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3·15
践行金融为民,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多措并举共促消费公平 陈贤3 7
反保险欺诈智能化转型升级 推动上海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柳敏3 10
▼7·8特辑
奋进新征程保险守护稳稳的幸福——上海开展“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系列活动 李文菓74
▼监管之声
保险资金委托投资存在问题及监管建议 张铎露3 12
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外部审计工作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 赵兆3 14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致上海银保监局党员干部的一封信 上海银保监局党委4 4
上海银保监局聚焦企业市民“急难愁盼”事做好惠民保企金融服务 曹光群5 4
香港地区养老保障体系第二、第三支柱联动建设的做法及启示 刘涛6 4
上海人身保险业积极抗疫谋划后疫情时代高质量发展路径 孙正华7 10
“双碳”战略目标下保险应对气候变化的探索实践——以高精度气象指数保险应用为例 解辉 么炳楠8 6
砥砺十载潮涌浦江——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王俊寿9 4
上海银保监局有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刘琦10 4
自信自立守正创新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金融监管新境界 王俊寿11 4
聚焦主责主业构筑新时代保险理论和实务研究新高地 曹光群12 4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全面提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李虎12 6
▼行业聚焦
倾力守“沪”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共筑抗疫金融防线 本刊宣3 5
▼本刊特稿
保险在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创新性应用前瞻 陈张立1 10
保障升级更惠民2022版沪惠保开启预约投保 宋宸5 9
个人养老金破冰,金融行业共享红利——个人养老金专题报告 刘欣琦 谢雨晟5 11
非凡十年铸就辉煌巨变 金融光辉闪耀浦江两岸——上海银行业保险业举办“辉煌巨变这十年”喜迎党的二十大新闻通气会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 9 7
聚焦责任凝聚力量——上海市保险学会举办“新时代保险业消保体系建设”学术年会 陈贤 李文菓11 6
个人养老金落地保险个人养老金产品优势独特 刘欣琦 谢雨晟 孙坤12 8
▼专家视角
“双碳”背景下保险应对气候变化风险作用分析 何启豪1 7
沪惠保周年考:惠民效果与升级扩容 许闲5 5
关于保险概念的追根溯源 谢志刚7 19
惠民保未来发展中的市场定位与政府职能——中国香港自愿医保计划和美国奥巴马平价医改法案的启示 蒋舒 封进10 6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绿色养老金融起步,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杨倩雯1 15
构建共建共享共治新格局 探索长三角区域保险高质量发展新路径——长三角保险社会组织第二次联席会成功召开 陈贤8 9
▼闲话保险
保险服务工业4.0与智能制造 许闲1 26
基于生命周期的风险分析与伴随式保险规划 许闲2 16
基于财富分布的中国家庭寿险配置研究 许闲3 24
中国家庭风险特征分析及寿险配置建议 许闲4 10
新冠隔离保险对未来保险产品创新的启示 许闲6 12
疫情防控期间上海保险业经营情况调研分析及发展建议 上海市保险学会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课题组 7 12
澳门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经验探析 王广智 史超宇 张锐 陈建新10 13
智能网联汽车保险:新技术、新风险与新保险 要斯磊 张雅馨 贺佳怡 刘振涛12 15
▼说法释理
海上保险法制现代化在日本法中的发展演进——告知义务规则体系的比较法考察 王学士1 34
海上保险法制现代化在日本法中的发展演进——承保范围、保险期间等基本制度的修改及要点分析 王学士2 23
“新冠隔离险”的保险人该如何履行提示说明义务 陆瑶3 16
海上保险法制现代化在日本法中的发展演进——危险变动规则、保险委付制度的反思与重塑 王学士4 19
坚守道德保险理念,共创朝阳产业辉煌 徐卫东5 32
“隔离险”的法理探析及规范进路 李伟群 项俊文6 15
防范保险黑产犯罪的合规路径构建——以保险机构建立合规体系为视角 刘伯嵩 叶子祥7 30
隔离险案件的审理思路探析及相关思考 王路瑶9 21
交强险保险人追偿权的制度缺失及其矫正 李伟群 沈志康10 23
保险业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法》合规要点解析 李伟华11 16
继续执行责任保险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韩亮余夏敏12 27
▼他山之石
全球保险市场展望:经济震荡复苏保险市场加速增长 瑞士再保险瑞再研究院1
21
▼市场透视
绿色保险助推经济社会全面向低碳转型 陈贤1 19
保险公司偿二代二期规则的十大变化 方国斌3 32
“代理退保黑产”的特征识别与处置防范 张磊8 17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守好金融为民初心——看“太保服务”如何书写新时期消保工作答卷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 26
保险资金助力绿色转型、拥抱ESG投资试论 方云龙11 27
探索发展到趋向成熟 惠民保助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发展——《2022年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惠民保)知识图谱》解读 许闲12 12
▼科技前沿
网络安全保险的内涵和发展 徐炜1 23
网络安全保险发展面临的挑战与监管应对 张铭心2 12
论网络安全保险的精算定价 曹毓飞3 21
网络安全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和创新研究 叶翔4 5
新模式新业态下的网络安全保险发展研究 邹宏 宋江云5 18
网络安全保险的应用难点与发展路径 孙倩文 陈羽凡6 8
▼振振有词
香港分红型储蓄险保单高预期收益率可信吗?——基于分红实现率和总现金价值比率的分析 李柳 郭振华1 29
行为保险需求第一定律的提出及原因分析 郭振华2 20
个险代理人规模大幅收缩原因分析及寿险营销改革建议 郭振华 肖勇 朱文靖3 28
试论寿险业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之路——基于消费者两面性的分析 郭振华4 15
中国平安如何“折戟”于华夏幸福? 靳栎蒙 刘佳畅 郭振华5 27
IFRS 17中保险服务业绩的核算 郭振华7 26
新保险会计准则实施后,保险公司的业务分类、产品归类和准则适用 郭振华8 13
产险业销售承保端乱象治理研究——以车险市场为例(上)上海市保险学会、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课题组9 16
产险业销售承保端乱象治理研究——以车险市场为例(下)上海市保险学会、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课题组10 18
寿险业销售承保端乱象治理研究(上)上海市保险学会、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课题组11 8
寿险业销售承保端乱象治理研究(下)上海市保险学会、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课题组12 19
▼精算通讯
寿险业利差损风险及其防范研究 李腾 朱晶晶2 6
论风险理论基础及行业认知偏差 谢志刚5 22
▼案例评析
简评重疾险中重大疾病的认定条件——以“肝豆状核变性”判断为例 陈禹彦 梁日升4 25
上海新冠肺炎疫情下“隔离险”的法律研究 陈禹彦 梁日升6 22
商业护理险“长期护理状态”的司法认定探析——顾某诉甲保险公司保险合同纠纷案 叶聪颖11 24
浅论重疾险中“罕见病”的认定标准——以“多发性硬化”的判断为例 陈禹彦 陈柳12 32
▼调研报告
现阶段青年人群与中年人群养老意识及商业养老保险投保意愿调查分析 粟芳 张欣璇4 27
▼新市民金融
以人民为中心保障扩容“沪惠保”践行新市民金融服务创新 陈贤 李文菓7 8
新市民保险供需分析和发展建议 刘树峰8 11
2022年“惠民保”发展的三大热点及趋势:中西部、新市民、可持续 龙格9 11
同城同待遇:“沪惠保”惠民升级丰富新市民医疗保障服务 初立苹 刘书涵11 22
▼理论与实践
数字化个险销售活动量管理的路径探索 王庆龙 吕捷1 40
农业保险之国际经验借鉴 马达1 46
浅谈我国宠物医疗保险的现状及对策 芦家希1 50
司法解释保险免责条款坚守文意为本原则——以某寿险公司驾驶员意外保险免责条款争议为例证 任超1 53
浅析遗嘱处分保险金受益权的效力 安轶1 57
失能保险的被保险人死亡之理赔思路纠偏——兼论保险受益人的存在性 张建宁1 60
保险业服务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聚焦后疫情时期构建供应链保险模式 周炯 林乔 华宇坤2 30
健康保险中的既往症条款刍议 邱元超2 38
基于激励相容理论的长护险相关利益主体博弈行为分析 沈玉玲 张珺茹 吴海波2 43
论保险经纪人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张扬2 47
我国海上风电风险管理及其保险对策 甘爱平 张淇2 52
家财险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 刘树峰2 58
政策跟踪审计理念在保险公司内部审计中的运用研究 吴坤龙2 61
个人金融信息泄露责任保险发展探讨 杨禧 廖水凤 陈晓莉3 34
相互宝关停究竟为哪般——论网络互助计划的法律属性和监管困境 陈禹彦3 39
网络互助的实证分析与路径转向 宣頔 李萧宇3 44
试论基本医疗保险对商业医疗保险的挤出效应 周海珍 胡梦丹3 50
国外重疾险的发展案例及启示 马达3 57
香港人身保险市场对上海保险业发展的启示——基于2005年至2019年数据回顾与分析 李丽 曾旭东4 35
中外船东保赔协会的比较研究及建议 姜楠4 40
互联网保险发展对于保险公司风险承担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市场竞争的中介效应视角 关博文 荣幸4 44
影响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阮昌海 李佳钦 元敏 李金鸿 麦绮萍4 52
基于运营商数据的车险反欺诈应用探索 胡广超4 56
基于消费者心理的科技赋能保险客户黏性提升路径研究 赵强 彭海林4 59
保险职业投诉的社会治理研究 黄馨粲5 37
不可抗辩条款之适用:条件与例外的区分 梁鹏 钟亚臻5 44
美国401K计划对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启示 董捷 赵宇5 49
试论区块链技术赋能农业保险发展 袁辉 杜孟阳5 54
我国乡村旅游保险发展探析 史俊宇5 58
关于保险公司提升追偿工作成效的若干思考 任泽华5 61
试论险企推行ESG经营理念的必要性及其路径 焦雨欣6 27
加快推进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对策研究 董捷 赵宇6 34
国外车险经营数字化转型的经验与启示 唐金成 许可6 40
《民法典》与责任保险发展关系研究 邓金定6 47
“五洋建设案件”判决结果对保险债权计划受托人勤勉尽责相关问题的警示 张锦6 56
我国政策性地震保险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研究 郭丽楠 袁庆禄 胡军6 61
利用大数据技术应对养老金欺诈对策研究 陈晓静 刘馨蔚 彭洁7 36
共同富裕视角下“惠民保”发展的再思考 李欣瑞 袁辉7 39
商业保险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问题研究 吕秀萍 王婉妮7 43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疆农业保险支农惠农效率研究 白玉兰7 46
关于日本农村金融对“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 陆俊亚7 50
国内外长护险研究热点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张镭 刘萌 艾国平7 53
“偿二代”下寿险公司内含价值变化分析 姜加强7 58
我国财产保险产品监管制度的演进和完善 王鑫泽 刘谡8 20
助力“老有所护”推动商业护理保险产品发展 陈璐 邢书8 23
上海市失业保险基金运行及影响因素探究 刘超8 29
区块链技术重塑保险业态的机遇和挑战 陈晓静 杜港 冯扬8 36
“专精特新”企业面临的风险及保险应对策略 刘金霞 高岚8 40
险资持股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杜朝运 杨柏乐8 45
重庆保险业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现状研究 何玲8 52
偿二代二期实施后寿险公司的最优资产配置 田伟 杨步青928
基于商业养老保险的视角探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 杨雪美 岳明9 35
国际私法视域下涉外保险合同研究 张扬9 38
新冠肺炎疫情中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及保障度分析 章梦影9 44
关于收入保险内涵及其多元共治体系的若干思考 刘妍 朱锦波 徐鑫月9 49
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制度的路径探索与创新 辜毅 魏淑丹9 57
绿色金融风险的理论研究及作用机理分析 刘瀚斌 王昕彤11 30
关于产业领域绿色保险的思考 战昱静 秦宏波 张渝 鲍颖群11 37
中国三支柱养老金ESG投资应用研究 李俊 殷沁芳11 39
中国绿色保险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徐睿11 45
长期护理保险如何做大做强 钱骏凯11 48
我国网络安全保险投保率提升路径探析 刘秒1152
基于数据挖掘的重大疾病保险客户风险预测及细分 辛凯琪 汤金凤11 55
浅谈UBI车险两种可行的产品创新方向 郑铎11 61
我国发展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国内外经验及政策建议 董捷 郭浩东12 37
推动上海企业年金健康发展的策略研究 蒋怡琳12 42
加快发展绿色保险助力我国绿色转型的思考 陈晓静 魏玉波 章楠12 49
保险代理人朋友圈广告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 林晓颖12 53
保险公司商业模式:要素与演进 方国斌12 56
▼红色金融
东北全境解放及“一五”时期辽宁保险业发展 井琦玮 肖雪3 61
哈尔滨解放后的经济工作与保险业历史沿革 井琦玮 程秀秀4 62
▼清廉金融
保险业清廉金融文化的发展与思考 李张毅7 61
关于强化国有商业银行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思考 陈琪琳8 56
浅谈如何建立完善公司廉洁教育体系 涵养干部员工清风正气 郑萼静9 61
打造廉洁文化建设“五色名片”交银人寿纪委多措并举深入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月”活动 交银人寿保险有限公司11 63
▼各抒己见
国际性保赔协会的“前世今生”——关于组建我国保赔协会的法律思考 孙鸣岐8 60
▼APRIA特稿
从人寿保险到金融工程的演变Motohiro Yogo10 30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风险管理启示RenM.Stulz1038
创新时代下的生物医学科技与保险 赵国屏10 41
精算学中的深度学习:导论与应用 杨海亮10 45
金融监管、低价出售和系统性风险Andrew Ellul10 50
保险科技的十年发展Sojung C.Park1054
保险科技的影响: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贾若10 58
UBI保险之模型与启示 曾旭东10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