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上一篇《如何看待有“硬伤”》的文章引发了不小的关注。文章中,有学者列出《唐诗三百首》存在三大“软伤”和五大“硬伤”,也让不少网友恍然大悟:背了这么多年的唐诗,竟然是错的?
这里的《唐诗三百首》,指的是清代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读本,也是目前流传最广的唐诗选本。《唐诗三百首》有错误,也并不是才发现的问题,学界早有共识。有些错误甚至还颇为震撼,比如《登鹳雀楼》的作者是朱斌,而非王之涣。不过,也应该强调的是,典籍有错误,本身是个非常常见的现象。
现在的问题是,是不是要因為这些硬伤,而“抛弃”《唐诗三百首》?如果要以“毫无瑕疵”作为标准,大概没有一个唐诗选本能够过关。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先了解《唐诗三百首》究竟是怎么脱颖而出的。
一定要明确,《唐诗三百首》是大众化的启蒙读物,它有今天的地位,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唐诗选本有很多,今天流传的唐朝人选唐诗就有十种,而历朝历代有名的还有《唐人万首绝句选》《千家诗》《瀛奎律髓》《唐诗品汇》《唐诗归》《唐诗别裁集》……《唐诗三百首》正是因为“打败”了诸多“同行”,才获得了最高的知名度。
所以,理解《唐诗三首首》,不能光从学术角度,更要从传播角度去理解。我们不宜轻易抛弃《唐诗三百首》,何况即便抛弃,恐怕也是做不到的。今人选的唐诗选本数量不知凡几,但知名度超过《唐诗三百首》的恐怕一本也没有。对于这种“市场”的力量,理当保持尊重。
当然,《唐诗三百首》里的“硬伤”流传多年,恰恰也说明了学院研究与大众知识的隔阂。这些学术讨论,很多都没能进入大众阅读的视野。或许这也是我们今天文化普及工作应该侧重的关键点。而这些讨论,其实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那些埋首故纸堆的工作,不是没有社会关注,而是应当搭建更多平台,让学术研究更广泛地进入公共讨论。
那么该如何对待《唐诗三百首》?这需要我们做一个思路的转变。《唐诗三百首》并不完美,对它的解读不能原样照搬,需要当代学术研究作为辅助。出版单位也应该有文化自觉的意识,不妨在今后的出版物上做一些标注,前人撰述、后人补订,这也是对经典应有的尊重。
(来源:《成都商报》 易 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