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五上)教学实录及评析

2023-01-23 01:33朱煜丁素芬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板书细节词语

朱煜 丁素芬

一、直接导入,理解课题

师: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题

目已经在黑板上。一起读——(生齐读课题:慈母情深)

师:看了课题,我们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

生:关于母亲的。

师:是的,还有补充吗?

生:关于母爱的。

二、读词语和数字,初感场景与细节

1.三组词语,联想场景

师:(出示:失魂落魄、怂恿)先读第一行词语,一个读两遍。

(生齐读)

师:在课文中,谁因为什么而失魂落魄?

生:作者因为想要一本长篇小说而整天失魂落魄。

师:作者想要得到一本书,这

本书的名字叫——

生:《青年近卫军》。

师:这是一本苏联小说,在上世纪50年代非常流行。老师也看过,确实写得很好。书很厚,所以也蛮贵的。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因为惦念某样东西而失魂落魄?

生:我最近想买一个有道词典笔,爸爸妈妈觉得太贵了,不给我买,我想得失魂落魄。

师:整天在想着,失魂落魄。

生:我想买一本漫画书,但是妈妈就是不肯,我晚上睡不着,失魂落魄。

生:在国庆前,我一直想去崇明旅游,见证那里美丽的风景,我想得失魂落魄。终于在国庆节,我圆了这个旅行梦。

师:你的“失魂落魄”与别人不同,有一个美好的结局,这叫“夙愿得偿”。

师:“怂恿”通常用作贬义,但在课文中,谁怂恿谁干什么?

生:自己怂恿自己去妈妈工作的地方,向她要钱买书。

师:“怂恿”的本义是引诱别人去做某件事情,文中是作者在引诱自己。通常我们不这么写,但是这个词用在这里,把这本书对“我”吸引力之大写清楚了。(出示)第二行词语:压抑、颓败、噪声、缝紉。一个读两遍。

(生齐读)

师:读完后,你有没有想起课文中的某些场景?

生:我想到母亲上班的地方是很压抑的。

师:空间很压抑,好像透不过气来。

生:从“颓败”感受到母亲工作的环境很差。

生:从“噪声”看出母亲工作的地方十分辛苦,声音非常大。

师:工作的地方不能说辛苦,

谁辛苦?

生:母亲在噪声很大的环境中工作,很辛苦。

师: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我们可以归纳出四个字,母亲的工作环境——

生:恶劣。

师:(板书:环境恶劣)第三行词语,一个读两遍。(出示:褐色、疲惫、皲裂。)

(生齐读)

师:“皲”字读得很准。冬天很干燥,皮肤受凉,没有擦油而裂了一道道口子,这就是皲(jūn)裂。这三个词语又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从“疲惫”这个词可以看出母亲工作十分辛苦。

生:从“皲裂”看出母亲工作很辛苦,工作环境十分恶劣。

生:我从“褐色”这个词看出,母亲的口罩一直没有换,上面有很多褐色的灰,影响身体健康。

师:现在,戴口罩已经是生活必需了。我们的口罩外面是蓝色的,里面是白色的。但那时候的口罩是棉纱布做的,正反两面都是白色的。想象一下,一个白色的口罩变成了褐色,可见工作环境中的粉尘、污染多么严重。由此,又一次证明母亲的工作环境恶劣。此时,母亲的神情一定是怎样的?

生:疲惫的。

师:(板书:神情疲惫)通过这些词语,我们了解到这个单元中要学习的就是——通过场景描写、人物的细节描写,感受作者寄托的思想情感。(板书:场景、细节。)

师:场景,就是环境,这一环境中可能有人、有物、有景等等;而描写人的细节,还可以分成哪些方面?

生: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

师:同学们学习得很扎实。

2.两组数字,推进画面

师:(出示:27元、31天、27天。)其实,细节不能只关注人的细节。真正好的作品,还要关注其他的细节。这里,“27元”是什么?

生:母亲每月的工资。

师:“31天”,书中没有写,你觉得是什么?

生:每月的天数。

师:是的,为了方便计算,老师写了“31天”。那么,“27天”呢,怎么少了4天?

生:一个月休息4天。

师:很聪明。作者生活的年代非常穷困,没有双休日,一个星期休息一天已经很好了,有时甚至不休息。那么算一算,每天赚多少钱?

生:每天赚1元。

师:再看一组数字,是什么意思?(出示:1元/天、1.5元×2 。)

生:一本《青年近卫军》是1.5元,一听水果罐头也是1.5元。第一次母亲给了“我”1.5元,“我”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师:“我”想要这本书想得失魂落魄,为什么不去买书,却给母亲买一听罐头?

生:因为他觉得母亲十分辛

苦,他想要报答母亲。

师:很好。另外的1.5元指什么?

生:另外的1.5元是指真正买到了这本《青年近卫军》。

师:讲得很好,说明同学们对课文很了解。

三、感受场景选材,品味细节写法

1.从反复中体会场景与细节

(1)细节:三个“我的母亲”。

师:既然讲到了母亲的辛苦,

课文中这段话直接写了母亲,非常震撼。一起读——(出示)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师:读文学作品时,要边读边想象,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这段话中,你读到了什么?

生:从三个“我的母亲”,我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爱慕。

师:“爱慕”放在这里不合适。你发现了课文在写法上的一个特点——

生:反复。

师:不断反复是为了什么?

生:强调。

师:为了强调什么?

生:强调母亲的神态。

师:为什么要强调母亲神态的细节?

生:为了强调母亲的疲惫和

辛苦。

师:这样讲就更直接、更清楚了。还有从其他角度补充的吗?

生:从省略号看出“我”当初十分吃惊,因为“我”和弟弟妹妹总觉得母亲是无所不能的,但此时看到母亲驼着背,是很瘦小的。

师:这和自己印象中的母亲完全不同,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此时,各种复杂的感受说不出来,就用了一个省略号。你从标点符号的角度来理解这段话,很好。

生:通过“褐色的口罩”“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母亲工作的辛苦以及看到“我”时的惊讶。

师:说得好。同学们从写法、标点、关键词等方面,从“我”和母亲的不同角度来解读同一段话。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对这段话的理解更深入了。

师:读书的时候,可以想象一个电影镜头在慢慢推进。先是“背直起来了”,接着“转过身来了”,再看到“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看到的点越来越聚焦。带着这种感觉,或许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们再来试试,一边读一边想象。

(生再次齐读)

(2)场景:四个“七八十”。

师:在这段人物细节描写中,

用到了反复的手法。而在课文一段很重要的场景描写中,也用到了反复的手法,是哪个自然段?

生:第7自然段。

师:不断反复的是哪个词语?

生:“七八十”。

师:拿起书本,一起读——(生齐读)

师:读细节描写,我们可以从写法的角度来理解。(板书:写法)那么怎么读场景呢?我们来圈一圈,第7自然段中写到哪些事物?

生:缝纫机。

生:灯泡。

师:写厂房的时候,作者抓住什么特点来写?

生:空间低矮。

生:四壁潮湿。

师:描写一个场景,有很多东西可以选择,为什么作者偏偏选择这些事物?

生:我觉得这些事物更能突出环境恶劣。

生:我觉得与主题无关的事物不用写。

生:我觉得这些事物反映出母亲工作辛苦,环境恶劣。

生:我觉得这是为后面的情节埋下伏笔,先交代车间里很多女人,后面才会有他们的对话。

生:我要补充一点,工作环境恶劣突出了母亲挣钱的辛苦,而1.5元是母亲将近两天的工资。为后面设置悬念,不知道“我”会不会向母亲要这笔钱。

师:是啊,紧接着真的写到了人物的对话。

2.从对话中体会三处细节

(1)细节:“我”与母亲的对话。

师:一起读读对话——(出示,生齐读。)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就行……”

师:很普通的语言描写,我们要从写法上来理解。这段对话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发现了吗?

生:这里没有提示语。

师:是的,除了开头,几乎没有提示语。为什么不加?

生:不加提示语是为了突出当时母亲工作很紧张,要他快点说。

师:时间很紧,赚钱不容易。

生:还有一种情况,因为嘈杂,听不清对方说话,所以说得很大声,没有提示语。

師:说话很干脆,很快。

生:如果加了提示语,会显得很啰嗦。

生:通过省略号,写出“我”内心的犹豫——要不要向母亲要钱。

师:如果用大量的描写就会冲淡当时的环境和着急的心情,所以用省略号就可以表达了。再来读一读——(生齐读对话)

师:“一元五角就行……”能不能改成“一元五角”?

生:不能,“就行”突出了“我”的心虚和犹豫。

生:不能,原句突出了“我”很忐忑,不敢向妈妈要钱。

生:一元五角是妈妈近两天的工资,突出“我”的迟疑。

师:但最终他还是说了,所以说“就行”。

(2)细节:母亲的动作和语言。

(出示: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皲裂的手指数着。)

师:母亲是怎么做的?一起

读——(生齐读)你看出了什么?

生:从“皱皱的毛票”“皲裂的手指”看出母亲挣钱不容易。

师:毛票就是一角、两角,现在已经很少看到了。你还感受到什么?

生:通过“皱皱的毛票”,可以看出钱是一点一点攒起来的。

师:这点钱赚得辛苦,攒得也很辛苦。

生:通过“皲裂的手指”,看出母亲工作很不容易。(出示)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的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师:即便如此,妈妈还是非常支持“我”买书。一起读——(生

齐读)

师:母亲已经将钱塞在“我”手里了,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母亲没有犹豫,直

截了当。因为她希望孩子能好好读书,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师:不一定是伟大,至少能够生活得比较好。那么靠什么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生:读书。

师:现在能明白母亲的干脆了吗?继续交流。

生:当时吃饱肚子都是很难

的,还想买书就更难了。

师:是的,由此可以看出这位母亲的不同,看出这位母亲的伟大。

生:母亲希望“我”读好书赚

钱,不用重复她这样苦难的生活。

生:尽管母亲自己生活辛苦,

但依然支持“我”读书,表现出母亲无私的爱。

师:你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

可以看出,母亲的语言很——

生:干脆。

师:她的动作很——

生:利索。

师:别人要阻止她,但她却很坚决。(板书:语言干脆、动作坚决。)

(3)细节:“我”的形象。

师:反过来我们再看,当看到母亲工作环境很恶劣时,“我”的反应是怎样的?

生:呆呆。(师板书:呆呆)

师:当“我”看到母亲疲惫的神情时,“我”的反应是怎样的?

生:吃惊。(板书:吃惊)

师:当“我”向母亲提出要求时,“我”的反应是怎样的?

生:犹豫。(板书:犹豫)

师:当母亲非常干脆地把钱塞到“我”手里时,“我”的感受又是怎样的?

生:心酸。

师:课文中写的不是心酸,是

什么?

生:鼻子一酸。

师:但这位同学很聪明,把它改成了“心酸”。(板书:心酸)

师:所以,除了看到一个伟大的母亲,你还看到一个怎样的儿子?

生:我觉得这个儿子十分懂得

感恩,知道母亲很辛苦。

生:我觉得他十分孝顺。

生:我觉得他十分心疼母亲。

师:所以我们在读《慈母情深》时,不能只读母亲,要把母子俩的话一起读,才会对当时的环境以及母亲的伟大有更深的理解。

3.巩固深化场景细节

(1)再次感受反复:四个“立刻”。(出示)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师:一起读一读——(生齐读)

师:我们又看到了反复的手

法。四个“立刻”的好处是什么?

生:说明母亲的动作很快,马

上进入工作状态。

生:说明母亲的工作时间很

紧,为了27元的收入,只能立刻埋头工作不能停下来。

师:一刻都不得闲,这27元赚得实在不容易。

(2)对比体会细节:三个“我的母亲”。

师:刚才,同学们说三个“我的母亲”,但课文不是这样写的。现在,根据你们的想法,老师做了修改,去掉了什么? (出示)

背直起來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生:去掉了“的眼睛”。

师:再读一读,感受一下这种反复的力量。(生齐读)你喜欢哪一种?

生:我喜欢修改过的。因为原文只是说母亲的眼睛,修改后说的是母亲。和前面的内容一样了。

师:我也喜欢修改过的。

(3)想象:“我”会怎么做。

师:经过这件事,作者懂事了,知道了母亲的不容易,在文中又写下了这段话——(出示)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生齐读)

师:“应该是一个大人了”,那么他应该怎么做呢?

生:他可能立刻买个水果罐头。

生:他会孝敬母亲。

生:他会努力读书,长大后报答母亲。

生:他会更体谅母亲。

生:他会帮母亲干活,帮她捶背。

师:今天,我们通过场景描写、细节描写,感受到母亲的伟大,感受到母子情深。读细节,要研究写法;读场景,要注意选材。这样就能把文章读得更深入。

教学评析

教学中,朱老师以独特的“文本再构”来细化教学目标,捕捉、组合课文中让人感触深刻的镜头,在教材与师生间架起场景文本,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细节,读懂母爱。

一、散点镜头,拼成完整的事件场景

朱老师相继出示三组词语“失魂落魄、怂恿”“压抑、颓败、噪声、缝纫”“褐色、疲惫、皲裂”。三组词语描写的对象不同:第一组描写“我”的心理,接着镜头转向母亲工作的环境,最后描写母亲的形象;三组词语的顺序正是课文中的事件发展顺序。师生交流中,好像每个词语后面都有一个背景画面,词语变化带动背景切换。学生边读词边勾连事件,场景与细节呼之欲出。

两组数字让画面聚焦、定格。

以母亲的工资、工作的天数、书的价格、一听水果罐头的价格做等量计算,再把相关联的场景导入其中,产生强烈的冲突感,母亲要通过多么辛苦的劳动才能换来一本书啊!为后文“我”的犹豫和母亲的干脆坚决做了细节、情感的铺垫。

这个板块看似随意,其实背后有对全文的整体把握,对关键场景的精准捕捉,思维背景非常广阔。这是基于全局观的逆向设计,以教师再构的“第二文本”做渗透式教学,突破了传统“整体感知”纯知识梳理的局限。

二、特写镜头,以反复手法教“反复”

细数一下,朱老师共捕捉了八个特写镜头,将那些感人的细节逐个推进,再相互关联、交织,实现作者与读者情感的深交。教学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三处反复,体会表达效果。

课后题有两个阅读要求:一是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场景,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慈母情深”;二是关注课文中的两处反复,想想表达效果。

感触最深的地方,或许就是反复出现的词句。两个阅读要求在感情至深处一定有重合的部分。朱老师将特写镜头给了“三处反复”。

第二层:形象比较,反差推进理解。

教学中有两处形象比较,一是母亲的自我形象比较,二是母亲与“我”的形象比较。“皱皱的毛票”“皲裂的手指”与母亲的语言干脆、动作坚决形成对照,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到平凡细节中的伟大母爱;母亲与“我”的形象比较在板书中次第呈现,母亲的工作环境、神情、语言、动作让“我”“呆呆—吃惊—犹豫—心酸”。在一个个特写镜头的转换中,这些细节的内在对应关系慢慢在学生心中清晰,化为真切的感受表达出来。

第三层:修改思辨,培养高阶思维。

镜头再一次回到“我的母亲”处,朱老师修改了这段话,把最后“我的母亲的眼睛”改为“我的母亲”,问学生这样改好不好。本以为学生会倾向于课文中的原句,毕竟“唯教材”思维根深蒂固。学生毫不犹豫地表示喜欢修改后的句子,这个反应出乎我的意料,令人惊喜。细看,这一环节已经接近课堂的尾声,学生在充分地体会细节、场景之后,用课中习得的方法、感受到的情感做出这样的阅读判断,可见语感“在线”呀!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辨与发现”是思维发展的高级层次。在高年级的阅读课中,如何借助文本培养学生在矛盾处、悖理处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朱老师的这一处“回马枪”给我们带来启示。

三、空鏡头留白,延展细节与场景的边界

走出这节课,或许你会有个疑问:师生沉浸在多个场景与细节中朗读、感悟,教师似乎没把“珍珠”穿成“项链”。对此,我有两个想法:第一,教学的智慧在取舍之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毋庸置疑,这节课要取饮的“一瓢”是场景与细节。第二,观课视角决定所见的风景。这节课看似内容零散、思维跳跃,你用心琢磨,会发现其训练流程就是一串隐形的“细节项链”。文本内容呈现的先后次序、能力训练的轻重缓急都遵循这一训练系统的整体逻辑。换个视角,跳出细节瞰全课,“庐山峰岭”皆可见。

名家名篇教学的更大意义是要激起学生语感的自生长,让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思想、方法、情感积极涌动,成为记忆深处的存量,进而活化为持续成长的增量。就一节课而言,没有绝对的闭环,要给学生的思维留白。留白处,自会生长出自由的思想。课文中,“我”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个大人了,“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接下来“我”会怎么样呢?此处点到为止,留有余地,让学生延展自我的学习边界,胜于画上圆满的句号。不给教学设限,思维才能无限。

朱老师在课中有一个形象的指导:“读书的时候,可以想象一个电影镜头在慢慢推进。先是‘背直起来了,接着‘转过身来了,再看到‘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看到的点越来越聚焦。带着这种感觉,或许会有不同的感受。”

观课,不也如此吗?

(作者单位:上海市建平实验

小学/江苏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板书细节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细节取胜
一枚词语一门静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