这种方法,我们不妨统称为作文教学中的“曲线救国法”。

然而想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最有效的途径其实是带领学生开展充分的篇章练习。可为什么老师们要弃最有效的方法不用,偏要围绕着“写作的周边”想方设法“曲线救国”呢?有哪些尚未解决的难题阻碍了这种方法的运用?这些难题可以在实际教学中一一解决吗?

在这篇文章里,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讨论一下这些问题。

一、“曲线救国法”为什么不是最有效的途径?

习作教学中的“曲线救国法”主要有两种:一种叫“以读促写”,另一种叫“片段练习”,它们都曾为培养学生习作能力出过力,然而在目前的学习环境下,它们已不再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最有效的途径了。

1.“以读促写”见效太慢

有人提出:既然学生怕写作文,那就让他们少写,以减轻他们的恐惧心理;但是可以引导他们多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得多了,自然就能写了。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一句流传很广的名言,认真考据起来,这句话其实出自清朝学者孙洙之手,孙洙是《唐诗三百首》的编者,编写完《唐诗三百首》,他在序言里写了一段话,大意是说:以前儿童初学写诗,用的教材是《千家诗》,这本书好是好,但是选诗不讲究,导致“工拙莫辨”;体裁上只有五七律绝;作者有唐人又有宋人,不精要……比不得我编的这本《唐诗三百首》,都是从脍炙人口的作品里面选择了最好的;这样的一本书,不但适合小朋友读,也适合各个年龄段的读者,就是白发老人读了,也能有所收获……一贬一褒,就把旧的教材推倒了,把自己编的这本教材立起来了。

但是孙洙先生自己编了一本书,也不能只有自己摇旗呐喊,因此末了他还回了一句话,说:“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你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其实最初是句广告词,孙洙说这是句谚语,但这句谚语唯一能找到的出处却只有孙洙本人所写的这篇序言,这句话的真实性其实是存疑的。

那么在客观上,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呢?一言以蔽之:就是这句话在古时候是适用的,到今天却未必适用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古人只学诗词歌赋,应付科举考试的重点是背书作诗写文章,花大量的时间去背古诗文当然是没有问题的;而今天的学生要学习的科目很多,各门学科之间各有关隘,并没有一通百通的法门,这就使得大部分的学生都很难在一个学科里花费太多的时间。这种情况下,这种花大量的时间去积累且短期内还不能见到成效的方法,显然不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其次,想让学生大量积累,选文是个大问题。古诗文固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但作为一个现代人,只有古诗文积累怕也不够;而如果编排的积累内容里面选入现代文,势必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担,毕竟现代文大多既不押韵,又写得很长,想要熟读成诵是很费时间的。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用大量积累的方法去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不能说没有效果,但的确是见效太慢。

2.“片段”不能取代“篇章”

有人察觉只有在写作的过程中才能培养出写作的能力,但又觉得写篇章练习太辛苦,不如换成“片段练习”,“片段练习”只练习重点段落的写法,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岂非两全其美?

“片段练习”比起“以读促写”来,的确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片段练习”培养的其实是“写片段”的能力,而一篇文章的好坏,是要看全局把握的,只练“片段”,学生学不会如何审题、如何选材、如何安排详略、如何谋篇布局、如何自然过渡、如何巧妙收尾……可以说,所有篇章习作的能力,都没有办法在“片段练习”中得到训练和提高。因为“片段”固然是完成一篇习作的砖瓦水泥,但砖瓦水泥累积得再多,也无益于学生学会如何建成一座大厦。因此,“片段练习”不能取代“篇章练习”,达到提高学生篇章习作水平的效果。

二、为什么只有开展充分的“篇章习作练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的课程理念,這个理念更多地强调了“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的教学思路。

美国博士珍妮特·沃斯和新西兰作家戈登·德莱顿曾经合作写过一本风靡全球的书叫《学习的革命》,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如果你在说法语,就说吧。如果你在学电脑,就使用电脑。如果你上了亚洲烹调课程,就为你的朋友烧一道亚洲菜。如果你在学习速记,就用速记写作。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演讲者,就加入宴会主持人俱乐部向公众作演讲。如果你想成为作家,就写作。如果你想成为调酒师,就调制各种饮料。

请记住体育运动的格言:这不是错误,这就是实践。

这段话揭示了一条非常重要的学习规律,那就是:你想要学习什么,就应该去实践什么。因此,想让学生学会写作,就得带着他们写作文;想让学生学会写完整的作文,就得带着他们写完整的作文;想让学生掌握写完整作文的技巧,就得带领他们开展充分的篇章习作练习。

为什么要强调实践在学习中的作用呢?因为实践就是最好的学习,哪怕你在实践中不断地出错,也好过你坐在凳子上纸上谈兵。诚如《学习的革命》中所言,“这不是错误,这就是实践”:你做过的每一个错误动作,都是体育运动的本身;你写过的每一篇失败的文章,都是你踏上作家之路的脚步;你作过的每一次失败的演讲,都促使你成为一个更好的演讲者……

我们不必等到每一个词句段篇都练熟了之后才写作文,想学什么,就去做什么,实践会促使我们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而在大量实践、不断试错的过程中,我们会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的内容。

三、想要“开展充分的篇章习作练习”,一线教师会遇到哪些难题?

“开展充分的篇章习作练习”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最有效的途径,许多一线教师却更多地采取了“以读促写”“片段练习”等见效极其缓慢的办法,这种努力方向上的失误,是导致作文教学长期以来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造成这种局面,除了一线教师认知上的偏差,还因为“篇章习作练习”存在着非常难以攻破的难题:

难题一:一线教师难以指导学生多次进行习作练习

习作是学生的难题,作文指导是语文教师的难题。对于大部分教師来说,一个学期解决八次这样的难题已经非常吃力,若是想安排学生多写,教师就得多指导。如何去指导是个大难题,这个大难题不解决,“开展充分的篇章习作练习”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难题二:一线教师难以保证学生的习作练习时间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阅读教学为主,大部分教师只在每单元留出两个课时让学生写一篇作文,计算下来,一个学期只有8次课内作文,所用课时只有区区16节课。想让学生多写,就得腾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这个时间从何而来,也是个难题,这个难题不解决,就没有空间去“开展充分的篇章习作练习”。

难题三:一线教师难以有效批改学生的大量习作

作文批改向来是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正常情况下改一个班的一次作文少则半天,多则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让学生多写,势必增加教师的作文批改量,这个难题不解决,教师也不敢布置学生去做大量的篇章习作练习。

四、要确保“充分的篇章习作练习”落到实处,有哪些办法?

要解决以上三大难题,不仅涉及作文教学方式的改革,也涉及整个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是一项很大的工程,但同时也是一项值得攻破的工程。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方面入手:

办法一:变革作文指导方式,化零散教学为系统教学

传统习作教学为什么会给语文教师带来那么大的痛苦?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每一个学期的每一次习作,都需要教师从头到尾全新设计的“新课”,一个学期想八套不同的教学思路、各个教学思路互不勾连,这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如果要采用“开展充分的篇章习作练习”的途径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则免不了要在8次之外再加八次甚至16次,设若每次作文指导都要这般劳心费神,岂是常人可以忍受?因此,想要把“篇章习作练习”的教学思路落到实处,就免不了要对作文指导的方式进行变革,使之简明易行,容易操作。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两个:

其一,采用“师生共写”的大作文指导方式,通过教师参与习作的方式完成对学情的把控和对学生习作过程的指导。具体做法就是教师每次单元习作都与学生一起写,从审题到立意,从列提纲到构思每一段甚至每一句话,教师全程参与习作,在与学生共同习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顺学而导。每个单元都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而不是每个单元都另想一套,这样既便于教师操作,又能渗透给学生一以贯之的教学思路。

其二,采用“1+N”大作文加小作文习作模式,精讲一篇,练习多篇。在这个模式里,“1”是大作文一篇,教师会参与习作的过程,全程指导学生完成;“N”为小作文若干篇,这个“N”里的第一篇,可在习作之前,由教师带领学生用10分钟时间共同总结大作文中习得的方法,再花30分钟迁移写作同类型的作文。“N”里的第二篇,习作之前师生可以花10分钟讨论一下“除此之外,这篇文章还可以怎么写?”,对文章的结构和写法进行调整,再花30分钟写一篇同类型的作文,也可以不做任何指导,让学生自由写作一篇同类型作文。

像这样,每次习作的“全程指导”都采用统一的教学思路,只针对各单元的训练重点做细微的调整,再把“全程指导”和“稍加点拨”结合起来使用,教师的负担就减轻了,学生学得也轻松了。

办法二:调整语文教学的课时分配比例,给作文教学腾出时间

吴忠豪教授在《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一书中提出了我国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的一个问题:“语文课时安排上阅读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作文课时数与其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严重不相匹配。”了解了其他国家的国语课程设置后,他发现“事实上很多国家的语文课程是以表达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组织教学的,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许多国家的母语课程教材主要是语言和语言表达教材,语言和语言表达占母语课程课时数一般在50%以上”。——这样一对比,我国语文课在时间分配上的不合理就显而易见了。

其实,语文教学中这种重输入、轻输出的现象由来已久,发现这个问题的专家学者也不在少数,2022年版课标就把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统称为“交流与表达”,让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各占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实际上,即使是在2022年版课标颁布之前的语文课时安排里,作文教学也是每周有两节课的,只不过这两节课大部分时候都让语文教师拿去上阅读课了……

阅读教学真的需要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吗?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就尝试过缩减阅读课的教学时间,把每周两节的作文课都用来上作文课,发现并未影响阅读教学的质量。

而在我们所研究的“篇章习作练习”教学模式中,除了第一篇习作,后续的“N”篇作文只需要一节作文课就可以让学生写完一篇,少上一节阅读课,多上一节作文课,阅读教学的质量不会下降,作文教学的质量却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

办法三:改进作文批改方式,提升作文批改效果

作文之所以难改,乃是因为一直以来的作文批改都以“精批细改”为主,这种改法一学期8次一线教师尚且可以忍受,若是一学期16次甚至24次、36次,则一线教师无论如何都承受不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去改进教师的作文批改方式:精批细改之外,其实还可以“观其大略给个等级”,还可以“发动学生自评”,“组织学生之间生生互评”,多种方式相结合,既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又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何乐而不为?

综上所述,想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得给予学生充分的练习机会,在充分的篇章习作练习中才能提高学生的篇章习作水平。同时,也只有把属于作文课的时间还给学生写作文,对作文指导方法、批改方式进行合理的变革,才能让“篇章习作练习”取得实效。

(作者单位:江西安远县九龙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唐诗三百难题习作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导读注译版本新近出版
《唐诗三百首》该被抛弃吗
狗之难题
难题大作战
文武双全
巧解难题
On Mo Yan
习作展示
健康难题征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