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毛泽东文化统一战线思想述评

2023-01-23 06:01王东海
大连干部学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领导权知识分子革命

王东海

(湘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毛泽东始终高度关注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联系。延安时期,他开创性地提出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战略,促进了陕甘宁边区以及敌后根据地的文化建设,推动了文化统一战线的蓬勃发展,极大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根本扭转了近代以来的被动性局面。

一、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心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利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并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输入中国。西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思想渗透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巨大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主流文化价值观。西方资本主义的长期侵略最终在统治阶级内部引发了严重的文化危机,导致了思想上的冲突、精神上的被动、心态上的失衡,以及历史虚无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极端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成灾。传统文化危机的根本标志就是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文化分裂,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消极文化心理:一是由于过高估计传统文化价值所产生的对封建主义文化既抱残守缺又妄自尊大的自负心理;二是由于过低估计传统文化价值所导致的对资本主义文化既盲目崇拜又妄自菲薄的自卑心理。文化自信心涉及国家的软实力,事关民族的凝聚力。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1931年日本侵略者制造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实行 “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沦陷,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一小撮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反动文人居然数典忘史地附和日本的侵略,公开叫嚣中国人失去了文化自信力。以鲁迅为旗手的进步知识分子不仅没有失去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文化的自信力,而且将批判矛头直接指向专制主义文化。鲁迅撰写的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近代中国一盘散沙的状况是由于统治阶级推行文化专制主义造成的。愈是民族的则愈是世界的,只有文化的自信心才能真正挺起中国人的脊梁。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毛泽东认为鲁迅体现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发展方向,充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主将,是在文化战线上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勇敢的民族英雄。事实上,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传统,文化自信是其中的应有之义。

文化自信不仅属于意识形态问题,还与国家发展前途密不可分。在20世纪30年代,知识分子之间爆发了一场关于中国文化何去何从的激烈论战。无论是全盘西化论者还是中学为体论者,都无法真正确立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全盘西化论者固不用说,即使文化本土派也并未真正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因为单纯文化领域内的争鸣是不可能真正解决中国人民的自信问题的。毛泽东1940年撰写的《新民主主义论》站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高度,认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出场路径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是息息相关的,“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1]706自强不息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充满文化自信的思想根源。中国人的自信心从根本上讲来源于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来源于推陈出新的优秀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1]708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毛泽东所强调的文化自信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他在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2]161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前提,中华民族只有树立文化强国的自觉意识,建立广泛的文化统一战线,才能在精神上紧紧拧成一股绳,以必胜的信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咄咄逼人的军事侵略和文化侵略,中国共产党在提出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同时,也正式提出建立 “文化统一战线”的口号。“我们的统一战线是包括资产阶级及一切同意保卫祖国的人们的,是举国一致对外的。”[2]253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对文化统一战线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写出了 《大量吸收知识分子》 《新民主主义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等纲领性文献,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自信心集中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统一战线理论。早在1936年9月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毛泽东就提出,要同包括文化界人士在内的各抗日爱国团体合作组建一个联合抗日阵线。1936年11月他指出,文学艺术家在促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运动中负有很重大的任务。毛泽东的这些谈话对于组织和建立全国性的文化统一战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正式成立,标志着全国性的文化统一战线组织初步形成。中国的文艺工作者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众志成城地结成了文化统一战线,不遗余力地做了大量宣传鼓动工作,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空前团结。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为了抵制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主义倾向,坚定全民族抗战到底的决心,毛泽东强调文化界与外界要加强联系,广泛拓展文化领域的统一战线,凝聚一切爱国力量来确保抗战的最终胜利。为了推进文化教育建设和扩大文化统一战线,1939年12月初毛泽东在他起草的《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一文中又提出:“对于广大的同情我们的党外知识分子,则应该同他们建立适当的联系,把他们组织到抗日和民主的伟大斗争中去,组织到文化运动中去,组织到统一战线的工作中去。”[1]6201940年1月,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张闻天在《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的报告中正式提出应该有各种各样的广泛的“文化统一战线”。毛泽东明确强调文化革命和政治革命同样有一个统一战线,并结合国情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阐述。由于帝国主义与专制主义狼狈为奸,沆瀣一气结成了文化上的反动同盟。因此,中国一切进步力量要与这种反动的文化同盟相对抗,必须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在今日,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文化。”[1]698毛泽东主张增强民族自信心是建立文化统一战线的前提条件,反对文化统战问题上存在的关门主义与投降主义的错误倾向,提出了构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路径。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化统一战线理论逐步走向成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说明,文化统一战线是凝聚民族精神力量的有效形式,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场域。不同于政治的、军事的统一战线,文化统一战线是统一战线在文化领域的延伸,是针对知识分子开展的统战工作,既具有统一战线的一般属性,又反映文化战线的特殊属性。它集文化领域的基本特质与统一战线的独特理念于一体,强调要利用一切文化资源来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坚持以 “大团结、大联合、大繁荣”为核心理念,涵盖了哲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只有充分发挥文化统一战线强大的引领力、感召力、凝聚力作用,我国人民才能最终战胜一切中外反动同盟。

二、掌握科学的文化领导权

文化统一战线的巩固需要科学的革命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辩证统一,是指引文化统一战线前进方向的根本保证。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将文化视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与经济、政治一起构成了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社会有机体,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目标就是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从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性质来看,既是一种科学的文化,又是一种革命的文化。首先,它具有真正的科学性。“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1]707正因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科学文化,所以无产阶级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联合一切进步力量,建立广泛的文化统一战线,破除一切形式的唯心主义和迷信思想的束缚。其次,它具有彻底的革命性。革命文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反帝反封建的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独特精神标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红色文化基因,是战胜一切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的强大精神武器。文化运动是革命运动的先导,毛泽东十分重视革命文化在统一战线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文化战线与军事战线共同构成了革命总战线,“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而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就是这个文化战线上的各级指挥员。”[1]708由此可见,革命的文化运动贯穿于革命的实践运动的整个过程,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自从学会了马克思主义以后,中国的革命面貌就变得焕然一新了,“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3]1516。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所以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从团结走向更大团结,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

由于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原因,中国无产阶级的诞生存在先天不足,但是它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它的阶级意识和革命觉悟也在不断提高。它是先进生产力和科学世界观的代表者,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必然要求无产阶级掌握文化上的领导权。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新文化,才能引领新民主主义的前进方向。毛泽东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例,进一步揭示了文化领导权与政治领导权的辩证关系。当资产阶级的国民政府追随无产阶级的政治领导,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以后,就极大地推进了革命运动迅猛发展;而当国民党右派抛弃新三民主义,迫使无产阶级放弃领导权以后,革命运动就很快遭到了惨痛的失败。大革命时期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说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只能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去领导,一切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都不具备这种领导能力,因为资产阶级不可避免地带有与生俱来的革命的两面性,只有无产阶级才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尤其是当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以后,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如果离开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正确领导,第二次国共合作就难以顺利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不能得到巩固。“现阶段的中国新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真正人民大众的东西,现在一定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领导的东西,不可能属于人民大众。新文化中的新文学新艺术,自然也是这样。”[4]855文化领导权与政治领导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文化领导权是政治领导权的思想基础,政治领导权是文化领导权的根本保障。无产阶级只有牢牢掌握文化上的领导权,才能逐步巩固政治上的领导权。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国共双方都有各自军队、政权的合作,而其中的文化合作又无两党见诸文件的协商一致的内容与纲领。这些特点表明抗日文化统一战线既面临着共同的民族敌人,又存在着复杂的阶级关系,必然会造成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与冲突,甚至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局部的分化与斗争。全面抗战爆发后不久,中共中央在洛川会议上就曾对此做出过科学的预测。因此,毛泽东提出,党的文化工作要紧紧围绕有利于抗战事业发展这个中心任务来推进,一切新闻报纸、出版事业、电影、戏剧等文化事业都必须服从抗战需要和国防利益。同时也应看到,文化统一战线中的意识形态冲突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为了巩固无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必须坚决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反对文化虚无主义、文化投降主义的思想渗透。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统一战线是凝心聚力的精神纽带,是团结御侮、一致对外的重要手段,是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的重要阵地,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无产阶级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和科学文化的领导权,必须坚持正确的统一战线原则。一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毛泽东指出: “我们的原则性必须是坚定的,我们也要有为了实现原则性的一切许可的和必需的灵活性。”[3]1436对党在统一战线中的自主权和领导权的问题,毛泽东既表现出坚定的原则性,同时在具体实践中又采取了有理有利有节的灵活的策略。二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统一战线要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坚持求大同存小异的基本原则,在不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应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来保证全局利益的实现。“对于统一战线中各种不同的同盟者,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有联合,有批评,有各种不同的联合,有各种不同的批评。”[4]849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统一战线策略,说到底就是要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把不同阶层、派别、信仰的爱国人士团结起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三是团结性与斗争性相结合。统一战线中的团结与斗争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不可偏废的。中国共产党既要与以国民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联合,又要保持自身的组织独立性;既要与他们的顽固反共行为进行坚决斗争,又要在斗争中始终不忘联合抗日的共同目标。为此,毛泽东提出了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认为统一战线如果只有团结而无斗争,或者只有斗争而无团结,就会重犯过去的右倾投降主义、尾巴主义错误,或者 “左”倾排外主义、宗派主义错误。为了避免政治上、文化上的类似错误,“应在发展抗日运动与抗日高于一切的原则下解决与和缓内部矛盾与摩擦。”[5]尽管国民党政府在八年抗战中挑起了多次反共摩擦,但是抗日统一战线始终是摩而不破。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为巩固统一战线而努力,又要在统一战线中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独立性;既要争取文化上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又要弘扬民族大义来消弭分歧和化解矛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统一战线对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到了强大的凝心聚力作用,在亿万华夏民族的心中筑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精神长城。

三、造就大众的文化生力军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而五四运动则促进了马列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由于一大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例如陈望道等人孜孜不倦地译介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思想逐渐在工人阶级当中传播开来,成为新民主主义的主流文化。新民主主义产生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文化新军,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道路,促进了社会主义因素在中国的落地生根。社会主义成为决定性的因素,成为历史性的选择。中国的新文化不再是资产阶级主导的专制主义文化,而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毛泽东以五四运动为标志,将中国新文化运动区分为性质不同的两个时期,“五四”以前仍是属于世界资产阶级文化革命性质的旧民主主义文化,“五四”以后则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文化革命性质的新民主主义新文化。由此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由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思想,就是由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革命观所武装起来的文化军队。“由于中国政治生力军即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这个文化生力军,就以新的装束和新的武器,联合一切可能的同盟军,摆开了自己的阵势,向着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展开了英勇的进攻。”[1]697二十年来,这支文化生力军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已经蔚为壮观,其哲学、文学、艺术、政治学、军事学、历史学等学科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思想内容到语言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极大变革。这支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简直是无敌的,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动员之广大,超过了中国以往任何历史时代。

文化抗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任务,也是文化统一战线的中心工作。中国共产党通过有效推行文化教育工作,积极动员广大民众参加抗战救国。群众的文化觉悟是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只有大力普及和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教育水平,才能有效激发他们抗日救国的思想觉悟。为适应当时文化抗战的现实需要,毛泽东提出要普遍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文化教育新制度、新课程。1937年11月,毛泽东在延安陕北公学开学典礼上指出,学习者和教育者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挽救民族与社会危机。1938年4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国防教育会成立大会上强调,教育方针是根据政治方针而转变的,国防教育的任务是教育和训练全国人民参加抗日战争和求得民族解放。因此,在文化教育上要废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主宰的旧制度,将其改造成为一切参加抗战的人民大众服务,以提高和普及人民大众抗日知识技能和民族自尊心为中心的新制度。文化艺术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深厚的人民性。它来源于人民生活,又服务于人民需要。中国共产党在文化统一战线工作中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深入贯彻 “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的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新文化说到底就是要解决为什么人和如何为什么人的问题。首先,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则问题。毫无疑问,我们的文化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其次,如何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方法论的实践问题。“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热忱,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4]1012一切文化工作者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和到群众中去,自觉做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为工农兵群众服务,才能真正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伟大成就。

知识分子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文化同盟军,是文化统一战线的重要生力军。中国共产党既十分注重对无产阶级新知识分子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又高度重视对其他阶层旧知识分子的改造和转化工作,以充分实现知识分子的有机化、革命化、大众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中国文化统一战线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大批文化精英在北平、上海等大城市相继沦陷以后流离失所,在陕甘宁边区民主气氛的感召下纷纷涌入延安,与国统区和大后方专制统治下的文化凋敝相反,延安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生态的一大鲜明亮点。延安不仅成为民族解放和民主政治的中流砥柱,而且成为人文荟萃和文化抗战的心脏地带。但是,来自国统区的知识分子文艺家还没有完全脱离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精英性、空想性和抽象性,还没有将马克思主义原则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化、组织化文学模式,在创作实践和政治参与上表现出较为浓厚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倾向,其作品由于精英意识和脱离实际而难以被根据地的工农兵大众所接受,从而造成了毛泽东所说的文武两个战线隔断,革命文艺与革命发展不相适应等矛盾问题。而要动员和发展全民族的抗战力量,造就和壮大无产阶级的文化队伍,就必须将那些游离于党的领导之外的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和工农大众相结合,以促进他们转变为革命的知识分子。毛泽东从知识分子与工农大众的关系出发,对于革命知识分子的概念作出了科学界定,进一步夯实了有机知识分子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和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只有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长处,才能通过革命的文化运动促进统一战线的发展,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投身伟大的抗战洪流。毛泽东在号召党和军队善于学会跟知识分子打交道的同时,还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知识分子有机化改造的问题,也就是知识分子的革命化和大众化,使他们同老党员、老干部、工农兵融洽起来,更好地为军队、政府、群众服务。为了把未经无产阶级化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纳入党的文化生力军,为了造就千百万真正属于无产阶级的文艺轻骑兵,毛泽东认为,必须将旧式文人身上所固有的非无产阶级和反无产阶级习气革除干净,使民族民主革命斗争中文武两条战线和文武两支军队在实际工作中完全结合起来,使文艺更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有机组成部分。知识分子只有完成 “大众化”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才能实现 “化大众”的历史使命和政治使命。在这样的逻辑架构下,“文艺大众化”就具有了无可置疑的政治合理性和价值优先性。毛泽东指出: “什么叫做大众化呢? 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4]851他进一步强调,无产阶级自己的知识分子的造成,也决不能离开利用社会原有知识分子的帮助,党外积极分子也都要努力争取变成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实现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化和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化的双重转化。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消解了文艺工作者心灵深处隐秘的小资化情调,促成了知识分子有机化的塑造过程,从而为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化生力军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文化统一战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一个重要法宝。延安时期,毛泽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探索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崭新道路,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挥无产阶级在文化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党的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将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作为党的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历史的发展方向。毋庸讳言,由于受到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矛盾影响,毛泽东在强调文化统一战线政治性功能的同时,对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问题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总而言之,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发展时期,我国都需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引领作用,始终坚持 “二为”方针和 “双百”方针,“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6],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

猜你喜欢
领导权知识分子革命
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责任担当 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中国的出行革命
你知道什么是知识分子吗
论列宁、葛兰西领导权思想的比较研究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粉红革命
清末民初中国新式知识分子群的形成及特点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伊索克拉底《泛希腊集会演说辞》中“领导权问题”矛盾论述出现的原因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